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药性理论的来源看现代药理研究

王晓红;苗明三;郭艳;尹俊涛

关键词:药性理论, 中药药理学, 中药药性学
摘要: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能、有毒无毒等,其并非是孤立的理论学说,而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是对来源于中药临床实践的高度概括,并反过来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妇科病运用举隅

    在祖国医学理论中辨证论治是精华,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则是辨证论治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在多年临床诊疗过程中,注重应用这一重要治疗原则,灵活使用经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一些妇科疑难杂证,的确能够显著地提高疗效.现结合几例典型病例,谈几点体会,供同道参考.

    作者:司秀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畅脉调脂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50例

    目的:观察畅脉调脂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例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畅脉调脂汤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采用血脂康治疗,每次2粒,早晚饭后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服药后TC、TG指标均有降低,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HDL-C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C,TG,LDL-C,ApoB均有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TC,TG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及ApoA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但治疗组升高HDL-C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有明显改善(P<0.05),但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无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畅脉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贾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小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123例

    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笔者2002年7月~2005年7月,应用小针刀加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患者12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123例,男72例,女51例;年龄30~72岁;病程4周~8 a;跟骨脂肪垫炎35例,跟骨刺57例,跖腱膜炎18例,跟骨高压症13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跟部疼痛,尤以久坐后起立行走时为甚,严重者足跟不敢着地而跛行,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多见于老年人,足跟部压痛明显,局部无明显肿胀.X线摄片示:跟骨结节处有鸡嘴样骨刺形成,部分老年患者有骨质疏松表现,余均无特殊改变.

    作者:王文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黄帝内经》医学心理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黄帝内经》中有丰富的对人心理现象的描述,其医学心理学思想示后人以规矩,对于认识生命现象、分析病因病机、规范诊断原则、指导疾病治疗、用以养生防病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作者:谷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川苏喷雾剂对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川苏喷雾剂是在速效救心丸、苏冰滴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采用喷雾剂型给药,经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208医院、丹东市中医院、沈阳军区陆军总医院等五家医院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本品在对心绞痛治疗上与速效救心丸无显著差异,在迅速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速效救心丸.

    作者:季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研究概况

    中药疗效是多种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若仅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成分加以质量控制,则难以全面衡量中药及制剂的质量、疗效和稳定性.中药指纹图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已被美国、欧洲、印度、日本等国家广泛应用.2000年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1],首先以建立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为突破口,提高中药的质量标准水平,逐步实现中药材、中成药质量标准的现代化.因此,在有效成分不完全明确的前提下,制定中药材或中成药的特征指纹图谱,对于有效控制中药材或中成药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玉田;张状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持续发热辨治4则

    持续发热,临床见于多种疾病,症状表现也错综复杂,外感内伤均可造成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发热,兹整理发热医案4则,以飨同道.1 外感发热谷某,男,42岁,2001年7月8日初诊.患者于5 d前发热,体温39.5℃,某医院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4 d,体温退至39.1℃,恶寒,鼻塞流清涕,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胸闷,纳差,大便溏,小便稍黄,舌尖红,苔薄黄而腻,脉浮数.证属暑湿表证.治宜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15 g,金银花15 g,白扁豆15 g,厚朴10 g,连翘10 g,石膏30 g(先煎),藿香15 g,佩兰10 g,桂枝10 g.服1剂高热即退,继服3剂后诸症消失而愈.

    作者:华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舌诊在烧伤治疗中的运用

    祖国医学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候,人体许多经络皆与舌有联系,所以体内许多变化,如脏腑的虚实、病情的深浅,津液盈亏、气血盛衰等,都可客观地反映在舌象的变化上.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部分,舌质反映人体脏腑的寒热虚实、气血和津液的盛衰与盈亏;而舌苔反映病邪的深浅、寒热燥湿的变化以及脾胃功能的变化,也就是说观舌质主要是察脏腑等正气,看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看舌苔主要察邪气,看病机的性质、正邪消长.烧伤是由火毒引起,由外及内,燔灼脏腑,煎熬津液,传变过程舌象有明显的变化.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肢体烧伤、渗液、肿胀等,往往切脉困难,观察舌象变化具有特殊意义.烧伤休克期、感染期、恢复期的病程中病情变化,常能敏感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对协助早期诊断、既病防变、早作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将十余年来我们的观察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陈龙金;刘全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加味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2例

    笔者2004年1月~2006年12月,运用加味大柴胡汤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4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门诊患者84例,年龄18~65岁,所有病例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多在37.8℃~39.5℃,腹痛腹胀,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或水样便,每日6~16次,左下腹压痛等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表现.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均在10.0×109/L以上.大便镜检均有大量成堆的白细胞及红细胞,可见少量吞噬细胞、脓细胞等,粪便细菌培养均为阳性.将所有病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两组年龄、性别及病情轻重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宋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桂枝汤治疗风寒湿痹32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桂枝汤加防风治疗风寒湿痹证患者32例,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男18例,女14例;年龄小15岁,大64岁,平均36.3岁;病变部位:上肢7例,下肢15例,肩背部13例,胸胁部8例.

    作者:贾健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从药性理论的来源看现代药理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能、有毒无毒等,其并非是孤立的理论学说,而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是对来源于中药临床实践的高度概括,并反过来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晓红;苗明三;郭艳;尹俊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养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

    笔者运用自拟养心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并与西药地高辛治疗的40例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观察76例,其中男女各38例,年龄(54.3±7.6)岁,疗程(4.6±2.5)年.风心病18例,冠心病37例,充血性心脏病3例,肺心病18例,按心功能分级(NYHA):属Ⅱ级9例,Ⅲ级21例,Ⅳ级46例.76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短、纳少、腹胀、尿少、浮肿等症状,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4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结石50例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方尿石通,配合西药治疗尿路结石5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大58岁,小16岁;病程长16 a,短1 d;双侧肾结石4例,单侧肾结石14例,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8例,初次发病12例,反复发病38例;结石大0.1 cm×0.2 cm,大2.3 cm×1.5 cm;合并肾积水10例.

    作者:常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58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肥胖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有所下降.目前临床对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有多种方法,经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体针配合耳穴对单纯性肥胖症具有良好的减肥效果,且疗效明显而巩固[1].现将治疗58例单纯性肥胖症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蓝天飞;陈希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子宫腺癌治验1例

    李某,女,67岁,农民,1999年4月25日初诊.绝经18 a后阴道出血3 d,伴小腹阵发性疼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腰酸腿软,有大量米泔样腥臭白带,小便时亦腥臭难闻,面色白光白,语音低微,脉沉细数,舌苔灰黑.余思其出血未止,又兼湿毒下注,遂自拟方如下,以凉血止血、清热利湿.处方:土茯苓30 g,生地炭15 g,蜀羊泉30 g,金银花炭24 g,半枝莲30 g,生白芍15 g,贯众炭30 g,薏苡仁30 g,地骨皮24 g,黄柏12 g,连翘24 g,蒲公英30 g,黄芩12 g,山豆根30 g,甘草3 g.3剂,水煎服,日1剂.

    作者:郑华英;李朋桧;李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按摩加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的观察及护理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以1~6岁的城市儿童多见,其病因主要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偏食等,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以较长时间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证,兼有形体偏瘦,面色少华,大便干稀不调,多食后脘腹作胀,部分患儿有血清锌、胃泌素含量降低等,病程长者可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们根据65例厌食患儿的症状及证型不同,以推拿、敷脐治疗,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耀华;马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通乳散治疗产后缺乳500例

    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严重影响婴儿发育成长,其主要病机为产后气血虚弱,乳汁化生不足,以及肝郁气滞,乳络不通所致[1].1996~2005年我们研制通乳散治疗该病50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红;张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信息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节灌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62例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引起下肢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是以关节骨和软骨的退行性变为主的疾患,多见于中老年人. 主要表现为步行时膝关节疼痛和晨僵,上下楼梯困难,膝不稳及运动时有骨摩擦音,膝挛缩,股四头肌萎缩等.影像学显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骨质增生等.2002年6月~2005年6月,笔者采用关节灌洗加功能锻炼及超短波辅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62例,82膝,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马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80例

    2004年3月~2005年9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8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80例进行对照,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年龄45~55岁,平均(47±5.2)岁;病程1~12月,平均(3.4±1.3)月.对照组80例,年龄45~55岁,平均(47±5.1)岁;病程1~12月,平均(3.4±1.2)月.两组患者均符合《实用妇产科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1].生殖系统检查及全身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 mm者56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分别行诊刮病检,结果示简单型增生29例(治疗组15例,对照组14例),不规则型增生伴内膜慢性炎症23例(治疗组12例,对照组11例),复杂型增生4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冯变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