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等比重和重比重的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疗效对比

陈琦妮

关键词: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等比重, 重比重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孕足月单胎产妇80例,ASA分级I-Ⅱ级,每组4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等比重罗哌卡因组(Ⅰ组)及重比重罗哌卡因组(Ⅱ组),观察注药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达高感觉平面的时间、大运动阻滞评分、达大运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评价、术中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寒战).结果:①两组患者BP在麻醉后5、10min时间点较麻醉前有所降低,其中组内比较I(5、l0min)、II(5min)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5、l0min I、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麻醉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达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达大运动阻滞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I组高于Ⅱ组(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两组麻醉效果评价:I组优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中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循环稳定性与麻醉效果,等比重罗哌卡因组优于重比重罗哌卡因组,完全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被强制戒毒人员人格诊断问卷调查

    目的:了解被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障碍状况.方法: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调查被强制戒毒人员262人.结果:被强制戒毒人员PDQ+4总分为(46.52±12.79);十二项人格障碍分量表分都高于国内普通人群,样本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被强制戒毒人员人格障碍的阳性率高达94.0%.十二项分量表中阳性率高的是反社会型(73.5%),其次是边缘型(61.4%).84.2%被强制戒毒者有2项以上人格障碍量表得分为阳性,每人平均阳性项目为(4.80±2.84).结论:被强制戒毒人员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尤以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多见.

    作者:王伟;邱国松;司亚东;贺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情况进行统计;请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使用SAS、SDS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136.37±57.93mL和189.45±44.26mL,对照组分别为152.84±59.02mL和210.37±43.82mL,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有69.88%和92.77%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对照组分别为40.26%和84.41%,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分别为42.91±7.35分和36.27±5.83分,对照组分别为48.13±8.02分和41.45±7.22分,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更低.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进行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减轻产妇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张继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经皮微波消融术进行改良,改进微波消融术的技术方法以提高微波消融术在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2008年3月至2010年6救治的84例肝癌患者,所有患者进行融前麻醉、镇痛,,对直径2cm以内的肿瘤拟实施单点不间断消融、对直径 3 -6 cm肿瘤实施多点不间断消融、对直径 6cm 以上的较大瘤体,只对瘤体外周组织进行环形不间断消融.同时对直径>4cm的肿瘤,在肝储备良好的前提下,先行 TACE,1周内实施微波消融;在彩色超声指引下,优先对肿瘤内滋养动脉主干进行消融;双针同时消融的范围大于单针消融的范围.观测所有患者的局部疗效、消融后复发率及2-3年生存率.结果:152个结节完全消融132个,完全消融率为86.84%;在随访中,完全消融的结节有35个结节出现了复发,局部复发率为26.56%;有23个结节出现了肝外转移或者肝内其他部位转移,远处复发率为17.42%;患者后1年内生存率为92.86%(78/84),2年内生存率为73.08%(57/78).结论:不间断消融对小结节性肝癌疗效显著,环形不间断消融简化了消融治疗过程,本文的消融方法治疗巨快性肝癌效果比较好.

    作者:麦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TG联合CsA治疗SAA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及预防对策

    目的:观察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不良反应,并进一步探讨临床不良反应的预防对策.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三年间在本院采用ATG联合CsA治疗SAA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6例SAA患者均完成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其中14例SAA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等不良反应,并有2例出现远期并发症,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结论:虽然ATG联合CsA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过敏反应及血清病等临床不良反应,但如果及时使用激素、抗过敏以及积极治疗的方法,可有效控制这些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就目前医学水平而言,采用ATG联合CsA治疗SAA患者仍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谢伟成;程淑琴;林翠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孕妇的分娩结局,了解疤痕子宫孕妇再次分娩的风险及并发症.降低因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的提高.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5例疤痕子宫妊娠分娩(实验组)及其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120例非疤痕子宫妊娠分娩(对照组)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疤痕子宫妊娠的分娩方式仍以剖宫产为主,社会因素仍是主要原因,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产程进展异常、脐带绕颈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宫破裂率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后分娩风险明显较非疤痕子宫高,临床应该严格控制无临床医学指征行剖宫产.

    作者:钱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等比重和重比重的罗哌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不同比重的罗哌卡因经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孕足月单胎产妇80例,ASA分级I-Ⅱ级,每组4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等比重罗哌卡因组(Ⅰ组)及重比重罗哌卡因组(Ⅱ组),观察注药后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达高感觉平面的时间、大运动阻滞评分、达大运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评价、术中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寒战).结果:①两组患者BP在麻醉后5、10min时间点较麻醉前有所降低,其中组内比较I(5、l0min)、II(5min)与麻醉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5、l0min I、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麻醉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达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达大运动阻滞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I组高于Ⅱ组(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两组麻醉效果评价:I组优于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术中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循环稳定性与麻醉效果,等比重罗哌卡因组优于重比重罗哌卡因组,完全可以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

    作者:陈琦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云南白药气雾剂预防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对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0例使用长春瑞滨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穿刺血管前在距离穿刺点上方5cm处喷洒云南白药气雾剂保险液,操作完毕后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均匀喷洒距离穿刺点上方5cm处,湿润后待干;对照组用50%酒精湿敷.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37%和23.68%,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对长春瑞滨致静脉炎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效果强于50%酒精纱布湿敷,使用也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海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甘露醇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肿胀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肿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07年5月至2011年8月间到我院诊治的73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肿胀患者,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任何药物治疗,采取自行消肿方法.对两组患者在治疗7d后的脸部消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中,痊愈28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0例,痊愈率为75.7%,对照组36例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4例,痊愈率为36.1%.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创伤性肿胀疾病,虽然可以自行痊愈,但所需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给予患者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凌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活髓切断术的应用进展

    活髓切断术自Witzel(1884年)开展,继之Newvilt(1933年)进行了实验性研究,获得了组织学成功,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病理学研究,近年来对手术适应症、麻醉方法、手术术式及盖髓药物等有了进一步的改良和发展:

    作者:闫玉东;马华航;崔玉华;宋九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梗塞TOAST分型与血清心肌酶补体C3纤维蛋白原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TOAST 各分型患者血清心肌酶、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 (Fbg)的差异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TOAST分型,根据分型结果将患者分为五组,即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组(LAA)(37例)、心源性脑栓塞组(CE)(25例)、小动脉闭塞脑梗塞组(SAO)(52例)、明确病因性脑梗塞组(OC)(8例)和不明病因性脑梗塞组(UE)(33例).检测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补体C3及纤维蛋白原 (Fbg)的水平.结果: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LAA)组、心源性脑栓塞组(CE)、小动脉闭塞脑梗塞组(SAO)患者血清AST、CK、CK-MB、LDH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明确病因性脑梗塞组(OC)和不明病因性脑梗塞组(UE)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患者间补体C3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及纤维蛋白原与脑梗塞TOAST 分型间存在密切联系.

    作者:吕风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外伤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明显减轻,总有效率观察组91.4%,明显优于对照组78.3%;且其躯体状况总有效率观察组87.1%,明显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的心理状态分析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积极配合治疗,致使躯体状况也早日恢复,重返家庭及社会.

    作者:王桂丽;狄旭;蒋自杰;王桂莲;潘义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采用A B分型及多针多平面张力带固定结合下蹲功能练习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康复训练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A、B分型,行多针多平面张力带内固定术,术后3周行下蹲功能练习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后X线拍片27例均达到解剖复位,且术后无感染或不愈合现象出现;随访时间半年至四年,平均2年,采用陆氏评分法,其中优18例,良8例,可4例.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按A、B分型可指导手术治疗,采取多针多平面张力带内固定术及及早期下蹲功能练习,能有效治疗并促进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愈合与膝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杨立英;田雅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加静脉滴注丹参针治疗孕期母儿血型不合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孕期母儿血型不合采用中药加静脉滴注丹参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孕期母儿血型不合孕妇150例,随机按研究组、中药组、西药组各50例划分,研究组采用中药加静脉丹参针治疗,中药组采用中药组方辨证治疗,西药组常规采用维生素E等药治疗,回顾三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4%,中药组总有效率为66%,西药组总有效率为48%,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及重度黄疸发生率均低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母儿血型不合采用中药加静脉滴注丹参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新生儿重度黄疸及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为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保障,利于母婴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罗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62例输尿管软镜下行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下行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肾结石患者给予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62例肾结石患者经输尿管软镜成功寻及结石58例,成功率为93.55%;经激光成功碎石56例,碎石成功率为92.32%;成功排石47例,排石成功率为87.10%.肾中上盏结石寻及率、碎石成功率及排石成功率高于肾下盏结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对肾中上盏结石治疗有效率高于肾下盏结石.

    作者:王宏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剖宫产74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第一位,胎儿因素占第二位,瘢痕子宫占第三位.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作者:李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CA199CA50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CA199、CA50联合检测对胰腺癌诊断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分析潮州市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各4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之间CA199、CA50水平,研究CA199、CA50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观察组CA199和CA5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可切除性和分期不同的情况下CA199、CA50水平差异显著(P<0.05);CA199和CA50联合检测能够提高准确性;CA199、CA50水平可作为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的判定标准.结论:血清CA199、CA50联合检测能够提供重要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青青;丘丽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定期尿激酶封管对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留置导管的影响

    目的:通过定期应用尿激酶封管,延长股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保证充分透析效果;提高了病人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方法:将32例股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肝素组封管,每组1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通畅率.结果:定期应用尿激酶封管组的透析充分性、血流量、导管留置时间、导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应用肝素封管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尿激酶封管能使导管通畅率增加,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及再次置管的痛苦.

    作者:吴细英;黄小曼;王晓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鼻源性头痛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方法.方法:收集我院42例鼻源性头痛患者资料为对象进行研究,全部患者通过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后确定鼻内镜下手术方案.结果:手术后全部患者恢复情况良好,32例患者头痛症状基本消失,用力过大或情绪有所波动时头部会出现轻微疼痛;7例患者治疗后症状虽然减轻,但没有完全缓解,头痛症状不定时加重;3例患者手术治疗后完全无效.随访中发现4例患者手术后复发.结论:及时进行鼻内镜手术准确除去鼻腔内部病灶部位,是有效治疗鼻源性头痛的方法.

    作者:刘雄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而B组患者则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47%)明显高于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的药物毒副反应并未较A组患者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及尼妥珠单抗治疗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安全高效,毒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覃莉;黄海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经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表测试分数≥5分的36-44孕周产妇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产妇产前均根据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在生产过程中或产后发生出血的患者均联合使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按摩子宫,行子宫动脉结扎,经观察证实无效后,对照组采用B-Lynch缝线术,观察组采用我院改良后B-Lynch缝线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效果.结果: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12例(产后出血率35.3%),观察组11例(产后出血率32.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采用改良的B-Lynch缝线术方法进行止血,其24h内累计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积极预防、采取各项治疗措施减少出血量.

    作者:邹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