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门上型喉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

尚小领;林彦涛;薛刚;徐国刚

关键词:声门上型喉癌, 蓝染前哨淋巴结, 颈部淋巴结转移, 病理检查, 淋巴结检测, 手术范围, 检查结果, 颈淋巴结清扫术, 隐性, 颈淋巴清扫术, 淋巴结阴性, 淋巴结病理, 诊断价值, 预测价值, 手术创伤, 临床研究, 快速冰冻, 检测技术, 患者, 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声门上型喉癌N0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中用蓝染料的方法,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进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前哨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前哨淋巴结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0例N0患者2例发现有隐性转移,其隐性转移率为20%(2/10),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13.0%(3/23).经冰冻病理证实为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术标本也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可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按摩结合牵引治疗根型颈椎病21例疗效观察

    由颈椎或其周围的软组织、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度,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或脊髓,引起的病理改变,如颈痛或手臂麻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病.

    作者:韩三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冠心病介入诊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冠心病(CHD)是严重威胁老年人(65岁以上者)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近年在我国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衰,死亡率较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心病诊疗中为积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属有创性诊疗,故存在一定的风险.而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基础护理对老年CHD的介入诊疗效果以及预后将获得积极的效果,就其心理护理体会作以下介绍.

    作者:李梦芳;夏丽蓉;梁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度重视医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德教育已成为热门话题,医学院校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应特别重视德育教育,为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白衣战士.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在内容、方法以及理论和实践上都直接面临着新型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挑战,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阵地,因其研究和服务对象的独特性而处于不同价值观念交锋的前沿.

    作者:肖秀英;范婕;武欣;杨艳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学大学新生心理状态浅析

    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状态是千差万别的.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面对通往知识、通往未来的大学之门,存在着幻想、憧憬与希望.新入学的大学生心理状态也发生着各不相同的变化.他们用眼去观察充满活力的校园,用耳去聆听大学生们的故事,用脑去思索自己将在大学里的生活.诚然,医学大学新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却又是简单而复杂的,是奇妙而又充满挑战的.

    作者:王雪芳;谢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病因、诊治与预防.方法:对66例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母乳中的维生素k含量低是造成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主要原因.本组58例颅内出血病例的死亡率为17.2%,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34.5%.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对母乳喂养的指导,普及新生儿维生素k的预防用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降低本病的死亡率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病率.

    作者:魏建和;肖佩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清营活血汤辅助治疗小儿川崎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用清营活血汤(自拟)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32例.观察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结果:清营活血汤结合西药治疗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5.6%,纯西药组50%,有显著差异(P<0.05),而临床表现的消退时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清营活血汤对减少川崎病发生冠状动脉病变有显著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作者:魏建和;梁桂珍;许津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抗衰老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国内外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祖国医学有关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植物药的记载很多,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手段的不断提高,现代人们研究的焦点是这些中草药的西医抗衰老机制及中草药中具有抗衰老作用的有效成分,现就其近年来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董晓华;李淑娟;武海霞;孟宪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从考试质量综合评价扩招后教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各高校扩招的大趋势,使得学生完成中等教育后进入大学深造的比率较之原来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学的高等教育已从原来的精英制教育模式逐渐向普及性的大众化教育模式过渡,伴随着这一教育思路及招生制度的改革,必然会对其后的培养、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作者:魏会平;刘继云;李继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卵巢妊娠22例临床分析

    卵巢妊娠是一种极少见的异位妊娠,因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往往诊断为输卵管妊娠,经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方能确定诊断.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2例卵巢妊娠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小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脚气净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制备脚气净,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用酸碱中和法测定H+总量,通过测定H+总量,探讨疗效情况.结果:测定方法简便,质量易于控制.结论:该制剂处方组成合理,性质稳定,临床总有效率98.04%,疗效确切.

    作者:赵秀花;张万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大肠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从1994年开始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进行腹腔温热灌注化疗.本文就1994.3~1999.5月对B、C期大肠癌根治性手术后腹腔化疗的84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将之与同期术后静脉化疗病例进行比较,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

    作者:王玉农;梁继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旋转推送法在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性探讨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旋转推送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02.9~2003.10月在我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常规行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未顺利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术者,均采用旋转推送法成功完成造影.结果:常规行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术153例;一例右冠状动脉缺如,其余46例均采用旋转推送法成功完成造影.结论:旋转推送法是安全和可靠的,更有利于PIC术.

    作者:李方江;杨文粹;徐涛;张强;李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主动、前导、延展式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临床教学多采用灌输、传授式的教学法,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仅被动接受,因此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效率不高.从2000年起,我们开始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使用主动、前导、延展式教学法,力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会素质.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疗效分析

    目的:应用不同的剂量、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疗效的临床探讨.方法:本文将我院1998.2~2003.12月收治的98例川崎病患儿分组,应用不同剂量和方法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应用丙种球蛋白,采用不同剂量和方法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疗效肯定.结论:川崎病急性期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的疗效与剂量和方法有关,存在浓度-效应关系.

    作者:张英茹;郭卫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胺碘酮、心律平对犬缺血M细胞电生理的影响

    目的:临床试验表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抑制心肌梗塞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增加死亡率,而胺碘酮(Ⅲ类药物)可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生存率.心室中层肌细胞(M细胞)有其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并在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用含胺碘硐或心律平的模拟缺血液灌流M细胞,了解在缺血情况下,两种药物分别对M细胞电生理有何影响.结果:(1)犬左心室M细胞的动作电位呈现出与心外膜层肌细胞相似的峰-谷-穹窿(spike and dome)形态;动作电位时程(APD)随基础起搏周长(BCL)延长而明显延长,即频率依赖性.(2)模拟缺血使M细胞的静息电位(RP)除极、动作电位幅值(APA)和Vmax减小、APD缩短,其APD的频率依赖性减弱或消失.(3)胺碘硐可延缓或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变化.(4)心律平明显抑制M细胞的Vmax、APA,并随频率加快而作用增强.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引起的动作电位参数的改变,并可造成传导延缓或阻滞.结论:胺碘酮可减轻而心律平则加重缺血引起的M细胞的电生理改变.部分地解释了上述临床试验的结果.

    作者:丁春华;姜建;黄德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27例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于手术后5~15d,平均8d,非手术治疗21例,观察2~17d,手术治疗6例,全部治愈.结论: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大多数为炎性肠梗阻,应先行一段时间非手术治疗,只要无肠绞窄、腹膜炎出现,应避免早期手术治疗,经非手术疗法多可治愈,保守治疗至少应2~4周以上.

    作者:费建东;孙忠国;雷杰;安永铸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临床分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未及时治疗则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如得到正确及时治疗则肾功损害可逆,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本文通过对30例ARF回顾总结,分析其病因、易患因素、治疗效果等,以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作者:刘华;刘圣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试论医院的减员增效

    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一现象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改革日渐深化的背景下出现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经历一个历史过程.医疗卫生领域由于改革相对滞后,提出这个问题较晚,而且同企业相比也有一些特殊之处,但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的出现也同整个社会大环境息息相关,笔者试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做一探讨.

    作者:潘晓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声门上型喉癌前哨淋巴结的研究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声门上型喉癌N0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中用蓝染料的方法,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进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取蓝染前哨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并与HE染色病理检查结果及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前哨淋巴结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10例N0患者2例发现有隐性转移,其隐性转移率为20%(2/10),前哨淋巴结阳性率为13.0%(3/23).经冰冻病理证实为前哨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颈淋巴清扫术标本也未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前哨淋巴结的检测对颈部淋巴结N0的声门上型喉癌发现隐性转移灶是可行的.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可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作者:尚小领;林彦涛;薛刚;徐国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幼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误诊30例分析

    我院1994~2004年共收治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幼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0例,现就其误诊原因、鉴别诊断及处理治疗原则讨论如下.

    作者:焦振祥;李爱军;樊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