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莉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急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原因和预后.方法:2003年至2006年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37例,按急性胰腺炎病因学及肝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类,与同期不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对比,以发生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分析其预后.结果: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占同期急性胰腺炎病人总数的48.9%,其中胆源性胰腺炎占66.4%.急性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升高(46.3%),或同时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42.6%).入院时病人的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糖增高与急性胰腺炎急性肝功能受损有关(P<0.05),但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肾功能受损、呼吸功能不全、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等与肝功能损害无关(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急性肝功能损害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胰腺外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生可能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结果,与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无明显关系.
作者:郭俊雄;郑永平;陈琪;许岳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VAS>7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60例,随机分为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组)和神经阻滞组(对照组),治疗组:将配制的止痛捺剂涂于痛点处,早晚各一次,5d为一个疗程,联合神经阻滞1次/3d.对照组: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1次/3d,治疗后观察止痛效果.结果: 对照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止痛效果(VAS),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芳香止痛捺剂联合神经阻滞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效果更佳.
作者:肖文鑫;陈珍爱;罗光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闭合性腹部损伤(Blunt Abdominal Injury,BAI)具有伤情较重、复杂多变、易漏诊误诊等特点.本文通过自身实践,以探索及时、妥善处理病人方面的经验.方法:本文回顾性地总结了我部2002年5月至2005年11月处置的73例BAI患者资料,以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结果与结论:①急诊外科医生必须尽快了解病情,边抢救、边诊断.②结合腹腔穿刺和床旁B超检查,是诊断BAI有效、简便、快捷的措施.③根据病情及时抗休克和手术,是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
作者:张中东;胡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提高结缔组织病(CTD)肺部病变的早期诊断,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对结缔组织病患者肺、胸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CTD患者,共206例,其中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1例,系统性硬化(SS)3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40例,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2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7例.对所有患者的胸部进行HRCT扫描,并与普通X线平片进行对比,部分患者半年后重复肺部HRCT及普通平片检查.结果:普通胸片检出肺、胸膜异常者71例(34.47%),而肺部HRCT发现异常者共134例(65.05%),两者相比,P<0.01.重复HRCT及平片检查的39例患者中,HRCT发现有18例肺部症状好转(46.15%),而普通胸片只有7例好转(17.95%),两者相比,P<0.01.结论:HRCT对CTD患者肺、胸膜病变较普通X线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早期发现肺、胸膜的细微病变,同时也对CTD患者肺、胸膜病变药物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帮助.
作者:冯小欣;刘冬舟;谭艳红;肖学吕;孙保东;洪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的手术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3年11月至2007年1月对48例MPCNL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4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120min ,术中结石清除率85%,未发生由于器械故障或术中护理不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改变术式或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前充分的物品准备,并得到病人的佳配合;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工作,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郭宏;周跃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经验,防止流产、早产、死胎等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院1998年6月至2007年3月收治22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急腹症,除2例患者因并发腹膜炎,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外,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流产3例,早产2例,死胎2例,无产妇死亡.结论:妊娠合并阑尾炎早期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蔡正春;吴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将生命网模式应用于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19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运用生命网干预,观察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等危险因素的转归.结果:入网1、3、6月、1年随访,各组分危险因素经干预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循证医学研究,生命网干预可为高危人群提供一套综合治疗、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及干预为一体的系统服务,是有效控制肥胖、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等危险组分的治疗模式.
作者:邓莉;王婷婷;周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枣庄市40岁以上城市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茶叶消费与中老年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年龄分层抽样方法,对枣庄市区40岁以上人群进行调查,并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甘油三酯、腰围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体力活动、饮茶为糖尿病的独立保护因子.结论: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经常参加体力活动、低脂饮食、减肥及经常饮茶有可能降低糖尿病患病率.
作者:郝清顺;王专运;邓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手术切除后肝内肿瘤复发率仍然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有效防止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已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肿瘤细胞生长的早期,局部高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有效地将其杀伤,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我科在肿瘤切除后,置入肝动脉泵,术后经肝动脉泵向肝内灌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在肝内达到局部高浓度,对可能存在的肿瘤细胞及微小病灶发挥杀伤作用.
作者:林御妹;郑楚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产褥期是指产妇从胎盘娩出至全身各系统逐渐恢复到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需要6~8周.这段时期母亲心理状态、休养环境、饮食、卫生习惯以及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了解和利用程度,对母婴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基层孕产妇大都居住在农村,文化水平低,经济能力差,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缺乏.
作者:鲁淑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例数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组中有头痛与颈强持续时间治疗组头痛颈强者18例,短持续时间6.5 d,长持续12.5 d,对照组头痛颈强持续时间短者12d,长者21 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中表现不同意识障碍者4倒,经置换2~3次短在5 d内意识恢复正常,对照组意识障碍12例,意识障碍恢复短8d,长15 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在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这SAH三大并发症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敬东;廖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心肌损伤诊断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高特异抗心肌肌钙蛋白T(cTnT) 血清含量的检测,对诊断心肌损伤具有高敏感、高特异性[1].因此,检测cTnT、CK、CK-MB、是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的较佳指标.
作者:杨卫东;杨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因其具有适应人体解剖结构、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方法.我院从2000年8月到2003年5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病人26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宪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发病与患者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IR)、体重指数(BMI) 及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 56例NAFLD 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56例,检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血脂,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及腰臀比.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之间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BMI 及血脂紊乱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胰岛素抵抗、腰臀比是影响肝脏脂肪含量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腰臀比是影响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陈小桃;黄锦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科1999年7月~2003年7月186例腹股沟疝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为无张力疝修补术96例,B类组为传统疝修补术90例,对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参加体力劳动及运动时间、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尿潴留、参加体力劳动及运动时间差异非常显著(P<0.05),A组明显优于B组,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两组差异无显著(P>0.05).随访2年,A组无1例复发,B组12例复发(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黄小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我院自2001年1月开始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6例(Bard Mesh PerFix plug),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振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股骨粗隆部骨折治疗方法多样,各有利弊,各有其适应症,学术上各派意见亦不统一.故综合分析了本院及无锡三院近三年132例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朱林伟;徐瑞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而逐渐被人们接受.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我科在微型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260例,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杏瑛;邓焕珍;陈倩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35例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状况寻找预防措施,减少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35例护理人员锐器损伤的科室分布、损伤发生环节、损伤部位、损伤后采取的防护措施、被损伤者的心理状态、损伤人员所接触到的感染源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35例锐器损伤中急诊科为9例,新生儿科为7例,居全院之首;在抽血及拔针时发生的损伤分别为28%及31%;35例护理人员锐器损伤后均能采取防护措施;57%护理人员被锐器伤后感到害怕,14%人员感到恐惧;损伤人员所接触到的感染源HBV为42%,不祥为34%.结论:护理人员面临锐器损伤的职业危险,各方面应采取对策,预防和控制锐器损伤.
作者:杨水兰;吴瑞雪;邹晓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新型5α还原酶抑制剂爱普列特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给予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口服爱普列特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IPSS、PV、RU、Qmax等指标的改变和计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后IPSS、PV、RU、Qmax等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85.7%.结论:爱普列特能有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作者:梁春;洪立生;宋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