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升阳益胃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50例

张善举;梁广生

关键词:肠道易激综合征, 升阳益胃汤, 腹泻型
摘要:笔者1994年以来,运用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5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疼痛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疼痛对麻醉医生来说是一种呼救信号,由于产生疼痛的原因和环境不同,病程可数小时或数年不等,临床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疼痛,效果满意。现将临床常用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高艳花;田中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亢害承制”浅析

    “亢害承制”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原文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原属运气学说的内容,说明六气相承制约,是万物生化的重要保证,如失于相承,则无所制约,必致过亢为害。……

    作者:谢文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运动试验的预后

    运动试验通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评估,它是判断与缺血相关的危险性基本的方法。本文对25例AMI恢复期患者运动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目的在于探讨运动试验对于AMI的远期预后价值。……

    作者:宋金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黄芪临床应用举隅

    黄芪,有补气生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多用于脾胃亏虚,正气不足,气虚下陷及卫虚表不固而引起的各种证候。现代医学认为黄芪能增进免疫,促进细胞代谢,对心脏、肝脏及血管等有保护作用,有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用于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哮喘、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夏旭;孙田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经股动脉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TAE),被认为是不适宜手术的肝癌患者好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药物具有肝脏毒性,且栓塞后静脉回流障碍,常引起肝功能损害。1998年6月~2001年9月,我们应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肝癌TAE术后肝功能损害24例,与同期保肝降酶西药治疗的对照组24例作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汉忠;黄智芬;马亦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升阳益胃汤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50例

    笔者1994年以来,运用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15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善举;梁广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疗效观察

    无特效药物,中药治疗本病可明显缩短病程。为观察中药的确切疗效,我们进行了中西医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井自兴;任献青;翟文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为研究大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损伤防护作用的机制将老龄(20月龄以上)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尼莫地平组、血栓心脉宁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肾脏病理组织变化及有关指标改变。结果表明,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肾脏组织损伤明显,大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大黄拮抗自由基损伤、调节ATP酶活性和神经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调节前列腺素平衡失调、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有关。

    作者:李建生;赵君玫;郭盛典;李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玉屏风散预防感冒作用的探讨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由防风、黄芪、白术组成,是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方剂。有益气固表、祛邪止汗的作用,用于卫虚不固、易感风邪之症,即反复感冒。临床多用于预防感冒及由反复感冒引起的风心病、心力衰竭、肺结核、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作者:刘永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恒频谱共振治疗仪治疗脾胃虚寒型结肠炎50例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多因性或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中医辨证以脾胃虚寒型为主。我们自1998年1~10月应用河南省光电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恒频谱共振治疗仪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结肠炎患者5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秦元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所造成的腰腿痛临床症候群,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多发于中青年人。急性发作……

    作者:高建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阴交配穴针治产褥期疾病举隅

    三阴交是历代针灸医家所常用的有效穴位,位于“内踝上三寸,胫骨内侧后缘”,为足太阴脾经之穴,与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相交会,故谓之三阴交。该穴统治脾、肝、肾三经所主病证,应用甚广。笔者根据产后“多虚多……

    作者:杨翠芳;宋文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治乙肝一得

    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属祖国医学的“黄疸”、“胁痛”、“积聚”等范畴。笔者认为本病是感受湿热毒邪,而以肝郁、血瘀为主要病理的疾患。此病在整个病变过程中经历正盛邪实、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三个阶段。故治疗上以祛邪、扶正为纲,从肝郁、血瘀处着手,选用药也各有侧重。湿热之邪是致病之由,也是病情缠绵反复之根源,湿热……

    作者:郑耀庭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舒络脑心通合剂治疗高血压76例

    笔者从1994年9月~2002年4月,用舒络脑心通合剂治疗高血压76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明顺;陈广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液氮冷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酒渣鼻

    酒渣鼻是以发生在颜面急性炎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疾患。自1999年以来,经过反复的临床观察,应用液氮冷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酒渣鼻6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当归四逆汤运用举隅

    当归四逆汤为温经散寒代表方,笔者用于先兆流产及增生性骨关节炎获良效,介绍如下。……

    作者:宋一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三七胶囊合加味生化汤治疗放环后出血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三七胶囊合加味生化汤治疗放环后出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春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疑难杂症辨析

    笔者临症33a,对疑难杂症的临床治疗有一些心得体会,现介绍于后。……

    作者:孙永红;陈良秀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张仲景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用药思路探讨

    脾胃病证是中医临床上的常见病证,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载方剂中,有不少治疗脾胃病证的方剂。这些方剂不仅临床疗效卓著,而且配伍用药简练。本文仅就其脾胃寒证、热证方剂的用药思路作初步探讨。……

    作者:杨新年;徐亚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79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为消化内科常见病。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立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