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痤疮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的检测

张保恒

关键词:寻常痤疮, 白三烯, 血清
摘要:目的:探讨白三烯( letukotriene)在寻常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对65例寻常痤疮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三烯浓度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C4、LTE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B4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C4、LTE4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组间比较:各级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LTC4、LTE4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白三烯B4可能在寻常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与寻常痤疮的病情轻重程度无关. 白三烯C4、白三烯E4可能未参与痤疮的炎症过程.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 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B超联合心电图及单独采用B超及心电图的诊断效果. 结果:以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组患者的左室肥厚诊断准确率(66.67%)明显高于单独采用B超诊断组患者准确率(60.00%)及单独采用心电图诊断组患者准确率(40.00%)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B超联合心电图的方式作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较单独采用B超或心电图的诊断方式,其效果更为显著,准确性更高,具有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屈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血管加压素对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特立加压素( TP )对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大、小剂量组(每组42例)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血管加压素输注后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血管加压素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SVR)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休克指数均明显降低,排尿量显著增加,同时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乳酸清除率与混合静脉血液饱和度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且改善程度基本一致( P>0.05). 结论:大小剂量的TP 治疗对于脓毒性难治性休克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较大剂量血管加压素的使用与小剂量相比在血流动力学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对于脓毒性难治性休克患者推荐使用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持续输入TP 同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

    作者:李乐;谭奕东;韦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8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药物治疗,观察组( 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凝血指标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 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痤疮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的检测

    目的:探讨白三烯( letukotriene)在寻常痤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对65例寻常痤疮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白三烯浓度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寻常痤疮患者组血清LTC4、LTE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B4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各级痤疮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清LTC4、LTE4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组间比较:各级痤疮患者组血清LTB4、LTC4、LTE4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白三烯B4可能在寻常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与寻常痤疮的病情轻重程度无关. 白三烯C4、白三烯E4可能未参与痤疮的炎症过程.

    作者:张保恒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水平联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甲状腺功能出现亢进时,临床上将此症状简称为甲亢. 具体而言,甲亢是由于许多因素致使甲状腺的正常作用出现异常亢进现象,或者在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所引发的一种临床十分多见的内分泌类病症[1]. 邹玉婷等人[2]报道称,甲亢的临床特征常表现为代谢增加和甲状腺肥肿,以及眼球突出或神经以及心血管正常作用发生混乱.在常规的病理状态中,人体的甲状腺腺体会呈现出弥漫性,结节性或者是混合性的肿胀状态. 张爱玲等人[ 3]报道指出,甲状腺激素作为人体中能够对其正常发育功能进行有效维持以及对正常代谢进行调节的必需型内分泌性激素,若甲状腺功能一旦紊乱,就会致使患者体内的血脂与所含蛋白质以及正常糖代谢功能产生紊乱. 为了能对甲亢患者进行较好地针对性治疗以及使此病获得更好的预后作用,本文对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和血脂水平联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孙羽;邱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相关临床护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APECHEⅡ评分,测定胆碱酯酶浓度. 实验组急性有机磷中毒为中度、重度患者采取纳洛酮预防呼吸衰竭. 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人数、住院天数、治愈率. 结果: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 两组中、重度患者比例相似(χ2=0.11;P=0.74).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χ2=6.59;P=0. 01).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05;P=0.04) ,且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 结论:本研究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有机磷治疗的治愈率.

    作者:杨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 , IBS 发病率为15%~22%,每年约有500万人因此病而就诊,年消耗医疗费80亿美元. 迄今为止,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对症治疗,见效迅速,但易反复,远期效果不理想. 而中医在该方面发挥了很大优势,副作用小,远期效果好.

    作者:付聪敏;王烨;董丽萍;王迎寒;刘玉玲;张晓峰;东岫岩;郭洪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药物联合认知治疗对早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治疗对早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早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治疗组与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组,均为50例. 利培酮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均仅给予利培酮片口服治疗,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组在利培酮治疗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另予认知治疗. 治疗3 个月后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评估生活质量,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评估精神症状. 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QOLI-74评分均升高,PANSS评分均下降,但利培酮联合认知治疗组的两类评分均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药物联合认知治疗较单一药物治疗可更大程度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杨正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 根据患者的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MoCA子项目评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结果:非杓型血压组、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注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正常血压曲线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异常血压曲线组,MCI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oCA评分低于非杓型血压组,且MCI的发生率较高,超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反杓型血压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具有异常动态血压曲线形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超杓型血压曲线患者为明显.

    作者:程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血乳酸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乳酸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第3日分别统计血小板计数( PLT)、动脉血气中乳酸( LAC)水平、降钙素原( PCT)及APACHE 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分析组间P LT与LAC的变化. 结果:死亡组的第1日、3日LAC、PCT、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而PLT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与血乳酸水平均与PCT及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 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与第1日比较,第3日LAC明显升高( P<0.01) ,而PLT降低( P<0.05). 结论: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乳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二者是判断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许守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状腺球蛋白测定联合131 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清甲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 131 I清除甲状腺后,测定甲状腺球蛋白( thyroglobulin,Tg )联合131 I全身显像术后监测和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102例甲状腺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经 131I清除甲状腺后,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患者术后6个月作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并同时做131 I全身显像( 131 I-WBS). 结果: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有6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复发/转移. 15例血清Tg<4.14ng/mL中有3( 20.00%)例DTC复发/转移,131I-WBS阳性者5(33.33%)例);21例血清4.14ng/mL14.46ng/mL中有48(72.72%)例DTC复发/转移,39(59.09%)例TgAb阳性,131 I-WBS阳性者41(62.12%)例. 结论:甲状腺球蛋白测定联合131 I全身显像对监测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清除甲状腺后评估和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及钙化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 CHD)合并2型糖尿病( T2MD)患者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分布情况及其钙化特征. 方法:根据糖耐量测试果将其 118 例 CHD 患者分为合并 T2MD 组 55 例( FPG>11. 1mmoL/L)以及CHD( FPG≤11.1mmoL/L)组6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检出率、分布情况及钙化特征. 结果:与CHD组相比,合并T2MD组患者年龄、FPG、HAblc、TC、TG、LCL-C、hs-CRP、BMI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HD共观察冠状动脉1120段,斑块发生率为128 段( 11.43%) , T2MD 组共观察冠状动脉542 段,斑块发生率为258 段( 47.60%). 两组LAD、LM、LCx、RCA粥样斑块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与CHD组相比,合并T2MD组患者斑块钙化数量显著增多,斑块钙化弧面积显著减少,差异显著( P<0.05) ,而两组钙化弧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血糖、血脂水平上升可能是CHD合并T2MD发生的重要因素,CHD合并T2MD患者斑块发生率显著上升,其冠状动脉钙化负荷更加重,负荷加重可能与斑块钙化数量增加有关.

    作者:郭靖涛;周江;罗东雷;刘波;王福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行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后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行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后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在我院同意手术治疗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104例进行研究. 根据数字法随机对104例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组则实施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对比不同术式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pitzer 评分和QOL评分均增加,但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腹壁切口长度和消化道重建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在癌症转移、复发及死亡等方面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对于患有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实施保留胃窦的空肠间置双通道术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预后状态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国宏;邓先锐;岳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血清 Try-2 CA 199 CA125与胰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针对血清Try-2、CA199、CA125与胰腺癌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贵阳医学院肝胆外科诊断为胰腺癌的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的就诊人员30例,胰腺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 Try-2、CA199、CA125进行检测,并针对血清Try-2、CA199、CA125与胰腺癌诊断中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本次研究中病例组患者与健康组体检人员的血清CA125、CA199、Try-2,均有显著差异,且病例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病例组患者诊断中血清CA125、CA199、Try-2的灵敏度分别为63. 33%、86.67%、83.33%,特异度分别为80.00%、90.00%、86.67%,误诊率分别为20.00%、10.00%、13. 33%,漏诊率分别为36.67%、13.33%、16.67%. 血清CA125、CA199、Try-2联合检验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6.67%、93.33%、6.67%、3.33%. 结论:在胰腺癌的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Try-2、CA199、CA125,可以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价值,可以为胰腺癌患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有利的条件.

    作者:杨鹏;赵建勇;江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 MMP-9 EGF 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以及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分别选取62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和58例同龄健康女性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MMP-9和EGF含量. 结果:病例组MMP-9及EGF血清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01). 粘膜下肌瘤组MMP-9及EGF血清水平高于非粘膜下肌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MMP-9及EGF血清水平与子宫肌瘤的大直径无关( P>0.05). 结论:MMP-9和EGF与子宫肌瘤发病相关,MMP-9和EGF血清学水平可以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之一,并对鉴别子宫肌瘤生长位置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琼;申英;曹丽娟;李秀梅;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重组人促红素治疗恶性肿瘤伴贫血的药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在恶性肿瘤伴贫血治疗中的临床药物疗效. 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确诊的60例恶性肿瘤伴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加叶酸加维生素B12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指标水平、卡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发现实验组的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χ2=5.45,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 ,其中实验组改善的幅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两组服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组的Karnofsky评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临床上应用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恶性肿瘤伴贫血的药物疗效显著.

    作者:张霞;曾泗宇;石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廊坊市 2010 年至 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河北省廊坊市2010至2013 年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至2013年廊坊市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2010年至2013年河北省廊坊市共报告了21841例手足口病,年平均发病率为127.83/10万,报告重症及死亡病例473例(2.17%),其中死亡9例(0.04%),四年重症病例报告数分别为125、41、279和28例,重症发生率分别为1.64%、1.15%、5.47%和0.51%,4~9月份为重症病例发生高峰,≤3岁共411例( 86.89%) ,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 419例,88.58%) ,农村(330例,69.77%)发病数高于城镇(143例,30.23%). 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1.66:1. 结论:廊坊市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报告数少,重症病例波动趋势明显,死亡病例每年均有发生.今后应加强农村地区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防病及早期识别意识,重点加强对重症病例的监测,避免死亡病例的发生.

    作者:褚兴杰;赵琪;王宇卓;雍雲雲;孙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80例严重感染患者,其中43例根据ACCP/SCCM共识的确诊标准确诊为重症细菌感染,作为试验组,37例为非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计数. 结果: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试验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敏感性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与其他两个指标敏感性分别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明显较高,P<0.05. 结论:重症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的检测值会明显升高,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的患者,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敏感性也较高,临床诊断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闫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脊柱侧凸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进展

    脊柱侧凸是发生在三维空间上的结构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侧凸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脊柱侧凸的70%,是指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伴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出现的脊柱侧凸及旋转畸形[ 1].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遵循着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发展过程,运用适度原则和优化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使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又有了创新,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燕;周开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双源 CT 冠脉成像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双源 CT 冠脉成像( DSCTCA)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MPI)对冠心病( CA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115例临床确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一周内分别行DSCTCA和MPI检查,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冠脉造影( CAG). 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CTCA、MPI及两者联合运用诊断CAD、检出病变血管的效能. 结果:115例患者中,CAG有一支及一支以上冠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68例,其中单支病变17例,双支病变35例,三支病变16例;共计204支,管腔狭窄率≥50%的冠脉累计135支. DSCTCA、MPI及二者联合运用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4%(56/68)、80.9%(38/47)、81.7%(94/115);76.5%(52/68)、78.7%(37/47)、77.4%(89/115)和92.6%(63/68)、76.6%(36/47)、54.8%(63/115);DSCTCA、MPI和两者联合使用检出病变血管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77.8%(105/135)、90.5%(190/210)、85.5%(295/345);73.3%(99/135)89.0%(187/210)、82.9%(286/345)和85.2%(115/135)、82.9%(174/210)、33.3%(115/345). 结论:DSCT-CA和MPI均是临床诊断CAD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两者结合既能灵敏诊断心肌缺血,又能较好反映冠脉血管病变,为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程建和;王胜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