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子降糖方对T2DM大鼠血糖及血清SOD、MDA、hsCRP、C-P的影响

王亚;高秀娟;贺宝玲;喇孝瑾;王会敏;田振亚;李继安

关键词:五子降糖方, 2型糖尿病, 血糖, 血清,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超敏C反应蛋白, C-肽
摘要:目的:观察五子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肽(C-P)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五子降糖方低、中、高剂量组,另设正常组.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胃纯净水;其他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相应药物,干预6周.检测大鼠灌胃前、2、4、6周FBG及2hPG水平;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SOD、MDA、hsCRP、C-P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FBG及2hPG、MDA、hsCRP水平升高,SOD、C-P水平降低(P<0.01);五子降糖方降低T2DM大鼠FBG及2hPG、MDA水平,提高SOD、C-P水平,其中该方中剂量明显降低hsCRP水平(P<0.01).结论:五子降糖方可降低T2DM大鼠FBG及2hPG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十八反中附子瓜蒌临床同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中疾病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全面检索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RCT)文献,分析探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等8个数据库中应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RCT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的中医疾病治疗情况、西医疾病治疗情况、不良事件情况等相关信息,分析探讨附子瓜蒌临床同用治疗疾病的情况.结果:共检索出符合条件的中文RCT临床研究文献57篇,该反药临床同用主要治疗胸痹、心悸等中医疾病;西医疾病方面,该反药临床同用主要用于治疗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有12篇文献明确报告了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情况.结论:临床上确实存在附子瓜萎两药同方应用的情况,且该反药组合临床同用似乎存在一定的疗效,需要更进一步的理论、实验、文献等方面的探讨研究来证实附子瓜蒌临床同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高源;费宇彤;钟赣生;刘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独活寄生汤干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

    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不清,软骨退变是骨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改变,而细胞凋亡在软骨退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线粒体凋亡、内质网应激性凋亡、细胞自噬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骨关节炎主要对症治疗为主,中医药在治疗骨关节炎有着独特的优势,独活寄生汤长期应用临床,效果良好,但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有待于深入研究,故文章从线粒体凋亡、内质网应激性凋亡、细胞自噬方面探讨独活寄生汤干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

    作者:刘发元;李西海;叶蕻芝;刘献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王彦恒益肾平虑法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经验探讨

    中医药在治疗精神系统疾病方面有一定疗效,但以脏腑为核心的辨证论治在精神科相关疾病的辨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缺乏临床可操作性,严重阻碍了中医药在精神科的应用.为探讨中医神志病的辨治方法,文章从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彦恒老师应用益肾平虑法治疗焦虑症临床实际经验出发梳理了焦虑症复杂的临床症状,将焦虑症的核心症状定位在恐惧和忧思,通过对焦虑症相关病因病机的分析,挖掘了焦虑症的核心病机,将其定性为肾阴虚,并由此确立了焦虑症治疗的基本原则:益肾平虑.这种以精神症状为核心的辨治方法较既往以脏腑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值得探讨和总结.

    作者:贾竑晓;康玉春;尹冬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伟峰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验案2则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有逐渐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活动后减轻,安静休息时或夜间加重,常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因而临床亦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过伟峰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常常内外因相合致病,且阴虚湿热是不安腿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而对症施治,四妙丸常常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杨小燕;张兰坤;徐丹;过伟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活血化瘀验方中药水煎剂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利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CAP模型,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分高、中、低3个剂量进行干预,给药4周后处死,检测前列腺组织及血清当中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前列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P<0.05);高剂量组前列腺组织病变范围缩小(P<0.05);高、中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前列腺组织当中NO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前列腺组织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3组均较模型组升高,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物高、中剂量组效果较好,可以减轻CAP模型大鼠前列腺的炎症程度,减轻炎症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对前列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国宏;艾斯卡尔·吐拉洪;耿芳;李文玉;李上封;张晨;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微小RNA-1及其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1(miRNA-1)、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稳心颗粒治疗组在术前7d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施行冠脉结扎.取大鼠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ting等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iRNA-1及Cx4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左室心肌组织miRNA-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为假手术组的(4.67±1.21)倍,治疗组miRNA-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仅为模型组的(0.39±0.12)倍.模型组左室心肌组织Cx43蛋白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稳心颗粒治疗后,Cx43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稳心颗粒可能通过抑制miRNA-1的表达,减轻对Cx43的转录后抑制,使表达分布异常的Cx43得以恢复,终发挥防治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郭力;赵丽云;赵福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的相关性,赋予哮病“痰瘀伏肺”宿根理论科学内涵.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卵蛋白氢氧化铝溶液致敏,并长期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哮喘,A组予0.9%氯化钠溶液雾化代替,分别持续1、2、3、4、5、6、7、8周,结束时相应时间,处死A、B组大鼠各5只,检测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全血黏度;肺组织HE染色,测定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管壁总面积(Wat)、内壁面积(Wai)、平滑肌面积(Wam),并用Pbm将测量值标准化,分别以Wat/Pbm、Wai/Pbm、Wam/Pbm代表相应管壁厚度,衡量气道重塑的程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ICAM-1明显增高(P<0.05),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全血黏度(200L/s、30L/s、5L/s)明显增高(P<0.05),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Wat/Pbm、Wai/Pbm、Wam/Pbm明显增高(P<0.05),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Wat/Pbm、Wai/Pbm、Wam/Pbm与ICAM-1、全血黏度(200L/s、30L/s、5L/s)呈正相关(P=0.000).结论: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存在相关性.

    作者:喻强强;薛汉荣;赵英杰;余建玮;洪广祥;程光宇;叶超;沈建丽;曹邦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CTX)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免疫及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75只.造模组大鼠皮下注射苯(1mL/kg)与腹腔注射CTX(25mg/kg),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康立龙、益髓生血、温肾生血和滋肾生血5组.7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常规;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血涂片、骨髓涂片瑞氏染色,观察血、骨髓细胞形态;检测骨髓悬液骨髓有核细胞数;脾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均显著性增加(P<0.05,P<0.01),CD8显著降低(P<0.05,P<0.01),CD4、CD4/CD8有增加趋势,CD3有降低趋势;模型组血涂片红细胞呈散状分布、有核细胞减少,骨髓涂片脂肪滴明显增多,有核细胞增生降低等,各治疗组均明显好转;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骨髓有核细胞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脾淋巴结弥散,红髓和白髓边界不清,各治疗组淋巴结趋于正常,红髓白髓边界趋于清晰.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可能通过调控AA免疫功能,减轻对骨髓造血功能的病理损害,增加外周血细胞及淋巴细胞,进而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滋肾生血法明显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

    作者:张丰丰;赵宗江;张新雪;杨美娟;杜磊;田晨;吴志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气象因素与过敏性鼻炎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文章总结了气温、湿度、风力、降水量、大气污染和气传花粉等不同气象因素对过敏性鼻炎发病的影响.结果显示:气象因素对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该病在多种气象因素相互交叉作用下易发作.此研究有助于为临床防治过敏性鼻炎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者:刘丹;史丽萍;袁卫玲;杨东;刘妮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熊胆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确定熊胆粉(BB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BBP干预下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分析BBP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BBP干预24h后,HUVEC的增殖活力受到抑制,尤其到72h时,各药物浓度下HUVEC增殖活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P<0.01),以药物浓度0.3、0.6、0.9mg/mL分别干预24、48、72h后,表现出时间与药物浓度依赖的特征,HUVEC的迁移能力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BBP对HUVEC的增殖与迁移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潜在的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

    作者:褚剑锋;沈阿灵;刘丽雅;李颖;赵锦燕;许剑峰;彭军;洪振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VP联合中药治疗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独立对纳入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81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9例,对照组381例.所有试验质量普遍不够高,未发现双盲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PVP联合中药与单纯PVP治疗OVCF相比,其总有效率、无效率和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PVP联合中药可优势互补,其治疗OVCF较单纯PVP治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但仍需低风险、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

    作者:范超领;葛继荣;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许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体质辨识在冬令膏方中的应用

    为探讨体质辨识在冬令膏方中的重要性,文章以中医九种体质辨识技术指导冬令膏方的组方.以气虚质、阳虚质的体质辨识为例,冬令辨体调理膏方来调理气虚质、阳虚质病人,效果很好.中医体质辨识作为健康状态的识别工具,是冬令膏方组方的重要依据,对膏方的临床应用起到相对规范的作用,为初学开膏方的医师提供了方法,从而提高膏方的临床效果,优势明显.

    作者:金明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决策与判断在中医诊疗中的思辨

    中医临证思辨,不仅要运用中医思维及现代检测指标,还要涉及社会、心理、认知、心智等学科,决策与判断中的方法涉及多,如期望效用理论、因果归因理论等.文章将决策与判断的相关理论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思维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总结,力求探讨中医诊疗思维的规律,并通过经验的运用与扩展,提出处方时遵循的原则:勿用有毒之品、固护脾胃之气、巧用引经药物、注意寒热反佐、给邪出路排毒,以确保临床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经济性.

    作者:韩学杰;连智华;王丽颖;宇文亚;刘兴方;沈绍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土家药延龄草抗SH-SY5Y细胞谷氨酸损伤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土家药延龄草中抗SH-SY5Y细胞谷氨酸(Glu)损伤的有效部位.方法:Bliss法测定延龄草不同部位提取物的1%致死量(LD1)和半数致死量(LD50),建立Glu损伤SH-SY5Y细胞模型,筛选延龄草中抗SH-SY5Y细胞Glu损伤的有效部位,以形态学、细胞存活率和LDH漏出率为指标评价延龄草有效部位对Glu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TTM1为抗SH-SY5Y细胞Glu损伤的有效部位,能显著改善Glu损伤细胞的形态,5.0、10.0、20.0μg/mL的TTM1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P<0.05,P<0.001),2.5、5.0、10.0、20.0μg/mL的TTM1可显著降低损伤细胞的LDH漏出率(P<0.05,P<0.001).结论:延龄草TTM1对Glu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志勇;张嫚;赵晖;宋阔魁;毕天;周凤琴;李彦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理论问难篇

    文章从诊断理论必须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要求出发,对现行的表证概念进行了系统剖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提出了可以贯通寒温杂病的表证界定及具体内涵,并对由此而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疑.

    作者:刘英锋;吴科;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1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藤莪清瘀方和胃复春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7.10%,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6.78%,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李昊;杨慧萍;鲁小青;陈百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孙真人十三鬼穴在精神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文章就其家运用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精神疾病的经验做了介绍,指出运用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精神疾病宜慎察症象,辨证施治;对于病情复杂之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等,宜遵循《备急千金要方》“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之说,在针灸十三鬼穴之同时,据证选方投之;对于病情不太复杂之部分癔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单独予十三鬼穴针灸即可.文章后指出,孙真人十三鬼穴虽然迷信色彩较浓,然于精神疾病治疗上确具实效,故应进一步深入探讨,使之更好地运用于精神疾病之治疗.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癌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18,19,20及21外显子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四诊合参对患者辨证分型,并检测患者EGFR 18,19,20,21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患者中气阴两虚108例、阴虚内热58例、脾虚痰湿77例及气血瘀滞30例.吸烟及腺癌患者以气阴两虚、阴虚内热为主,不吸烟及鳞癌患者以脾虚痰湿型为主;早期患者以脾虚痰湿及气血瘀滞型为主,晚期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所有患者EGFR 18,19及21外显子无突变.77例患者EGFR 20外显子突变:气阴两虚型27例,阴虚内热型11例,脾虚痰湿20例,气血瘀滞型19例.气血瘀滞型患者突变率为63.33%,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0.01).结论:肺癌气血瘀滞型患者EGFR 20外显子突变率较高,此型可能为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人群.

    作者:张永军;姜初明;史华;张爱琴;姜志明;包文龙;沈昌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祛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

    目的:从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角度,部分揭示祛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60只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制作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15d后将CI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祛痹方高、低剂量组,随即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fins样酪氨酸激酶(FLT-4)和胎肝激酶受体(FLK-1)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LK-1、FLT-4明显升高(P<0.01);雷公藤多苷组和祛痹方高剂量组FLK-1、FLT-4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祛痹方高剂量组FLK-1较雷公藤多苷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祛痹方治疗RA的功效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赵宏艳;王燕;杜中平;李鸿泓;肖诚;吕诚;刘梅洁;王少君;潘静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童喘清颗粒缓解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症状及改善虚哮证候Ⅱ期临床试验

    目的:探索童喘清颗粒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症状缓解作用和虚哮证候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进行其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哮喘控制水平比较,试验组118例,控制率75.42%,对照组117例,控制率51.28%,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早晨呼吸峰流速(PEF)实测值变化,差异显著(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试验组愈显率55.93%,对照组30.77%;两组等级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FAS、PPS分析结论一致.结论:童喘清颗粒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优于安慰剂,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田恬;胡思源;刘虹;任勤;许尤佳;向希雄;王雪峰;董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