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屹琪;徐慧聪;张瑜;马二荣
衰老(aging)又称老化,是一种正常而又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是所有生物共同特性,只是不同情况下其速率与程度不同.科学家们对衰老的机理作了许多研究和推测,提出了各种假说.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对衰老的研究等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衰老的机理研究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已经走向分子与基因水平.
作者:周坤福;管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通络愈瘫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6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口服通络愈瘫胶囊、消栓通络胶囊.评定其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检测用药前后TNF-α、IL-6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TNF-α、IL-6检测:治疗组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中IL-6的含量组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络愈瘫胶囊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TNF-α、IL-6在血清中的含量.
作者:马云枝;马秀芹;张铭;左庆选;庄志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几乎不伴有哮喘.CVA患者的慢性咳嗽症状,随着病情的迁延,可能终将出现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症状和体征.约50%~80%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可发展为典型哮喘病,约10%~33%的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也可发展为典型哮喘.故许多作者将咳嗽变异性哮喘视为哮喘病的前驱表现.目前,西医对CVA的治疗以支气管扩张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或联合抗过敏药物为主,其近期疗效尚可,一旦停药后咳嗽极易复发,加之部分患者不愿接受长期治疗,故远期疗效并不理想,且有产生副作用之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认识的逐步加深,尤其中医药在治疗CVA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邓屹琪;徐慧聪;张瑜;马二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笔者2000~2004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3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1]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拟定:①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在12月中累计超过12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上述疾病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及其他器质性病变.
作者:赵永胜;齐玉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女性不能适应而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失调的证候群[1].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加味两地汤(两地汤为<傅青主女科>方)及心理调节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2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淑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1999年6月~2004年3月,笔者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患者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男47例,女39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病程短1 a,长20 a;病变部位:44例为L4~5,40例为L5~S1,其余2例为L4~5、L5~S1双间隙椎间盘突出.
作者:高登山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在治泻九法中,李中梓将淡渗法列在第一,为治泻九法中平易的一法,作用原理主要是利小便以实大便,主要适用于水湿壅盛、困脾伤中所致的水湿泄泻.该法运用要点有三:①明宜忌--淡渗不可妄投,违者气液两伤;②知分寸--淡渗不可太过,过则津伤阳陷;③善兼施--淡渗健脾,相辅相成.
作者:陈丽平;宋兴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1年以来,笔者采用自拟健脾清肠护膜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7例,并与西药治疗的38例进行疗效对比,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巧霞;黄志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小儿神经性尿频又称频尿症,其特点是患儿在白昼尿频尿急,尿量少而不痛,入睡后尿频消失而又无尿床现象.本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近年来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3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石景亮(1939-),原河南省理工大学副校长、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第二批名老中医,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业医30余载,学验俱丰,对内科脾胃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石老师治疗女性不孕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石显方;傅文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陆长清为青海省中医院儿科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学科带头人.陆老从医50余载,擅长小儿脾胃病、癫痫、肾病、痹证、夜啼等病证的辨证论治,创立小儿止泻散、小儿清热散等方剂,对小儿腹泻、发热、脾胃等病药到病除,效如桴鼓.临证处方以轻灵平淡见长,巧于变通,尤善用四法诊治小儿外感咳嗽独具特色,屡用屡验,疗效显著.笔者曾于10年前随先生在儿科学习期间,深受其传,现将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王军瑞;王仁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但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见于青壮年,多与患者精神心理异常有关,属于心身疾病.近年来,我科采用温针灸配合神阙穴贴敷治疗腹泻型IB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贤;王秀芹;蔡永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哮喘是一种常见和多发的呼吸道顽固性疾病,不同的年龄与性别均可发生,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直接关系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在社区开展哮喘专科4年,经临床150余病例观察,现谈一些我对本病防治的看法.
作者:王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指阴茎不能勃起、勃起不坚或坚而不持久以致不能性交者.国际阳痿学会对此作出的定义为:性交时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导致性交不满足.ED是男性常见的一种性功能障碍,据不完全统计,在男性人群中,ED发生率就达15%.我们运用纯中药制剂蚕蛹补肾胶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庆;宁克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收效较好,现介绍如下.药物组成:党参20 g(或力参10 g),黄精15 g,山楂30 g,泽泻20 g,郁金15 g,白矾5 g,决明子20 g,虎杖15 g,何首乌20 g,鸡血藤30 g,丹参30 g.
作者:仲峰;张子宝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近年来,笔者运用腰夹脊穴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5例,并设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组共观察70例,其中,男48例,女22例.经腰椎CT或MRI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程度.L3~4突出10例,L4~5突出54例,L5~S1突出6例;向左突出28例,向右突出31例,向后突出11例;轻度突出35例(突出物大直径小于3 mm),中度突出24例(突出物大直径3~6 mm),重度突出11例(突出物大直径大于6 mm).按初诊次序编号,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特点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孔德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我们自2004年以来,采用补肾活血方治疗5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男12例,女44例;年龄小40岁,大68岁;病程短2月,长26月;单侧发病32例,双侧发病24例.
作者:阚卫兵;姜玉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术后胃轻瘫是临床胃切除术后常见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以功能性消化不良为特征,西医应用胃肠动力药取得一定疗效.1997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应用加味香苏散治疗该病5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韩龙;周继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肛门神经、会阴神经及阴茎背神经共同起源于第2~4骶神经前支合成的阴部神经,肛门和尿道部肌肉在会阴部有广泛的联系,因此,肛门直肠局部的手术创伤很容易发生排尿不畅,甚至尿液潴留于膀胱.我科2005年行肛门直肠手术400余例,麻醉方式大多为硬膜外麻醉,小部分为局部浸润麻醉.术后发生尿潴留者67例,男43例,女24例.分析主要原因及处理和预防措施如下.
作者:刘雨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血管性痴呆(V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常见的痴呆病因,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5月~2006年1月,我们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都可喜治疗VD 35例,同时,单用都可喜35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杨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