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研究

刘杨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 检验内容, 食品安全问题,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微生物检测技术, 食品市场, 食品安全检测, 变性, 社会生产力, 综合国力, 应用, 市场环境, 人身安全, 人民群众, 快速检测, 科研单位, 技术相关, 技术特点, 检测力, 资金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对美味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吃上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鉴于此,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保证人民的人身安全,必须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力度,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经过政府和各科研单位的不懈努力,已研发出多种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作出极大的贡献。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相关概述、变性高效色谱技术的原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特点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微生物方面的应用4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养殖河豚鱼12月起加工后可上餐桌了

    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昨天透露,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新下发《关于有条件开放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明确河豚鱼“有条件放开”。目前该协会等正组织专家对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的加工企业进行审核,预计11月底首批加工企业将通过审核,届时,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经这些企业加工处理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入市上餐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如何做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

    食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食品的质量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十分重要。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关乎到食品的质量和消费者的安全,必须引起食品监管部门的注意。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食品的安全抽检力度,使消费者吃到安全和放心的食品,遵守《食品安全法》,依法履行各部门的职责。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做好食品安全抽样检测的有效对策,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2015年某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居民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健康,获得卫生、安全的饮用水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了解长沙市某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本文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该地区2015年井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5年长沙市某农村地区井水合格率为60.65%;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合格率分别为69.44%、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3, P=0.008<0.05);各单项指标检测水样合格率各有不同,其中铁和pH合格率较低。长沙市某农村地区部分井水水质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应加强供水设施的改造和管理,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

    作者:祁惠玲;余莎;焦媛;杨艳;刘娟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质量检验精准度提升方式

    食品质量检测可有效保证食品质量,因此消费者和企业对其都十分关注。针对当前食品的质量检测结果不准确和安全事件时常的发生等现象,本文对影响食品安全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精准度方面的措施,希望可以更好地为食品安全把好关。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无公害农产品检验检测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逐渐提高,无公害农产品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相比于普通的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合格率更高,也更利于人们的健康,因此在市场上迅速崛起。根据国家制定的无公害要求,各地开始兴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截止目前已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超过7万多个,该数字表明了无公害农产品的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发展的不断推进,对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全和规范的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为农产品的检测带来新的开端,同时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农产品检测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申向梅;董自爱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三级梯度冷却系统设计及优点分析

    果蔬产品加工时,不管是采用巴氏杀菌法,还是采用高温高压杀菌方式,冷却工艺都是加工过程中的必备工序,冷却是将物料从85℃以上的高温直接降到常温或更低的温度下进行长时间的保存。采用常规冷却设备,存在以下缺陷:(1)产品瞬间由85~90℃的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会造成产品内营养成分、亲水性和活性物质损失,还会降低产品的分散性能。(2)产品瞬间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会使产品的包装材料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产品质量事故。对于复合软包装产品而言,产品瞬间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容易使表面PE层和内层PET层老化,导致复合层分离从而缩短产品的保质期。对于玻璃瓶装产品而言,产品瞬间由高温环境进入低温环境,由于玻璃瓶内外压力忽然间的变化易使玻璃瓶破碎,带来成本的损失和工作量的增加。本文通过分析现有冷却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自主创新设计相关工艺设备的思路,通过介绍三级梯度冷却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探讨研究三级梯度冷却系统的优点。

    作者:刘烈淼;张小利;薛明;曹永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现状与检测分析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广泛污染食品的剧毒化合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在1993年被划分为I类致癌物。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出现在坚果类、粮油制品、乳制品等食品中。本文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现状进行介绍,并分析目前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方法。

    作者:程钊;李莹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DNA条形码在肉制品防欺诈鉴别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日常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牛肉、猪肉等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肉食品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使肉制品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DNA条形码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DNA条形码在肉制品防欺诈鉴别中的实际作用关系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关系到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

    作者:蒋炜丽;谢文佳;张平;吴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安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进而引发社会的“道德风险”。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特别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夏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海南食药监管局严查假劣“琼中绿橙”

    获悉,海南省著名农产品品牌“琼中绿橙”尚未达采摘上市,却被假冒贴牌销售,目前,海南食药监管系统查获假劣“琼中绿橙”5户,共1062斤,保护“琼中绿橙”品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食品造假、食品添加剂滥用、农药抗生素等超标违规使用等问题日益严重,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工业盐中毒、细菌中毒、农残中毒等防不胜防,据统计2015年因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经济损失至少500亿元,死伤人数上万。本文从经营者、监管部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

    作者:刘美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精确度,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的不确定度。分析速冻制品(水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的方法来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表明,扩展不确定度为0.08%,该方法简便,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可随时加入到合并样本中,重新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差,更新其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

    作者:陆俊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瘦肉精、地沟油和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社会各界对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视。只有加强对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使广大消费者食用到安全健康食品,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近些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从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当前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提高加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4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作者:谢慧丽;杨红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测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再加上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与创新,出现了日益复杂化的食品材料加工工艺。不少厂家受到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利益的驱使,出现不卫生因素或造假问题,产出的食品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其中涵盖了农药残留、微生物、兽药残留、重金属、生物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等。

    作者:张友维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分析

    近年来,农业生产者为提高生产效益和产量,大量使用农药,高毒农药屡禁不止,农产品上残留大量的农药,导致果蔬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果人们在采摘后立即食用,残留在农作物上的农药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中毒事件频出,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国家针对果树农药残留事件加大关注的力度,制定出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孙林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微波法提取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分析

    本文利用微波法对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番茄红素光谱特性、提取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浸取时间和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6#溶剂油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560 W,提取时间100 s,可获得佳提取效果。

    作者:包东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相似的烹调技法不同的风味特色

    中国是饮食大国,已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其中,对菜肴的烹调技法已向着科学化发展,主要在于技法不同,菜肴的风味也会有所明显差别。不同的烹饪技法所做出的菜肴的味道就会有所不同,尤其是相似的烹调技法,看似相似,但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菜肴的风味就会各有特色。本论文针对相似的烹调技法不同的风味特色展开研究。

    作者:周雅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稳定,且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此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部分从事食品生产相关工作的企业为追求利益的大化,在食品生产中过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现阶段我国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用到的技术和方法展开分析,希望能对今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以促进我国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

    作者:陈晓艳;张雨桐;王明微;潘明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用油质量检测的相关方法分析

    近些年,屡屡曝出的地沟油事件给食用油安全敲响了警钟,也给食用油质量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用油质量检测需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借助于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本文简要介绍食用油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指标,并介绍电导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方法及其具体运用,以供参考。

    作者:赵会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国家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规范基层食品安全执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和国务院“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和落实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责任”的要求,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完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事权、规范行政许可、依法行政强制等11个方面,对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