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峰
生育期闭经是引起不孕症的原因之一,笔者2001年6月~2006年5月,采用引经汤治疗生育期闭经致不孕症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沙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当前,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CHD)是经济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0%~50%,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1300万人,其中美国多,占70~100万人,而发展中国家共占700万人.高血脂、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一定数量的冠心病患者缺乏以上危险因素[1],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局部和全身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及并发症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2].目前研究认为,在冠状血管内膜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多种蛋白、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参与, 其中CRP、IL-6、TNF-α对CHD的发生发展起的作用较大.相关研究显示,中医相关证候与炎症因子也有一定的相关性[3].本文就CRP、IL-6、TNF-α与冠心病及中医相关证候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汪云翔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对照组口服西沙必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泻心汤合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作者:黄方正;徐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是脏腑气机升降运动的具体表现.肝主升发,调畅气机,推动脏腑的气化,脏腑的气化功能维持了升降出入的平衡协调,整个脏腑的气化功能则籍于肝胆升发之气的鼓舞.肝处中焦,其气舒畅发泄,能上通下达,旁开中州,舒畅内外,无所不至,为三焦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读医随笔>指出: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之气化以鼓舞之 ,始能调畅而不病.若肝调畅气机的功能失调,就会出现气滞现象,引起水湿气化不利,产生痰湿,形成肥胖.
作者:刘晓娟;甘洪桥;牛仁秀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采用自拟补气抗敏汤(黄芪、麻黄、白术、辛荑、防风、苍耳子、徐长卿、甘草)治疗过敏性鼻炎30例.结果: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
作者:张鹏;胡小燕;滕华;王勇;潘永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病情顽固,病程迁延,并发症较多,易反复发作.笔者多年来对本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内治外治结合,配合针灸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立萍;刘建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内风是中医学中独特的病理学概念,气血是人体物质和功能的集中体现,内风的产生与气血有密切的联系.该文以脏腑为切入点阐述内风与气血的内在联系;指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即血行瘀滞、筋脉失养是产生内风的关键因素.
作者:韩建锋;郑金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7年四月,温家宝总理的赴日访问是中日友好交流历史上的一次破冰之旅 ,在中日友好交往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作为中日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交流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中日两国就有了正式往来,历经三国、两晋和南北朝,从未中断.公元552年,中国就赠送给日本国<针经>一套,对日本针灸医学的发展给予了重要支持. 在日本政府即将派遣两万名青年访问中国之际,重新回顾中日两国的医药交流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治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对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方剂(按辨证分型)治疗7d(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西力欣缩宫抗炎治疗.将两组总体疗效、症状改善及平均止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9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症状改善及止血时间比较亦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医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安全、有效,与西医缩宫抗炎治疗疗效相当.
作者:笪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间关节病变引起的脊髓神经、血管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等一组临床症候群.以神经根型及交感型为主要症状者,常与心脏病、心绞痛产生的症状相混淆.临床上极易误诊误治.为提高诊疗水平, 现将2例颈椎病误诊为心绞痛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何进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平行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疗效.结果:平行针刺治疗组较西药组疗效好(P<0.05).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田杰;饶卫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治疗方法较多,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取主穴三阳络药物埋线治疗神经性头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鑫;周安青;李亚楠;姚传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包括砂烫、油炸、甘草制、醋泡、爆压等多种,现代的多项毒理实验研究证明了以上各种炮制方法具有确切的减毒作用.目前,关于的士宁血药浓度检测和体内蓄积情况的研究报道甚少,临床上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作者:林昌松;邓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少阳少阴枢机的作用,大致可分为枢转邪气、枢转阴阳、枢转气机、枢利水道等方面.少阴少阳枢机失常,其相同之处表现在升降反作,水道不利,气机滞塞等,不同之处在于少阴枢机不利,具有明显的阴阳敷布失常的表现,而少阳枢机不利则有明显的经气不舒的症状.
作者:梁华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调脾理气汤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将80例IB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运用调脾理气汤,对照组40例予以口服匹维溴铵和通便灵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7.5%,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调脾理气汤治疗IBS疗效显著.
作者:贾军峰;李文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急性期)不同证型治疗前后D二聚体检测的差异性.方法:分别选择湿热瘀阻组35例,脾虚血瘀组2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天、治疗后10天抽取静脉血液检测D二聚体含量,观察其变化和差异.结果:治疗前脾虚血瘀组D二聚体含量较少,与湿热瘀阻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D二聚体含量先升后降,两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不同证型D二聚体含量在治疗前有差异,治疗后无差异.
作者:张建文;李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期、分型论治、针刺治疗等方面探讨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治疗概况,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临床观察样本数少、数据的真实性和疗效标准的客观化等.
作者:谢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近年来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采用自拟愈心定痛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宝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川芎嗪预处理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SOD、GSH-Px活性,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川芎嗪预处理组SOD(P<0.01)、GSH-Px(P<0.05)活力显著升高,HSP70mRNA(P<0.01)及其蛋白(P<0.05)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SOD、GSH-Px和HSP70是心肌中重要的内源性保护物质,川芎嗪可增加SOD、GSH-Px活性,并诱导HSP70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王峰;尚立芝;王建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医药学仍然面临生存危机,但又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医药学,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这项工程的脊梁,中医药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源于自身体系特点,二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要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其学术内涵与特征,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探索研究新路,稳健求进,整体布局,局部突破.
作者:烟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