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赵锋

关键词:聚苯乙烯磺酸钙, 慢性肾脏病, 高钾血症
摘要:目的:研究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100例慢性肾脏病合并高钾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采用聚苯乙烯磺酸钙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效果。记录和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钠水平、血钾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2d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钠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周后,患者血钠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0653, P <0.01)。治疗2 d后,患者血钾值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9.4350, P <0.01);治疗1周后,患者血钾值也低于基线值( P <0.05);治疗后2周,患者血钾值仍低于基线值,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5.3189, P <0.01)。治疗2 d后、治疗1周后和治疗后2周,患者血钙值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7.00%。结论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慢性肾脏病高钾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良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心理状况研究进展

    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携带率为7.18%,5岁以下儿童的HBsAg仅为1%。据此推算,我国现有的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约2000万例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乙肝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部并对肝细胞有极大的损害,易引发炎症、坏死、纤维化等,它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目前,表现为乙型肝炎或肝硬化者占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约为1/3[2-4]。而慢性乙型肝炎( chronic hepatitis B,CHB)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有易复发,病程长的特点,乙型肝炎患者不光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而且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5]。本文将对近年来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心理状况的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程月红;杜义敏;刘云燕;王灵君;李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HIV 患者 HBV 感染率与正常体检人群 HBV 感染率比较研究

    目的:进行HIV患者HBV感染率与正常体检人群HBV感染率比较研究,为进一步阐明HIV与HBV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研究共纳入206名2013至2014年门诊及住院艾滋患者及体检人群,分为体检人群组与HIV患者组,分别进行HBV两对半检测。结果 HIV患者组HBV阳性率26%,体检组HBV阳性率36%。两者无显著差异( P >0厖.05)。结论我院门诊及住院艾滋病人合并HBV感染与体检人群HBV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作者:张红梅;赵磊;王建芳;王念跃;张永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掌握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对河北省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柜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河北省省、市级和71档.3%的县级疾控中心已建成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总计生物安全柜487台,均属于Ⅱ级生物安全柜;部分生物安全柜存在使用期限长,产品落后的问题;多数单位未按规定对生物安全柜开展定期检测。结论重视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加强对生物安全柜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加大投入,开展专业人员培训,提高其安全风险意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柜的行标和国标,对生物安全柜进行定期检测。

    作者:师闻欣;张世联;卢安;苏培培;崔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7 d为1个治疗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乏力、口干口渴、尿多、消谷善饥、五心烦热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对证候给予评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各指标的水平,计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乏力、口干口渴、尿多、消谷善饥、五心烦热等均有所缓解,证候积分有所降低,治疗组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患者的血糖、血脂均得到改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经治疗后肾功能有所提高,相关指标如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肌酐( SCr)、肌酐清除率( C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有所降低,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能缓解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张阳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的临床情况,观察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血栓通进行静脉滴注治疗;而试验组的患者采用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的方法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8 d为1个疗程,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细胞功能均有所改善,但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mRS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厖.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于患有脑梗死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梁友云;马佳丽;王灵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血清 BNP、HCY、cTnI 和 hs-CRP 对预测糖尿病肾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B型钠尿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其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合并心血管疾病情况,将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有心血管疾病组( CVD组)和没有心血管疾病组( NCVD组),另取10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BNP、HCY、cTnI、hs-CRP值及肾功能指标:CysC、CREA和BUN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2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BNP、HCY、cTnI、hs-CRP及肾功能指标( CysC、CREA和BUN)均较健康对照组高( P <0构.05),且2组肾病患者之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NCVD组的BNP、HCY、hs-CRP与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 P <0.05),CVD组HCY、hs-CRP与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 P <0.05),而BNP、cTnI大幅升高与肾功能指标无关( P >0.05)。结论 BNP,HCY,cTnI,hs-CRP可预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和病情转归有实际的临床价值。

    作者:曹俊娟;许香梅;卢彩平;王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单次硬膜外麻醉复合超前多模式镇痛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在会阴区(及下肢)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会阴区,下肢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8~1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单次硬膜外复合多模式镇痛组;B组:单次硬膜外组。观察术中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2组呼吸的频率与幅度、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殚.01);术中、呼吸( RR)、心率( HR)、血压( BP)均平稳,吸氧条件下血氧饱和度达100%,PETCO2在正常范围,潮气量、分钟通气量无明显变化。术后各时点VAS评分,A组24 h满意率达100%,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B组能提供术后8 h满意镇痛。2组均无躁动、谵妄、恶心、呕吐及术后尿潴留发生,无肢体感觉异常,活动障碍,皮肤瘙痒等。结论单次硬膜外麻醉复合多模式镇痛组较单次硬膜外及骶管麻醉提供更完善的术中镇痛,更满意的肌松,术后并发症少且提供更满意的术后镇痛,更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有利于患儿身心发育及术后康复。

    作者:刘宝珍;边焕欣;宋子贤;张艳红;成玉红;邱东洁;肖彩兰;刘义静;陆丽洁;刘敏肖;周美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 vWF-CP 和 GDF1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改变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8例( 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6例( ACS组),同时选取类心绞痛患者43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vWF-CP、GDF15以及生化指标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结果 SAP组、ACS组和对照组TC、LDL-C、HDL-C、血肌酐(Cr)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血浆 vWF-CP 为(612.18±24.07) pg/ml,高于 SAP 组和 ACS 组,而 SAP 组血浆 vWF-CP 为(373.13±24.09)pg/ml,高于ACS组的(276.39±23.18)pg/m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血浆GDF15为(1.42±0.37)ng/ml,低于 SAP组和ACS组,而SAP组血浆GDF15为(7.93±0.67) ng/ml,低于ACS组(10.02±0.92)ng/ml,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冠心病患者血浆vWF-CP和GDF15水平呈负相关( r =-0.70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性vWF-CP和GDF15存在相关性,且可在临床上用于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风险。

    作者:张英延;高明明;许景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性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疗程为6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血清APN、NT-proBNP、炎性因子、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血清APN、NT-proBNP、炎性因子、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作者:魏合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生儿围手术期低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新生儿围手术期低体温的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收治的430例新生儿手术患儿采取术前及时观察和护理,术中重视保暖、监测、观察和护理,术后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采取复温措施后,80例回房体温<36℃患儿,1 h内体温恢复至36℃以上65例,2 h内体温>36℃10例,3 h内体温>36℃3例,2例患儿由于体温持续不升且合并凝血障碍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加强护理,不但能降低低体温对机体的不利影响,而且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疾病的转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张丽;赵猛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利多卡因联合地佐辛用于无痛食管支架置入术的研究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多卡因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食管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做食管支架置入术的148例患者,年龄55~85岁,ASA分级为Ⅱ~Ⅲ级,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利多卡因地佐辛组(试验组, n =80)、舒芬太尼组(对照组, n =68),试验组首先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手术开始前用止血带法静脉注射利多卡因40 mg,对照组术前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烫.1μg/kg,2组患者首次均注射丙泊酚1.5~2 mg/kg,询问静脉注射过程中疼痛情况,观察记录2组在注射药物前后及术中的BP、HR,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满意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除2例因肿瘤位置太高不能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检查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满意程度评分高,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短,丙泊酚用量少,术中烦躁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低( P <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地佐辛用于无痛食管支架置入术,可以降低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老年基础病的发生,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经济有效的组合。

    作者:崔晓艳;梁永祥;郭月琴;司延晨;李桂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膀胱癌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行吡柔比星( THP)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12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前后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在患者出院后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术后128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1年内肿瘤复发9例,2年内复发7例,复发率12?.5%,均未出现全身性的药物不良反应,未见尿道狭窄和膀胱挛缩现象。结论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疗效确定,而灌注前、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小娜;郭顺利;聂彦花;李博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姜黄素激活人膀胱癌 T24细胞自噬诱导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姜黄素( Cur)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Cur对T2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对细胞LC3B及P62蛋白表达量进行检测;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内自噬囊泡的改变。结果 Cur可以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P <0怂.01)。 Cur诱导T24细胞发生自噬,显著上调LC3蛋白表达,下调P62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内自噬囊泡的数量(P<0.01)。 Cur增强顺铂(cis-Dichlorodiamineplatinum,CDDP)的促凋亡作用( P <0.01)。结论 Cur可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并通过激活细胞自噬促进肿瘤细胞凋亡,Cur可增强CDDP的抗肿瘤效果。

    作者:仇炜;沈永青;倪晓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在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择期实施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组)和对照组(安慰剂组),每组42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镇痛、静脉自控镇痛( 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6、12 h VAS评分分别为(3.24±0.32)分,(2.56±0.63)分和(1.86±0.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而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术后2、6、12、24 h Ramasy评分分别为(2.24±0.31)分,(2.89±0.37)、和(3.11±0.60)分和(2.87±0.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24 h内PCIA泵按压次数以及曲马多用量分别为(2.14±0.52)次和(234.12±22.83)μg,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曲马多超前镇痛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好,减少术后镇痛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申海芳;李晓兰;何军霞;张杰;牛光亚;赵伟;杨鸿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社区医疗卫生建设服务中心与医院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社区医疗卫生建设服务中心与医院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选择本市区内人民医院及市区内17家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作现场试点,本次健康管理及高血压干预活动研究为期4年。研究组为8家参与医院互动式管理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对照组为9家未参与医院互动式管理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互动式健康管理干预高血压模式模式通过咨询相关专家、参考国内外文献等形式制定。对2组高血压患者进行4年观察,对比前后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管理依从性情况,对患者健康管理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在对2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前,遵医嘱服药、管理参与积极性以及参加自我管理小组患者比例进行比较,2组间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 >0.05);在进行上述管理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出现较大改善,且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不良行为改变率、规范管理率及血压控制率等指标方面进行对比,前者均高于后者,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医院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间进行互动式管理模式,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管理更具依从性,健康管理质量高,因此可在基层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志峰;胡蕊;宋志领;庞建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护理干预在腭裂术后患儿语音治疗中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腭裂术后患儿语音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4年3月整形科语音治疗室就诊的52例无腭咽闭合不全或腭咽闭合接近正常,听力、智力为正常,而发音存在代偿性构音的学龄前3~6岁腭裂术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语音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对患儿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影响其心理及认知行为,结合并运用护理学及心理学相关知识,根据此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针对患儿在语音治疗中出现的心理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患儿在语音治疗时不安、厌烦或恐惧等心理反应。对照组进行常规语音治疗,逐个纠正其错误发音。结果观察组在语音治疗中对腭裂术后构音障碍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计划顺利进行,患儿畏难情绪明显减少( P <0*.05),注意力集中时间明显延长( P <0.05)。缩短了疗程,使患儿在短的时间获得较好的语音治疗效果。结论针对3~6岁学龄前腭裂术后构音障碍儿童语音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在语音治疗中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在遵循儿童语言、语音发育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心理护理,可达到更好的语音治疗效果。

    作者:康彦玲;谢淼;李燕;翟若琴;郭莉;高慧;苏晓哲;吴小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H IF-1α在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掌握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的变化,探讨与其可能相关的的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我院内分泌科室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和健康人对照组,每组80例,测量研究对象的体重指数,测定血清中HIF-1α水平和血浆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酯甘油(TG)等临床指标,应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HIF-1α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中的HIF-1α水平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103珑.97, P <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血清HIF-1α水平与HbA1c、FPG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49和0.58, 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中HbA1c是影响HIF-1α水平独立的危险因素(β=0.58, P <0.05)。结论 HIF-1α可能参与了糖尿病颈部血管病变的过程,HbA1c是影响HIF-1α水平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继周;韩建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胸膜固定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机制和应用现状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指由恶性肿瘤转移至胸膜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产生的胸腔积液,并且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需要找到癌细胞[1]。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胸穿抽液、胸膜固定术、传统手术及胸腔镜胸膜剥脱术、全身放化疗、免疫生物治疗、热疗、中药治疗等。其中胸膜固定术是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硬化剂用人工方法导入胸腔,刺激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使脏层和壁层胸膜粘连,胸膜腔闭锁的方法。目前胸膜固定术是公认的治疗MPE的主要手段。本文就其应用现状及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周平;王亚倩;郭占领;陈晓伟;李冰;王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未婚女性人流的次数、原因及避孕知识知晓状况,为降低的未婚女性再次妊娠率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600例要求人工流产的未婚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年龄文化水平人流次数首次性生活的年龄避孕方式避孕知识、药具获得途径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0例未婚女性人工流产中年龄16~24岁,平均19岁;首次妊娠268例,再次妊娠332例;未采取避孕措施278例,避孕失败322例,未避孕、避孕失败及重复人流占很大比例。结论未婚女性缺乏科学避孕知识,避孕方法了解不足,避孕信息获得渠道不当,重复流产、高危人流的比例越来越高,为降低未婚女性再次人流的发生,关键是重视青春期男女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的普及,做好未婚女性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提高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刘俊霞;任学利;聂文华;于荣彦;韩淑琴;田彦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节镜下髁间窝成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髁间撞击征的疗效。方法66例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髁间撞击征的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髁间窝扩大成形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的变化。结果经关节镜下观察将其分为磨损型、挤夹型及混合型,磨损型多。术后1周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怂.05)。术后1、6个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术前、术后1周显著升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及VAS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合并髁间撞击征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同时行镜下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显著缓解了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金辉;王华军;聂喜增;李锋;刘树民;关健;谢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