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检测体系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吴遥

关键词:食品质量, 检测体系, 食品安全问题, 质量检测, 生活质量, 身体健康, 监督工作, 支撑环, 消费者, 可靠性, 提升, 处理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体系是我国食品监督工作的重要支撑环节,具有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的作用。食品检测体系问题的存在,影响食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为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有效地解决处理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对美味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吃上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鉴于此,一些不良商家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食品市场的正常秩序,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保证人民的人身安全,必须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的检测力度,防止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食品市场环境。经过政府和各科研单位的不懈努力,已研发出多种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为食品安全作出极大的贡献。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快速检测食品微生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及检测技术相关概述、变性高效色谱技术的原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特点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微生物方面的应用4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作者:刘杨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安全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调研报告

    笔者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全面分析食品监管领域的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作者:潘平;林钦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山东省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情况解析

    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规定的核查内容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试验现场进行核查,并提出核查意见。试验现场核查包括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检测试验、稳定性试验、卫生学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等现场的核查。现将2013年3月1日承接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工作以来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唐子安;王明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检测体系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体系是我国食品监督工作的重要支撑环节,具有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的作用。食品检测体系问题的存在,影响食品质量检测的可靠性,为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有效地解决处理食品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吴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相似的烹调技法不同的风味特色

    中国是饮食大国,已形成特有的饮食文化。其中,对菜肴的烹调技法已向着科学化发展,主要在于技法不同,菜肴的风味也会有所明显差别。不同的烹饪技法所做出的菜肴的味道就会有所不同,尤其是相似的烹调技法,看似相似,但由于相互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菜肴的风味就会各有特色。本论文针对相似的烹调技法不同的风味特色展开研究。

    作者:周雅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人参低糖饼干的研制

    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新诊断标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95%可信限 C,11.3%~11.8%,下同),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8.1%(7.9%~8.3%)。医学界还未研制出可完全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临床研究也证实,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相结合对病情控制十分有利。糖的适量添加是保证产品良好品质的重要条件,不添加糖的饼干产品很难被患有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人群接受。本试验开发的低糖饼干使用无糖甜味物质代替绵白糖,不仅改善口感,同时降低传统饼干的含糖量,并配合有降糖作用的新资源食品人参,属于功能性烘焙食品,对糖尿病病人具有一定的保健意义。

    作者:徐凌志;尤丽新;张文杰;赵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烟酸、烟酰胺、咖啡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检测方法

    在现有标准GB/T 5009.197-2003的基础上,优化一种合理、快速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能同时测定烟酸、烟酰胺、咖啡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5种成份的方法。探讨流动相、色谱柱、检测波长、稳定性等对上述5种成份分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方法标准曲线线性非常好,R大于0.99999,RSD为1.1%~1.5%,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5%~103.2%。可用于烟酸、烟酰胺、咖啡因、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5种成份的同时检测,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快捷高效等特点。

    作者:李明;刘向前;张玉华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微波法提取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分析

    本文利用微波法对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番茄红素光谱特性、提取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浸取时间和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6#溶剂油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560 W,提取时间100 s,可获得佳提取效果。

    作者:包东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海南食药监管局严查假劣“琼中绿橙”

    获悉,海南省著名农产品品牌“琼中绿橙”尚未达采摘上市,却被假冒贴牌销售,目前,海南食药监管系统查获假劣“琼中绿橙”5户,共1062斤,保护“琼中绿橙”品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需求的增加,微胶囊技术被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并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实际应用发展出多种新的微胶囊性能分析方法、新的微胶囊制备工艺、新的表征微胶囊外部和内部结构的理论等。文章综述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新研究成果。

    作者:奚人杰;秦睿康;李超;李保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国家总局发布指导意见规范基层食品安全执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和国务院“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和落实日常监管、监督抽检责任”的要求,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完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事权、规范行政许可、依法行政强制等11个方面,对县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派出机构食品安全执法规范化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测定

    本文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钠的质量浓度。样品经沉淀过滤后,硫氰酸根遇铁盐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酸铁,在450 nm下测其吸光值,用标准曲线法定量。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0 mg/kg,相关系数R=0.999817,鲜奶的检出限为1.00 mg/kg,奶粉的检出限为2.00 mg/kg,回收率为90.76%~104.59%,相对标准偏差0.199%~0.366%。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特点,对乳与乳制品中硫氰酸盐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大中小企业推广。

    作者:胡利敏;赵翠琴;柴艳兵;张耀广;李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养殖河豚鱼12月起加工后可上餐桌了

    中国水产流通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昨天透露,农业部办公厅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新下发《关于有条件开放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加工经营的通知》,明确河豚鱼“有条件放开”。目前该协会等正组织专家对养殖红鳍东方鲀和养殖暗纹东方鲀的加工企业进行审核,预计11月底首批加工企业将通过审核,届时,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经这些企业加工处理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入市上餐桌。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连云港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发展快、带动力强、渗透性广泛的一种新型企业,已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对连云港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进行简单研究。

    作者:何宁秀;路辉;罗拥兵;许光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牛羊肉“瘦肉精”监管技术实现突破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日前在反刍动物β-激动剂(俗称“瘦肉精”)代谢残留规律及监控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克服了当前牛羊肉“瘦肉精”监管技术低下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保障动物源性农产品安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冻罗非鱼片生产中不同除菌措施效果对比分析

    罗非鱼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冻罗非鱼片是罗非鱼主要加工出口产品,在水产品出口创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安全性也倍受关注。然而,冻罗非鱼片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微生物尤其是致病菌的二次污染,进而影响其食用安全性,我国冻罗非鱼片产品出口因微生物污染被不合格通报并拒绝进口的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探索制定一套针对冻罗非鱼片批量生产有效可行的除菌措施,对提高冻罗非鱼片产品卫生质量、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罗非鱼片加工产业常用的除菌措施主要有含氯消毒剂消毒、臭氧水消毒和清水清洗,本文选取典型罗非鱼加工企业对三种除菌措施效果进行验证比较。

    作者:李秋月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山东嘉祥县食药监局开展国庆期间安全突查

    为强化国庆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质量,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0月1-7日,根据节前制定的食品药品安全整治方案,嘉祥县食药监局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由分管负责人带队,对县城区大中型超市及药店进行突击检查。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转基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通过转基因技术可明显增加所培育作物的产量,还能有效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大大提高农产品的稳定性。与传统农业相比,转基因技术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季节的限制,这也是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雯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饮用水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条件优化

    本实验对饮用水中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进行了条件优化。通过对该方法不同基体改进剂的添加效果、基体改进剂用量、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等因素的探讨和实验,确定了终优实验条件。在添加3μL 5 g/L硝酸镁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800℃、原子化温度1650℃条件下,测定方法的线性、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加标回收率。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0.0092μg/L,精密度为4.89%,加标回收率为88.2%~103.3%。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与准确度良好,适于饮用水中微量镉的测定。

    作者:宋子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在营养保健方面的价值,越来越丰富的食品种类出现在市场上。食品的微生物检验是保证食品食用安全的重要控制措施,为保证人们的食用健康,食品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控制,并制定一系列的规定以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确保食品的安全。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检验的一系列强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食品健康。

    作者:张晓梅;魏淑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