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平衡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肢疼痛40例

柯娟;王俊华;李翠娥

关键词:脑卒中, 患肢疼痛, 平衡针刺法
摘要:目的:观察平衡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肢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患肢疼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平衡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及使用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平衡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患肢疼痛可显著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能力水平、减少镇痛药物使用.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体会

    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在临床上以肾虚血瘀型多见,临证采用中药人工周期补肾活血法治疗:经后期拟补肾阴为主,佐以养血,以促进卵泡发育;经间期拟补肾养血、活血通络,以促进卵子排出;经前期拟温补肾阳为主,辅以理气,使黄体功能健全;行经期拟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使内膜剥脱、经血下泻;在行经时,当加大活血化瘀之品用量,使瘀去新生,经水自通.

    作者:孙红梅;朱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冬凌草煎剂联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喉炎68例

    目的:观察冬凌草煎剂与超声雾化吸入联用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本院慢性咽喉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单用超声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除了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外,加用冬凌草煎剂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复查一次,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68例,治愈44例,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11%,对照组64例,治愈18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69.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煎剂与超声雾化吸入联用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文兰;付彩文;付文浩;柳树芳;王姝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刺胆囊穴和反应点治疗踝关节扭伤19例

    目的:观察针刺胆囊穴和反应点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针刺胆囊穴和反应点治疗,隔日治疗一次,3次一个疗程.结果:19例患者中,临床痊愈10人,显效6人,有效3人,有效率100%.10例病人经2次治疗后疼痛感消失,可自如行走;6例患者连续治疗3次后疼痛明显减轻;3例患者连续治疗5次后疼痛感减轻,仅在猛发力时感轻微不适.结论:针刺治疗踝关节扭伤临床效果显著,治疗方法简便快捷.

    作者:李宇恒;刘殿娜;杨佃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46例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精神科就诊的围绝经期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后HAMD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周,2周,4周末,观察组患者的评比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周末,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能与单用帕罗西汀比较有所提升.

    作者:王春钢;梅静;张燕;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4例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口服治疗,观察组选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者血糖、尿素氮、肌酐、血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胫神经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只有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P<0.05),其余各项均无差异.观察者治疗后胫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加快(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除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无差异外,其他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3.18%,优于对照组的81.82%.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何立明;何立华;王利娟;李敏;檀增桓;崔凤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点刺放血配合紫外线照射、脉冲短波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7例

    目的:观察点刺放血配合紫外线照射、脉冲短波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扁桃体炎患者67例,均采用点刺放血配合紫外线照射、脉冲短波治疗.结果:67例患者中,治愈34例,好转25例,无效8例,显效率88.06%;26例扁桃体化脓患者中,完全消失16例,缩小≥50%6例,缩小<50%3例,无明显变化1例,显效率84.6%;治疗后,疼痛疗效显效率为94%,扁桃体肿大程度显效率为82.8%.结论:点刺放血配合紫外线照射、脉冲短波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满意.

    作者:娄译文;黄静宜;黄振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论百合病脏腑辨证

    百合病肾阴不足,壬水匮乏,方用百合地黄汤滋肺肾不足之阴,清心安神润燥;百合病发汗之后,汗出伤阴,除肺肾阴虚之外,另有肾阴不足、相火有余之证,方用百合知母汤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百合病吐后伤及脾胃之阴津,方用百合鸡子黄汤濡养脾胃;百合病津伤之后,有小便艰涩难出的症状,方用滑石代赭汤清润心肺,使膀胱津液得通;百合病久,津伤液枯,致口渴久不愈,方用瓜萎牡蛎散清肺生津,止咳润燥;百合洗方外用加饮食调养,可增强养阴清热止渴之力.

    作者:于华红;张甦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八法皆通”论

    病分百种,治有八法,通寓八法,八法皆通,临证以汗为通,以吐为通,以下为通,以和为通,以温为通,以消为通,以清为通,以补为通.故凡诸病者,症见不通,治宜以通为先.

    作者:姚杰良;黎忠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当归芍药散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现代医家已将当归芍药散广泛应用于妇科经带胎产等疾病.这些疾病从西医的观点来看,是完全不同的疾病,然而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观点来看,这些疾病的病机多属肝郁血滞、脾虚湿滞、气血虚损.异病可以同治,只要病机相同,治法治则就一致,遣方用药亦相同.

    作者:苗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80例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85.0%、65.0%,有效率分别为97.5%、83.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46、3.902,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可明显减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阴亏虚型)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琼玉;刘春华;吴有琴;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黄帝内经》七情调摄浅析

    七情所诱发的情志疾病内因为患者本人,外因为医者治疗.患者要做到恬淡虚无、乐观向上、修身养神;医者要重视四诊尤重望与问,把握人格特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内、外因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内因是七情调摄过程中的根本,外因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防病与治病中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沈月红;孙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肠梗阻85例

    目的:临床观察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应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结果:85例患者,保守治疗成功67例,占79.0%;终手术治疗18例,占21.0%.结论:应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急性肠梗阻可以有效地缩短本病的病理过程,降低肠绞窄的发生率.

    作者:孙维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73例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内科治疗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及早期康复训练.疗程为2周.2周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评分)评价神经损害程度,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I)评估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价肢体痉挛程度;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B蛋白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为82.1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和改良Ashwort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FM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S100B蛋白和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促进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运动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宏山;高炎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清眩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3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纯西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眩方治疗.结果:两组降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52.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杨晓艳;王昃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射干麻黄汤合参蛤散治疗哮喘70例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联合参蛤散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为哮喘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参蛤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8.8%,复发率为34.3%,观察组有效率为82.9%,复发率为15.7%,两组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分别为(88.12±3.94)%、(78.56±3.22)%、(70.56±2.6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联合参蛤散治疗哮喘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蒋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巢元方与《诸病源候论》

    唐书艺文志载《诸病源候论》五十卷,隋大业中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奉诏撰.元方生卒籍里无考.书凡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二十论,但详病源,不载方药.惟附导引法,其言精密,询汉代医经经方之遗绪.宋朝旧制用以命题课医,太平圣惠方以此论冠于每篇之首.今时传本系明汪济川,方矿校,前有宋天圣五年学士宋绶序.案隋书经籍志,有吴景贤诸病源候论五卷,目一卷,旧唐志作五十卷,新唐志吴景贤巢方病源候论各五十卷,宋志始专存巢氏而去吴氏.疑当时吴景贤巢元方皆编撰官书者,唐时所存,或系各人稿本,宋时察其雷同,故去吴存巢.隋志五卷上当脱十字,不然,则五卷书岂有一卷目耶.

    作者:相鲁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取穴规律分析

    针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从脏腑辨证归肾、脾两脏,本在肾,肾阳虚衰,标在脾,脾阳虚弱,运化水湿无力,久致痰湿瘀阻治病.为探讨针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取穴规律,笔者利用CNKI数据库,以针刺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关键词,检索文献里有穴位记录的有效文献共18篇.将文献中的穴位按照辨证分型归纳总结,将本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分为温阳通络法、活血化瘀法、健脾利湿法三大类.温阳通络法取穴以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活血化瘀法以行气活血为原则,取穴以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主藏血之肝经,化生气血之脾经为主;健脾利湿法取穴方法多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之健脾利湿的穴位为主.

    作者:周培娟;王乐;王爱成;宋佳杉;李丹;刘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炎症在腹膜透析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腹膜透析治疗可导致微炎症状态的发生,其还与PD患者心血管疾病、营养、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测定CRP、IL-6、TNF-a等炎症因子,来判断是否存在微炎症状态,对PD患者的预后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预测.

    作者:李真;盛梅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针灸配合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55例

    观察针灸配合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芬必得口服,月经疼痛时开始服用,感觉消失后停止服用,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埋线联合针灸疗法.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对照组60例,痊愈15例,好转22例,无效23例,有效率为61.67%,治疗组55例,痊愈23例,好转2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7.2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配合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涂安燕;刘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52例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盆腔性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未发生明显反应;观察组复发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亚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