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滨;胡元生;邹柳燕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讨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对于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意义,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治疗,32例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积极的抢救,进行快速止血和腹部探查手术,经过ICU内复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确定性手术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对32例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后其症状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2例患者因为救治不利而死亡,其余32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感染,经引流治疗均恢复.结论:对于严重腹部损伤并且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指征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积极进行抢救工作,根据患者腹部损伤特点,选择合适的确定性手术方式,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海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旧诊断标准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新诊断标准在GDM中的适宜性.方法:选择我院采用旧标准漏诊GDM而采用新标准确诊的GDM孕妇共200例,随机分入研究组1(GDM管理组)和研究组2(GDM不管理组),每组各100例;另外,把采用旧标准糖耐量试验(OGTT)第3h血糖异常,但采用新标准血糖正常的孕妇100例纳入研究组3,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按照新标准血糖值正常的孕妇100例纳入对照组,对各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1与研究组2相比,在胎儿发育异常、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产道损伤、羊水过多、早产等的发生率显著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3与对照组相比,各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标准将旧标准漏诊的更多孕妇纳入诊断并给予管理,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我国人群GDM诊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新标准中省略OGTT第3小时血糖检测对于中国人群GDM诊断的影响不大.
作者:邹清如;黄利兰;宋薇;蔡芬兰;张妍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拓扑替康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26例患者采用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化疗,研究组22例患者采用拓扑替康联合化疗.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拓扑替康联合化疗在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方面具有较好疗效和安全性,适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吕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以及波动情况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指导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及时准确地判断危重患者的预后.方法:对202例EICU的危重患者行血乳酸水平测定,分别在入住30min内、12h、48h和72h后分别进行血乳酸测定,比较血乳酸水平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浓度有密切相关.危重病组患者血乳酸浓度升高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增高,死亡率从12.67%增加至55.22%(P<0.05),而死亡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分值、血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浓度与危重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危重病预后的敏感的量化指标.
作者:高新海;徐仲卿;赵文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7例臂丛根性损伤患者行71次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上肢主要功能,术后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2例患者,26例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肌力M3-M4级;18例恢复屈指、屈拇功能,肌力M3-M4级;2例恢复伸肘功能,肌力M3级;4例屈指、屈拇肌力M1级.结论: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林晓岗;顾立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对应用三联疗法对患有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还患有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8例.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A组,而无效率显著低于A组,卡方检验得,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38例患者中实验室检查证实Hp根除34例,根除率为89.47%;显著高于A组的73.68%(28/38).两组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三联疗法对患有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陆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科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使用左金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与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20例对比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均为就诊我院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小15岁,大80岁,平均年龄61.2岁;病史长12年,短6个月,平均8.3年;伴肠化生者12例;HP阳性者15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小20岁,大71岁,平均53.6岁;病史长15年,短4个月,平均10.4年,伴肠化生者15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1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疗标准:①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②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不适,应用抗酸药或进食可缓解.③X线钡餐造影见充盈缺损及龛影.④胃镜检查可见溃疡创面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见线型.创面边缘整齐,底部见白色或黄色渗出物,四周粘膜有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1].
作者:刘方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输卵管梗阻不孕症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腹、盆腔内各部位情况进行探查,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患病情况,选择采取不同手术,包括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伞部扩张术、输卵管周围粘连松解术等.观察患者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并通过电话随访跟踪患者术后宫内妊娠情况.结果:手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率71.11%显著高于手术前输卵管的通畅率41.11,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的宫内妊娠率有显著改善,并在18个月时达到了54.44%;虽然继发性不孕9-12个月的宫内妊娠率31.25%和45.83%分别大于原发性不孕的26.19% 和40.48%,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应用于输卵管梗阻不孕症,具有切口小、视野良好、手术精度高、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能显著提高宫内妊娠率的优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韩焕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纱垫填塞法治疗腹部手术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大出血采用纱垫填塞法止血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破裂合并肝后大血管出血4例,肝破裂合并门脉、胆管破裂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1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大出血1例,直肠癌骶前大出血2例.结果:7例患者止血成功,均在3-7d拔除填塞纱条,患者无术后再出血及腹腔脓肿形成.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纱垫填塞法治疗腹部手术大出血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纪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CD1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6例PTC和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的CD105、VEGF-C的表达,并计数CD105标记的MVD值.结果:以CD105标记的PTC组织中MVD值及VEGF-C的表达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VD值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P<0.01).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1).结论:CD105与PTC的微血管形成、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PTC标本中CD105、VEGF-C的联合检测可以为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杨智;王泉海;王天武;王东生;张万军;王运转;吴晓;何金嵘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结肠系膜完整切除手术治疗早期结肠癌病人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结肠癌患者48例为CME组,同时选取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早期结肠癌患者36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在腹腔镜下结肠系膜完整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对照组复发率(22.2%)明显要高于CME组复发率(0.02%),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19.3±6.0)枚,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1.6±4.6)枚,术中出血量为105mL要低于对照组出血量150mL,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系膜完整切除手术治疗早期结肠癌能够降低局部肿瘤复发率,提高结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杜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我院2009年至2010性病门诊病人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的感染率并检测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本院收集到的9857例标本进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9857例患者标本中4521例支原体阳性( 45.9%),其中Uu阳性2450例(54.2%),Mh阳性615例(13.6%),Uu+ Mh阳性混合感染1456例( 32.2%).4521例Uu、Mh、混合感染阳性标本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为:交沙霉素6.9%,15.5%,12%;氧氟沙星84.8%,1.3%,94.8%;司巴沙星63.4%,46.1%,67%;罗红霉素49%,84.4%,98.7%;阿奇霉素58.7%,46%,73.1%;强力霉素16.5%,15.4%,16.8%;美满霉素15.8%,15.9%,11.7%;克林霉素83.1%,53.6%,44.4%;左氧氟沙星55.4%,61.5%,52.7%.结论:UU和Mh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之一,通过对Uu和Mh的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可见对性病预防、保健及优生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指导临床治疗合理用药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国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了2007年9月以来我院100例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要点,有效的提升了小儿断肢再植的成功率.方法:对100例小儿断指再植患儿进行有效积极的护理和观察.结果:完全离断成活率达到75%,不完全离断成活率达到95%.结论: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断肢再植成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姜涌;王占忠;倪娇;赵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应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86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86例患者手术,因组织粘连及出血转开腹手术3例;手术时间25-70min,平均35min;手术出血平均30mL;发生并发症9例;经积极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良性病变的较好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朱云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诊断的特征及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各60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持续检测24h,分别记录SDNN、SDNN指数、RMSSD、和PNN50,并记录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患者缺血发作的时间、持续时间、心肌缺血阈变异性(IV)、每阵心肌缺血发作时高心率(HMIT)和低心率(LMIT).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无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症状组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间、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和心肌缺血阈变异性(IV)均明显低于有症状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存在心肌缺血的患者,当阈值变化速度越快时,其心肌缺血的变异率随着特维变化情况加快研究成果.
作者:王磊;夏云峰;刘润梅;李良;翟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清肌红蛋白(Mb)、心力衰竭的分级(NYHA分级)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社区门诊就诊的以冠心病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73 例,临床诊断为CHF,观察患者年龄、心功能、BNP、Mb、肾功能等多项指标.采用我国eGFR协作组于2006年发表了适合我国人群的简化MDRD公式来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FR,eGFR).结果:血清BNP浓度随着肾功能越差呈现逐级升高,表明BNP检测在临床上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血清Mb浓度随着肾功能下降而升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GFR分级与NYHA分级、BNP和Mb存在相关性,且eGFR相关性顺序依次为NYHA﹥Mb﹥BNP.eGFR与NYHA、Mb和BNP有显性回归关系.eGFR与NYHA、Mb和BNP呈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肾功能与血清BNP、Mb水平之间存在有相关性,血清BNP浓度随着肾功能越差呈现逐级升高,血清Mb浓度随着肾功能下降而升高,CHF合并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十分常见,在临床上判断CHF患者的血清BNP、Mb对于心力衰竭的价值时应关注肾功能的状况,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和病情估测的准确性.
作者:王琦;徐文;王敏;刘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集菌涂片方法检菌的效果,提高脓性标本细菌的检出率.为临床快速诊断和治疗细菌感染提供证据.方法:临床送检的脓性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进行相应染色后显微镜下找菌.未找到细菌的标本通过集菌方法处理后再次涂片检菌.结果:65例直接涂片没有找到细菌的脓性标本集菌后47例找到了细菌.其中G+球菌3例;G-杆菌38例;G+球菌和G-杆菌5例;抗酸杆菌1例.48例只有G-杆菌生长的培养结果中集菌涂片检菌找到G-杆菌40例;找到+球菌和G-杆菌5例.结论:集菌检菌方法能明显提高脓性标本中细菌的检出.
作者:齐桂娟;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肝转氨酶轻、中度增高的冠心病患者的调脂疗效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02例肝转氨酶轻、中度增高的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以辛伐他汀10mg-20mg睡前顿服.对照组给以丹田降脂丸1g,每日2次口服,观察治疗6个月,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治疗结束时作肝功能及血脂检查,观察肝功能及血脂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下降,而观察组血脂达标率更高,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酶明显升高.结论:他汀类药物对肝转氨酶轻、中度增高的冠心病患者的调脂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周明;田满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本院高龄骨科手术者的实例考察统计,确定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性与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类统计,治疗组患者使用腰麻-硬外联合麻醉,对照组患例采用常规麻醉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通过对手术接受者低温寒战、血压等指标的统计,来确定椎管麻醉术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性;通过对术后患例的恢复情况(有效率),来确定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效果.结果: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时,术中寒战,躁动的发生率1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脂肪栓塞发生率8%,低血压发生率21%,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较高,临床有效作用明显.
作者:石先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典必殊与新泪然联合应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n=47)给予常规处理后使用托百士进行治疗;观察组(n=53)给予常规处理后使用典必殊联合新泪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ST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BUT时间延长,ST分泌量增加,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9.36%的比例.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实施典必殊联合新泪然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中作为常规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卢亚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