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馒头的佳工艺研究与营养成分分析

莫茹茵

关键词:葛根馒头, 氨基酸, 膳食纤维, 钙, 异黄酮
摘要:本文将研磨的葛根粉添加到面粉中制成葛根馒头,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方法,通过对馒头的质地、色泽、口感气味和内部结构等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其佳工艺配方为高筋面粉42.91%、葛根粉14.3%、酵母2.29%、白糖14.3%、清水25.74%、小苏打0.17%和泡打粉0.29%。其成品质地松软,具有葛根香味。实验结果表明,葛根馒头中的氨基酸、膳食纤维、钙和异黄酮含量分别比普通馒头提高了23.09%、16.32%、92.54%和344.44%,为葛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食品安全领域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调研报告

    笔者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全面分析食品监管领域的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对策建议,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作者:潘平;林钦杰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葛根馒头的佳工艺研究与营养成分分析

    本文将研磨的葛根粉添加到面粉中制成葛根馒头,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方法,通过对馒头的质地、色泽、口感气味和内部结构等感官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确定其佳工艺配方为高筋面粉42.91%、葛根粉14.3%、酵母2.29%、白糖14.3%、清水25.74%、小苏打0.17%和泡打粉0.29%。其成品质地松软,具有葛根香味。实验结果表明,葛根馒头中的氨基酸、膳食纤维、钙和异黄酮含量分别比普通馒头提高了23.09%、16.32%、92.54%和344.44%,为葛根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莫茹茵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用油质量检测的相关方法分析

    近些年,屡屡曝出的地沟油事件给食用油安全敲响了警钟,也给食用油质量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用油质量检测需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借助于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本文简要介绍食用油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指标,并介绍电导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方法及其具体运用,以供参考。

    作者:赵会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为减小实验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精确度,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的不确定度。分析速冻制品(水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不确定度的来源,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的方法来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表明,扩展不确定度为0.08%,该方法简便,适合于每一个样本的检验结果,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可随时加入到合并样本中,重新计算合并样本标准差,更新其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

    作者:陆俊波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老百姓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但近些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程度日益增加。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是食品安全中的一大突出问题,如瘦肉精、三聚氰胺和苏丹红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对添加剂产生恐惧感。面多市场上品种繁多的食品,人们从标签上无法辨识食品质量的优劣,也不懂如何去选择食品,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只有加快我国食品添加剂检验技术的发展,从源头上控制食品添剂的使用,避免滥用添加剂及使用违法添加剂的食品流入市场,才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目前的食品添加剂安全现状及检验技术研究进展综述,旨在为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和食品添加剂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胡路平;周阳元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人参低糖饼干的研制

    糖尿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根据新诊断标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95%可信限 C,11.3%~11.8%,下同),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为8.1%(7.9%~8.3%)。医学界还未研制出可完全治愈糖尿病的特效药,临床研究也证实,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相结合对病情控制十分有利。糖的适量添加是保证产品良好品质的重要条件,不添加糖的饼干产品很难被患有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人群接受。本试验开发的低糖饼干使用无糖甜味物质代替绵白糖,不仅改善口感,同时降低传统饼干的含糖量,并配合有降糖作用的新资源食品人参,属于功能性烘焙食品,对糖尿病病人具有一定的保健意义。

    作者:徐凌志;尤丽新;张文杰;赵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现状与检测分析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广泛污染食品的剧毒化合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在1993年被划分为I类致癌物。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出现在坚果类、粮油制品、乳制品等食品中。本文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现状进行介绍,并分析目前常用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方法。

    作者:程钊;李莹婷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互联网+背景下食品供应链溯源体系构建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战略提出和实施,为食品供应链溯源体系建设提出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食品供应链溯源体系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供应链溯源体系建设意识、互联网应用程度较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缺乏专业化的人才团队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互联网+背景下食品供应链溯源体系的建设。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完善其供应链溯源体系建设。

    作者:杨春敏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民众身心健康事件屡见不鲜。食品生产与消费者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本文中以信息不对称为出发点,研究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希望相关的研究能有效地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郝志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盐中的食品营养强化剂--碘

    碘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元素,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胎儿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及智力的正常发育。碘在人体的含量极低,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碘摄入不足时,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量就会减少,进而影响新陈代谢,影响机体生长发育,导致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使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异常,出现“碘缺乏病”。

    作者:赵维克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食品作为人类生活中的必需品,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各类食品、营养品、保健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富裕的生活使人们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追求。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日常支出中,食品开支约为40%。中国13亿人口,食品行业消费群体庞大,市场前景广阔。

    作者:张周洋;王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微波法提取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分析

    本文利用微波法对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影响番茄红素提取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番茄红素光谱特性、提取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浸取时间和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6#溶剂油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560 W,提取时间100 s,可获得佳提取效果。

    作者:包东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我国辐照食品标准体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食品的品质,辐照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储存保鲜技术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目前辐照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主要作用是杀菌、杀虫,抑制发芽、延迟成熟和延长储藏期。辐照食品是指为达到某种实用目的,按辐照工艺规范规定的要求,经过一定剂量电离辐射照过的食品。根据各国30多年的研究结果,FAO、WHO、LAEA组织联合专家委员会宣布,吸收剂量在10 kGy以下的任何辐照食品都是安全的。

    作者:何俊;王彩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障措施探讨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为关心话题,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近几年屡屡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分析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并落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史红根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分析

    近年来,农业生产者为提高生产效益和产量,大量使用农药,高毒农药屡禁不止,农产品上残留大量的农药,导致果蔬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果人们在采摘后立即食用,残留在农作物上的农药会给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中毒事件频出,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农作物上的农药残留问题给予高度的关注。国家针对果树农药残留事件加大关注的力度,制定出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基于此,本文对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作者:孙林春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铜川市粮食安全的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铜川市粮食供需现状及形势粮食生产呈现稳中有增趋势近年来,全市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确保总产”的思路,以小麦、玉米、油菜生产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作物布局,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依靠科技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已初步具备优质、高效、高产农业的雏形,使粮食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作者:封勇涛;张克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安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政府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与食品加工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加工企业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进而引发社会的“道德风险”。为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力度,特别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充分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夏霞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粮油食品中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及比较

    黄曲霉素具有较强的致癌性,是一种剧毒的真菌霉素,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因此,需对其进行高效、便捷的检测并进行分离,将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在国际上进行食品检测过程中,农产品黄曲霉素的含量的检测是必须进行检测的指标。因此,要不断提升食品以及农副产品中对黄曲霉素的检测工作。本文在大量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简要分析黄曲霉素对人们身体造成的伤害和常用的黄曲霉素检测方法。

    作者:黄桂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山东省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情况解析

    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规定的核查内容对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的试验现场进行核查,并提出核查意见。试验现场核查包括安全性毒理学试验、功能学试验、功效成分检测试验、稳定性试验、卫生学试验和人体试食试验等现场的核查。现将2013年3月1日承接保健食品注册产品试验现场核查工作以来的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唐子安;王明慧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2017中国速冻米面制品经销商25强”榜单即将发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冷冻冷藏和速冻食品已经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食品之一,基本上每家每户的冰箱里都会有一袋速冻饺子、汤圆、馒头或者其他速冻米面食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