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经验辑要

祁爱蓉;李顺民

关键词:慢性肾炎, 雷公藤多苷, 辨证论治
摘要:慢性肾炎临床较为常见,李顺民教授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特色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辨证为主,分层次,多靶点及因人治宜.李顺民教授擅长应用雷公藤制剂治疗各种慢性肾炎,包括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及IgA肾病等.尤其对于雷公藤的毒副作用及增效减毒方案的探索有丰富的经验.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归丸联合激素替代治疗卵巢早衰肾虚证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右归丸联合西药激素替代(HRT)治疗卵巢早衰(POF)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OF肾虚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右归丸联合HRT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HRT疗法.两组均以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及血清激素水平(FSH、LH、E2)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水平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中医证侯积分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归丸联合HRT疗法对改善POF肾虚证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和主要临床症状均有较显著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青;张青;尹艳华;费洋;陈苗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点红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一点红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该药材中新绿原酸①、绿原酸②、隐绿原酸③这3个咖啡酰奎宁酸类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mm×4.6mm,4μm),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为30℃.对10批不同产地的一点红药材的HPLC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外标法,利用①-③的混合对照品测定其在10批药材中的含量.结果:确定该10批不同产地的一点红药材具有18个共有峰,10批药材的相似度范围为0.851-0.992;测定了10批一点红中的3个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一点红中3个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HPLC指纹图谱方法与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简单,可为一点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沈寿茂;沈连钢;张晶;李广志;张艳华;陆晖;斯建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马王堆养生文化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必须建立在价值传承的基础之上.探讨马王堆养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弘扬和发展马王堆养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剖析马王堆养生文化产生背景和内容特点,认为该文化以养护形神、延长寿命为目的,并根植于民本政治的社会思潮,侧重养生经验和方法的传承,具备天人相应的深刻认识,体现了注重生命、注重民生、注重实用、注重生态4种价值取向.

    作者:陈洪;何清湖;陈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结合曾真教授临床病案谈百通疗法中的助孕治疗与超声观察

    百通疗法是根据《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疏其气血,令其调适,而致和平”的观点,运用中医升降开合的理论,经过多位名医多年临床实践提出的一套治疗妇科症瘕积聚的理论方法.百通疗法的具体治则为“补肾健脾,宣畅气血,消瘀散结”三法并举,精髓乃“一通二调治女科”,体现祛邪扶正、攻补兼施的辨证思路.文章通过两则验案的具体治疗体现百通疗法的助孕治疗及超声检查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卫;杨益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激素类型对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影响

    目的:筛选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佳激素.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组、泼尼松龙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2d后臀肌注射相应激素3d的方法建立股骨头坏死模型,观察造模后大鼠体质量变化,分别于造模4、8、12周检测骨组织形态学、骨组织病理学、股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骨钙、磷含量.结果:与泼尼松龙组、地塞米松组相比,甲强龙组造模在破坏大鼠股骨头的骨组织形态、破坏骨小梁的排列结构、减少骨小梁面积的作用上更为明显;降低股骨骨密度的作用更显著持久;更能降低股骨大弯曲载荷、大弯曲位移、杨氏模量及骨钙、骨磷含量.结论:甲基强的松龙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佳造模激素.

    作者:章建华;张成龙;尹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证经验

    邵朝弟教授对于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颇多效验.慢性尿酸性肾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邵朝弟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故临床辨证时首当辨明虚实、标本之主次,本虚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及阴阳两虚证,标实为湿热内蕴、瘀血阻络、寒湿痹阻及痰浊内阻证,尤其注意祛湿浊与化瘀血相结合,中西结合治疗.

    作者:郭向东;邵朝弟;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王邦才辨治顽固性失眠经验采撷

    顽固性失眠,对应中医之“不寐”,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王邦才教授临证,以通和为中心,务使“疏调气血,令其条达,以致和平”,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且易于被医者所掌握.

    作者:华晖晖;王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玉屏风散制方调体本意与应用拓展方略

    文章在调研玉屏风散适应范围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将肺卫气虚证与气虚体质概念等同、过敏体质与气虚体质两者混同等现象,从玉屏风散原为气虚体质“腠理不密,易于感冒”而设、专为补气调体“托里固表”而制,阐明其制方调体之本意,倡议对于反复发作性疾病的诊治理念应从肺卫气虚证或表虚回归到从气虚体质调理、对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也应从过敏体质兼夹气虚体质加以认识.同时强调临证应根据兼夹之体质、复杂之病情、多样之剂型、四时之季节,遵循因人、因病、因时“三因制宜”原则,发挥中医多样化的剂型特色,并从兼夹体质综合调体、辨体辨病结合调治、因人因病因时制宜3个方面提出玉屏风散的应用拓展思路及几点思考.

    作者:张蕙;倪诚;张荣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探《外科正宗》对肛痈的认识

    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一书在总结前人成就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肛肠疾病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肛肠病的早期治疗能使外疡内消,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患者的痛苦.该书对肛肠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和内外治法方面做出了详细、全面的阐述,反映出了明代以前中医对肛肠疾病的治疗水平.文章就《外科正宗》有关肛痈的理论及治疗进行初步探讨,希望陈实功的外科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有益于现在临床医学.

    作者:刘明欣;邓洋洋;石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电针督脉对癫痫后脑损伤大鼠脑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针督脉对癫痫后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侧脑室立体定位注射海人酸(KA)建立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后进行电针督脉百会和筋缩穴合刺干预.首先通过尼氏染色实验观察电针督脉对痫症继发脑损伤是否有神经保护作用.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分析胆固醇代谢相关酶胆固醇24S-羟化酶(CYP46)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上的变化.结果:长时间电针督脉可以有效改善KA诱导的SE继发脑损伤,调节胆固醇代谢酶CYP46的表达,并抑制KA诱导的CYP46mRNA升高.结论:电针督脉可以通过影响胆固醇代谢途径对癫痫后的脑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郭振宇;孙红梅;高誉珊;许红;王媛媛;韩琳;和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研究

    目的:构建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并验证其可靠性.方法:利用100mm刻度法、综合集成研讨厅法,通过咨询全国23家三甲医院的130位专家,形成了冠心病心绞痛常见症状体征量化方案,并利用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及群组评判处理方法,结合专家咨询数据,以60个症状、体征为底层指标,以8个证候要素为第二层指标,以实证、虚证为第三层指标,以证候总积分为顶层指标,构建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并收集了409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来验证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结果:构建的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价体系与心绞痛周发作次数(Spearman系数为0.325,P=0.00)、生活质量(Spearman系数为0.285,P=0.00)有较强相关性.结论:构建的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能体现中医治疗目标(证候)与结果(心绞痛周发作次数、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可以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疗效评价.

    作者:何庆勇;王阶;姚魁武;朱明军;马长生;叶勇;王永霞;林谦;衷敬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阳解毒通络中药外敷缓解癌痛阴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解毒通络中药外敷治疗癌痛阴证的效果.方法:将66例中重度癌痛且中医证候辨为阴证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单纯口服吗啡,治疗组(33例)口服吗啡基础上,联合温阳解毒通络中药——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护理.观察患者止痛疗效、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及副作用.结果:用药疗程5d后,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疼痛缓解率为66.7%,治疗组疼痛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5).丁香止痛膏外敷起效时间短0.6h,长3.0h,平均(1.63士0.55)h;每剂中药有效持续时间短3.89h,长19.13h,平均(9.16±4.23)h.结论:温阳通络止痛法外敷治疗癌痛阴证疗效可靠,直达病所,起效迅速,作用持久,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书红;朱晓丹;安超;李泉旺;陈宏;胡凯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内现代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经穴特点

    目的:分析现代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FC)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针刺治疗FC的现代文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刺治疗FC的经穴特点和规律.结果:共获254篇文献,涉及148个腧穴,共1 872频次,其中十四经穴109个,1 816频次;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使用频繁;足阳明胃经穴使用频次高,足太阳膀胱经选穴个数多;胸腹部腧穴使用频次和个数领先;特定穴个数和频次占绝对优势,以五输穴、交会穴、腹募和背俞穴多.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国内现代针刺治疗FC文献分析发现,重视胸腹局部和循经取穴是现代针刺治疗FC的重要原则,特定穴的运用是针刺处方的主要部分.

    作者:苏志维;李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对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作用及成分代谢的影响

    目的:通过针刺大鼠心经神门与少海两穴,观察其对补阳还五汤成分抗脑缺血作用及代谢影响,验证“穴药”法能研究中药归经及经络脏象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针刺大鼠心经的神门与少海;观察补阳还五汤的药效指标及代谢指纹图谱的变化.采用高效液湘法建立血液指纹图谱并用相似度评价法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针刺药物组与药物组的谷氨酸(GLU)、白细胞介素-6(IL-6)、乳酸脱氢酶(LDH)、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γ-氨基丁酸(γ-GABA)、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热休克蛋白70(HSP70)、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产生显著性的变化,其中VEGF、TGF-β 1上调,IL-6、LDH、GLU、γ-GABA、HSP-70、NO、TNF-α下调,说明针刺药物组及药物组能使缺血性脑组织血管新生、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神经损害、氧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等降低,神经功能改善,其中针刺药物组更为明显;针刺药物组内、药物组内、对照组内、针刺药物与药物组间、针刺药物与对照间组、药物与对照组间的补阳还五汤指纹图谱或血液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1711-0.6041,各组间、组内差异显著(P<0.01),针刺能明显改变补阳还五汤代谢,促进其向对照组方向代谢.结论:针刺经络腧穴能调整脏腑功能,改变药物对其作用与代谢规律, “腧穴针刺作用-经络脏腑功能-药物作用与代谢”存在一定的印迹规律,据此可建立中药归经与经络脏象研究的“穴药”法.

    作者:邓凯文;邓俊林;孙青辉;贺福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解毒三根汤对结肠癌相关成纤维细胞VEGF、IL-6的影响及对Caspase信号通路的探讨

    目的:探讨解毒三根汤(虎杖根、水杨梅根、藤梨根)对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的影响以及对Caspase信号通路的探讨.方法:BALB/c小鼠皮下接种CT-26结肠癌细胞(1.2×106mL);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解毒三根汤组,ELISA检测3组CAFs上清液中VEGF、IL-6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CAFs中Caspase-3、Caspase-8的mRNA表达量.结果:24h及48h解毒三根汤组刺激的CAFs上清液中VEGF、IL-6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解毒三根汤组Caspase-3、Caspase-8 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1).结论:解毒三根汤降低CAFs上清液中VEGF、IL-6的表达量,提高CAFs中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量,可能是其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的机制.

    作者:阮善明;沈敏鹤;郑丽萍;林红;张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TGF-β1/Smads信号蛋白在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肺损害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肺肠组织TGF-β1/Smads信号蛋白含量,探讨其肺损害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模型组构建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正常组大鼠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肠.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首次造模后第8、29、50天取肺、结肠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改变,电镜观察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肺肠组织TGF-β1/Smads信号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肠组织均出现病理形态改变;模型组大鼠第8、29天结肠组织TGF-β1、Smad3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第29、50天肺组织TGF-β1、Smad3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出现肺部损伤,其损伤程度随结肠病变进展而加重,TGF-β1/Smads信号蛋白可能通过对结肠和肺的损伤修复作用介导“肠病及肺”的病理传变过程.

    作者:王宝家;杨宇;唐洪屈;郑秀丽;周仕杰;陈禹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血压血栓前状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高血压血栓前状态(PTS)是心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中医“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在“发而未传”之时就“料在机先,阻截传变”,减少损害.另外PTS与高血压病痰瘀证有一定联系.两中药对于高血压PTS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均有一定进展.现就高血压PTS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中药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段练;熊兴江;王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肺水肿理化指标的临床观察

    目的:参附注射液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脉搏指示心排血量监测(PiCCO)参数、血浆脑钠肽(BNP)和氧合指数(PaO2/FiO2)的临床观察.方法:CHFⅣ级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重症监护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所有患者均行PiCCO监测,并在入院、48、96h时点记录参数,同期抽取动脉血检查血气和BNP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分、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输血指数(CI)、BNP和PaO2/FiO2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PiCCO参数、PaO2/FiO2等改善上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优势.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PiCCO参数及PaO2/FiO2更直接、连续地显示了其改善CHF肺水肿的临床疗效.

    作者:陶文强;罗翌;涂星;方海云;李尹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中医干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干预治疗脑白质疏松轻度认知障碍(LA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LAMCI患者1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治疗组92例.对照组给予非干预方案,治疗组给予复方苁蓉益智胶囊口服联合中医特色疗法综合干预6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其对患者蒙特利尔认知(MoCA)积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积分、社会功能活动(FAQ)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MoCA总分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ADL和FAQ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核心症状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四方面模糊综合评价疗效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LAMCI中医综合干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模糊综合评价可为类似研究提供依据和方法.

    作者:张艳霞;张允岭;金香兰;高芳;郭蓉娟;陈志刚;曹晓岚;陈志强;张玉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与难治性高血压

    从难治性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及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浅析“络风内动”学说与难治性高血压的理论相关性,具体论述难治性高血压与络病、风邪的关系,指出难治性高血压属风邪为患,当归于络病范畴,强调“络风内动”是难治性高血压的核心病理环节.文章结合现代研究探析祛风通络、解痉缓急法以及虫类药物在难治性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并附验案一则.

    作者:李红梅;朱海燕;王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