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恬;胡思源;刘虹;任勤;许尤佳;向希雄;王雪峰;董勤
目的:观察补脾益气方对脾虚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探讨脾虚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影响机制及补脾益气方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3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脾虚哮喘组、脾虚哮喘治疗组,每组12只.采用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TLR4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肺组织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脾虚哮喘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和脾虚哮喘组比较,脾虚哮喘治疗组大鼠肺组织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脾虚哮喘组大鼠肺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补脾益气方能够降低脾虚哮喘大鼠肺组织中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苗兰英;王艳杰;郭隽馥;赵丹玉;曹阳;柳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心肌组织微小RNA-1(miRNA-1)、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稳心颗粒治疗组在术前7d灌胃给药.假手术组大鼠仅开胸,不施行冠脉结扎.取大鼠心肌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ting等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iRNA-1及Cx4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左室心肌组织miRNA-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为假手术组的(4.67±1.21)倍,治疗组miRNA-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仅为模型组的(0.39±0.12)倍.模型组左室心肌组织Cx43蛋白相对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稳心颗粒治疗后,Cx43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稳心颗粒可能通过抑制miRNA-1的表达,减轻对Cx43的转录后抑制,使表达分布异常的Cx43得以恢复,终发挥防治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作者:郭力;赵丽云;赵福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推拿是施术者运用一定的技巧将具有适当刺激量的机械力作用于受试者体表或深层组织,引起局部皮肤或深层组织中感受器的变化,进而将机械力的刺激转化为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推拿的治疗效应可能是施术者机械力学刺激、推拿时产生的疼痛觉及温度觉综合作用的结果.文章拟对可能与推拿疗效相关的感受器及其种类、传入纤维、换能机制、传入途径做一阐述,以为阐明推拿治疗机制及后续相关研究做一参考及准备.
作者:程艳彬;房敏;朱清广;姚斐;蒋诗超;张昊;艾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运用聚类分析研究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证候学规律.方法: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在北京地区10家分中心进行了为期1年、705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学观察,通过专家组指导,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广泛性焦虑症的中医证候学规律.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提取了8个证候类型,分别为肝郁化火、肾精亏虚、心胆气虚、心血亏虚、气血两虚、痰湿困脾、阴阳两虚、气郁血瘀.结论:聚类分析在挖掘中医证候规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适合应用于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作者:孙文军;曲淼;唐启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芎芍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主动脉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抗炎性反应抗AS的新靶点.方法: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芎芍小剂量、中剂量及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采用单纯高脂喂养法复制兔AS模型.给药前及给药6、12、15周后分别采集血样检测血清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5周后处死兔取胸主动脉采用非放射性凝胶迁移实验(EMSA)法测定其NF-κB p65活性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NF-κB mRNA表达量.结果:造模给药15周后各组兔血清炎症因子均较前不同程度升高,芎芍中、大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IL-2、TNF-α明显减少(P<0.01,P<0.05);芎芍大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较模型组NF-κB p65结合活性降低(P<0.05).结论:芎芍胶囊能够降低AS兔主动脉NF-κB p65的蛋白结合活性,减少血清中相关炎症因子,从而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达到抗AS的目的.
作者:张艳虹;徐凤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文章就其家运用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精神疾病的经验做了介绍,指出运用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精神疾病宜慎察症象,辨证施治;对于病情复杂之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等,宜遵循《备急千金要方》“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之说,在针灸十三鬼穴之同时,据证选方投之;对于病情不太复杂之部分癔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单独予十三鬼穴针灸即可.文章后指出,孙真人十三鬼穴虽然迷信色彩较浓,然于精神疾病治疗上确具实效,故应进一步深入探讨,使之更好地运用于精神疾病之治疗.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灸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线粒体亲环蛋白D(CypD)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AD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 β 1-42的模型复制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先针刺再艾灸“百会”和“肾俞”穴,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线粒体中CypD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CypD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针灸治疗组CypD的表达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益肾调督针灸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海马线粒体CypD表达,从而阻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形成,减少线粒体损伤,进而在AD防治中发挥作用.
作者:崔翔;马冉;唐萁;李丹;杜艳军;沈峰;孙国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从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组分的变化探讨少腹逐瘀汤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瘀证的作用机理.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气虚血瘀模型组、少腹逐瘀汤高剂量组(4.8g/kg)、低剂量组(1.2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复制气虚血瘀模型,每日1次,连续14d.各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Sd.取血前大鼠禁食24h,不禁水.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模型组造模后大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毛色状态等变差.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P<0.01),膜上Na+-K+-ATP酶活力、唾液酸含量及巯基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丙二醛(MDA)含量和膜胆固醇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少腹逐瘀汤能够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P<0.05,P<0.01),可显著升高Na+-K+-ATP酶活力、唾液酸含量以及巯基含量(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P<0.01).结论:少腹逐瘀汤可能是通过提高Nd-K+-ATP酶活力、唾液酸和巯基含量,而增加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增加抗氧化性,减轻自由基对红细胞攻击程度,改善红细胞的变形性,达到改善气虚血瘀模型大鼠血瘀状态.
作者:牛雯颖;尤艳芳;纪博硕;李凤金;张玉昆;肖洪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国内学者通过对大量脉象数据的测绘和分析,在相关研究领域有了初步的进展,使脉象研究从定性分析进入到了定量分析,并且凭借脉诊仪的研发使脉诊学进入了客观化研究的阶段.文章旨在总结近10年有关恶性肿瘤患者脉象研究的论文,阐述了恶性肿瘤患者脉象研究的历史沿革,概括目前相关研究内容及方法,指出相关研究方法中的一些不足,也在文章的后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研究作一些展望.当下脉诊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脉象研究方面的论述浅多精少,所以,脉象研究在将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史文翡;朱惠蓉;燕海霞;杨琼;程悦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1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藤莪清瘀方和胃复春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7.10%,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6.78%,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李昊;杨慧萍;鲁小青;陈百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个需要密切关注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自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AART)推广以来,艾滋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了很大降低,一些随着患者治疗的推进和生存时间延长而出现的如并发症、药物毒副作用和生活质量问题逐渐成为新的关注点.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HIV相关疲乏症虽是临床常见症状,但却容易为医生所忽视.文章对本症的流行病学特点、中医病因病机、诊治及疗效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后续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志斌;杨冀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立足于中气下陷这一证型,在中医学上可归属气虚秘、脱肛、阴挺、肛坠、小便失禁、大便滑脱等范畴.通过对本病的辨治研究,认为岭南地区所见的此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其病机又兼以土虚木乘为多见,为肝胆湿热、气机阻滞、不得升举之象.结合体质特点,其治法以健脾益气举陷、清热化湿疏肝为法,以健脾益气举陷为主,清热化湿、疏达肝气为辅.只有结合三因学说,方可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效解除患者痛苦.
作者:陈诗伟;郭倩;张思奋;陈诗芸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VP联合中药治疗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独立对纳入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81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9例,对照组381例.所有试验质量普遍不够高,未发现双盲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PVP联合中药与单纯PVP治疗OVCF相比,其总有效率、无效率和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PVP联合中药可优势互补,其治疗OVCF较单纯PVP治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但仍需低风险、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
作者:范超领;葛继荣;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许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白介素-1β(IL-1 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 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菖蒲益智汤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放射免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L-1 β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TGF-β 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IL-1 β、TGF-p 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TGF-β 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复方菖蒲益智汤高剂量组尤为明显(P<0.05).结论:复方菖蒲益智汤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
作者:田军彪;臧春柳;崔媛;徐丽娟;刘学飞;赵见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辐照结合束缚应激致血虚肝郁证大鼠模型.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辐照组、束缚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大鼠单笼饲养、辐照结合束缚21d造模,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外周血象并进行糖水实验、敞箱实验和跳台实验,测定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大脑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等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生长缓慢,外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明显(P<0.05),血浆中ACTH明显升高(P<0.05),CORT和下丘脑CRH含量有升高趋势,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DA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从血象、行为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等方面验证了辐照结合束缚应激造成的大鼠模型可作为中医血虚肝郁证的动物模型.
作者:张建军;李艳霞;王景霞;李伟;王淳;屈胜胜;葛阳;黄银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文章从诊断理论必须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要求出发,对现行的表证概念进行了系统剖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提出了可以贯通寒温杂病的表证界定及具体内涵,并对由此而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疑.
作者:刘英锋;吴科;黄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保障受试者依从性是临床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临床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刺作为一种操作性强的临床治疗手段,与一般的药物临床研究相比在受试者依从性保障方面受影响的因素更多,成为了针刺临床研究实施和质量控制的难点之一.为提高针刺临床研究的质量,文章以针刺心绞痛为例,借鉴药物依从性研究,结合所在团队参与的针刺临床研究,总结出影响针刺临床研究中依从性的7个主要因素,并探究了保障针刺治疗重大疾病临床研究中依从性的相应措施.
作者:吕君玲;李德华;李佰承;冷俊艳;赵凌;梁繁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癌中医证型与表皮生长因子(EGFR)基因18,19,20及21外显子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四诊合参对患者辨证分型,并检测患者EGFR 18,19,20,21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3例患者中气阴两虚108例、阴虚内热58例、脾虚痰湿77例及气血瘀滞30例.吸烟及腺癌患者以气阴两虚、阴虚内热为主,不吸烟及鳞癌患者以脾虚痰湿型为主;早期患者以脾虚痰湿及气血瘀滞型为主,晚期患者以气阴两虚为主.所有患者EGFR 18,19及21外显子无突变.77例患者EGFR 20外显子突变:气阴两虚型27例,阴虚内热型11例,脾虚痰湿20例,气血瘀滞型19例.气血瘀滞型患者突变率为63.33%,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0.01).结论:肺癌气血瘀滞型患者EGFR 20外显子突变率较高,此型可能为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人群.
作者:张永军;姜初明;史华;张爱琴;姜志明;包文龙;沈昌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韦贵康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疾病、骨伤科疑难杂症,在膝骨性关节炎方面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方面风、寒、湿邪侵袭是重要的外因,同时肝、脾、肾三脏亏虚密切相关,在以上病因病机指导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膝骨性关节炎的分期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想——“早期祛风祛湿、宣痹通络,中期补益肝脾,晚期围手术期予以活血祛瘀、补益脾肾”的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能很好地防治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丰哲;闫腾龙;韦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刘尚义教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中医外科疑难重症,强调外科内治,亦善用外治法,其用药独具特色:一是喜用介贝矿石类药物,如石决明、珍珠母;二是巧用风类药物,如羌活、防风;三是佐以血类药物,如当归、川芎;四是酌用虫类药物,如蝉蜕、蜈蚣;五是慎用有毒类药物,如水银、朱砂、雄黄.笔者采撷刘尚义教授中医外科验案6则,即乳漏、油风、白疕、天疱疮、蛇串疮、臁疮等,疗效奇特,以兹共飨.
作者:吴曦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