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嗜酒如命魂散脑梗

罗学宏

关键词:嗜酒, 右侧大脑半球, 双侧瞳孔散大, 心跳骤停, 效果不佳, 深度昏迷, 抢救, 饮酒量, 幼子, 医院, 家人, 呼吸, 梗死, 抽烟
摘要:谢某每日饮酒量达500毫升,而且经常抽烟.日前,酩酊大醉后蒙头入睡,鼾声如雷,次日凌晨被家人发现其鼾声消失时,却已呼之不应,在当地医院抢救两天两夜效果不佳.送入我院时,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经头部CT证实为右侧大脑半球梗死,呼吸、心跳骤停,虽全力抢救,却无力回天.年仅37岁的谢某就这样抛开老父老母和娇妻幼子,过早离开了人世.
家庭医学(下)杂志相关文献
  • 黄帝内经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夏季脚癣肆虐治疗要讲科学

    盛夏来临,又到了脚癣(脚气)的高发时期.由于天气闷热潮湿,加上出汗多和足部新陈代谢的加快,易令脚气肆虐.很多患者由于在治疗上存在误区,导致脚气年年治、年年发,成为反复发作的顽症.其实脚气之所以反复发作,是因为多数患者只使用外用药治疗,而在治疗期间又难免有些疏忽,导致治疗不规范、不科学,很难做到“斩草除根”.只要在治疗过程中讲究科学规范,脚气是可以根治的.

    作者:吕荣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夏欲极凉生湿邪

    夏天是一个炎热又潮湿的季节,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汽上腾,湿气充斥.在此季节中,因感受湿邪而发病者较多.湿邪为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潮湿,或汗出后湿衣未能及时更换,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或取凉过度,导致湿邪的发生.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所生.外湿与内湿虽发病机理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不能健运,则湿从内生;而睥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侵袭.

    作者:王民集;王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应用抗过敏药物的七注意

    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如盐酸异丙嗪(非那根)、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盐酸苯海拉明(苯那君)、赛庚啶等;过敏活性物质阻释剂,如色甘酸钠(外用)、富马酸酮替芬等.在应用时要注意以下七点注意事项.

    作者:马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夏季“湿病”多祛湿有招法

    雨一直下,虽然在室内,你却好像感到身体在渐渐变化……夏季雨水多,不仅使心情变得潮湿,也让身体开始潮湿起来,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隐患.医学专家建议,对付“湿病”,祛湿是关键,在此,笔者为你支出八招祛湿大法.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影响现代女性健康的八大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病症如慢性腹泻、消化性溃疡、便秘、头痛、失眠、心理障碍等,严重影响着现代女性的身心健康.虽然影响现代女性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作者:朱本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脑血管病人如何平安度夏

    8月的一天,天气酷热,50多岁的李先生在外面忙了一天,又渴又累地回到家中.他把空调调到了24℃,对着自己猛吹一阵,又打开冰箱,取出一瓶冰镇饮料一饮而尽,才感到凉爽惬意.谁知不到半小时,他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闷胀憋气,冷汗直流,家人忙给他喂服了一瓶速效救心丸,又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经检查,李先生患的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由于救治及时,才没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关于流产那些事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相对放开,国人对避孕意识的淡漠,作为妇产科医生,特别是计划生育科医生,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终止妊娠,现在网络上泛滥的人流广告语是:无痛,安全,保宫手术,上午手术,下午无忧上班,等等……殊不知人工流产伴随着各种并发症,有术中并发症,如子宫穿孔、出血、人流综合征等;近期并发症,如吸宫不全、感染、宫体或宫颈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如月经不调、不孕、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等.以下几个病例,提示女性朋友注意人工流产的危害.

    作者:诸葛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孕期护理乳房关系母子健康

    乳房不仅是女人S曲线的资本,也是哺育宝宝的重要器官.现在大多数女性还不习惯到医院护理自己的乳房,心理上总感觉有些尴尬.同时,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许多女性每天忙于家庭和工作,几乎顾不上注意自己身体的保健,更忽略了对乳房的护理.专家指出,女性的乳房一生都需要呵护,孕期更是丰胸、美胸、让乳房再次发育的绝好时机.

    作者:周保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常见的眼外伤和处理方法

    一粒沙子飞入眼处理不当可失明小饶是一个中学教师,因为一粒沙子飞进眼睛后出现疼痛、流泪,忍不住用手搓揉眼睛后,疼痛、流泪症状有所减轻.但因忙于辅导学生准备考试,没有及时到医院就诊.等到第三天,眼睛疼痛、流泪症状明显加重,视力从过去的1.5降到了只能看清眼前手动,才匆忙到医院就诊.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湿邪伤儿要当心

    夏秋季节,天气十分炎热,湿热薰蒸,水汽上腾,湿气盛,所以一年之中夏秋季湿邪为病多.对小孩来说更是多事之季,由于小孩是纯阳之体,脏腑机能尚未完全发育健全,加上脾胃功能虚弱,更容易受湿邪的侵扰.或因戏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或因贪食冷饮,或因贪凉受寒,均可致湿邪缠身为患.

    作者:周祖贻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嗜酒如命魂散脑梗

    谢某每日饮酒量达500毫升,而且经常抽烟.日前,酩酊大醉后蒙头入睡,鼾声如雷,次日凌晨被家人发现其鼾声消失时,却已呼之不应,在当地医院抢救两天两夜效果不佳.送入我院时,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经头部CT证实为右侧大脑半球梗死,呼吸、心跳骤停,虽全力抢救,却无力回天.年仅37岁的谢某就这样抛开老父老母和娇妻幼子,过早离开了人世.

    作者:罗学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购物又“毁物”的背后

    今年33岁的王薇是一个7岁男孩的妈妈,也是一位全职太太,老公李吴与朋友合伙经营着一家外贸公司,收入不菲.她与李昊的结合,是属于那种灰姑娘与王子型的.李昊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条件优越,人也长得帅气;而她相貌一般,父母都是无权无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大学毕业后,王薇在一次相亲活动中认识了李昊,彼此印象都很好,于是便试着交往,终两个人确定了恋爱关系.这段恋情并不被崇尚门当户对的婆婆看好,但是出于对儿子的疼爱,婆婆终同意了婚事.

    作者:李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你有“过劳死”的征兆吗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越发深入人心,人们在得到经济效益的同时,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紧张,导致精神疲劳.疲劳易“损精”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人类有30多种疾病的发病率,男性远高于女性,男人平均寿命比女人短7~8年,男性的生理机能退化要比女人早8年,现代男性生理衰退的征兆已提前至28岁.

    作者:魏庆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患有妇科病能怀孕吗

    孕育生命是一个奇异的过程,在你准备开始,或者已经开始这趟奇异之旅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期许,当然还有很多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疾病逐渐出现,并可能直接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患有妇科疾病,适合怀孕吗?会影响母胎安全吗?在受孕之前花些时间了解这些信息,是非常值得的.

    作者:张庆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肿瘤病人别盲目用药

    很多人听到“肿瘤”两字,会把它同死亡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并非不治之症.通过手术、服药等正确的治疗手段,很多肿瘤病人能够延长生存期,甚至能够治愈.

    作者:邬时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儿童学习障碍

    小向是一个10岁的小男孩,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并不是因为他入学时的年龄比别的孩子大,而是他的学习有问题.一年级他读了两次,二年级也读了两次.老师对小向的父母亲说:“这孩子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可学习起来就是不行,怎么教他都没有用.”孩子的父母亲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并没有感觉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同龄儿童笨,可孩子学习成绩一贯不好却是事实.

    作者:塞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孩子脑袋有无毛病,家长先别吓自己

    误区一孩子一“抽搐”就误以为是癫痫活泼可爱的圆圆9个月了,全家人都视为掌上明珠,但10天前的数次异常表现,打破了幸福家庭的氛围.每当圆圆情绪激动,哭吵剧烈后,即出现短暂呼吸暂停的现象,随后伴有口唇青紫,意识丧失,躯干及肢体强直,角弓反张样头向后仰,双手或四肢抽动,但经过1~2分钟后意识迅速恢复,随即呼吸、脸色恢复,肌肉松弛,活动正常,再次哭出声来,玩耍如常,不受任何影响.家长怀疑是癫痫发作,带着圆圆四处就医.

    作者:宁泽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量体裁衣选用降压药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心脑血管慢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病人数已达2亿之多,成为“中国第一疾病”.严重的是,我国高血压呈现“三高三低”局势,即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都低,分别为30%、25%和6%.

    作者:王其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一天一苹果疾病莫找我

    苹果的果肉脆嫩,味甘甜微酸,食之爽口滋润,沁人心脾,内含丰富的糖类、有机酸、纤维素、矿物质及多酚黄酮类等特殊营养成分;更是维生素的“富矿”,对人体确实有保健功效,科学家称之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家庭医学(下)杂志

家庭医学(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