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24号文规定:医院药学部门要制订和规范药品采购工作程序.我院药剂科近年来在加强药品管理、规范药品采购工作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改革.
作者:曹惠明;费艳秋;程华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肺水肿是内科常见急症,常见于心、肺疾患.多年来急性肺水肿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快速给予洋地黄制剂,但是许多由肺部病变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常常合并有重度低氧血症,心肌供血不足,易引起洋地黄中毒.我们在临床上用纳络酮治疗急性肺水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丹;冯德勋;杨宏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为加强药品流通领域中的质量监管和保证用药安全,公利医院和中国医药集团上海药品公司、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市郊分公司、浦东新区药材公司等10家药品经营公司于2001年8月签订了<药品供需质量保证承诺书>.通过承诺双方的共同努力及浦东新区药监局对承诺书实施过程的监管,至今未发生一起药品质量问题,为保证广大群众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开了个好头.对此谈几点体会和建议.
作者:薛佩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即充分考虑病人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1],其关键是获得理想的个体参数.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即是将经典药动学与统计学原理相结合,使用零散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估算群体参数值,结合Bayes反馈法,较准确地估算出个体参数,优化给药方案,使TDM更切合临床实际需要.本文将对PPK的基本原理及其NONMEM法数据分析作一简介.
作者:胡敏;张静华;孙鹤;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地西泮为临床常用的苯二氮(艹)/(卓)类镇静催眠药之一,但滥用或误用会引起急性中毒.在药物急性中毒抢救中,除了常规的抢救措施及对症处理外,监测其血药浓度,可迅速判明药物的性质、中毒程度,为临床及时掌握病情、评价疗效提供依据.该药物的定性、定量方法国内外文献[1~3]有不同的报道.作者结合本室的实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提取方法和色谱条件,结果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适合于临床检测.
作者:方维军;陈坚;沈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提取与富集是生物样品中毒物分析的关键步骤,本文综述了各种萃取技术在此领域中的应用.分别论述了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和亲和萃取等技术的特点、局限性及应用实例,为应用及发展生物样品中毒物萃取技术提供了参考.
作者:魏立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护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柴胡、延胡索、白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中柚皮苷含量.结果:柚皮苷含量在0.132~0.660 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78%,RSD为1.3%.结论:本质量检测方法专属性好,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正光;陈忠樑;胡春湘;康爱仙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复方地塞米松乳膏是由地塞米松、薄荷脑及樟脑制成的外用制剂,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抑制角化异常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湿疹和皮炎[1].由于复方地塞米松乳膏中主药含量低,基质干扰严重,紫外分光光度法难以进行分离和测定,计算分光光度法又存在基质成分复杂、组分质量时有差异,致使测定结果误差较大等问题[2,3].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专属性较强的测定乳膏中地塞米松含量的HPLC方法,适用于含地塞米松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钱方;黄伟;吴洪;沈利民;刘皋林;张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的佳提取工艺.方法:用4种方法测定不同提取工艺所得的白花蛇舌草中β-谷甾醇含量.结果:以氯仿为溶剂索氏加热回流提取效率高,超声提取效率次之;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效率低.结论:可用氯仿加热回流提取白花蛇舌草中的β-谷甾醇.
作者:毛杏飞;张丽君;吴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进行了阐述,强调临床用药时应以五个正确来指导合理用药,指出在药物治疗时,医生、药师应该建立的思路.
作者:胡敏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制作自由落体脑挫裂伤大鼠动物模型; 设立对照组、外伤组和醒脑静治疗组,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fos基因在脑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 伤后24 h外伤组及醒脑静治疗组均检测到高水平表达的Fos 蛋白,但醒脑静治疗组F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外伤组.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c-fos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醒脑静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张红;朱志安;陈鑫;邱建华;马延斌;沈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从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对芯片实验室研究在国际范围内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予以阐述.重点介绍了这一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潜在地位,对其在药物分析和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前景予以较多的关注,并以作者实验室的工作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研究中已取得的进展.
作者:林炳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众所周知,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有自己的生理特点,因此儿童用药也有自己的特点.婴幼儿的自主吞咽功能尚未发育完善,需要家长将药物碾碎后喂服.片剂、胶囊剂分割后剂量不准;有些药物的包衣粉碎后,影响药物疗效的正常发挥.但由于制剂的因素,还是有许多的药物是片剂、胶囊剂,由家长将药物粉碎后喂给病孩,如果喂法不当,也易造成气道梗阻,危及儿童的生命.适合儿童的服用剂型为糖浆剂.糖浆剂服用方便,剂量准确,由于存在一些矫味剂,口味较好,孩子容易接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糖浆剂中糖的浓度过高,易引起变质.因此针对儿童特点的给药方法和剂型对儿童正确服用药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陆晓彤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的调脂效果.方法:39例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随机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21例,10 mg/d,po)与普伐他汀组(18例,10 mg/d,po).服药前与服药6周后测定血脂水平.结果:服药6周后,阿托伐他汀组与普伐他汀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比用药前降低,降幅分别为26.7%与19.4%(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比用药前显著降低,降幅依次为39.2%与24.2%(P<0.01);阿托伐他汀组血清三酰甘油(TG)比用药前明显降低,降幅达25.3%(P<0.01),而普伐他汀组血清TG仅降低4.1%(P>0.05);两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用药前有不同程度升高,阿托伐他汀组显著升高达6.4%(P<0.05),普伐他汀组升高4.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的血清TC、LDL-C与TG水平,可有效地用于异常脂蛋白血症病人的调脂治疗.
作者:陈凌;秦永文;郑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北京四环生物工程制品厂始建于1988年,地处北京市政府规划建设的京西生物医药创新带,是我国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的研究、中试、生产和销售单位,集科、工、贸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1989年被批准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新技术企业,多次被评为高科技园区的优秀新技术企业.北京四环生物工程制品厂原是军事医学科学院下属企业,2001年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18,简称:四环生物)收购了北京四环生物工程制品厂,注册资本3.2亿,并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签定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同时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校建立了紧密联系,还聘请了5位医学、生物学专家组成了医药专家委员会,其中有两位院士.通过改制,引入上市公司成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资金及人才,依靠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科研院校的技术支持,企业有信心发展成国内具实力的生物工程制药企业.
作者:北京四环生物工程制品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分布情况和药物治疗的临床选择.方法:性病后有会阴部胀痛、尿频、尿急等症状的病人82例,经前列腺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和PCR检查,确诊为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治疗,2周后复查以上指标并观察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是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阿奇霉素组、左氧氟沙星组以及氧氟沙星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93%和58.3%.结论: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多为复合感染,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对性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年来,由于病人某些方面的原因,致使用药依从性改变,造成药物疗效降低或产生不良后果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文献[1]报道,30%的病人在短期抗菌治疗中不遵循医嘱,而且在非卧床病人中,有92%的病人用药是不依从的.皮肤科病人多为非卧床病人,而且不少病人需用抗菌药物治疗.经调查发现,皮肤科病人用药依从性改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值得重视.
作者:曹素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揭示药材及饮片中杂质的类型及其来源,促使提高质量.方法:根据工作经验,对混入药材及饮片中的杂质进行分类,并探讨杂质混入的途径.结果:将药材及饮片中的杂质分为3类,发现从种植、养殖到炮制、流通的过程中,都可能有各种杂质混入.结论:杂质的混入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以人为掺假为主.建议从源头抓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全面参与药材及饮片的生产、流通过程,使用单位重视质量检验工作,共同杜绝掺杂使假.
作者:王忠壮;胡晋红;王卓;顾家萍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安全合理使用含化学药(西药)成分中成药.方法: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化学药(西药)成分中成药的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结果:含化学药(西药)成分中成药的使用存在问题.结论:必须重视含西药成分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以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丽霞;李力;谢燕霞;陆丽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医疗机构药学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为促进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改革,加强医院药学工作的建设和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函发调查表,获取各医院床位数、门诊日均工作量以及药学部门技术人员职称、学历、岗位分布等数据.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获得各药学部门负责人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数据来自416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28所、二级医院52所、一级医院336所),涉及药学技术人员6 403名(其中药师5 303名).结果:药师队伍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数之比为2∶9∶55;博士、硕士、本科、大专、中专学历的人数比为1∶8∶76∶118∶398.但是,各类人员分布不均,平均每所三级医院拥有的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人数显著高于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拥有的人数.博士、硕士学历的人员主要分布在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中门、急诊调剂岗位上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低于其他部门.三级医院平均每百张床位配备的住院药房药学技术人员仅1名.论文较多的作者均为高级职称,有的还是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结论:上海市医院药学队伍中高中级人员处于紧缺状态,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三级医院.人员紧缺严重地影响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药学技术人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难以胜任当前药学服务模式转换的工作.发表论文情况显示出学术集中趋势,学科带头人效应明显.如何提高药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是摆在全体药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唐仲进;胡晋红;李玲;张爱莉;孙华君;徐鹤良;黄静琳;刘华;石力夫;王大猷;曹惠明;徐德生;寿佳慧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