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良
2004年3月~2005年9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8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的80例进行对照,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6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年龄45~55岁,平均(47±5.2)岁;病程1~12月,平均(3.4±1.3)月.对照组80例,年龄45~55岁,平均(47±5.1)岁;病程1~12月,平均(3.4±1.2)月.两组患者均符合《实用妇产科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1].生殖系统检查及全身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10 mm者56例(治疗组29例,对照组27例),分别行诊刮病检,结果示简单型增生29例(治疗组15例,对照组14例),不规则型增生伴内膜慢性炎症23例(治疗组12例,对照组11例),复杂型增生4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冯变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以1~6岁的城市儿童多见,其病因主要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偏食等,导致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以较长时间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证,兼有形体偏瘦,面色少华,大便干稀不调,多食后脘腹作胀,部分患儿有血清锌、胃泌素含量降低等,病程长者可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我们根据65例厌食患儿的症状及证型不同,以推拿、敷脐治疗,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耀华;马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李某,女,67岁,农民,1999年4月25日初诊.绝经18 a后阴道出血3 d,伴小腹阵发性疼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腰酸腿软,有大量米泔样腥臭白带,小便时亦腥臭难闻,面色白光白,语音低微,脉沉细数,舌苔灰黑.余思其出血未止,又兼湿毒下注,遂自拟方如下,以凉血止血、清热利湿.处方:土茯苓30 g,生地炭15 g,蜀羊泉30 g,金银花炭24 g,半枝莲30 g,生白芍15 g,贯众炭30 g,薏苡仁30 g,地骨皮24 g,黄柏12 g,连翘24 g,蒲公英30 g,黄芩12 g,山豆根30 g,甘草3 g.3剂,水煎服,日1剂.
作者:郑华英;李朋桧;李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归脾丸对大鼠运动病条件性厌食症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鼠禁水24 h后给药,30 min后采用旋转刺激装置持续刺激30 min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型,造模结束30 min后给饮0.15%糖精水,测量各大鼠45 min内的饮用量.结果:归脾丸高、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饮用量有统计学或非常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归脾丸对大鼠运动病条件性厌食症模型有一定治疗效果.
作者:陈丽平;李晋奇;刘兴隆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伤口感染为临床常见病症,笔者多年来运用白及粉外用治疗,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1 治疗方法取白及适量,研极细末备用.常规消毒感染伤口后,将白及粉撒入伤口内,约2 mm厚,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换3次后改为2天换药一次.
作者:林志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CP)是困扰50岁以下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但对其认识的程度远不如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且复发率高.因此,选择安全高效的药物治疗CP一直是泌尿外科医生的期盼,而采用中草药治疗有一定效果.近年来,笔者针对该病气滞血瘀、湿热下注之病机,选用中药银红丸合加味三妙丸治疗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1998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花粉山药灵仙汤治疗前列腺增生29例,每取良效,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年龄60岁以下18例,60~69岁7例,70~79岁4例;病程长8 a,短3月.排尿困难者24例,急性尿潴留者5例.B超提示:全部病例均有前列腺肿大,Ⅲ°肿大者6例,Ⅱ°者7例,Ⅰ°者16例,其中合并感染者10例.
作者:柏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桂枝汤加防风治疗风寒湿痹证患者32例,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男18例,女14例;年龄小15岁,大64岁,平均36.3岁;病变部位:上肢7例,下肢15例,肩背部13例,胸胁部8例.
作者:贾健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肺炎为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能显著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后肺炎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多与吞咽障碍、误吸误咽、脑干损害引起呼吸损害,轻偏瘫引起的呼吸肌无力等有关系.部分意识障碍、营养差、或存在不同程度的原发肺部疾患均可加重卒中后肺炎的发生[1~3].2001年6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肺炎33例,并设西药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霞;张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据统计,在住院患者中,心肌病(DCM)可占心血管病的0.6%~4.3%,近年来,心肌病有增加趋势.扩张性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多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心脏彩色多普勒为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心输出量降低,心室舒张末压增高,病死率较高.对于DCM的治疗,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在常规强心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基础上广泛使用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1].本病预后较差,近年研究表明,参脉注射液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功能.常用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毒性休克、肺心病等治疗[2].本文通过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观察参脉注射液对DCM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三叉神经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严重者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间歇期可无症状,无三叉神经器质性病变的感觉和运动障碍.本病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发作时患者非常痛苦[1].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理想.现介绍如下.
作者:蒋黎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症,好发于中年妇女,据统计占妇女人群的30%~60%[1].癌变发生率为2%~4%[2].近年来,我们根据辨证分型,采用针刺治疗该病120例,取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薛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高树迎老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主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久治不愈的慢性支气管炎患儿,自行研制出咳喘灵冲剂进行治疗,临床每收良效.笔者有幸侍诊案侧,受益匪浅,今将高老师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周峰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持续发热,临床见于多种疾病,症状表现也错综复杂,外感内伤均可造成人体阴阳失调而出现发热,兹整理发热医案4则,以飨同道.1 外感发热谷某,男,42岁,2001年7月8日初诊.患者于5 d前发热,体温39.5℃,某医院给予抗生素静脉输液治疗4 d,体温退至39.1℃,恶寒,鼻塞流清涕,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胸闷,纳差,大便溏,小便稍黄,舌尖红,苔薄黄而腻,脉浮数.证属暑湿表证.治宜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15 g,金银花15 g,白扁豆15 g,厚朴10 g,连翘10 g,石膏30 g(先煎),藿香15 g,佩兰10 g,桂枝10 g.服1剂高热即退,继服3剂后诸症消失而愈.
作者:华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在各型颈椎病中,以神经根型为多见,占所有颈椎病的50%~60%[1].临床表现为颈肩臂疼痛、麻木,颈后压痛,并有放射痛.我科多年来运用腹针治疗颈椎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能、有毒无毒等,其并非是孤立的理论学说,而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是对来源于中药临床实践的高度概括,并反过来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晓红;苗明三;郭艳;尹俊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2005年元月~2006年12月,笔者运用降压增视汤治疗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肝阳上亢、瘀血阻滞证)患者3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跃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畅脉调脂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病例10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畅脉调脂汤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采用血脂康治疗,每次2粒,早晚饭后口服.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脂各项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80%,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服药后TC、TG指标均有降低,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升高HDL-C方面,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C,TG,LDL-C,ApoB均有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TC,TG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及ApoA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但治疗组升高HDL-C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有明显改善(P<0.05),但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无改善(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畅脉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贾秀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祖国医学认为,舌为心之苗窍,又为脾之外候,人体许多经络皆与舌有联系,所以体内许多变化,如脏腑的虚实、病情的深浅,津液盈亏、气血盛衰等,都可客观地反映在舌象的变化上.舌诊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部分,舌质反映人体脏腑的寒热虚实、气血和津液的盛衰与盈亏;而舌苔反映病邪的深浅、寒热燥湿的变化以及脾胃功能的变化,也就是说观舌质主要是察脏腑等正气,看机体抵抗力的强弱;看舌苔主要察邪气,看病机的性质、正邪消长.烧伤是由火毒引起,由外及内,燔灼脏腑,煎熬津液,传变过程舌象有明显的变化.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肢体烧伤、渗液、肿胀等,往往切脉困难,观察舌象变化具有特殊意义.烧伤休克期、感染期、恢复期的病程中病情变化,常能敏感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对协助早期诊断、既病防变、早作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将十余年来我们的观察心得介绍如下.
作者:陈龙金;刘全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川苏喷雾剂是在速效救心丸、苏冰滴丸的基础上化裁而来,采用喷雾剂型给药,经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208医院、丹东市中医院、沈阳军区陆军总医院等五家医院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本品在对心绞痛治疗上与速效救心丸无显著差异,在迅速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速效救心丸.
作者:季宏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