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决策与判断在中医诊疗中的思辨

韩学杰;连智华;王丽颖;宇文亚;刘兴方;沈绍功

关键词:中医诊疗, 决策与判断, 思辨
摘要:中医临证思辨,不仅要运用中医思维及现代检测指标,还要涉及社会、心理、认知、心智等学科,决策与判断中的方法涉及多,如期望效用理论、因果归因理论等.文章将决策与判断的相关理论运用到中医的诊疗思维过程中进行分析和总结,力求探讨中医诊疗思维的规律,并通过经验的运用与扩展,提出处方时遵循的原则:勿用有毒之品、固护脾胃之气、巧用引经药物、注意寒热反佐、给邪出路排毒,以确保临床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经济性.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孙真人十三鬼穴在精神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文章就其家运用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精神疾病的经验做了介绍,指出运用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精神疾病宜慎察症象,辨证施治;对于病情复杂之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等,宜遵循《备急千金要方》“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之说,在针灸十三鬼穴之同时,据证选方投之;对于病情不太复杂之部分癔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单独予十三鬼穴针灸即可.文章后指出,孙真人十三鬼穴虽然迷信色彩较浓,然于精神疾病治疗上确具实效,故应进一步深入探讨,使之更好地运用于精神疾病之治疗.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候特征及部分症状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DN)中医证候特点及部分症状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的相关性,从而为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2年9月-2013年3月望京医院、平谷中医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DNⅢ、Ⅳ期120例患者,详细记录中医证候积分,留取60例病人晨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URBP,对比Ⅲ、Ⅳ期URBP结果,对部分症状与URBP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DNⅢ、Ⅳ期中医证候特点符合病机演变,Ⅲ期以气阴两虚为主,Ⅳ期出现脾肾阳虚.DNⅢ、Ⅳ期患者URBP检测结果两组差异显著(P<0.05).DNⅢ期临床症状尿频与URBP呈正相关(r=0.869,P<0.01);DNⅣ期临床症状下肢水肿与URBP呈正相关(r=0.857,P<0.01).结论:DNⅢ期中医证型多以气阴两虚为主,Ⅳ期出现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贯穿始终.DNⅢ期症状尿频与URBP呈正相关;DNⅣ期症状下肢水肿与URBP呈正相关,DN临床症状与URBP的连接点在于“水”这一病理要素.

    作者:苏春燕;张宁;范吉平;陈菲菲;李同侠;刘世巍;罗燕楠;王秀芝;蒋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癌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18,19,20及21外显子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四诊合参对患者辨证分型,并检测患者EGFR 18,19,20,21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患者中气阴两虚108例、阴虚内热58例、脾虚痰湿77例及气血瘀滞30例.吸烟及腺癌患者以气阴两虚、阴虚内热为主,不吸烟及鳞癌患者以脾虚痰湿型为主;早期患者以脾虚痰湿及气血瘀滞型为主,晚期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所有患者EGFR 18,19及21外显子无突变.77例患者EGFR 20外显子突变:气阴两虚型27例,阴虚内热型11例,脾虚痰湿20例,气血瘀滞型19例.气血瘀滞型患者突变率为63.33%,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0.01).结论:肺癌气血瘀滞型患者EGFR 20外显子突变率较高,此型可能为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人群.

    作者:张永军;姜初明;史华;张爱琴;姜志明;包文龙;沈昌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少腹逐瘀汤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红细胞膜组分的影响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组分的变化探讨少腹逐瘀汤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瘀证的作用机理.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气虚血瘀模型组、少腹逐瘀汤高剂量组(4.8g/kg)、低剂量组(1.2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复制气虚血瘀模型,每日1次,连续14d.各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Sd.取血前大鼠禁食24h,不禁水.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造模后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毛色状态等变差.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P<0.01),膜上Na+-K+-ATP酶活力、唾液酸含量及巯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丙二醛(MDA)含量和膜胆固醇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少腹逐瘀汤能够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P<0.01),可显著升高Na+-K+-ATP酶活力、唾液酸含量以及巯基含量(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P<0.01).结论:少腹逐瘀汤可能是通过提高Nd-K+-ATP酶活力、唾液酸和巯基含量,而增加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增加抗氧化性,减轻自由基对红细胞攻击程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达到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瘀状态.

    作者:牛雯颖;尤艳芳;纪博硕;李凤金;张玉昆;肖洪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活血化瘀验方中药水煎剂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模型大鼠的疗效.方法:利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CAP模型,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分高、中、低3个剂量进行干预,给药4周后处死,检测前列腺组织及血清当中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前列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减轻(P<0.05);高剂量组前列腺组织病变范围缩小(P<0.05);高、中剂量组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中剂量组前列腺组织当中NO浓度低于模型组(P<0.05);前列腺组织当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3组均较模型组升高,其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药物高、中剂量组效果较好,可以减轻CAP模型大鼠前列腺的炎症程度,减轻炎症过程中的氧化应激,对前列腺组织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国宏;艾斯卡尔·吐拉洪;耿芳;李文玉;李上封;张晨;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辐照结合束缚应激致血虚肝郁大鼠证候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辐照结合束缚应激致血虚肝郁证大鼠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辐照组、束缚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大鼠单笼饲养、辐照结合束缚21d造模,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外周血象并进行糖水实验、敞箱实验和跳台实验,测定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大脑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生长缓慢,外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明显(P<0.05),血浆中ACTH明显升高(P<0.05),CORT和下丘脑CRH含量有升高趋势,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从血象、行为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等方面验证了辐照结合束缚应激造成的大鼠模型可作为中医血虚肝郁证的动物模型.

    作者:张建军;李艳霞;王景霞;李伟;王淳;屈胜胜;葛阳;黄银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推拿相关感受器转导与传入机制初探

    推拿是施术者运用一定的技巧将具有适当刺激量的机械力作用于受试者体表或深层组织,引起局部皮肤或深层组织中感受器的变化,进而将机械力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推拿的治疗效应可能是施术者机械力学刺激、推拿时产生的疼痛觉及温度觉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拟对可能与推拿疗效相关的感受器及其种类、传入纤维、换能机制、传入途径做一阐述,以为阐明推拿治疗机制及后续相关研究做一参考及准备.

    作者:程艳彬;房敏;朱清广;姚斐;蒋诗超;张昊;艾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兔主动脉NF-κB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主动脉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性反应抗AS的新靶点.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芎芍小剂量、中剂量及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采用单纯高脂喂养法复制兔AS模型.给药前及给药6、12、15周后分别采集血样检测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5周后处死兔取胸主动脉采用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EMSA)法测定其NF-κB p65活性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NF-κB mRNA表达量.结果:造模给药15周后各组兔血清炎症因子均较前不同程度升高,芎芍中、大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IL-2、TNF-α明显减少(P<0.01,P<0.05);芎芍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NF-κB p65结合活性降低(P<0.05).结论:芎芍胶囊能够降低AS兔主动脉NF-κB p65的蛋白结合活性,减少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从而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达到抗AS的目的.

    作者:张艳虹;徐凤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刺临床研究中受试者依从性保障探析

    保障受试者依从性是临床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临床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刺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临床治疗手段,与一般的药物临床研究相比在受试者依从性保障方面受影响的因素更多,成为了针刺临床研究实施和质量控制的难点之一.为提高针刺临床研究的质量,文章以针刺心绞痛为例,借鉴药物依从性研究,结合所在团队参与的针刺临床研究,总结出影响针刺临床研究中依从性的7个主要因素,并探究了保障针刺治疗重大疾病临床研究中依从性的相应措施.

    作者:吕君玲;李德华;李佰承;冷俊艳;赵凌;梁繁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夏用麻辛好养阳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讨论旷日持久.从古到今以养生论《黄帝内经》要义者,观点有三:一乃“春夏助阳,秋冬滋阴”;二乃“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三乃“春夏秋冬注重脏腑之调养,春夏养肝心,秋冬养肺肾”.诸论略存重养生而轻诊疗之不足,盖《黄帝内经》之论对养生、临床诊断、治疗皆可囊括.养生在强体,治病为延年.循规生活为养生,知常达变是拓展.麻辛夏用既以养生,亦以诊疗,关键在于灵巧运用,且医圣张仲景已为我等开创先河,尤其阳气虚者“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扶阳补阳事半功倍,观麻辛夏用者鲜见实属可惜.

    作者:李声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刘尚义教授中医外科疑难重症论治验案6则

    刘尚义教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强调外科内治,亦善用外治法,其用药独具特色:一是喜用介贝矿石类药物,如石决明、珍珠母;二是巧用风类药物,如羌活、防风;三是佐以血类药物,如当归、川芎;四是酌用虫类药物,如蝉蜕、蜈蚣;五是慎用有毒类药物,如水银、朱砂、雄黄.笔者采撷刘尚义教授中医外科验案6则,即乳漏、油风、白疕、天疱疮、蛇串疮、臁疮等,疗效奇特,以兹共飨.

    作者:吴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理论问难篇

    文章从诊断理论必须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要求出发,对现行的表证概念进行了系统剖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提出了可以贯通寒温杂病的表证界定及具体内涵,并对由此而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疑.

    作者:刘英锋;吴科;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蛋白质组学对肾气虚证患者卵泡液的研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肾气虚引起的卵泡液蛋白质组分变化及二至天癸颗粒的干预作用,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丰富“肾主生殖”理论.方法:肾气虚受试者66例随机分为二至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别在体外受精(IVF)周期前2个月经周期及IVF周期服用二至天癸颗粒和安慰剂.选取33例男方因素不孕的妇女行单精子卵胞浆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观察各组卵泡液蛋白表达差异及中药干预情况.结果:①二至治疗组的肾气虚症状相对于安慰剂组明显改善(P<0.05);②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获得卵泡液蛋白质谱图,发现存在显著差异的43个蛋白质点;③鉴定出的蛋白质是结合珠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甲状腺运载蛋白、载脂蛋白-A及补体C4-B.结论:这5种蛋白质可能与肾气虚相关,二至天癸颗粒能改善肾气虚症状,可能与中药整体调节卵泡液蛋白质表达有关.

    作者:连方;王岩;孙振高;郑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概述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酒精性肝损伤日益增多.文章从单味中药提取物和临床组方研究两方面对中药防治酒精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应对单味中药及临床组方进行横向实验研究,并且可对多种中药提取物联合应用、浓度梯度的差异及临床复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治疗有无协同作用进行下一步研究.

    作者:刘明;钟赣生;陈绍红;柳海艳;刘云翔;赵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针药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①在心电图疗效、心绞痛改善方面比较,针药组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P<0.01),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②在中医证候疗效、疾病疗效方面比较,针药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和药物组(P<0.05,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临床观察比较,针药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谢慎;黄洁;刘雨儿;胡薇;刘密;王超;常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伟峰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验案2则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有逐渐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活动后减轻,安静休息时或夜间加重,常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因而临床亦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过伟峰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常常内外因相合致病,且阴虚湿热是不安腿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而对症施治,四妙丸常常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杨小燕;张兰坤;徐丹;过伟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注射固脱术治疗直肠脱垂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注射固脱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方法、疗效,进一步明确适应症,为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注射固脱法治疗的452例直肠脱垂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复发和未复发两组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注射固脱术治疗直肠脱垂术后复发相关性较大因素为肛门括约肌功能、分型分度、病程、中医证型、术前脱垂长度,而辨证使用口服中药汤剂调理成为预防复发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注射固脱术是治疗直肠脱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针对病程长和Ⅲ度直肠脱垂患者在注射固脱术基础上加用黏膜结扎术或肛门环缩术,依中医证型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疗效,预防复发.

    作者:叶宇飞;曹科;倪量宏;刘光亮;韩宝;徐慧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徐荣谦教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经验撷英

    徐荣谦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师从全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丰富,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思维缜密,处方灵活,对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有独到见解,临证每多获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在中医儿科疾病诊疗方面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文章对徐教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供读者参考学习.

    作者:杨颖;徐荣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IL-1β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白介素-1β(IL-1 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 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菖蒲益智汤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放射免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 β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TGF-β 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IL-1 β、TGF-p 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TGF-β 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复方菖蒲益智汤高剂量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复方菖蒲益智汤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作者:田军彪;臧春柳;崔媛;徐丽娟;刘学飞;赵见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的相关性,赋予哮病“痰瘀伏肺”宿根理论科学内涵.方法:将80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卵蛋白氢氧化铝溶液致敏,并长期雾化吸入卵蛋白激发哮喘,A组予0.9%氯化钠溶液雾化代替,分别持续1、2、3、4、5、6、7、8周,结束时相应时间,处死A、B组大鼠各5只,检测血浆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全血黏度;肺组织HE染色,测定支气管基底膜周径(Pbm)、管壁总面积(Wat)、内壁面积(Wai)、平滑肌面积(Wam),并用Pbm将测量值标准化,分别以Wat/Pbm、Wai/Pbm、Wam/Pbm代表相应管壁厚度,衡量气道重塑的程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ICAM-1明显增高(P<0.05),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全血黏度(200L/s、30L/s、5L/s)明显增高(P<0.05),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Wat/Pbm、Wai/Pbm、Wam/Pbm明显增高(P<0.05),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Wat/Pbm、Wai/Pbm、Wam/Pbm与ICAM-1、全血黏度(200L/s、30L/s、5L/s)呈正相关(P=0.000).结论: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存在相关性.

    作者:喻强强;薛汉荣;赵英杰;余建玮;洪广祥;程光宇;叶超;沈建丽;曹邦卿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