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何国栋;胡杨群;陈亮
Simeprevir (TMC-435,1),化学名为(2R,3aR,10Z,11aS,12aR,14aR)-N-(环丙磺酰基)-2,3,3a,4,5,6,7,8,9,11a,12,13,14,14a-十四氢-2-[[7-甲氧基-8-甲基-2-[4-(1-甲基乙基)-2-噻唑基]-4-喹啉基]-氧基]-5-甲基-4,14-二氧代环戊并[c]环丙并[g] [1,6]-二氮杂环十四烯-12a(1H)-甲酰胺,是由Medivir公司和Janssen联合开发的新一代NS3/4A蛋白酶抑制剂,2013年首次在加拿大、日本和美国上市,临床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1,2].
作者:安辰红;尚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药品是一种关系到公众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垄断收益必然增加药品的价格,降低药品的可及性.但医药研发的投入与风险巨大,没有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又必然极大地降低了医药研发的积极性,终损害公众的健康资源.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在设置条款时,必须要考虑药品的可及性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平衡.
作者:王孝雯;陈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阿西替尼(axitinib,1),化学名为N-甲基-2-[[3-[(1E)-2-(吡啶-2-基)乙烯基]-1H-吲唑-6-基]硫基]苯甲酰胺,是由美国辉瑞(Pfizer)公司原研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VEGFR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活性,2012年首次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临床用于既往全身治疗失败后的晚期肾细胞癌[1-3].
作者:张辉;李明花;乔玉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通过VY/4平板法、纤维蛋白平板法及纤维蛋白试管法,从兔粪、土、朽木及水等20个样品中筛选出5株可以产生抗凝溶栓双活性蛋白(1)的细菌.重点研究了菌株LDS33,发现其胞外产物有较强的抗凝溶栓活性,并初步分离纯化了产生的1.通过形态学、理化性质及16S rDN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确定菌株LDS33属于短小芽孢杆菌.优化条件,可知该菌株产1的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6℃、发酵培养基消毒前pH值为8.5、培养时间8d.
作者:刘冰花;杨林;袁管明;蒲小龙;陶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建立了微柱离心-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硬脂醇半乳糖苷(18-Gal)修饰的盐酸吉西他滨纳米脂质体包封率.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采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柱,以pH 2.69的45 m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为电泳缓冲液,运行电压25 kV,毛细管柱温25℃,检测波长269 nm,压力进样5 kPa×3s.盐酸吉西他滨在4~25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3批制品包封率分别为70.9%、69.7%和72.2%.
作者:李季;郭伟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大鼠静注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01.6±25.5)nm,多分散系数为0.257±0.047,ξ电位为(-34.3±3.8)mV,包封率为(89.1±3.2)%,载药量为(3.7±0.4) mg/ml.长春西汀注射液和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t1/2为0.94和2.35 h,AUC0→t为3.50和10.76 μg·ml-1·h,体内清除率为5.87和1.95 L/h.表明长春西汀固体脂质纳米粒显著延长了药物在血浆中的滞留时间,提高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孙静;张小飞;陈燕;董超;吉定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2-(2-甲基-5-溴苄基)-5-(4-氟苯基)噻吩(2)与2,3,4,6-四-O-(三甲基甲硅烷基)-D-葡萄糖酸-1,5-内酯加成得1-[1-羟基-2,3,4,6-四-O-(三甲基甲硅烷基)-β-D-吡喃葡萄糖-1-基]-4-甲基-3-[[5-(4-氟苯基)-2-噻吩基]甲基]苯(6),经甲磺酸催化成甲醚同时脱硅烷保护得关键中间体1-(1-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基)-4-甲基-3-[[5-(4-氟苯基)-2-噻吩基]甲基]苯(4),经脱甲氧基得SGLT2抑制剂坎格列净粗品,再经乙酐酯化和碱性水解纯化得纯品,以2计总收率为74%.
作者:肖鹏;王海勇;但飞君;刘文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研究荭草花提取物中原儿茶酸、异荭草素、荭草素、牡荆素、木犀草苷、花旗松素、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苷和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9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的吸收特征.采用外翻肠囊法进行离体肠吸收试验,以UPLC-MS/MS法测定各成分含量,分析各成分在不同部位的吸收特性.荭草花提取物中上述9种成分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均呈线性吸收,且符合零级吸收速率,肠吸收速率常数(Ka)随提取物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其为被动吸收,各成分在各肠道的吸收趋势均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优于结肠.
作者:董莉;陈鹏程;唐丽;王爱民;郑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依酚氯铵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7.0 mg/ml四甲基溴化铵溶液(用磷酸调至pH 3.0)∶乙腈(80∶20),检测波长273 nm.依酚氯铵峰与有关物质峰分离完全,有关物质间二甲氨基苯酚在0.09~1.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8.2%,RSD为1.76%.
作者:马玉贞;王维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分别以聚乙烯醇(PVA)、西黄蓍胶或壳聚糖为亲水性基质制备基于明胶的空白凝胶膏剂,以初黏力、黏附力、水蒸气透过率、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结果表明,含PVA的凝胶膏成膜性良好但透气性较差,含壳聚糖的凝胶膏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和透气性,含西黄蓍胶的凝胶膏性能居中.
作者:李清华;樊皎;苏青;李锐;孙毅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3,5-二甲氧基氯苄与对苄氧基苯甲醛经格氏反应、固体酸催化剂NaHSO4·SiO2催化脱水制得中间体(E)-3,5-二甲氧基-4'-苄氧基二苯乙烯,再经Pd/Al-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氢化脱苄制得紫檀芪,总收率为77%.
作者:李小玲;何国栋;胡杨群;陈亮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建立了不同产地及不同采季鲜品垂盆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通过小鼠肝损伤试验验证成分差异对药效学的影响.采用Hedera ODS-2柱,以乙腈∶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测定不同产地及不同采季鲜品垂盆草的HPLC指纹图谱.不同产地垂盆草共确定6个共有峰,不同采季垂盆草共确定15个共有峰.10批样品中,丹阳批次化学成分较多.鲜品垂盆草受产地及采收季节影响较大,且成分差异会影响其药效作用.
作者:杨洋;任卫高;葛少波;裴燕芳;潘金火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二苯乙醇酸为起始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亲核取代、胺解、N-取代和脱保护基得到N-(2,2,2-三氟乙基)-9-[4-(4-氨基哌啶-1-基)丁基]-9H-芴基-9-甲酰胺(6).4'-三氟甲基联苯-2-羧酸(7)制成酰氯后与中间体6缩合、成盐制得甲磺酸洛美他派,总收率为35.7%(以二苯乙醇酸计).
作者:杜鑫明;易岩;韩明;窦亚男;赵燕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毒品在人体内会代谢生成多种代谢产物,这些毒品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可以作为毒品滥用人群生物样品的检测标志物.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及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手段检测不同的毒品代谢标志物,可以鉴别涉毒人员滥用毒品的种类和涉毒时间.本文着重介绍了吗啡类、大麻类、可卡因、苯丙胺类和氯胺酮毒品在人体内的代谢标志物,综述了这些标志物在不同生物样本中的检测方法和研究进展.
作者:张琼;邵雷;张润生;梁晨;张玉荣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优化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提取,并测定其单糖组成及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板蓝根颗粒中多糖的提取条件.所提取多糖采用1 mol/L硫酸95℃恒温降解5h,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为单糖的柱前衍生化试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结果显示,板蓝根颗粒中的多糖由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等组成,其中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尚未见报道.
作者:陈吉业;郭怀忠;马会英;张小倩;杨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以两步乳匀法制备氟比洛芬酯(1)脂微球注射液.采用单因素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制备工艺为:乳化温度65℃,20 000 r/min高速剪切8 min,1 000 bar高压均质6次,再调节pH值至8.5,灌装熔封于5 ml安瓿,115℃高压灭菌30 min.优化制品灭菌后的脂微球粒径约200 nm,ξ电位为-36 mV,包封率为99.3%,pH值约7.0.
作者:屠祎惺;姚芳;方源;付爱玲;高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建立了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泽泻醇提取物中的8种溶剂和树脂残留物,采用Rtx-5型毛细管色谱柱测定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用Stabilwax-DB毛细管色谱柱测定苯、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和二乙烯苯.使用FID检测器,以N2为载气,程序升温.8种溶剂分离良好,乙酸乙酯在24.88~734.7 μg、正己烷在2.05~20.5 μg、苯在0.04~0.80 μg、甲苯在0.05~0.84 μg、对二甲苯在0.03~0.85 μg、邻二甲苯在0.04~0.87 μg、苯乙烯在0.03~0.91 μg、二乙烯苯在0.09~0.91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乙酸乙酯和正己烷的回收率为112.02%和91.65%,RSD小于3.45%;其他6种树脂残留的回收率为85.05%~96.32%,RSD小于5.20%.
作者:程志红;宋定中;侯惠民;袁杰;郝五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2-甲基-5-硝基三氟甲苯(2)经溴代、取代、还原、成酰胺得到关键中间体3-碘-4-甲基-N-[4-[(4-甲基-1-哌嗪)甲基]-3-(三氟甲基)苯基]苯甲酰胺(6).另外,3-溴咪唑并[1,2-b]哒嗪(7)经Sonogashira反应和脱保护得到3-乙炔咪唑并[1,2-b]哒嗪(9).6与9经Sonogashira反应制得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坡那替尼,总收率约70%(以2计).
作者:邓琪山;石清;郑哲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建立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法快速测定脂肽类抗真菌化合物WF16616.流动相为乙腈∶6.5 m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5.2) (48∶52),流速0.08 ml/min,检测波长212 nm,分离电压11 kV.WF16616在0.06~1.6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17%,RSD为3.28%.
作者:赵琪;张长清;胡海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本月全球药品研发进展取得成效的药物共有44个,较上月增加3个.进入注册阶段的有19个,与上月持平.其中,6个为全球首次注册的药品,在新市场补充注册的为13个.进入注册前阶段的有6个,与上月相同.进入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的有19个,较上月增加3个.
作者:吴霖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