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刚;丁秀霞;孙喜灵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紫苏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含量的方法,测定14种不同来源紫苏中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方法: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0.2%磷酸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50nm;流速1.0mL/min.结果: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1.01-20.09mg/L(r=0.9992),1.26-25.10mg/L(r=0.9995)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1.05%,98.15%,RSD为1.27%、1.43%.紫苏不同来源不同部位中二者的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同时测定二者的含量.14种来源紫苏被聚为3类,地域倾向性明显.
作者:赵茜;刘倩;邹素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研究华佗豆醇提物和水提物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观察华佗豆醇提物和水提物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法观察其对小鼠急慢性炎症的影响.结果:华陀豆醇提物各剂量组能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的痛阈值、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P<0.05,P<0.01).水提物高剂量能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P<0.05).结论:华陀豆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镇痛抗炎的作用,且醇提物的镇痛抗炎作用优于水提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梁洁;吕松林;林辰;翁翎;温海成;谢珍珍;杨颖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闭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证候及兼症错综复杂,辨治不易,然而其表现不外乎“月经中断”“过早闭经”等.长期以来,精神压力的增大,生活作息的不规律,或者环境的突然改变被认为是导致女性闭经三大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浪潮的不断推进,人们之间跨地区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由环境的快速变更所致闭经的发病率有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故有必要加强对其病机及治法的探讨,文章主要对环境改变型闭经进行了论述.
作者:胡倩;梁伟;徐慧琛;陈国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桂枝汤不但能解肌祛风,而且能调和营卫,一方面通过解肌祛风,使腠理不固所致风寒之邪从表而解;另一方面通过调和营卫,使营卫失调之局面得以改善,从而达到调和表里、脾胃、气血、阴阳之目的.凡是由于表虚腠理不固,风寒侵袭,营弱卫强,或在里之阴阳失调所引发的病变,无论男女老少,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只要病机吻合,方药对证,均有一定的疗效.本方不但可治感冒、支气管哮喘、发热、自汗、过敏性鼻炎、冻疮或雷诺氏综合征等病证,甚至由风寒所致的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症,同样有效.
作者:温桂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 α)及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2、ASIC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列缺组、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异丙肾上腺素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电针治疗.1周后,Realiime RT-PCR法检测各组左心室心肌ASIC2、ASIC3的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IF-1 α含量.结果:电针内关穴可降低心肌缺血大鼠ASIC2、ASIC3基因表达,降低血清中HIF-1 α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优于列缺组与非经非穴组(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可降低血清中HIF-1 α含量,下调心肌缺血大鼠ASIC2、ASIC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酸敏感离子通道开放,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
作者:王树东;陈以国;董宝强;张立德;荣培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含重金属元素中药制剂在我国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随着中药国际化和出口量的增加,因其含有重金属元素,安全性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质疑,影响了这些制剂的国际声誉.文章分析了如何安全、合理、有效的使用含重金属元素中药制剂,规范其使用标准及对重金属元素在制剂中的药用价值再评定等函待解决的问题,为含重金属元素中药制剂的安全使用提出建议,为更加科学的认识和评价提供参考.
作者:韩洁;邹金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将中医核心辨证思维规律引入健康管理领域,发挥中医药在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方面的优势.方法:在系统整理中医病证诊断知识规则库的基础上,采用vs2005+ACCESS或SQL SERVER 2005开发完成以证素辨证为核心辨识模型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结果:系统具有①宏、中、微三观健康状态表证参数采集;②人机结合半自动化中医证素、证型、疾病三层诊断;③药膳、食疗、膏方等自助干预方案自动寻优模糊匹配;④生成个性化健康状态评估及干预报告等功能.结论:基于证素辨证模型的中医健康管理系统的研发完成,为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档案的采集、管理、数据积累等创造了条件,亦为进一步开展中医健康状态演变规律、兼杂规律、证素辨识模型算法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杨雪梅;甘慧娟;赖新梅;陈梅妹;王君;李灿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吴鞠通《温病条辨》说:“盖寒水之病,冬气也,非辛温春夏之气,不足以解之……温热之邪,春夏气也,不恶风寒,则不兼寒风可知,此非辛凉秋金之气,不足以解之”.这就是运用自然季节时空运动指导临床的思路.《温病条辨》198首方剂,有153首都分别注明气味.药物四气体现时间思想,五味体现空间观念,吴鞠通对于温病气味治则的运用,既有理论价值又有临床意义,值得我们学习与研究.
作者:杨友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收集南北两地的气象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其结果,明确提出外感湿热的本质:湿就是做剧烈分子热运动的水汽分子;热就是其吸取的长波辐射和短波辐射,并分析湿热病的提纲.
作者:魏自太;吴利强;包素珍;李卉;杨磊;李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喻昌遣药组方基于辨证论治,尤为强调先议病后用药之“法”,谨遵“三则”.文章从喻昌主以病证之“法”组方,并以此法为基础从病因言组方、从病机言组方、从主症兼症加减化裁言组方之“三则”中探析其遣方用药之临证特点,以期为临床更好的运用方剂提供参佐.
作者:李冀;高彦宇;方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介绍了尤昭玲教授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自创“三期二型助孕法”,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3个过程降调期、促排期、移植后期介入.降调期勿动,清心静候、抚卵静养;促排期多泡型敛泡固泡、滋肾阴促卵熟,少泡型脾肾双补、增泡助卵,且调泡与调膜同用、调泡勿忘调膜;移植后期健脾助膜,益肾固胎,安胎前移.三期环环相扣,互为基础,提高了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
作者:王肖;尤昭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荔橘昆藻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60例,口服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荔橘昆藻汤并配合心理疗法治疗,28d为1个疗程;对比分析治疗两组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阴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在局部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调节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等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为优(P<0.05,P<0.01).结论:荔橘昆藻汤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急性附睾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及优势.
作者:乜国雁;王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用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CNKI、VIP及万方等数据库,同时手检相关的杂志与会议资料信息.对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应用GRADE系统对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7个研究,1 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单用西药组比较,胃排空改善[RR=1.26,95% CI(1.18,1.35)];空腹血糖[WMD=-1.06,95%CI(-1.29,-0.82)];脘腹胀痛[WMD=-0.95,95%CI(-1.21,-0.69)];上腹疼痛[WMD=-0.92,95%CI(-1.19,-0.65)];嗳气[WMD=-0.92,95%CI(-1.20,-0.63)];大便改变[WMD=-1.07,95%CI(-1.32,-0.83)],P值均小于0.00001.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证据水平均为C级.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单用西药相比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较好的疗效,但鉴于纳入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且样本量少,仍需进一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进行验证.
作者:范梦迪;李为民;吴建胜;郑金珏;顾素萍;郑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捻转补泻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SHR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H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留针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和平补平泻组,每组12只.12只WKY大鼠作为空白组.各针刺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法针刺“太冲穴”,模型组和空白组只做与针刺组相同的抓捉刺激,不做针刺处理.28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VEGF表达量增多,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针刺组VEGF表达量较模型组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捻转泻法组VEGF的表达 较其他针刺各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捻转泻法能有效地降低SHR血压水平,从而减轻因高血压所引起的肾脏损伤;捻转泻法能直接或间接通过降低SHR血压水平减少肾组织VEGF的表达;捻转补法与泻法存在效应的差异.
作者:田艳鹏;王朝阳;孙静文;金娜美;郭妍;刘清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利肺片配合冬病夏治哮喘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肺肾两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利肺片(每次0.5g,每日3次),并配合冬病夏治哮喘膏(穴位选取:肺俞、心俞、膈俞、定喘、膏肓);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多索茶碱(每次0.4g,每日2次)及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每次75mg,每日1次).观察治疗1个月后的咳嗽、咳痰、乏力、咳喘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咳喘、乏力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肺片配合冬病夏治哮喘膏可减轻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提高气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促进病灶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气道局部炎性反应.
作者:唐冬梅;张赛;王昊;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张伯礼教授,在老年期痴呆方面首创分期论治和脑脊液药理学方法,在临床论治时根据其本虚标实相互参合、交互致病的病机特点施以补肾为要、痰瘀并治的标本兼顾之法,并重视调畅中焦气机,升清降浊和安神志,燮心理肝诸法的灵活运用.文章就以上方法的运用和具体用药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作者:崔远武;江丰;马妍;张玉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介绍了“绍派伤寒”形成与发展的3个时期和主要的代表人物,概括了绍派伤寒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①六经融三焦,寒温成一统;②四诊重望切,腹诊具特色;③治燥分温凉,外感重透邪;④施治重化湿,方药轻灵验;⑤疗疾重调护,饮食宜忌口.今后为流派传承所开展的工作将从以下5个方面展开:①梳理流派渊源,挖掘整理相关著作;②加大条件建设,探索流派传承机制;③注重人才培养,构建传承人才梯队;④立足临床疗效,开展特色诊疗技术;⑤加强推广应用,扩大辐射与影响力.
作者:吕旭阳;裴静波;朱阳蓬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胆汁淤积症合并胃扭转或/和肺炎患儿,在抗病毒的同时,按胆汁淤积的不同程度给予中药治疗,并结合手法按摩及时整复胃扭转,观察病程中发生肺炎及严重程度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本院住院1-6个月同时符合婴儿CMV感染胆汁淤积症、胃扭转诊断患儿,根据胆汁淤积程度分为常见证型组、重型组,各60例,两组再随机分为对照1、2组和治疗1、2组,各30例.按观察指标记录并测定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儿体征及实验室监测结果.评价治疗后病程中发生肺炎及严重程度,以及3种疾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治疗后,各治疗组CMV感染胆汁淤积症、胃扭转、肺炎的临床治愈率均好于各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病程中发生肺炎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婴儿CMV感染胆汁淤积症合并胃扭转,按照淤积程度运用中药和早期手法按摩治疗,能显著降低婴儿CMV感染胆汁淤积症合并胃扭转病程中发生肺炎的概率和严重程度,有利于治疗和预后.
作者:周俪姗;鄢素琪;汤建桥;张红宇;郑文彬;王芳;毕颖怀;詹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脾虚状态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组、脾虚高脂血症组.高脂血症组予高脂饲料喂饲,脾虚高脂血症组采用劳倦过度加饮食不节结合高脂饲料喂饲造模.间苯三酚法测定D-木糖排泄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淀粉酶(AMY)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电镜观察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变化,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R)、肝脂酶(HL)、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组及脾虚高脂血症组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AMY水平显著降低,肝细胞形成大量脂质沉积,核周间隙增大,胞质内线粒体嵴减少,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肝脏HMGCR、HL、CYP7A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高脂血症组相比,脾虚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HDL-C、AMY及尿D-木糖排泄率显著降低,肝脏HL、CYP7A1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引起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及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调控肝脏HL和CYP7A1等基因表达有关.
作者:朱美林;贾连群;杨关林;李宁;王俊岩;杨祎;杜莹;宋囡;冷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四神煎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细胞因子及肝肾功能的影响,研究其疗效和安全性,为“基于汗法治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Wistar大鼠(雌性,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及四神煎大、中、小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常规饲养.其余各组复制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后分别以蒸馏水、雷公藤多苷及不同剂量四神煎干预4周,观察CIA大鼠关节肿胀、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肝肾功能(包括肝肾早期损伤指标)的变化.结果:四神煎各剂量组及雷公藤多苷组较模型组关节炎指数(AI)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1β、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Cre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均不同程度降低TNF-α、IL-1 β、ALT、AST水平,且四神煎大剂量组优于四神煎中、小剂量组(P<0.05).各治疗组能够显著降低升高的α-GST、PNP、OCT、NGAL、Cyst C水平,且四神煎大剂量组降低α-GST、OCT、NGAL水平显著优于雷公藤多苷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间(P<0.05),降低PNP、Cyst C水平与雷公藤多苷组相当,优于中、小剂量组(P<0.05);TBA水平在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汗法治痹理论指导下,大剂量应用黄芪为特点的四神煎原方能够有效抑制CIA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减轻关节肿胀,且能够改善CIA大鼠异常的肝肾功能,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马俊福;朱跃兰;侯秀娟;袁芳;李明曦;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