学术投稿

新准则实施带给检验检测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孙昕

关键词:新准则, 检测市场, 资质认定, 评审准则, 检测机构, 国家认监委, 实验室, 专家, 政策, 描述, 机遇, 废止, 反馈
摘要:2016年5月31日,国家认监委正式印发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于2016年8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意味着2006年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将废止。2016年版新准则历经一年的试行版,经过一年内各机构反馈和专家在准则条文描述的反复斟酌,终出台。2016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原有准则的一些政策进行了放宽或缩减,使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着新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

    氯霉素具有广谱抗菌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养殖业中。但氯霉素类药物用于食用性动物易导致在动物源性食品中残留量超标,可引起人体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等,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目前,大多数国家已严格限制其使用,并对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的高残留量(MRL)进行了规定。

    作者:陈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三级梯度冷却系统设计及优点分析

    果蔬产品加工时,不管是采用巴氏杀菌法,还是采用高温高压杀菌方式,冷却工艺都是加工过程中的必备工序,冷却是将物料从85℃以上的高温直接降到常温或更低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的保存。采用常规冷却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产品瞬间由85~90℃的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会造成产品内营养成分、亲水性和活性物质损失,还会降低产品的分散性能。(2)产品瞬间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会使产品的包装材料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产品质量事故。对于复合软包装产品而言,产品瞬间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容易使表面PE层和内层PET层老化,导致复合层分离从而缩短产品的保质期。对于玻璃瓶装产品而言,产品瞬间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由于玻璃瓶内外压力忽然间的变化易使玻璃瓶破碎,带来成本的损失和工作量的增加。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冷却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自主创新设计相关工艺设备的思路,通过介绍三级梯度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探讨研究三级梯度冷却系统的优点。

    作者:刘烈淼;张小利;薛明;曹永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微波法提取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分析

    本文利用微波法对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番茄红素光谱特性、提取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浸取时间和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6#溶剂油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560 W,提取时间100 s,可获得佳提取效果。

    作者:包东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汪洋: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即“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21日至2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受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委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方式,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严”要求,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及比较

    黄曲霉素具有较强的致癌性,是一种剧毒的真菌霉素,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需对其进行高效、便捷的检测并进行分离,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国际上进行食品检测过程中,农产品黄曲霉素的含量的检测是必须进行检测的指标。因此,要不断提升食品以及农副产品中对黄曲霉素的检测工作。本文在大量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黄曲霉素对人们身体造成的伤害和常用的黄曲霉素检测方法。

    作者:黄桂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中含铝添加剂试剂盒分析

    针对目前食品含铝添加剂滥用现象,本文寻找出可靠的现场快速测定方法,应用于食品中含铝添加剂的现场快速检测。选择市场上易滥用含铝添加剂的糕点、面点、粉丝作为研究对象,从试剂盒稳定性实验、方法精密度实验、加标测试、与国家标准方法比对进行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试剂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1.6%~104.7%,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能满足食品中含铝添加剂的现场快速测定的需求。

    作者:张新;黄忠意;孙桂芳;刘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牛羊肉“瘦肉精”监管技术实现突破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日前在反刍动物β-激动剂(俗称“瘦肉精”)代谢残留规律及监控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克服了当前牛羊肉“瘦肉精”监管技术低下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保障动物源性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粮食安全背景下的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

    随着农业领域的不断发展,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合理地使用化肥与农药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但一旦使用量超过一定的范围,危害便会从粮食本身的安全显现出来,进而带来食品安全问题。此外,化肥与农药等的使用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三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陈钒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葡萄酒中总糖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和了解葡萄酒,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葡萄酒的忠实爱好者,人们对于葡萄酒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葡萄酒中的总糖含量是影响葡萄酒质量和区分葡萄酒种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葡萄酒中总糖的检测方法对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明;魏法山;刘燕;刘永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实验室设备管理优化策略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安全,同时对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作为食品药品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监控食品药品安全、制定相关标准、紧急处置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等提供科学依据,是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的技术支撑。而实验室是食品药品检测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对发挥食品药品检测实验室对人们安全的保驾护航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吴淑芳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对美味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吃上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鉴于此,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保证人民的人身安全,必须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力度,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经过政府和各科研单位的不懈努力,已研发出多种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作出极大的贡献。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相关概述、变性高效色谱技术的原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特点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微生物方面的应用4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作者:刘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营养成分检测在我国食品安全中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食品安全与营养成分检测的关系,对我国现阶段营养成分检测的法规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检测方法的主要内容和问题,提出发展建议及解决方案。

    作者:柯佳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不同存储条件对大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作为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亚硝酸盐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对于大白菜储存过程中亚硝酸盐的累积,也一直存在广泛地讨论。本文通过测量萘乙二胺显色、吸光度,同时设置大量的对照实验,定量地对白菜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白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常温下,白菜存储5 d后,其亚硝酸盐即超出国家规定的高值(4 mg/kg),而4℃下存储的白菜仅产生少量的亚硝酸盐。此外,煮熟的白菜比生白菜更易产生亚硝酸盐。从实验结果可得出,在不得不存储大白菜时,4℃储存(即一般冰箱冷藏室)可减缓其亚硝酸盐的产生。烹饪过的白菜极易产生亚硝酸盐,故应尽快食用,不建议储存。

    作者:陈美竹;王守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效创新的产品客户满意的服务-艺康助力乳制品企业

    —访艺康大中华区集团客户总监杨帆作为全球大的专用化工品生产商之一,艺康在工业领域采用服务与产品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成为了全球具创新的企业之一。乳制品是艺康重要的业务单元之一,其运用自身优质的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乳制品企业保驾护航。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有害微生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啤酒是饮料的一种,以独特的口味受到人们的欢迎。啤酒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啤酒酵母发酵而成,但在发酵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影响啤酒的口味和质量。为减少微生物对啤酒的影响,各企业正积极研究防治措施。

    作者:杨春晖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可明显增加所培育作物的产量,还能有效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稳定性。与传统农业相比,转基因技术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季节的限制,这也是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测体系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体系是我国食品监督工作的重要支撑环节,具有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的作用。食品检测体系问题的存在,影响食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为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有效地解决处理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吴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安捷伦科技公司为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简化兽药残留的分析2016年10月10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推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帮助中国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快速分析受中国农业部监管的动物源性食品中189种兽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是维持人类生命健康、补充能量的源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生活质量的关键性物质基础,食品质量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与关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恐慌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科技检测手段之一,将其用于食品质量的检测中,已成为如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概念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两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作者:罗岩;程曦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保障和提高食品检测数据准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食品也进入人们的视线,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现阶段十分严重的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食品,食品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健康。因此,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格外重视,我国不断地研究先进的检测方式以提高食品检测的准确性,本文对提高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作者:罗鹏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