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继刚;郭瑞臣;王本杰
[病例]男,61 a.患高血压8 a,首次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商品名:波依定,江苏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208015,每片5 mg)5 mg,po,qd.
作者:高厚超;吴艳春;侯红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源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rhMn-SOD)对小鼠经A波紫外线(UV-A)辐射所致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损伤模型组、天然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组及3个剂量rhMn-SOD给药组.每天于辐射前1 h给药,辐照时间4 h,连续9 d,d 10处死动物.检测肝、脑匀浆及红细胞(RBC)溶血液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UV-A模型组的肝脑匀浆的3个抗氧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具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hMn-SOD预防性给药组肝脏各指标与UV-A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有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各组的红细胞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该UV-A辐射模型主要造成肝、脑氧化损伤,对红细胞无明显影响;rhMn-SOD对肝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殷铭俊;潘家祜;王尊生;孙锴;袁勤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妇产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抽取妇产科2004年度的所有处方,统计妇产科消耗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量、金额,结合病历分析妇产科应用抗菌药的合理性.结果我院妇产科抗菌药物应用多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及抗厌氧菌的硝基咪唑类药物.结论我院妇产科抗感染用药以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的抗生素为主.
作者:白在贤;刁景丽;李彩霞;王丽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静脉给药与手推静脉给药麻醉对无痛人流手术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人流术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TCI泵推注丙泊酚,靶质量浓度设定为6~7 mg·L-1,维持时靶质量浓度设定为4~5 mg·L-1,手术结束时停止输药;Ⅱ组:静脉推注给药,丙泊酚诱导量2~2.5 mg·kg-1,手术期间追加丙泊酚50 mg左右.分别观察2组诱导、苏醒时间、总药量、麻醉效果及诱导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Ⅰ组诱导、苏醒时间、用药量均少于Ⅱ组(P<0.01);2组诱导后平均动脉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低于术前(P<0.05),Ⅱ组下降更严重;麻醉效果Ⅰ组优于Ⅱ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可以减少麻醉用药量,缩短麻醉诱导、苏醒时间,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张继良;彭永明;周南征;魏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口服大剂量维生素C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单、多次口服1 g维生素C,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维生素C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1g维生素C,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12.1±2.71)h;ρmax为(22.0±3.18)mg·L-1;tmax为(2.0±0.4)h;AUC0→36h为(223.9±35.7)mg·h·L-1;AUC0→∞为(254.3±53.3)mg·h·L-1.多次口服维生素C,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为(26.6±3.50)mg·L-1;tmax为(1.8±0.4)h;ρmin为(8.25±0.90)mg·L-1;ρav为(12.8±0.92)mg·L-1;AUGss为(299.2±23.3)mg·h·L-1;DF为(1.46±0.28).结论每日口服1 g维生素C,能够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作者:缪海均;高守红;范国荣;刘皋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制备麦滋林口腔溃疡膜剂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膜剂外观、黏附性和溶解时间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分别采用旋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谷氨酰胺和水溶性薁的含量.结果佳处方配比为CMC-Na 4%,甘油2%,PVA1750:PVA17-8a(1:3)4%.L-谷氨酰胺在0.2~2.2 g·L-1质量浓度内,旋光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8%(RSD=0.13%);水溶性薁在1.0~8.0 mg·L-1质量浓度内,吸收度与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8),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05%).结论本膜剂处方筛选合理,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可行.
作者:陈红;白学敏;孙建枢;马春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磷汀在多西他赛(TXT)和同步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过程中对肺癌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MTT方法评价在TXT和同步照射(10 Gy)体外培养的SPC-A1肺癌细胞过程中,氨磷汀对SPC-A1肺癌细胞的影响;以Lewis 肺癌荷瘤鼠模型评价在TXT同步放射(10 Gy)在体Lewis肺癌过程中,氨磷汀对Lewis肺癌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表明同步放化疗加氨磷汀组和同步放化疗组的吸光度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22.8%和24.4%,2组之间比较,经过t检验P>0.05.体内实验表明,同步放化疗加氨磷汀组和同步放化疗组在实验观察的20d内,相同时间点2组动物的肿瘤体积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在TXT和放疗同步治疗肺癌过程中,氨磷汀无论是对离体还是在体的肿瘤细胞没有保护作用,TXT和同步放射治疗肺癌的疗效不会因为使用氨磷汀而减弱.
作者:钟澜;刘敬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正常产程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待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于宫口开3cm时对观察组产妇静脉应用间苯三酚80 mg,对照组不给药;观察2组产妇的产程进展速度、胎心变化情况、产妇疼痛程度.结果间苯三酚可明显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疼痛程度,而对胎心变化无影响.结论间苯三酚可用于正常待产妇的产程中加速产程进展、减轻产妇痛苦.
作者:陈金虹;蒋鉴芬;李玉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2种市售咪唑斯汀缓释片在4种pH条件下不同时间点的体外释放度,并比较它们的差异.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释放度,计算2种制剂在不同pH条件下的累积释放百分率,并绘制累积释放曲线.用威布尔(Weibull)方程进行拟合,并对释放参数t50、td、m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绘制时间-释放度-pH三维释放曲线,用相似因子法考察2种制剂的体外释放差异.结果在4种pH值不同的释放介质中,制剂A的t50、td均<制剂B,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在pH 1.0、4.0、6.8和蒸馏水中两者的相似因子分别为54.36、51.84、50.77和49.17.结论制剂A和制剂B的体外释放度随pH不同而不同,在4种pH条件下,制剂A的体外释放2 h前均快于制剂B,可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张丽珺;韩丽妹;王青松;柳雍瑛;方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黏附分子的变化及孟鲁司特钠对其影响.方法5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10 mg,qn,连用4 wk,对照组除不用孟鲁司特外,余治疗同治疗组.治疗前后检测COPD患者血清中黏附分子的水平并与20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sE-SLT)均明显高于老年健康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sICAM-1、sE-SLT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COPD程度分级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黏附分子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孟鲁司特钠能降低黏附分子水平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可靠.
作者:吴纪珍;马利军;李素云;李建生;李成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性大鼠妊娠受孕率、平均产仔数及其子代的影响,为临床妊娠高血压症患者选药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只♀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0.75%的氯沙坦混悬液和0.6%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23 d后,均以♀:♂=1:2交配2 d,停止交配后继续灌胃至怀孕大鼠的鼠仔出生直至断乳,考察受孕率,平均产仔数,鼠仔体重、性别及生命质量等指标.结果2组大鼠受孕率均为50%,实验组每只孕鼠平均产仔数为(11.2±5.83)只,对照组每只孕鼠平均产仔数为(12.80±3.11)只,2组产仔数、鼠仔的体重、性别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2组鼠仔均未出现畸胎;鼠仔生存率实验组为85%,对照组为100%;实验组少数鼠仔出现发育不良.结论氯沙坦在37.5mg·kg-1·d-1的给药量对妊娠大鼠受孕率、平均产仔数、子代体重、性别比例无影响;对子代的生存发育有影响,提示妊娠高血压患者要慎用ARB.
作者:张秀华;刘金来;李安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去硫酸肝素对人胃癌转移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SGC-7901人胃癌组织原位移值SCID小鼠30只,分试验组20只和正常对照组10只.其中试验组建立胃癌转移模型.术后d 3开始,试验组动物分别静脉注射NS(NS组,10只),每次100μL,每周2次,共3 wk;或N-去硫酸肝素(肝素组,10只),剂量为10 mg·kg-1·d-1,每周2次,共3 wk.术后wk 6末,所有动物处死.取部分胃癌组织作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NS组肿瘤转移率为80%(8/10),肝素组转移率为20%(2/10).荧光定量PCR测定显示,SCID小鼠伴有癌转移者其胃癌中P-选择素mRNA表达较不伴癌转移者明显增强;肝素组10只中7只P-选择素mRNA表达较低.此外,正常胃组织中P-选择素表达水平较低.NS组P-选择素mRNA表达较正常小鼠明显增强,肝素组P-选择素mRNA表达较NS组低,P<0.05.N-去硫酸肝素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P-选择素表达与胃癌转移密切相关,N-去硫酸肝素对胃癌具有抗转移作用.
作者:陈金联;陈维雄;朱金水;陈明祥;陆金来;陈尼维;陆允敏;陈国强;耿建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西洛他唑浓度的HPLC法.方法以迪马公司钻石C18反相柱(250 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3mol·L-1醋酸铵(62:38,V/V),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57 nm,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结果西洛他唑高(1 000μg·L-1)、中(500μg·L-1)、低(μg·L-1)3种质量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1%、97.07%、98.28%,日内、日间RSD均<7%;分析方法的低检测浓度为10μg·L-1.线性范围为10~1 500μg·L-1.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西洛他唑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作者:温预关;廖日房;刘文宪;莫玉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中药药动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在动物或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或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1].
作者:吴宝剑;吴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国产那格列奈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收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口服那格列奈片120 mg,tid;对照组30例,口服国产瑞格列奈片1 mg,tid,经2wk平衡期后进入治疗期,疗程12 wk.结果与用药前比较,治疗12wk时,2组空腹血糖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PBG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那格列奈组餐后1 h胰岛素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那格列奈120 mg,tid与瑞格列奈片1 mg,tid降低FBG疗效相当,国产那格列奈能有效降低患者PBG及HbA1c.
作者:罗佐杰;谢新荣;秦映芬;梁杏欢;张英;孙克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例]女,36 a.因下腹疼痛、畏寒、发热,伴尿频、尿急、尿痛2 d而入院治疗.经询问其以前无任何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t 37.8℃,R 20 beats·min-1,P 78 beats·min-1,BP 100/65mmHg(1 mmHg=0.133 kPa).尿常规提示:WBC+++、RBC++、蛋白+,诊断为尿路感染.
作者:邓廷飞;谷建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蚓激酶或小剂量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的预防作用.方法对127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别统计分析42例(观察组)长期服用蚓激酶(22例,一日120~180U,服药时间>150d)或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20例,一日50~70mg,服药时间>150 d)的患者及85例(对照组)未正规服用抗凝药物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结果脑梗死复发率观察组为9.52%,对照组为30.58%,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长期服用蚓激酶或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蒋立勤;陈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A)在心肺转流(CPB)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方法在26例心脏手术患者CPB中,随机分为TA组(14例)及生理盐水组(NS组,12例),在全身肝素化前及后10 min、转流30min、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min及术后24h分别检测了血小板的各项指标.结果肝素化前2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肝素化后10 min CD62p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TA组明显低于NS组(P<0.05);转流30min和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min,TA组PLA、MPAR及CD42a的MFI与NS组相比明显增高(P<0.05~0.001),而CD41a、CD61、CD62p的MFI及其阳性率明显减低(P<0.05~0.001).术后24 h,TA组PLT、MPAR及CD42a、CD61、CD62p的MFI及其阳性率与NS组相比仍有明显差异(P<0.05~0.001).NS组术后24 h与肝素化前比较,PLT、MPAR及CD42a、CD61、CD62p的MFI及其阳性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0.001);TA组术后24h与肝素化前比较,只有MPAR及CD62p阳性表达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0.001).结论TA在CPB术中可以起到保护血小板、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作者:刘晓光;金秀国;方国安;刘波;庄晓玲;方汉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病例]女,50 a.因乳腺癌在我院施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给予NS 250 mL+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福建省福清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802,每支50 mg)0.1 g,iv gtt,bid,静滴d 5出现全身弥散性红斑丘疹,以腰骶部、胸腹部为甚,丘疹大部融合为小片状红斑,瘙痒.
作者:胡伟;慈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桉油对川芎嗪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及其佳浓度.方法采用V-C水平扩散池,以流通量为指标,观察桉油及其在真空条件下分馏得到的各馏分和不同浓度的桉树脑对川芎嗪透过离体大鼠皮肤的促进作用.结果各馏分中以2%浓度的69.5~70℃馏分的促透效果好,与1%、2%桉树脑的促透效果相当.结论桉油主成分桉树脑对川芎嚎透皮起主要促进作用,并以(1.45±0.04)%的浓度佳.
作者:沈航孝;徐惠南;沈腾;吴明华;王英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