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TT法研究化疗药物对人胃癌细胞株的药效动力学特征

葛勇前;何志明;凌云华;夏云瑞;陆国椿

关键词:细胞株, 细胞培养, 化疗, 药效学, 胃癌, MTT法, 氟尿嘧啶, 阿霉素, 丝裂霉素, 顺铂
摘要:目的:研究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阿霉素(Dox)、顺铂(Cis)对人胃癌细胞株(SGC)的作用特征,探讨SGC细胞株对单一及联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化疗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方法:SGC细胞株在含有不同药物的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中孵育不同时间,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抑制率,化疗药物浓度参照其在人体的高峰值浓度,选择其峰值浓度的1/25~2倍范围,作用时间选择2~24 h.结果:SGC细胞株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Dox敏感,其次为5-FU、MMC,对Cis不敏感.5-FU+MMC、5-FU+Cis及5-FU+Dox+MMC的联合应用表现了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5-FU、Dox及MMC三药联用显著;尽管Cis单用不敏感,在联合应用中也表现了较强的协同作用.相同药物作用时间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Dox、5-FU和MMC对SGC细胞株的抑制率明显增加,Cis的抑制率无明显变化;相同浓度下,药物作用时间对SGC细胞株的抑制率也有显著影响;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也表现了相似的特征.结论:SGC细胞株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细胞株的抑制率,单用不敏感的药物,联合应用中也可能表现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在影响药效动力学的主要因素中,在我们试验范围内,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等.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亚叶酸钙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

    目的:研究国产和进口亚叶酸钙片在12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同体交叉试验后,血样采用固相萃取后经RP-HPLC法测定血浆中亚叶酸钙的浓度,计算两种片剂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国产片和进口片单剂量po后,tmax分别为(2.4±0.3)和(2.3±0.3) h,cmax分别为(720±96)和(720±109.9) ng/ml,AUC0→t分别为( 6 382.3± 1 234.1)和( 6 287.7± 1 079.4) ng*h/ml,AUC0→∞分别为( 7 398.8± 1 331.5)和( 7 263.5± 1 225.3) ng*h/ml,MRT0→t分别为(5.88±0.17)和(5.84±0.31) h,T1/2分别为(8.69±1.09)和(8.40±1.21) h.国产片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7±9.6)%.结论:两种片剂在健康志愿者体内为生物等效.

    作者:郑璐侠;段更利;陈钧;黄建明;顾丽华;梁建英;李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尼卡地平与3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试验

    尼卡地平(nicardipine,NC)为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其注射液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时,以0.1 mg/ml的浓度,在24 h内缓慢iv gtt,以稳步控制血压[1].该药iv gtt时间长达24 h,研究其在输液中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报道.我们研究了温度、光照对NC在3种输液中24 h内的稳定性情况,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系统:LC-10AD型泵,SCL-10A系统控制器,SIL-10A全自动进样器,SPD-10A紫外检测器,C-R7A记录仪;DG-1型多功能恒温箱;Mettler Toledo Delta320-S型pH计;YB-2型光照仪;Millipore超纯水系统(Mili-Q).

    作者:王斌;何娅;郁韫超;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MTT法研究化疗药物对人胃癌细胞株的药效动力学特征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阿霉素(Dox)、顺铂(Cis)对人胃癌细胞株(SGC)的作用特征,探讨SGC细胞株对单一及联合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化疗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方法:SGC细胞株在含有不同药物的不同浓度的培养基中孵育不同时间,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抑制率,化疗药物浓度参照其在人体的高峰值浓度,选择其峰值浓度的1/25~2倍范围,作用时间选择2~24 h.结果:SGC细胞株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Dox敏感,其次为5-FU、MMC,对Cis不敏感.5-FU+MMC、5-FU+Cis及5-FU+Dox+MMC的联合应用表现了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其中5-FU、Dox及MMC三药联用显著;尽管Cis单用不敏感,在联合应用中也表现了较强的协同作用.相同药物作用时间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Dox、5-FU和MMC对SGC细胞株的抑制率明显增加,Cis的抑制率无明显变化;相同浓度下,药物作用时间对SGC细胞株的抑制率也有显著影响;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也表现了相似的特征.结论:SGC细胞株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细胞株的抑制率,单用不敏感的药物,联合应用中也可能表现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在影响药效动力学的主要因素中,在我们试验范围内,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细胞抑制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等.

    作者:葛勇前;何志明;凌云华;夏云瑞;陆国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司巴沙星和茶碱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司巴沙星和茶碱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样经离心后,分离血清,直接进样测定,用20mmol/L硼砂缓冲液分离,298nm为测定波长,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结果:血清中司巴沙星和茶碱分离良好,分别在1.2~12.5 μg/ml和3.8~37.6 μ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血清低检测浓度分别为0.8和2.5μg/ml.结论:本法可作为司巴沙星和茶碱药物动力学研究时的血药浓度测定法.

    作者:王志;王桂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国产与进口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的药物动力学比较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8∶1)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交叉iv gtt两种制剂,采用RP-HPLC法测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对两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进行比较.结果:iv gtt 4.5 g后国产制剂的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的T1/2β分别为(0.83±0.12)、(0.81±0.05) h,AUC分别为(617.72±94.83)、(70.78±2.88) mg*h/L;进口制剂两组分为T1/2β分别为(0.81±0.09)、(0.82±0.05) h,AUC分别为(663.84±70.35)、(72.30±3.72) mg*h/L,经双单侧t检验,两种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黄仲义;汤震;仇益群;赵明华;谢荣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药黄药子对大鼠阿霉素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药子(DBR)作为抗癌药对大鼠阿霉素(Dox)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测定血浆及尿中Dox浓度的HPLC法,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对照组(仅给予Dox)与试验组(给予DBR及Dox)之间的末端除速度常数[β,(0.44±0.23)、(2.48±0.43)h-1],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速度常数[k21,(0.580±0.243)、(3.10±0.33)h-1],清除率[Cl, (2.42±0.49)、(1.66±0.48)L/h],表观分布体积[V, (0.14±0.05)、(0.08±0.04)L]及稳态表观分布体积[Vss,(2.09±1.47)、(0.23±0.15)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反,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57±0.62)、(3.88±1.31)μg*h/ml],分布速度常数[α,(25.54±7.85)、(26.34±2.55)h-1],中央室消除速度常数[k10,(19.20±8.30)、(21.0±3.20)h-1],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速度常数[k12,(6.19±1.39)、(4.66±2.56)h-1],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的结果也显示两组之间GPT水平无显著差异(n=15, P>0.05).对照组及试验组Dox的浓度为0.06、0.60、6.0 μg/ml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2.54±2.62)%、(64.83±3.84)%、(65.49±2.36)%及(66.54±2.39)%、(69.47±7.00)%、(73.17±1.76)%.原型Dox在尿中回收率(Xu%)试验组(5.62±0.63)%,显著低于对照组(8.03±0.83)%(P<0.05).HPLC法对血浆及尿中Dox的低检测限为0.01 μg/ml,血浆中不同浓度提取回收率为90.96%~98.25%,Dox浓度为0.12、0.80、1.40 μg/ml的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6%(n=5).结论:DBR与Dox在大鼠体内存在药物动力学的相互作用,DBR主要是影响Dox在组织的分布.

    作者:龙晓英;朱敏;李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氟尿嘧啶局部治疗耳郭浆液性软骨膜炎204例

    耳郭浆液性软骨膜炎,又称耳郭假性囊肿、非化脓性软骨膜炎或耳郭软骨间积液等.多见于中年男性,诊断不难.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1989年5月~1999年6月采用氟尿嘧啶局部注射治疗204例病人,收到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162例,女42例,年龄18~68 y,其中30~60 y 175例,占总数 85.7%.病程短3 d,长者3 mo,均为单耳发病.病变位于舟状窝95例,三角凹及对耳轮61例,位于耳甲腔48例.病变以耳郭中上部为主.1.2 治疗方法注射用氟尿嘧啶0.25 g(南通制药总厂,1 支10 ml,0.25 g),病变部位及周围皮肤严格消毒,在积液低部位,用7号针头空针刺入囊肿,抽净积液后,不拔出空针头,更换吸有药液的针管将药液注入,反复冲洗后,保留少许药液于囊内,不需其他处理.当日注药治疗一次后,嘱患者10 d后复诊,若积液未消失,可重复治疗.

    作者:蔡洪海;谭清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型NO供体SP/W-5186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研究一种结构中含有半胱氨酸的新型一氧化氮供体SP/W-5186,在新西兰兔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兔缺血45 min继之再灌注180 min.再灌注前5 min,通过静脉单剂量给予低剂量(0.3 μmol/kg)或高剂量(1 μmol/kg)的SP/W-5186.结果:给予0.3 μmol/kg SP/W-5186对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心功能指标没有影响,可显著地降低血小板聚集,减少白细胞聚集.类似物SP/W-6373则不产生任何保护作用.结论:由SP/W-5186中释放的NO可显著地保护心肌组织,减轻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PMN-内皮的相互作用和保护内皮功能.

    作者:刘皋林;安登魁;张正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洛美沙星致颅内高压1例

    [病例] 男,68 y.因反复咳嗽、咳痰10 a,气喘2 d入院.以往无心脏病及高血压病史,无反复头痛、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 38.3 ℃,BP 15/10.67kPa(120/80 mmHg),颈软,桶状胸,双肺满布哮鸣音,HR 90 beats/min,克尼格征(-).血尿素氮6.20 mol/L,肌酐70 mol/L,痰培养为塔特姆(EF-9)菌生长.诊断为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给予0.2%洛美沙星注射液(湖南湘阳制药厂,批号 99042713)200 ml iv gtt,另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治疗.d 7出现喷射状呕吐、头痛.神经内科查体:颈部抵抗(+),克尼格征(+),BP 20/14 kPa(150/105 mmHg).ECG: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51 beats/min,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腰穿脑脊液压力3.12 kPa,清亮,常规及生化检查无异常;头颅CT示脑萎缩.诊断为良性颅内高压,即给予20% Mannitol 250 ml快速 iv gtt后,仍诉头晕、呕吐3次,考虑为洛美沙星或氨茶碱引起的不良反应,即停用,次日头痛缓解,BP 16/9.33 kPa(120/70 mmHg),HR 80 beats/min.d 9再用洛美沙星200 ml iv gtt,又出现头痛、呕吐,停用后次日无不适,d 11出院.

    作者:郭欣然;卓文燕;钟世湖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2例

    目的:探讨国产尿激酶(UK)对老年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 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996年6月~1998年6月,对12例老年DVT患者采用UK溶栓治疗,首剂量UK 100万IU加入NS 500 ml iv gtt,次日起UK 50万IU溶于NS 250 ml iv gtt维持6 d,共7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每天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值,溶栓前后检查BUN、Cr、WBC、BPC、Bt、Ct、纤维蛋白(Fg)等指标,并作下肢腿围周径差的测量和多普勒超声的随访检测以评判疗效.结果:UK治疗老龄急性DVT的有效率91.7%,优良率50%;超声检查:血栓溶解9.0%,改善81.8%,无变化9.0%;溶栓后Fg明显降低(P<0.01),PT显著延长(P<0.01).用药期间未发现出血、低血压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UK为治疗老龄急性DVT的安全、有效药物.

    作者:李黎;庄舜玖;戚韶红;宋晓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减肥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提高,肥胖症已成为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疾病.它是受生物-行为-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一种多基因性的疾病,可以诱发一些严重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其治疗原则应提倡综合疗法,即以膳食与运动疗法为先导,结合行为疗法,在此基础上若仍不能控制体重,再辅助药物疗法.药物治疗目的不仅是局限于肥胖本身,而且应有益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防治.治疗肥胖症的药物很多,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抑制食欲、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肠道消化吸收以及植物类和其他一些正在研究中的如肥胖基因产品等(表1).

    作者:吴平;胡永狮;杜青云;陈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传统认为雌性激素是子宫肌瘤发病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应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观察其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愿要求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30例,年龄28~54 y,平均41.3 y.其中月经量增多者7例,下腹痛者7例.无肝、肾疾患,无明显贫血.

    作者:谢熙;刘逸萍;游巧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舒筋活络液与头孢哌酮合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病例] 女,52 y.因反复尿濒、尿急24 a,再发作3 d,于1998年11月22日下午4时入院.入院诊断为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查体:t 37 ℃,P 80 beats/min,R 20 beats/min,BP 16.6/10 kPa (125/75 mmHg),左肾区轻度叩击痛.实验室检查:WBC 10.4×109/L,N 0.821;尿常规:RBC/HP,WBC+/HP,P ,无药物及酒精过敏史.入院后予以抗生素治疗.11月30日,用头孢哌酮注射液(上海先锋药业公司,批号 980617)2.0 g,bid×7 d,iv gtt.12月4日上午9时患者因左侧胸肋及左膝关节痛,po舒筋活络液(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970301)30 ml后约2 min,患者突然出现面色潮红、头昏、气促、心慌、胸闷,测BP 9.3/2.7 kPa(70/20 mmHg),P90 beats/min,律齐,无杂音,考虑为舒筋活络液所致过敏性休克,予iv gtt 5% GS 500 ml,iv多巴胺60 mg,间羟胺20 mg,地塞米松10 mg,im 肾上腺素,吸氧,心电监护.查ECG示窦速及T波低平,予硝酸甘油1 mg含服.经上述处理20 min后,症状基本消失,BP稳定于12~13.3/6~6.7 kPa(90~100/45~50 mmHg).12月5月9∶40又出现BP下降,至12月7日期间,BP在11.6/4~13/7.4 kPa (87/30~97/56 mmHg)之间波动,DBP低时达4 kPa(30 mmHg).患者诉头昏、腹痛、乏力,晚间上厕所时晕倒一次,BP不稳定50 h左右,一直予升压药维持.12月7日14∶30,停用头孢哌酮,22∶00 BP稳定于13.7~11.6/8.4 kPa (103~87/63 mmHg).查P62 beats/min,逐减升压药.12月8日BP正常,病情稳定,12月12日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戴冰;邓顺珍;肖子曾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型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

    近15 a来,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已认识到,这一类患者部分的阴性症状是单纯、原发的,并可能与多巴胺能功能减弱有关,故对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欠佳.因此,有必要寻找新型治疗药物.氨磺必利(amisulpride,ASP),商品名Solian,是由Sanofi-Synthelabo公司开发的一种针对阴性症状具有显著优点的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系苯甲酰胺类衍生物,化学名称4-氨基-氮-1-[(1-乙基-2吡咯烷)甲基]-5-乙基磺酰-2-甲氧基苯甲酰胺[4-amino-N-1[(1-ethyl-2-pyrrolidinyl)methyl]-5-(ethylsulfonyl)-2-methoxybenzamide].分子结构式如图1.

    作者:沈一峰;李华芳;顾牛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尿激酶-抗尿激酶抗纤维蛋白双特异单克隆抗体复合物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目的:研究尿激酶-抗尿激酶抗纤维蛋白双特异单克隆抗体复合物(UK-BI9E11)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小鼠iv UK-BI9E11后,用平板法测定不同时间小鼠血清中尿激酶的活性,并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本方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UK-BI9E11在血中的经时变化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与注射尿激酶所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相比,注射UK-BI9E11后的T1/2α、T1/2β均延长.结论:BI9E11与UK形成复合物后,可延长尿激酶在血中的T1/2α、T1/2β.

    作者:孟德鸣;庄燕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口服大剂量甲氧氯普胺致锥体外系反应5例

    本科2 a内收治5例因过量服用甲氧氯普胺致锥体外系反应病例.5例(3男2女),年龄18~28 y,(23.50±0.8) y.皆因恶心呕吐而服用甲氧氯普胺片(北京双桥医药公司,5 mg/片).病人取药回家后,将药瓶标签说明书上的每次服用5~10 mg,误认为5~10片,且日服2~3次,服药2~3 d后出现锥体外系反应而来我院急诊.5例病人出现锥体外系反应时,服用甲氧氯普胺剂量/时间为:150~350(250.1±56.0) mg/24~56(36.2±3.1)h.患者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5例均出现肌震颤,头向后倾及斜颈,其中2例出现阵发性双眼向上凝视,4例出现发音困难,3例出现共济失调.来院急诊的5例病人均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对答正确,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无脑膜刺激症.所有患者均经留观po苯海素片治疗后痊愈出院.

    作者:胡桃红;戚小娟;袁牧;黄远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国产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制剂的人体药物动力学

    目的:研究国产头孢哌酮(CPZ)和舒巴坦(Sul)复方制剂在正常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恒速iv gtt 2 g国产或进口复方制剂(Sul、CPZ各1 g),用RP-HPLC法分别测定CPZ和Sul的经时血药浓度.药-时数据用3P87程序拟合.结果: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国产制剂单剂量iv gtt后,CPZ的AUC0→∞为(229.10±44.21) μg*h/ml,T1/2β为(2.20±0.49) h,MRT为(2.96±0.95) h,Cls为(4.7±0.9) L/h,Vc为(7.9±1.3) L;Sul的AUC0→∞为(65.90±6.71) μg*h/ml,T1/2β为(1.11±0.21) h,MRT为(1.53±0.40) h,Cls为(16.0±1.9) L/h,Vc为(15.7±4.6) L.方差分析显示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国产与进口制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与进口复方制剂的药物动力学基本相似.

    作者:张奇志;王峰;蒋新国;张奕;李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清热解毒液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YWG-C18(10 μm,4.6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pH 3.2的0.13 mol/L NaH2PO4缓冲液(25∶75),检测波长为326 nm.结果:回归方程Y=0.367×10-7X+0.006 6, r= 0.999 7,线性范围在0.129~1.29 mg/ml.结论:此方法提取简单,准确度与重现性均符合测定要求.

    作者:郑力行;王以俭;王健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醋柳总黄酮对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醋柳总黄酮(TFH)及其单体降压及心血管综合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TFH、槲皮素(Que)、异鼠李素(Isor)对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SMC)及兔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的影响,用卡托普利(Cap)作对照.结果:TFH、Que、Isor对ASMC ACE活性及AngⅡ生成有显著持久的抑制作用,对血浆ACE活性及AngⅡ生成也有短暂抑制作用;TFH、Que、Isor对ASMC、ACE活性和AngⅡ生成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兔血浆,持续时间较血浆长.结论:TFH及其单体对ACE活性及AngⅡ生成的抑制作用,特别是细胞内作用,可能是其降压及心血管综合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朱福;章茂顺;王家良;符宗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癫患儿血清中氯硝西泮

    目的:建立检测血清中氯硝西泮(CZP)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测CZP血药浓度,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0.5 ml样品用Tris-HCl缓冲液-乙醚系统萃取净化.色谱条件:以C18反相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1%磷酸溶液(35∶15∶55 V/V),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54 nm.结果:CZP在20~ 1 4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血清中低检测限5 ng/ml,绝对回收率91.8%~94.6%.9例使用剂量为0.078~0.36 mg*kg-1*d-1的癫患儿稳态谷血药浓度为79.8~274 ng/ml,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除嗜睡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适合于体液中CZP的监测及药物动力学研究;本研究也表明儿科所用的CZP抗癫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可靠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华年;刘智胜;王芳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