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悦亮;蔡文伟;周晟昂;许利明;闫广照;许远展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口舌生疮”的范畴,文章通过分析总结临床从肝脾肾论治口疮医案,证实临床诊治应求其本,病因病机虽大有不同,但总以肝脾肾为其关键.因此,临床应谨守病机,并能知常达变,方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
作者:林艺如;万文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目前已知的唯一的一种非侵入性的能实时、直接反映大脑神经活动改变以及精确定位大脑相关核团高级功能变化的研究手段.大量研究证实,运用fMRI可以阐释针刺对脑功能活动的作用效应.文章基于已知的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成果,从fMRI特点及优势、运用fMRI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可能进一步取得的进展三方面探讨运用fMRI技术进行针刺治疗心绞痛中枢机制研究的应用前景,以实现针刺治疗冠心病作用机制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作者:张迪;曾芳;梁繁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肺片治疗老年肺结核的疗效.方法: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院确诊的130例老年初治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利肺片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结果:治疗组2个月末综合症状缓解率、痰菌阴转率及6个月末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肺片治疗老年肺结核,能较早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早期痰菌阴转,促进后期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林;石芸;马亮亮;邢俊蓬;崔嘉;任海涛;黑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性调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中医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指导中医辨证.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4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患者136例,对其中医证候诊断、中医证候要素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结果:证素分布:共提取证素18个,其中病因/病性证素10个,病位证素8个.证素组合情况:①单一证素构成的有血瘀及湿浊两种.②两证素组合情况: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气虚血虚和气虚血瘀.③三证素组合情况:两病性证素与单一靶点组合中,痰+热和痰+瘀出现的频率较高;单一病性证素与两靶点组合中,气虚与肺+肾出现的频率较高.④四证素组合情况:肺肾气阴两虚所所占比例较高.⑤其他组合情况:尚有风痰入里证.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疾病以痰、热、瘀血、湿(浊)等为实证常见的病理因素,虚证多以气虚、阴虚等为主,病位在肺为常见,常累及脾肾.
作者:左艇;李桓;李松伟;井澎博;林婷婷;兰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肝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腑之一,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其特点为体阴而用阳.古代医家常常从肝论治各种疑难杂病,谓之“从肝治百病”的学术思想.现代人工作、生活方式与节奏的改变,精神情志的异常,常常影响到肝,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并且久治不愈,如痤疮、痛经、头痛、慢性胃炎等.笔者针对这些慢性疑难杂病的临床特点,采用从肝论辨治的思路,如疏肝清肝、养肝柔肝、平肝镇肝等治法,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国玮;周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温经通络散外用对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腹腔注射奥沙利铂4mg/kg,建立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模型.定期检测温度和机械刺激下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测定其尾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潜伏期,血浆NGF含量以及L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形态分析.结果:模型组出现明显行为学改变(P<0.05),尾神经SNCV、血浆NGF下降(P<0.05),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核仁固缩明显,偏心核、多核仁核增多(P<0.05).中药组大鼠行为学明显改善;尾神经SNCV及NGF较模型组均升高(P<0.05).结论:中药温经通络散外用可改善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大鼠温度和机械刺激下的行为学改变、提高尾神经SNCV以及NGF水平.
作者:王媛媛;邓博;段锦龙;柯丹丹;郭健;于莉莉;贾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近10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的质量情况,为提高相关研究的质量提供方向.方法:以“针刺”“高血压”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干预措施、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31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其中4篇为高质量研究,27篇为低质量研究.结论:目前有关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报道质量偏低,尚不足以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婕;陆超;李涓;李享;赖祯宏;梁繁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扶阳学派重视阳气作用,善于运用温热药物调补一身之阳气, “伏火”意为控制阳热药物的药性使循经温阳,不至于助长虚火而出现眼红、呼吸灼热、毛囊炎、牙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吾师王长松教授根据扶阳理论结合临床经验,善于运用温热药物扶阳治疗难症重疴疗效明显,而极少有服药后的“虚火上炎”的症状.
作者:王志鹏;王长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一种病毒,其发病情况、发病机制及治疗尚不明确,但其在临床的检出率并不低,且常引起较为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极大的危害患儿的生命健康.目前,西医尚未研究出针对此类病毒的特效药物,中医药对小儿偏肺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报道也较少,文章针对此问题结合近年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邢吴敏;韩新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2型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是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冯兴中教授根据多年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认为2型糖尿病病因病机责之肝脾,病理关键责之“气虚生毒”.因此,治疗上以整体思辨、病证结合、分期论治为治则,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从肝脾论治,益气养阴,疏肝健脾;扶“气虚”之正,解“热、湿、痰、瘀、风”之毒,运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凯;冯兴中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肠易激综合征为常见的胃肠道紊乱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张声生教授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肝脾失调为本病的发病之本,湿浊、湿热、食滞、寒凝、血瘀为致病之标,病机关键在于因虚、因滞致脾胃运化失司,湿浊、湿热、食滞、寒凝、血瘀阻滞中焦气机,脾气不升则腹胀、腹泻;若腑气通降不利则腹痛.治疗以调肝理脾化湿法为基本法则,善用自拟调肝理脾方为基本方,随证加减,使处方药物鲜明且针对性强.
作者:齐英娜;张声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文章对传统中药芍药甘草汤基原、药效组分和药理作用3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探讨芍药甘草汤的传承轨迹、中药概念的定位和现代中药传承创新的基本思路.芍药甘草汤早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功效:柔肝舒筋、缓急止痛.后世医家在此方基础上的加味方颇多,但对本方的物质基础研究仅见一斑.文章系统揭示了中药的属性、临床传承与药效组分的对应性关系.未来中药是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药效组分中药.
作者:朱广伟;张贵君;汪萌;王晶娟;渠磊;蔡悦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以腕关节为例,探索关节超声各项参数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不同寒热证候间的表现差异.方法:81例RA患者,根据寒热证候辨证分为寒证组和热证组,分别观察腕关节超声的关节腔积液、能量多普勒(PD)信号、腱鞘炎、骨侵蚀等参数,比较腕关节超声表现在RA寒热证候间的差异性.结果:RA关节超声的关节腔积液、PD、腱鞘炎和骨侵蚀的阳性率在寒证组分别为56.76%、29.73%、54.05%、43.24%,热证组分别为95.45%、90.91%、72.72%、63.64%;寒热证候间比较,关节积液和PD在寒证组和热证组的构成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关节积液和PD判断RA热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双腕关节积液>1.5时,判断RA热证的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62.2%;当双腕PD>1.5分时,判断RA热证的敏感性为80.8%,特异性为93.3%.结论:RA腕关节超声的关节积液和PD参数在不同寒热证候间表现有显著差异性,双腕关节积液或PD积分超过1.5分可提示属于RA热证.
作者:陶庆文;徐愿;孔维萍;许森;王建明;张楠;王琬茹;阎小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临床应用评价采用调查问卷与临床应用调查表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调查表资料的特征和研究目的,可采用统计学描述、不构建比较组进行可信区间计算及与目标值比较、构建比较组进行统计学检验、多因素分析以校正混杂因素等3种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根据研究目的,科学、合理、深入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实现本研究项目价值的重要途径.
作者:季聪华;曹毅;张颖;刘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药方剂补肾坚骨汤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的影响,探讨其对牙周炎的作用.方法:雄性12月龄SD大鼠24只,8只为正常组,其余成功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之后,分为牙周炎模型对照组、补肾坚骨汤治疗组16g·kg-1·d-1,给予补肾坚骨汤灌胃4周,每日1次,每次5mL,各组大鼠末次给药后24h处死,摘取上颌骨制作牙体牙周组织联合切片,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周的组织学改变;并进行骨计量学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牙周炎模型对照组牙周组织表现为明显的炎性破坏,牙槽骨吸收明显,而补肾坚骨汤治疗组牙周组织炎性反应明显减轻,牙槽骨吸收减少;骨计量学观察,牙周炎模型对照组大鼠牙周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显著高于正常组,补肾坚骨汤治疗组大鼠牙周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与牙周炎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牙周炎模型对照组及补肾坚骨汤治疗组大鼠破骨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补肾坚骨汤治疗组大鼠成骨细胞数显著高于牙周炎组.结论:补肾坚骨汤可以减轻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性反应,对牙周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作者:郭立华;高维诺;路丽;张红艳;韩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具有生物活性,可分泌众多脂肪因子、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对血管功能具有明确的调节作用.“脉胀”是一个中医概念,是指脉搏胀满、血压升高的一类疾病.血管周围脂肪组织所分泌的各种活性物质是中医“气”的微观物质之一,它可通过影响“气”的正常功能而导致气血失和、血脉病变,促进脉胀(高血压病)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张珍珍;靳利利;王清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面向保健品配方剂量配比设计的应用需求,建立一种基于方剂药性特征的保健品配比设计方法.方法:以石斛、党参降糖作用为例,以临床有效方剂药性特征为参考模板,通过计算不同配比的石斛、党参方剂药性特征与经典方剂药性特征的欧氏距离,确定保健品方剂中各药味的配比.结果:建立了消渴方剂的药性特征数据库,并根据消渴方剂的药性特征采用优化算法,选择与经典方剂玉液汤欧氏距离近的保健品配比方案,从而确定保健品方剂中党参、石斛的相对配比.结论:该方法所设计的保健品配方符合中医原理,其作用与对应方剂的作用相近,所设计的保健品功能明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保健品配方设计中的剂量配比的近似值,有利于提高保健品的开发效率.
作者:李飞雁;袁斌;颜素容;邱佳;马莉;顾浩;陶欧;王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初步探索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证候要素,为辨证规范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诊断、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 716例,观察中医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30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3 716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火占21.3%、阴虚占21.0%、气虚占18.8%、血瘀占14.1%、阳虚占13.0%、痰占6.4%.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证候要素是火、阴虚、气虚,次要证候要素是血瘀、阳虚、痰.
作者:杨阳;张允岭;张志辰;高芳;赵晖;张岩;盛雪;郑宏;陈宝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内毒素”二次打击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对象通过颈动脉放血+气管脂多糖(LSP)注射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并通过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予以治疗,以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术后通过病理检测、电镜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肺脏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变化.结果:经病理和ELISA检测显示参附注射液组肺脏损伤情况显著轻于急性肺损伤组(ALI组)(P<0.05);ELISA法检测发现急性肺损伤组大鼠肺脏TNF-α和IL-6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参附注射液组较急性肺损伤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以减轻大鼠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肺脏中TNF-α和IL-6的表达.
作者:郑悦亮;蔡文伟;周晟昂;许利明;闫广照;许远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筛选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方药,研究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分析肝纤维化与中医疾病、症状、药物等要素间的对应关系.结果:筛选出与肝纤维化相关的中医病名、症名、方剂、中药及其病症药之间的对应关系.结论:关联算法能有效筛选防治肝纤维化相关方药,肝纤维化疾病以脏腑癥积类、虚劳类疾病为主,主要的药对有莪术与三棱、青皮与陈皮、槟榔与川木香、川芎与当归、茯苓与白术等.
作者:李明;周强;杨丽娜;朱邦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