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牛膝酒炙前后增强免疫作用的比较研究

吴国学;郜新连;张振凌

关键词:牛膝, 酒炙, 免疫作用
摘要:目的:比较牛膝饮片酒炙前后的免疫作用.方法: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测定牛膝生品、酒炙品饮片对小鼠胸腺重量、脾脏重量、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溶血素、溶血斑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牛膝生品饮片、酒炙饮片均能提高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胸腺质量、脾脏质量、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促进溶血素、溶血斑形成,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牛膝酒炙后对小鼠的免疫作用稍强于生品.结论:牛膝生品、酒炙品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用于提高免疫功能宜用牛膝酒炙品.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王灿晖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法验案两则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为常见的胃脘痛发生原因.王灿晖教授作为当代著名温病学家和中医内科学家,根据胃脘痛的基本病机,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理气和胃”法,取得显著疗效.笔者选取两则典型案例,将王灿晖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法治疗胃脘疼痛的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王贾靖;刘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引入转化医学理念,辨识筛查认知障碍的思考

    痴呆作为一种常见的社区慢性病一直困扰着广大医疗工作者,其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近年来,痴呆前认知障碍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但目前缺少一种辨识筛查工具.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引入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PRO)技术方法,制定辨识筛查工具,力求将痴呆前认知障碍这一特殊人群筛查出来,利于早期干预,阻断或延缓痴呆的进程.

    作者:张允岭;南一楠;金香兰;韩振蕴;郑硕;郭蓉娟;张綦慧;张志辰;白文;戴中;赵建军;曹晓兰;张玉莲;陈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种挥发油对罗通定贴剂的经皮促渗作用考察

    目的:考察干姜、辛夷、荜橙茄3种挥发油和氮酮及其不同比例组合后对透皮贴剂中罗通定促透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HPLC测定罗通定的含量,筛选出对罗通定有佳促渗作用的挥发油.结果:3种挥发油对罗通定均具有促渗作用,3%辛夷油、5%干姜油、5%荜橙茄油、3%荜澄茄油+2%氮酮对罗通定的8h平均累积渗透量(Q8,mg/cm2)分别为:9.1559、9.4603、9.1400、11.4722;增渗倍数分别为:1.08、1.12、1.03、1.36.结论:与单一挥发油相比,混合挥发油有较好的促渗性.

    作者:崔利利;马云淑;汉会勋;许智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镶)针耳背割治配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镜)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镜)针耳背割治加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内服.分别治疗1-2个疗程后,采用PASI评分表进行评分.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PASI评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甥)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总体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内服组.

    作者:刘智艳;杨欢;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用量策略的文本挖掘研究

    通过标记、信息提取、文本聚类及焦点小组讨论等方法对《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原文中关于用量策略文本进行挖掘研究,初步总结出经方的6条用量策略,体现了经方用量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证实患者体质、年龄、疾病、证候、症状等均是药物剂量的影响因素,提示医生处方时应对其进行全面考虑.

    作者:姬航宇;焦拥政;连凤梅;仇菲;常柏;傅延龄;仝小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瘫中医辨证思路刍议

    证候与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证候与不同功能障碍表现的相关性研究是脑瘫中医康复评定和治疗的前提,文章尝试从脑性瘫痪的中医病因病机人手,在脑瘫的各项功能障碍和现代分型角度基础上进行细化辨证,从而为临床中医治疗脑瘫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王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及评价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疗效.方法:60例炎症性血精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18个月.结果:试验组血精消失28例(93.33%),对照组血精消失16例(53.33%).试验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7.14%),再次予以试验组药物治疗,血精全部消失(再次治疗成功率100.00%).对照组5例复发(复发率31.25%),再次予以对照组药物治疗,血精消失2例(再次治疗成功率40.00%).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及再次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取得了更高的临床治愈率、更低的复发率及更高的再次治疗成功率.结论: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为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迅;梁季鸿;梁世坤;韦国强;朱春晖;宋卫儒;李广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直流安培法测定扶本增脉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直流安培检测法建立扶本增脉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BP C18柱(200mm×4.6mm,5μm);以乙腈和0.1%磷酸(35:65,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行等度洗脱;工作电极为Pt,参比电极为Ag/AgCl,工作电压为1.0V;柱温为30℃.结果:丹酚酸B质量浓度分别为0.005-10mg/L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8),回收率为97.8%-100.4%;相对标准偏差(RSD)<5.0%,检测限为2μg/L.结论:该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相比,含量测定结果一致,检测限更低,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扶本增脉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寿旦;俞忠明;李亚平;章建民;马相锋;李洪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目的:初步筛选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病例观察设计,收集全国4所三甲中医院肺炎患者辨证诊疗信息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各种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根据拟定的筛选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指标的初筛.结果:1 059例有效病例进入分析.发热、咳嗽等6个症状指标;体温、呼吸次数等5个体征指标;血常规指标、胸部影像等3个实验室指标;健康状况、生活乐趣等14个生存质量指标;自我照料的能力等10个疗效满意度指标;咳嗽、咯痰等13个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被初步筛选为疗效评价指标.结论:初步筛选出了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余学庆;李建生;李素云;郑四平;孙子凯;张伟;贾新华;王至婉;王明航;王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煅硼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煅硼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为煅硼砂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煅硼砂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各样品共有峰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获得了8个煅硼砂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其中7个样品衍射图谱几何拓扑特征基本一致;利用该7批煅硼砂样品X衍射图谱得到煅硼砂的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并以指纹图谱为对照,根据煅硼砂X射线衍射图谱中各特征峰峰高强度,以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样品X射线衍射图谱的相似度,发现不同样品X射线衍射图谱共有峰相似度均较高,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实现对煅硼砂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赵翠;张倩;周平;王伯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黄连-厚朴药对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黄连-厚朴药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小檗碱与厚朴总酚的提取率以及出膏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醇浓度对各指标的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檗碱,厚朴总酚的含量,流动相:乙腈:0.3%磷酸(三乙胺调节pH=4.0).结果:黄连厚朴的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药材,70%乙醇回流,提取60min,提取1次.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省时,省材.为黄连-厚朴配伍的复方制剂的工艺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吴安国;曾宝;韦杨;李生梅;黄孟秋;黄斌;陈建南;赖小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原因,活血化瘀治法可保护内皮细胞.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性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着重于内皮细胞功能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及活血化瘀药物和复方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着重于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及活血化瘀药物和复方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下一步研究要坚持“病证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且要加强对临床常见的血瘀证兼证的个性特征的研究.

    作者:胡小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复方仙草颗粒对IgA肾病小鼠IL-13及IL-17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仙草颗粒对IgA肾病(IgAN)小鼠的影响,探讨复方仙草颗粒对IgAN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口服加皮下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并联合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小鼠IgAN模型,随机分为5组,给予复方仙草颗粒和强的松片进行治疗,以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gAN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复方仙草颗粒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IgAN模型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水平( P<0.05,P<0.01).结论:复方仙草颗粒可显著抑制IgAN模型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的分泌,从而达到抑制IgAN炎症反应、抗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张丹娣;赵森莹;许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关于中医术语“症”、“症状”及“体征”的界定

    目前中医领域对“症”、“症状”、“体征”3个术语的运用存在不规范、甚至混淆不清的现象.文章在分别分析西医、中医有关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医“症”、“症状”及“体征”等术语进一步界定的思路,旨在促进人们对中医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为中医术语的规范化提供依据.

    作者:王天芳;王佳佳;唐利龙;原晶;薛晓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干姜温中功效的分子机制

    目的:应用全基因组基因芯片技术探讨干姜温中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干姜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干姜水煎剂10mL/kg和等量生理盐水.20d后,提取肝脏总RNA,应用Illumina大鼠全基因组表达谱基因芯片分析大鼠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干姜组与对照组比较有1 189条基因差异表达,其中催化活性、脂代谢过程、应激应答为较显著性基因功能.催化活性基因功能,涉及267条差异基因,其中62条与氧化还原酶活性相关;脂代谢过程基因功能,涉及59条差异基因,其中20条与脂肪酸代谢相关;应激应答基因功能,包括74条差异基因,其中18条与氧化应激相关.结论:干姜下调超氧阴离子生成催化酶基因水平,上调抗氧化酶基因、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发挥抗自由基损伤、抗溃疡作用;下调花生四烯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发挥抗炎镇痛作用.这可能是干姜温中效应发挥的重要分子机制.

    作者:于华芸;吴智春;季旭明;王世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药结合特色针灸疗法临床治验两则

    文章根据笔者临床跟随李克刚老师学习,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穴位埋线和刺血疗法两种特色针灸疗法治疗痢疾和头痛的经验,并从中医学以及现代医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该综合治疗方法奏效的原因,认为如果能将针灸特色疗法与中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适时运用,则能收到独特的治疗效果,二法结合体现了临床综合治疗方法的创新.针灸特色疗法内容丰富,例如火针疗法、浮针疗法、穴位敷贴疗法、针刀疗法等.文章旨在启迪临床思路,希望通过共同的探讨,发掘更多的综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钱虹;李克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基于概化理论的40-65岁妇女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调查问卷信度分析

    目的:考核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调查问卷的信度,以完善调查问卷的条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和北京市东城区社区40-65岁妇女开展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并以获得的1 740例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信度指标(概化系数Ep2)和可靠性指数(φ),评价调查问卷的信度.结果:被调查者与条目的交互效应变异分量的估计值为0.8350,占总变异70.31%,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决策研究中相对误差变异σ2(δ)为0.0226,概化系数Ep2为0.9121.结论:调查问卷的整体信度高,质量较好,但在条目数量上尚需精简.

    作者:田峰;杜婧;谢雁鸣;裴誉;刘峘;易丹辉;李建鹏;孙学技;支英杰;崔庆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证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文章立足于对中医证研究的宏观思考,通过对现有的辨证模式的分析,提出在借鉴和总结原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证的研究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基石,在四诊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遵循证的思维规律,注重临床、科研的实用性,合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以此建立以状态为中心的健康辨识体系.

    作者:李灿东;甘慧娟;林雪娟;俞洁;陈妍;杨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明确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重物锤击法制备SD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分组贴敷给药,每日换药1次,给药4d,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炎性介质的测定,观察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比较,三黄散瘀巴布剂低、中、高剂量组和青鹏膏对照组、扶他林对照组均可降低损伤局部组织的前列腺素E2( PGE2)、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含量,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SD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和修复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损伤局部组织中PGE2和IL-1β含量有关.

    作者:章建华;尹华;刘云飞;许丛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分类是根据人群中的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分成若干类型.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由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构成,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与医疗实践中,虽然可以发现较为典型的某种体质,但多数人的体质特征是不典型的,兼夹体质广泛存在于广大人群当中,且兼夹体质的种类和程度也因人而异.为此,本研究探讨基于中医体质分类理论,研制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并进一步探讨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工具,采用雷达图技术,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直观的兼夹体质综合评价方法.

    作者:朱燕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