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沈小娟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AQP3)表达和CD105抗体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应用AQP3抗体和CD105抗体对28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7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微血管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从而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AQP3蛋白定位表达于所有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的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皮细胞,子宫内膜样腺癌组AQP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P<0.01);不典型增生组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组(P<0.05).CD105标记的MVD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而AQP3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401).结论: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样腺癌,AQP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提示AQP3可能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参与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与进展,并可能与患者预后有关.CD105评估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可能对预测子宫内膜腺癌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燕;仲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应用雷贝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分别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以雷贝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以埃索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好,Hp根除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伙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本研究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银屑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西医静点复方甘草酸苷,局部外用他卡西醇软膏治疗;治疗组60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辨证内服自拟凉血清银汤加减.结果:随访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6月期随访,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复发率更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爱医;高上炎;王玲丽;杨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微创治疗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方法和适应症.方法:对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56例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后,对微创手术的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行微创手术的患者临床症状均减轻出院,出院时46例患者血肿完全消失,10例患者残留薄层血肿,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微创钻孔血肿清除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创骑;徐立;卢明;马志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骨折常由较严重的创伤所致.有的骨折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骨折伴有或所致重要组织或重要器官损伤,常引起严重的全身反应<'[1]>.现对我院因交通事故所致骨折的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彤;高淑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复杂性踝关节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诊断和治疗都很棘手,处理不当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本院于2000年7月至2009年6月之间收治了34例复杂性踝关节骨折病例,予以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螺钉综合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整珲、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慎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igital Tomosynthesis,DTS)在髌骨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39例临床高度怀疑髌骨骨折而DR检查阴性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分别行DTS检查及CT检查,比较二者的检查结果.结果:共有37例患者为隐匿性骨折,排除2例疑似病例;其中CT检出35例(94.6%),而DTS检出36例(97.3%,P>0.05).DTS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图片优秀率均高于CT.结论: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在对髌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着辐射剂量低、价格低廉、图像成像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仲平;胡宴宾;张文清;黄向明;符水;余锡煌;林纯钧;杨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笔者参与了应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加融合器置入、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12例手术患者,对手术配合体会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转为开放手术病例,无1例发生术中并发症,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腰椎微创、腰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前充分准备,熟练掌握术中配合,虽然手术时间稍长,所需手术器械较多,术中配合较复杂,但其对软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
作者:张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YKL-40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32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其他疾病,同时选择骨折关节置换、外伤截肢患者28例作为对照组,我们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lus法检测关节软骨中YKL-40的表达情况,并探讨YKL-40表达与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0.05).OA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YKL-40在骨关节炎软骨中均高表达,且与病变程度相关.结论:YKL-40骨关节炎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作者:苏晓恩;魏波;邓超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方法:筛选出血小板计数<70×10<'9>L<'-1>的标本推制血涂片,镜下观察血小板有无聚集,对有血小板聚集的标本分别用EDTA-K2抗凝剂和枸橼酸钠抗凝剂二管同时重新抽血马上送检再分析.结果:两种抗凝剂的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送检时间、采血方法和EDTA诱导依赖性聚集是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的主要因素,EDTA诱导血小板假性减少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检测可消除EDTA依赖性聚集的影响,并加强血片的复检.
作者:范亚敏;张立红;李凤侠;王晓成;阎泽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狼疮性肾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泼尼松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并对临床效果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P<0.05);r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和SC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P<0.05);C3、C4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治疗组C3升高幅度更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脱发.结论:CTX能降低蛋白尿、有效地控制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缓解狼疮肾炎,保护肾功能,从而阻止其向慢性肾衰竭的进展,其是治疗LN有效的药物之一,可以减少复发,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继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的感染状况,以及支原体对12种抗生素体外药物敏感性,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654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6546例患者中检出支原体、衣原体阳性者共4317例,总感染率为65.9%(4317例),男性48.1%(889例),女性73.0%(3428例).其中CT总检出率为13.5%(886例);单纯Uu感染率40.2%(2631例),Uu+MH感染率9.0%(593例),MH感染率3.2%(207例);Uu,MH,Uu+MH对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强力霉素较为敏感.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Uu为主,其次为CT及Uu+MH混合感染,女性感染率比男性高.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及时进行Uu和MH培养及耐药性监测,以便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李汝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丙泊酚配合钳刮术在晚期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方法:我院对住院晚期流产的病人随机抽取140例,给与米非司酮口服,米索前列醇阴道后穹隆给药.宫颈松弛后行无痛钳刮术.结果:受术患者18例自然排出,期中5例为稽留流产.其余122例均行无痛钳刮术.结论:晚期流产12-15周,患者口服米非司酮,阴道后穹隆给米索前列醇后行无痛钳刮,具有安全有效,无痛及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桂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cerebral 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2>%)的影响.方法:择期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病人3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尼莫地平降压组(n=15)和非降压组(n=15).非降压组术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降压组术中行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下降幅度30%-40%,切除垂体瘤后停止尼莫地平泵入,终止降压.分别于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降压前,T<,1>)、降压开始后10min(T<,2>),20 min(T<,3>)及30min(T<,4>)、垂体瘤切除后即刻(T<,5>)、停止降压后10 min(T<,6>),20 min(T<,7>)及30 min(T<,8>)(非降压组于相应时间)测定并记录脑氧饱和度(rSO<,2>%).于术后4h,第1,3,7天随访病人,记录有无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如偏瘫、失语及精神障碍等.结果:①降压开始后30 min平均动脉压由诱导前的(964±12)mmHg降至(60±5)mmHg,停止降压后30 min血压回升至(75±7)mmHg.②降压组降压期间(T<,2>至L<,5>)rSO<,2>%明显低于非降压组对应时刻的数值③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出现明确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在经蝶垂体瘤切除术中进行控制性降压会降低rSO<,2>%,但未发现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
作者:刘思宇;梁辉;韩如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 potension,SIH)是指侧卧时脑脊液压力低于0.69kPa(70 mmH<,2>O)的原因不明的一组疾病.近年有增多的趋势,现将我科近十年来收治的26例SIH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9-64岁,平均32.5岁;病程4d-6月.
作者:路文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卫生领域是高技术行业,卫生服务行业水平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需求.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高层次的卫生技术人才.高层次卫生人才是推动我国医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其本身也代表着一个地区卫生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作者:曲艺;彭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74株流感嗜血杆菌利用Mic SCAN4半自动细菌分析仪、HNID鉴定板进行菌种鉴定.用纸片琼脂扩散(K-B)法作药敏试验,采用头孢硝噻吩滤纸片法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临床分离流感嗜血杆菌74株,主要分离自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占97.2%.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48.6%,氨苄西林42.9%.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氯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棒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敏感性均在90%以上,β-内酰胺酶检出率41.0%.结论: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大多数抗菌药物对流感嗜血杆菌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已不适合用于流感嗜血杆菌的经验治疗.
作者:江秀爱;赵自云;朱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60例确诊为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分布范围多在食管中段和下段,占83.34%,其它为全食管及上段占16.66%.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检查并非绝对相关,而镜下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基本相一致.同时患者伴有多种并发症.结论:真菌性食管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已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关幸求;郭海;杨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K-L入路联合骼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住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联合2种手术入路治疗的33例复杂髋臼骨折;骨折按Letournel分型方法分型,评估术后复位质量,骨盆关节评分标准,异位骨化率按Brooker标准评价.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6-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本组所有病例均获临床治愈,复位成功率为87.9%.骨盆关节功能评分显示23例为优,7例为良,3例为可,优良率90.9%.骼腹股沟入路未见异位骨化,K-L入路Ⅰ-Ⅱ度异位骨化及Ⅲ-Ⅳ度异位骨化各1例.结论:经K-L入路联合骼腹股沟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可以取得艮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庄科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从而为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案及作用机制提供进一步指导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哮喘发作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期我院正常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入选对象均于发病3d后采集静脉血200ul,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清总IgE水平.血清总IgE的测定采用德普化学发光法.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Mp-Ab,滴度≥1.80为阳性,IgM≥1.80提示近期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检测EOS,以血球分析仪常规方法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组Mp-IgM阳性率为48.00%,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率,两组Mp-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Mp-IgM(+)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高于Mp-IgM(-)血清总IgE水平,Mp-IgM(+)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Mp-Ig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间的关系密切,MP感染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进而改变呼吸道反应性是根本的机制.如同时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法、疗程与MP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瑛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