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心理状况研究进展

程月红;杜义敏;刘云燕;王灵君;李莹

关键词:肝炎, 慢性, 心理
摘要: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1%。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约2000万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乙肝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部并对肝细胞有极大的损害,易引发炎症、坏死、纤维化等,它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表现为乙型肝炎或肝硬化者占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约为1/3[2-4]。而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CHB)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易复发,病程长的特点,乙型肝炎患者不光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而且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5]。本文将对近年来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心理状况的文献作一综述。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米氮平联合益心舒胶囊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情绪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为脑卒中后抑郁情绪患者联合应用米氮平、益心舒胶囊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情绪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应用米氮平、益心舒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米氮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抑郁评分为(23.59±4.56)分,低于对照组的(30.53±4.95)分( P <0.05);试验组抑郁情绪控制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4.0%( P <0.05);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3.15±3.62)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12±3.21)分,与对照组的(66.11±4.12)分、(23.10±3.1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0%( P <0.05)。结论米氮平、益心舒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情绪患者,疗效满意,安全性佳,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王红霞;冯艳光;高翠芳;赵翠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择期实施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每组42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镇痛、静脉自控镇痛( 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分别为(3.24±0.32)分,(2.56±0.63)分和(1.86±0.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而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 Ramasy评分分别为(2.24±0.31)分,(2.89±0.37)、和(3.11±0.60)分和(2.87±0.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24 h内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曲马多用量分别为(2.14±0.52)次和(234.12±22.83)μg,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好,减少术后镇痛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申海芳;李晓兰;何军霞;张杰;牛光亚;赵伟;杨鸿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研究合并心血管疾病老年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的处理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肿瘤科收治的37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麻醉处理同常规,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药物进行控制治疗。通过观察2组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各项生理指标,分析评价围手术期处理的效果。结果在血压稳定方面,对照组血压剧烈波动(51/100,51骀.00%),观察组(16/104,15.38%),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心肌缺血情况,对照组10例,观察组1例。此外,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心率低于50次/min的危象,紧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7次,而心律失常方面,对照组患者(10/48,20.83%)与观察组患者(2/51,3.92%)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具有高风险,但通过全面评估,合理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肿瘤手术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於建鹏;唐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掌握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河北省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河北省省、市级和71档.3%的县级疾控中心已建成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总计生物安全柜487台,均属于Ⅱ级生物安全柜;部分生物安全柜存在使用期限长,产品落后的问题;多数单位未按规定对生物安全柜开展定期检测。结论重视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加强对生物安全柜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加大投入,开展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其安全风险意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柜的行标和国标,对生物安全柜进行定期检测。

    作者:师闻欣;张世联;卢安;苏培培;崔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红细胞生成素与输血阈值在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并发症中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红细胞生成素与输血阈值对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80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均为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 n =40)与加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 n =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2组NGB表达量在入院时无明显差异( P >0?.05),入院后经积极治疗,在第7天、第14天均呈明显升高表现,其中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入院时行APACHEⅡ评定,分值无明显差异( P >0.05),但入院后第7天、14天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幅度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病例输血阈值经评估为(73.4±4.5)g/L,低于对照组(83.7±4.2)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均无死亡事件,观察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脑干功能衰竭3例,肺部感染3例,肾衰竭2例。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可降低输血阈值,防范严重并发症,提高神经保护作用,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远期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邓巍;张巧敏;李秋平;崔艳玲;赵永红;王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机制和应用现状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由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产生的胸腔积液,并且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需要找到癌细胞[1]。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胸穿抽液、胸膜固定术、传统手术及胸腔镜胸膜剥脱术、全身放化疗、免疫生物治疗、热疗、中药治疗等。其中胸膜固定术是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硬化剂用人工方法导入胸腔,刺激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胸膜腔闭锁的方法。目前胸膜固定术是公认的治疗MPE的主要手段。本文就其应用现状及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周平;王亚倩;郭占领;陈晓伟;李冰;王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髁间撞击征的疗效。方法66例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髁间撞击征的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的变化。结果经关节镜下观察将其分为磨损型、挤夹型及混合型,磨损型多。术后1周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怂.05)。术后1、6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术后1周显著升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及VA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髁间撞击征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同时行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显著缓解了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金辉;王华军;聂喜增;李锋;刘树民;关健;谢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两种深静脉置管术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和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TIVAP)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按照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方式将其分为PICC组( n =50)和TIVAP组( n =50)。比较2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平均带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带管期间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TIVAP组患者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较PICC组患者低( P <0热.05),TIVAP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组( P <0.05),同PICC组患者比较,TIVAP组患者的术后带管时间以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P <0.05)。结论对于需要行乳腺癌化疗的患者,虽然TIVAP操作较为复杂,价格较高,但是其具有使用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以及对患者生活影响小等特点,具有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推广的价值。

    作者:阮育凤;甘建辉;史金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银杏叶分散片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银杏叶分散片中总黄酮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Waters-pak C18(5μm,3殚.9 mm ×150 m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360 nm,流速1.0 ml/min。结果异鼠李素、槲皮素、山奈素呈良好线性关系的范围分别为0.001~0.01 mg、0.02~0.2、0.004~0.04/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6%,100.15%,99.40%,RSD为0.37%、0.72%、0.66%( n =9)。结论本方法准确性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可用于银杏叶分散片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齐惠珍;周霞瑾;田培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生儿围手术期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新生儿围手术期低体温的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收治的430例新生儿手术患儿采取术前及时观察和护理,术中重视保暖、监测、观察和护理,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采取复温措施后,80例回房体温<36℃患儿,1 h内体温恢复至36℃以上65例,2 h内体温>36℃10例,3 h内体温>36℃3例,2例患儿由于体温持续不升且合并凝血障碍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加强护理,不但能降低低体温对机体的不利影响,而且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的转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丽;赵猛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全程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体位训练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模式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体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进行体位训练及基础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俯卧位实施手术,观察组则采取45°斜卧位联合截石位实施手术。比较2组患者不同体位安置后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2组患者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及术后残石率的比较。结果两种体位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观察组患者采取45°斜卧位联合截石位后患者生命体征比对照组更稳定,其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率及术后残石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靠.05或P <0.01)。结论全程护理模式能较好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患者的体位训练,其中45°斜卧位联合截石位能使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更平稳,手术相关指标更圆满。

    作者:周青榆;梁肖华;梁琴;孙紫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的临床情况,观察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栓通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而试验组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的方法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8 d为1个疗程,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细胞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厖.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于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梁友云;马佳丽;王灵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全程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围术期全程干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护士的围术期全程干预,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干预前后的心率、血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以及心率、血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厖.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SAS 、SDS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心率、血压较干预前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由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全程干预,能缓解患者因疾病和手术所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龙卫红;秦秦;崔雅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单次硬膜外麻醉复合超前多模式镇痛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在会阴区(及下肢)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会阴区,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8~1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单次硬膜外复合多模式镇痛组;B组:单次硬膜外组。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2组呼吸的频率与幅度、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殚.01);术中、呼吸( RR)、心率( HR)、血压( BP)均平稳,吸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达100%,PETCO2在正常范围,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无明显变化。术后各时点VAS评分,A组24 h满意率达100%,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B组能提供术后8 h满意镇痛。2组均无躁动、谵妄、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无肢体感觉异常,活动障碍,皮肤瘙痒等。结论单次硬膜外麻醉复合多模式镇痛组较单次硬膜外及骶管麻醉提供更完善的术中镇痛,更满意的肌松,术后并发症少且提供更满意的术后镇痛,更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儿身心发育及术后康复。

    作者:刘宝珍;边焕欣;宋子贤;张艳红;成玉红;邱东洁;肖彩兰;刘义静;陆丽洁;刘敏肖;周美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行吡柔比星( THP)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2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前后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28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1年内肿瘤复发9例,2年内复发7例,复发率12?.5%,均未出现全身性的药物不良反应,未见尿道狭窄和膀胱挛缩现象。结论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确定,而灌注前、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小娜;郭顺利;聂彦花;李博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屈螺酮炔雌醇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屈螺酮炔雌醇(优思明)预防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进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患者130例,根据自愿原则,以术后即开始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的患者98为研究组,术后无激素药物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随访术后月经恢复情况以及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和有无息肉复发。结果随访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月经期、经量及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的厚度等的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创.05)。结论术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对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有显著效果,同时满足避孕要求,减少月经量。

    作者:史建萍;孙亚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未婚女性人流的次数、原因及避孕知识知晓状况,为降低的未婚女性再次妊娠率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6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年龄文化水平人流次数首次性生活的年龄避孕方式避孕知识、药具获得途径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中年龄16~24岁,平均19岁;首次妊娠268例,再次妊娠33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278例,避孕失败322例,未避孕、避孕失败及重复人流占很大比例。结论未婚女性缺乏科学避孕知识,避孕方法了解不足,避孕信息获得渠道不当,重复流产、高危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为降低未婚女性再次人流的发生,关键是重视青春期男女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的普及,做好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提高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刘俊霞;任学利;聂文华;于荣彦;韩淑琴;田彦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10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效果。记录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血钾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d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钠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周后,患者血钠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53, P <0.01)。治疗2 d后,患者血钾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9.4350, P <0.01);治疗1周后,患者血钾值也低于基线值( P <0.05);治疗后2周,患者血钾值仍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5.3189, P <0.01)。治疗2 d后、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钙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0%。结论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胃镜及超声造影在诊断 EHH 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胃镜和超声造影检查诊断食管裂孔疝( EHH)中的临床价值及运用方法。方法采用胃镜及超声造影检查对168例高度怀疑为EHH的患者(反酸、胃部烧灼感及胸背疼痛等表现)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终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对两种方法诊断EHH的诊断学价值进行分析,同时总结EHH患者在两种检查方式下的表现特点。结果168例患者中,终临床确诊为EHH的患者27例(16怂.07%);胃镜检查主要表现为27例患者的胃食管连接部上移到食管裂孔环以上,门齿距离胃连接部的距离<38 cm,平均距离为(35.1±4.0)cm;18例患者可见较为明显的膈疝囊;13例患者可见反流性食管炎。超声造影检查可见26例患者表现为疝囊,疝囊直径4.38~5.51 cm,平均年龄(4.82±3.71)cm,17例患者表现为食管裂孔变宽,宽距离约为3.86 cm,11例患者发现胃底部横隔异常,13例患者见胃壁滑动征。超声造影诊断EHH的灵敏度=92.59%、特异度=97.87%、误诊率=2.13%、漏诊率=7.41%、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0.891, P =0.000。胃镜诊断EHH的灵敏度=85.19%、特异度=94.33%、误诊率=5.67%、漏诊率=14.81%、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0.750, P =0.000。胃镜+超声造影诊断EHH的灵敏度=96.30%、特异度=99.30%、误诊率=0.71%、漏诊率=3.70%、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0.956, P =0.000,ROC曲线下面积AUC=0.969。结论胃镜与超声造影检查诊断EHH各具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同时降低漏诊和误诊率。

    作者:李博璋;黄越前;丁飞跃;孙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厂家瑞舒伐他汀钙片溶出度比较

    目的:测定不同厂家瑞舒伐他汀钙片的溶出度,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为临床选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的篮法测定溶出度,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吸光度,计算各厂家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并对各厂家的溶出度进行比较。结果5个厂家的瑞舒伐他汀钙片均能在规定的时间溶出完全,但溶出曲线稍有差异。结论各厂家的瑞舒伐他汀钙片溶出度均符合药典规定,国内与国外制剂基本一致,质量可靠。

    作者:侯娟;徐琪琳;张瑞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