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合理用药临床研究进展及有关措施

杨臻博

关键词:合理用药, 临床, 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措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从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及促进合理用药的相关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合理用药在临床的研究进展.结果:明确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加强用药指导等措施,可促进患者享有合理用药的利益.结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对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合理用药临床研究进展及有关措施

    目的:探析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措施,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病例资料,从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及促进合理用药的相关措施等方面,来分析合理用药在临床的研究进展.结果:明确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加强用药指导等措施,可促进患者享有合理用药的利益.结论: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的研究,对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臻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E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季文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椎管内囊肿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椎管内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情况以及5年的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病程长8年,短20天,下肢肌力减退12例,腰、骶尾部疼痛不适8例,肛门坠落感、小便潴留2例,下肢及臀部肌肉萎缩4例.MRI检查显示椎管内囊肿.手术治疗18例,4例因病程较短门诊观察治疗.随访17例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3例缓解,2例术后缓解,3个月后症状复发,予门诊保守治疗.结论:椎管内囊肿病程缓慢,临床表现及体征不典型,耐心、细致的体格检查必不可少,MRI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有明显的神经定位体征,且与影像学相吻合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李建荣;陈铮立;魏雨雨;叶世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顽痹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 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其病因至今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感染因子和遗传倾向有关[1].笔者用顽痹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取本院门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所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3]进行确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156例病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顽痹康治疗组及单纯西药治疗组各78例.

    作者:赵翠青;刘金钟;张兰英;朱立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T三维重建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形态特征的显示及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形态特征的显示及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别以VR、MPR、MIP重建,观察不同成像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相关重要征象的显示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MPR对病灶的显示能力与轴位成像相比并无明显优势(P>0.05);VR在显示边缘形态、内部结构及胸膜凹陷征方面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MIP在显示病灶边缘形态及灶周支气管方面显著优于轴位成像(P<0.05).结论:三维重建成像可显著提升CT诊断的准确性,是鉴别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春英;杨西海;激扬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MR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评价MRI在子宫内膜癌的影像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图像,重点观察原发肿瘤信号特点、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及宫旁组织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等MRI征象,按照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将所有病例行MRI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照分析.结果:MRI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的正确度、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肿瘤位于浅肌层为90.2%、91.2%、88.2%、93.9%、83.3%,肿瘤累及深肌层为90.2%、77.8%、92.9%、70.0%、95.1%,肿瘤子宫颈浸润伴周围脏器侵犯为100.0%、100.0%、100.0%、100.0%和100.0%,总的准确率为90.2%.结论:MRI能多角度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瘤灶、浸润深度、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计划的制定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福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芦笋中硒元素的测定方法探究

    目的:建立测定芦笋中硒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硝酸-高氯酸微波消解后,在铁氰化钾-盐酸体系中,选用佳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条件,采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分析.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为0-0.8 μg/mL,检出限为0.024 μg/mL,回收率为96.7-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1.28%.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适用于芦笋中硒的含量测定.

    作者:于辉;吕瑞芳;秦博文;陈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灌流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6例,分为血液透析灌流组(HDP组)和对照组.HDP组在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总量、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63例血液透析灌流(HDP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精神好转、食欲好转、尿量增加.HDP组的阿托品用量及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7d后HDP组的Ch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P组致死的严重并发症较对照组低.结论:血液透析灌流组可明显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清醒时间及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TEN p53及hTERT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PTEN、p53及hTERT在Ⅰ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同步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中的p53、PTEN、hTERT的表达,取同期49例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做对照,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0.8%,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97.9%,且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分级、FIGO分期、淋巴转移、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相反,hTERT和p53两种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67.3%、38.8%)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并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FIGO分期呈正相关.结论: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PTEN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减少,而P53及hTERT呈表达升高,三者均可作为子宫内膜诊断及判定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张桂香;李春辉;齐洁敏;申兴斌;庄新荣;冯振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针刺配合TDP治疗痛经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针刺配合TDP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科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实验组则进行针刺配合TDP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99%)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7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配合TDP治疗痛经疗效明显,可起到通经止痛、调补气血的作用,能快速缓解患者痛经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金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并对比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n=29)给予卡维地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LVEF(左室射血分数)、LVDD(左室舒张末内径)、BNP(B型钠尿肽)与6 min步行距离.结果:治疗之前,两组患者在LVEF、LVDD、BNP和6 min步行距离方面的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相对于治疗之前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同时,A组的总有效率和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卡维地洛的效果更加优秀,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肖静;易星航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医学实训生计算机教学方法探讨

    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巳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和医学科研等领域全面展开.随着居民对医疗保健要求的提高、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国家对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医院信息系统已从重在费用信息管理的阶段逐渐发展到面向临床医疗信息管理的阶段,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实验室检查系统和远程医疗等交互式网络信患服务功能的开发和应用.对医学院校护理生计算机教育实施医院实训教学显然十分必然.

    作者:赵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效果,探讨乳腺癌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抽取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行乳腺癌手术患者7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4例行保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进行改良根治术患者38例.治疗结束,比较手术一般情况、生存质量、美容效果、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51.3±9.5min、术中出血量31.8±10.5mL、切口4.5±1.5cm、住院时间8.8±3.5d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皮下积液11.76%、皮瓣坏死8.8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美容效果85.29%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同.结论:乳腺癌早期患者应选择创伤较小、恢复较快的保乳手术进行治疗,该手术对患者心理、生理均具有较大优势,并且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作者:刘松平;卓恩挺;冯强;许玉成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72例早期康复的临床护理

    目的:讨论临床上脑梗塞患者早期的康复护理,便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全面康复.方法:将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掌握不同时期科学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结果: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科学护理对其康复有一定益处.结论:了解早期脑梗塞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PPH结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对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无复发病例,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肛门坠痛及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方面,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小勇;张淑伶;谢振年;王芳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气压弹道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的观察组以及气压弹道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65例、KPS评分、MUNSH评分、ESCA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总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钬激光碎石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贺迎雪;赵永哲;赵伟;方园林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烧伤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12月从烧伤感染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及药敏鉴定卡,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对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44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312株,占69.96%,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G+)球菌133株,占29.82%,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1株,占0.22%,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检出率为71.59%.结论: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且主要致病菌常为多药耐药.加强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减少多药耐药菌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国锋;王晓娜;秦阳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影响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患者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变化.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102例,根据“自愿、知情、选择”的原则,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对其进行干预及治疗.采取问卷调查形式进行签约前及签约1年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测评.结果:签约前高血压知晓率31.4%、治疗率24.5%、控制率15.7%;签约1年后高血压知晓率100.0%、治疗率98.0%、控制率84.3%;签约1年后较签约前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提高68.6%、73.5%、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签约家庭医生式服务显著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广泛开展.

    作者:秦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针型针灸按摩仪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炎、五十肩、漏风肩等.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女多于男(约3:1),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们应用三特牌无针型针灸按摩仪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李海山;李英;邓淑云;王泓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125Ⅰ放疗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125Ⅰ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引导下行125Ⅰ粒子植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使其终完成治疗.结果:本文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治疗肿瘤36个,32例次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有效率100%;疼痛缓解率100%.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确保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莫玉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