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及骨桥蛋白(OP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紫癜、血尿、腹痛和关节疼痛的消失时间,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及OPN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观察组患者的紫癜、血尿、腹痛和关节疼痛的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OPN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紫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还能调节血清TNF-α、IL-6及OPN水平,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研究结果可作为临床参考。
作者:陈小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医院现有的人、财、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现行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医院财务集中管理的应对策略,以便提高医院综合运营效率。
作者:高彩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腰椎骶化(LS)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自然病程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标准选取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LDH的患者382例,根据X光片分为LS组和非LS组。在接受相同非手术治疗后随访1年,分别在6个月和1年时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稳定性、椎间盘退变程度、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完成随访患者共262例,其中LS组患者72例,非LSTV组患者190例,年龄、性别、LDH发生节段、腰椎不稳无统计学差异。与非LS组患者相比,LS组患者能够促进腰椎不稳,且腰椎间盘退变的时间更早、程度更重,下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等临床症状也更早出现,程度更重。结论:LS能够在LDH自然病程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徐巨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包封率的分析方法。方法:利用超滤法分离微乳和游离药物,采用Agilent的XDB-C18作为色谱分离柱、乙腈-水(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 nm、柱温25℃、流速1.0 ml / min和进样量5μl进行色谱分析。结果:本方法重复性考察的RSD为1.14%。日间精密度考察RSD为1.25%。结论:所建立的包封率定量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作为工艺筛选过程中灵敏、高效、有区分力的监测方法。
作者:贾国慧;郑建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世卫组织在世界癌症日(2月4日)前夕推出有关癌症早期诊断的新指南,旨在通过确保卫生服务机构重点关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机会。
作者:网易新闻 刊期: 2017年第03期
1例左肾切除术后的滑膜肉瘤患者,首次行异环磷酰胺联合多柔比星化疗。临床药师对该患者潜在的肾损害风险进行评估,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并进行药学监护,保证用药安全。临床上,对于存在肾损害高风险的患者应加强用药前评估及用药监测,以减少药物性肾损的发生。
作者:吴薇;张敏;许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小儿支原体肺炎12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两组肠道菌群失调程度,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96.67%vs 76.67%,P<0.05);治疗后3 d,两组肠道菌群失调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法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较单纯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显著,临床上应注意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卢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社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叶酸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颈动脉中膜内膜厚度(IMT)、复发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明显改善,hs-CRP、Hcy以及IMT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叶酸对社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脂和Hcy水平,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患者动脉粥样斑块,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TAVR)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经过14年的成长,现国际上TAVR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正在向精细化方向发展。2016年发表的有关TAVR的研究报告数量很多,但许多研究探讨的都是TAVR的技术细节或特定的临床问题,而非之前那样从总体上观察TAVR的效果、死亡率和并发症等。本文回顾2016年TAVR的重要进展。
作者:潘文志;周达新;葛均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降低利尿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汇总徐州市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共51例利尿剂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小剂量使用利尿剂药物较为安全,当剂量过大时易引起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腹泻、电解质紊乱和高尿酸血症等。结论:利尿剂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选择合适的利尿剂药物,加强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葛跃;梁化强;刘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016年12月,FDA批出3个新分子实体药品(表1),为治疗湿疹新药Eucrisa(crisaborole)、治疗卵巢癌新药Rubraca(rucaparib)和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药物Spinraza(nusinersen)。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的血栓栓塞发生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口服抗凝药物又存在出血风险高、治疗依从性差等局限性,故如何安全、有效地预防心房颤动相关的血栓栓塞一直是临床难题之一。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基于90%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血栓来源于左心耳的事实,对左心耳进行经导管的介入封堵,以替代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栓塞,避免抗凝药物治疗所带来的出血风险。近20年来,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众多临床研究的证实,为需进行抗凝治疗、但合并存在抗凝药物治疗禁忌或出血风险高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血栓栓塞预防方法。
作者:陈莎莎;潘文志;周达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上海市政府制定发布《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办法》,自2017年1月起,在徐汇、普陀、金山3个区先行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在加快培育护理需求评估队伍和护理服务队伍的基础上,择机再扩大到全市。有关统一需求评估申请、服务内容、报销待遇、定点护理服务机构等相关信息,可以拨打962218服务热线咨询,也可以登陆网站上海市人社局网站(www.12333sh.gov.cn)、上海医保(www.shyb.gov.cn)以及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www.shweilao.cn)查询,还可以拨打三个先行试点区的政策咨询电话962899(徐汇区)、52804754(普陀区)和57960021(金山区)。
作者:上海市人社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索消除丹参多酚酸盐抑菌活性的适宜方法,并建立丹参多酚酸盐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微生物限度相关规定,分别采用薄膜滤过法、中和法、稀释法去除或灭活丹参多酚酸盐中的抗菌活性。结果:采用薄膜过滤法,用pH 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冲洗滤膜可将抑菌成分去除,该方法可为含中药抑菌成分药物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媛媛;张玥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016年12月22日,美国化学会旗下分支机构美国化学文摘社(以下简称“CAS”)宣布,于2016年11月向部分客户提供SciFindern预发布版。作为一款强大的全新工作流程解决方案,SciFindern以人工标引的内容为基础,能够在科研过程的每一步即时提供切实可行的检索结果,将为科学家带来n次方的助力。
作者:美国化学文摘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硒对表观遗传修饰异常会产生干预影响,阻遏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硒化物是肿瘤特异性表观标志物抑制剂,是期待开发的新型含硒表观靶向抗癌药物。
作者:朱慧秋;华岩;王明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它有别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抗体药物治疗。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肿瘤的治疗中有显著疗效。本文将综述CAR-T的结构和抗肿瘤的原理、CAR-T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CAR-T细胞治疗所面临的挑战及广阔前景。
作者:李孟捷;邹秋玲;党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s-CRP、改良快速偶氮偶联法检测NAP、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能。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hs-CRP、N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急性期患儿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在诊断支原体肺炎效能方面,NAP<hs-CRP<二者联合(P<0.05)。结论:血清hs-CRP、NAP水平变化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可作为一种有效诊断方法。
作者:罗标;梁结玲;江跃武;陈健发;温成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