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春
目的:临床试验表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抑制心肌梗塞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增加死亡率,而胺碘酮(Ⅲ类药物)可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生存率.心室中层肌细胞(M细胞)有其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并在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用含胺碘硐或心律平的模拟缺血液灌流M细胞,了解在缺血情况下,两种药物分别对M细胞电生理有何影响.结果:(1)犬左心室M细胞的动作电位呈现出与心外膜层肌细胞相似的峰-谷-穹窿(spike and dome)形态;动作电位时程(APD)随基础起搏周长(BCL)延长而明显延长,即频率依赖性.(2)模拟缺血使M细胞的静息电位(RP)除极、动作电位幅值(APA)和Vmax减小、APD缩短,其APD的频率依赖性减弱或消失.(3)胺碘硐可延缓或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变化.(4)心律平明显抑制M细胞的Vmax、APA,并随频率加快而作用增强.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引起的动作电位参数的改变,并可造成传导延缓或阻滞.结论:胺碘酮可减轻而心律平则加重缺血引起的M细胞的电生理改变.部分地解释了上述临床试验的结果.
作者:丁春华;姜建;黄德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心力衰竭是临床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变发展到终末阶段综合征,也是心血管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治疗模式也在不断转换与完善.在20世纪40~60年代主要是强心类与利尿剂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认为血流动力学紊乱是心衰的主要原因,以心脏循环模式,广泛应用血管扩张剂及非洋地黄强心剂治疗;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提出神经体液模式,认为心衰不仅存在血流动力学异常而且也存在神经体液紊乱.又运用了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李朝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声门上型喉癌N0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中用蓝染料的方法,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进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前哨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前哨淋巴结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0例N0患者2例发现有隐性转移,其隐性转移率为20%(2/10),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13.0%(3/23).经冰冻病理证实为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术标本也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可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作者:尚小领;林彦涛;薛刚;徐国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类证治裁>概括了胸痹的病机,云: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其症胸满喘息,短气不利,痛引腰背,胸中阳气不舒,浊阴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则气结咳唾,胸痛彻背.夫诸阳受气于胸中,必胸次空旷,而后清气转运,布息转舒.胸痹之脉,阳微阴弦,阳微知在上焦,阴弦则为心痛,此<金匮><千金>均以通阳主治也.
作者:刘喜龙;陈桂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盆腔炎性包块过去采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疗程长,不易治愈.本人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用中药三黄液保留灌肠,其疗程短,治愈率高,经济无痛苦,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王静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回顾性探讨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旋转推送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02.9~2003.10月在我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常规行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未顺利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术者,均采用旋转推送法成功完成造影.结果:常规行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术153例;一例右冠状动脉缺如,其余46例均采用旋转推送法成功完成造影.结论:旋转推送法是安全和可靠的,更有利于PIC术.
作者:李方江;杨文粹;徐涛;张强;李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幼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现就其误诊原因、鉴别诊断及处理治疗原则讨论如下.
作者:焦振祥;李爱军;樊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卵巢妊娠是一种极少见的异位妊娠,因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往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经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方能确定诊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2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ⅢE疗效.方法:对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进行了观察,并与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临床神经症状恢复时间来判定药物疗效.结果:脑蛋白水解物与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ⅢE无明显差异,均能在7~10d使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脑蛋白水解物与胞二磷胆碱治疗HIE,两药药效基本相同.
作者:孔吉良;商爱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DNA分析技术应用于实际检案过程中,从各类生物检材中得到高质量的DNA是关键.我们较常见到的检材是抗凝血,而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红细胞的裂解随着检材放置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困难.众所周知血红素的衍生物对PCR有抑制作用,而增加裂解红细胞的次数却使得白细胞丢失.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反复比较各种方法,终于找到一种简易血滤纸DNA提取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铁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情感激励是指以人际关系感情联系为手段的激励模式.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士的一项调查结果证实:按时计酬的职工需发挥20%~30%的能力,即可保住职业而不被解雇.如果受到充分的情感激励,则能力可以发挥至80%~90%,其中50%~60%的差距是情感激励的作用所致.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将书本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由于外界环境及新型人际关系的陌生和护理工作较强责任感造成的心理压力,她们更需要关心帮助、尊重和鼓励,我们在临床带教时运用情感激励法,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志慧;丁瑞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清营活血汤(自拟)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32例.观察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结果:清营活血汤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5.6%,纯西药组50%,有显著差异(P<0.05),而临床表现的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清营活血汤对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作者:魏建和;梁桂珍;许津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各高校扩招的大趋势,使得学生完成中等教育后进入大学深造的比率较之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已从原来的精英制教育模式逐渐向普及性的大众化教育模式过渡,伴随着这一教育思路及招生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其后的培养、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魏会平;刘继云;李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站在21世纪的门槛,我们发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赵金保;王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祖国医学有关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植物药的记载很多,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现代人们研究的焦点是这些中草药的西医抗衰老机制及中草药中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有效成分,现就其近年来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晓华;李淑娟;武海霞;孟宪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煅玄精石的质量标准,主要研究乙二胺四醋酸(EDTA)配位滴定法用于煅玄精石质量控制的可行性.方法:用EDTA测定煅玄精石中含硫酸钙(CaSO4)的含量.结果:本法对煅玄精石的含量测定,重现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1.91%(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
作者:李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一现象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改革日渐深化的背景下出现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经历一个历史过程.医疗卫生领域由于改革相对滞后,提出这个问题较晚,而且同企业相比也有一些特殊之处,但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的出现也同整个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笔者试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做一探讨.
作者:潘晓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造成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通过收集近5年来在我院产科发生及由下级医院转来的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22例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坏死、感染、部分裂开20例,合并胎盘胎膜残留1例,合并产后子宫收缩乏力1例,其中15例切口裂开位于子宫切口角部,5例位于子宫切口中央,1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保守治疗5例.22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重在预防,应防治结合.
作者:陈江平;舒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为了观察罗红霉素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我科与我院儿科合作于2002.11~2003.2月用罗红霉素治疗及用红霉素作为对照进行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现将临床观察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生文;张鹤鸣;石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制备脚气净,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用酸碱中和法测定H+总量,通过测定H+总量,探讨疗效情况.结果:测定方法简便,质量易于控制.结论:该制剂处方组成合理,性质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8.04%,疗效确切.
作者:赵秀花;张万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