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岭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味内服及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内服并灌肠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内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味内服及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加强了破瘀散结之力,且祛邪与扶正兼顾,多途径给药可提高疗效.
作者:徐继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扶正祛瘀方治疗肝炎肝纤维化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以自拟扶正祛瘀方治疗;对照组21例以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积分的改变. 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6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显效4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扶正祛瘀方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血清白蛋白,能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结论:扶正祛瘀方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疗效优于大黄(庶虫)虫丸.
作者:车军勇;邵铭;薛博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前列腺居下焦,隶属于肾和膀胱的范畴,前列腺液的生成和排泄受五脏功能的影响,肺脾肾共同参与水液的代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利于前列腺液的分泌排泄,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老年男性由于肾气亏虚,气化失常,致使湿热血瘀阻滞,致前列腺增生.王久源教授认为:肾虚是前列腺发病的基础,血瘀下焦是其基本病理,湿热是致病之标.临床上采用补肾、疏肝、宣肺、健脾、清心诸法治疗.
作者:于月书;琚杰昌;余江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眩晕是诸多疾病在其演变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临床中尽管引起眩晕的致病原因有许多,但从中医诊治必须根据病证表现而审证求机,临证只有以法选用方药,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于此试将辨治体会例举于次,以抛砖引玉.
作者:张国营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是西医的病名,是指经化验血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无变化者.
作者:魏广社;郝秀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临床上尿失禁的原因很多,这里讲的尿失禁是压力性尿失禁,常见于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妇女,在咳嗽、打喷嚏、大笑或屏气用力等加大腹压动作时,常有少量尿液控制不住流出,这种尿液不受控制而经尿道流出的现象称为尿失禁.导致这种病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和内分泌功能下降,控制排尿的能力较差,加之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尿液的不随意流出.2005~2006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老年性尿失禁15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琦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宣肺润肠方治疗老年性便秘60例,取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彭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分析循经感传的机理,进而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促进针灸理论的发展及针灸现代化;通过对数十年针灸学者发表的针灸学相关文章及其实验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了循经感传机理的神经-体液-低流阻假说:异物刺激穴位感受器引起神经冲动传入中枢产生针感,非特异性免疫细胞被激活致胞浆外溢,某些细胞被激活产生细胞因子及脱颗粒和内分泌系统局部变化等,使组织液及离子成分向经脉管集中,流动于经脉中的组织液体积增加,离子浓度增大.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组织液管两端的组织液形成潮头样流动,沿途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亦可引起感觉中枢产生显性循经感传现象.由于某些原因,隐性循经感传不易被察觉.
作者:孙万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减皱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分级为Ⅰ~ⅡA级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稳定期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组服加减皱肺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疗程1 a.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结果: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总均分(TMS)、日常生活能力因子分(F1S)、社会活动状况因子分(F2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基本不变;F3S(抑郁心理症状因子分)、F4S(焦虑心理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TMS、F1S、F3S、F4S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生存质量下降.两组TMS、F1S、F3S、F4S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1 a后生存质量较治疗组差(P<0.05),主要症状(咳嗽、咯痰、喘息、自汗、易感冒、气短)和体征(哮鸣音)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FEV1,FEV1、FEV1%的差值及对照组治疗前后FEV1%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 a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下降,但治疗组肺功能下降的程度为轻.结论:补肺益肾法可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存质量保持稳定,改善其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延缓其肺功能下降趋势.
作者:房莉萍;丛鹏;冯璐;陈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自1986年以来,笔者采用龟鹿二仙胶加味治疗自发性气胸,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2002年6月~2007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并与对照组52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继华;张忠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综合评价葛根素与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检索并入选的国内8篇有关葛根素与丹参注射液对照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葛根素和丹参注射液相比在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方面合并OR值(95% CI)分别为4.77(2.99,7.61)、3.15(2.17,3.56).结论: 葛根素在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方面均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裴兰英;郑明常;梁华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应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方法:运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中风中医症征积分表>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疗效进行评价,考核该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结果:SSTCM严重程度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5~0.80,对生活的影响部分总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76~0.80,说明SSTCM具有较好的信度;以BI和SSQOL为效标,相关系数在0.6~0.8之间,说明有较好的效标效度;SSTCM基线到各个时点测评均有较好的反应度,P<0.05.结论:本表的信度、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作者:招远祺;文龙龙;蔡业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单纯性肥胖症既影响形体美观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是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腰腹群针术是继承古代的多针刺疗法应用于单纯性肥胖症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与耳穴贴压结合能全面调节脏腑功能,健运脾胃,通调三焦,祛痰除湿,化浊排脂.也就是促进瘦素对脂肪代谢的良性调节.从而实现对单纯性肥胖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旭;徐端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运用二陈汤合泽泻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病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单兆伟(1940-),男,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医四十余年,早期受业于孟河学派名医马培之再传弟子张泽生教授,薪尽火传,全面继承了孟河医学精髓.
作者:李祥元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心身医学和情志因素都与脾胃病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脾胃病时,一定要重视调肝养心安神,以调节情志,舒畅气机,从而使脾胃升降有序,气血生化运行如常,同时针对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和情绪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调适,消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应激因素,避免脾胃病复发.
作者:段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我科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中、西医治疗,以评价其疗效.方法:38例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行抗真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三花四草汤(菊花、银花、密蒙花、鱼腥草、谷精草、草决明、紫草)临证加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0%,对照组有效率6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视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薛莉娜;庞福新;薛元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2001年2月~2007年3月采用自拟发表散寒,清热解毒,宣肺通窍之辛芳鼻炎汤治疗慢性鼻窦炎30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150例相对比,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焦河玲;郭军婷;唐成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戴阳证分为阴盛戴阳证与阴盛格阳证,二者同为真寒假热证,但前者乃阴盛阳微,虚阳上越,格阳于上,表现为下真寒、上假热之象;后者乃阴盛阳微,虚阳处越,格阳于外,表现为内真寒、外假热之象.实际上,病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二者常可互见,不易截然分开,故二者常可互参.笔者日前偶诊1例,病情即属此证,现略述于下.
作者:赵现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