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静脉采血后冷敷止血的效果观察

史艳敏;曲红岩;朱雪娟;冯文静;魏洁

关键词: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静脉采血, 冷敷, 淤斑
摘要: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由于肝脏功能损伤,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同时脾功能亢进增加了血小板的破坏,使得凝血功能降低,所以此类患者存在着出血倾向,特别在静脉采血后穿刺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由皮下出血造成的瘀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心理,也对静脉给药的后期治疗造成了困难。因此减少此类患者静脉穿刺后淤斑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静脉采血常规按压后给予0℃冰袋冷敷10 min,预防穿刺后皮下出血,减少淤斑形成,减轻患者的疼痛,介绍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见念珠菌的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本研究将2009至2011年临床分离的念珠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1.1实验菌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9年1月及2011年12月住院患者气管插管吸痰、血液、中段尿、胸腹水、胆汁、穿刺点等部位分离的念珠菌835株。

    作者:白书媛;王培昌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吡格列酮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降压作用

    吡格列酮由于能增加外周组织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及减少肝糖输出,降低血糖,而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而吡格列酮对于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产生降压作用的报道并不多。本研究着重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降压作用及机制。

    作者:丁慧;袁迎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检测方法对经治疗后宫颈癌患者康复情况及复发可能性等的临床价值。方法2组患者均行LEEP手术切除病灶,并于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触诊、超声和液基薄层细胞学复查;研究组患者复查时加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记录2组患者残留和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创.05)。结论 HPV检测可提高宫颈癌上皮内瘤变术后残留与复发的检出率,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选择良好的治疗时机,提早进行宫颈癌变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胡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胶囊内镜临床检查前后的护理

    小肠疾病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胶囊内镜的问世,为消化道无创性、可视性检查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不明原因小肠疾病和隐性消化道出血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被公认为小肠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1]。“胶囊内镜”全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又称“医用无线内镜”。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图像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我院从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应用OMOM胶囊内镜为46例患者检查,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邱园玉;翟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Excel 支架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通过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 )比较,观察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Excel)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PCI并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根据置入支架的种类,分为Excel组(试验组)和Cypher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常规用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年进行冠脉造影随访,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情况:2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临床表现(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病例数)、冠状动脉病变类型(A型、B型、C型)、冠脉病变支数、置入支架情况(支架的直径、长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创.05)。术中并发症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冠脉急性闭塞、冠脉穿孔、冠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死亡方面均发生0例,2组患者置入支架的安全性相似。术后1年内的随访:2组1年内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Excel支架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Cypher支架相似,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进一步证实。

    作者:嵇诚;张立新;高海明;马涛;王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LEEP 治疗宫颈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能为CIN的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55例CIN患者行LEEP 治疗,观察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构.05),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 CIN Ⅰ分别为100、0、0,CIN Ⅱ为88.57%、8.57%、2.86%,CIN Ⅲ为88.89%、11.11%、0,CINⅠ、CIN Ⅱ、CINⅢ在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总治愈率为90.91%;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率CIN Ⅰ患者为54.55%,CIN Ⅱ为77.14%, CINⅢ为66.67%;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在3~7 d之内出现少量血性分泌物,术后在28~37 d来月经,无术后宫颈管粘连发生;12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随访2年妊娠率75.00%。结论 LEEP治疗CIN是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保留了术后生育功能,但是存在少量与术前诊断不符、术后残留及复发情况,术后需要进行密切随访。

    作者:陈小玲;韦妙成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在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 HC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患者早期确诊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以及生活质量。当前临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较为倾向于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主要的手术方式为大骨瓣开颅术以及小骨窗开颅术,但是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很大差异[1]。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哪种更加突出,对我院2011至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颌骨骨折伴焦虑抑郁的心理护理干预

    当患者发生颌骨骨折后,普遍表现出一种负性精神状态,并表现出多种躯体症状,其中以睡眠障碍,尿频,消化不良,头昏,乏力为常见,直接影响颌骨骨折患者的恢复,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要引起重视[1,2]。我院对口腔外科80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并对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报告如下。

    作者:吴铭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系由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非结核分支杆菌(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NTM)引起的疾病。非结核分支杆菌原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 atypical myco-bacteria),其特性有别于结核分枝杆菌,如对酸、碱比较敏感;对常用的抗结核菌药物较耐受;生长温度不如结核分枝杆菌严格;多存在于环境中;为条件致病菌。可因引起结核样病变而受到关注。非结核分支杆菌菌种报道迄今已达100多种,其中有37种已见致病例报道[1]。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多继发于慢性肺病,如支气管扩张、矽和肺结核,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所致疾病报导的增多,越来越引起临床对NTM分离鉴定的重视。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55例NTM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吴海峰;吕翠环;张辉;李玉静;刘晓燕;李曼;李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天津市养老院老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为了解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为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必要的基本信息,对我院近年来住院老人的高血压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振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地高辛与呋塞米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卡普托利+卡维地洛+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高辛。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心率、血压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地高辛联用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慧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 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病患者的特殊场合。由于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以及多种抗菌药物的使用,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较为普遍,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成为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ICU承担着全市危重患者的救护,本研究为了解我院ICU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更好地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科学依据,对我院2011年ICU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药敏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高惠;肖桂芳;杨敏;龙继川;袁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包皮环切伤口缝合中胶朊蛋白线与普通丝线的疗效对比

    包皮环切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手术,过去常用4-0普通丝线缝合。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200例包皮环切伤口缝合中,分别采用胶朊蛋白线和普通细丝线缝合,并对伤口缝合情况、脱线时伤口疼痛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刘峰;贤少忠;张建;宋波;孔广起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建中合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1]。本文笔者通过对本院56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观察小建中合剂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君;杨丽萍;张玉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PTEN、NF-κB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 PTEN)和核因子κB ( 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NF-κB 在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 P <0剟.05);而NF-κB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 P <0.05)。PTEN、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术后生存期有关( P <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 P >0.05);临床病理分期低、组织分化好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肺癌中PTEN与NF-κB呈负相关( rs=-11.30, P <0.05)。结论PTEN基因的失活、NF-κB基因的活化可能促进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进程,可作为临床评价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鲍振学;毛桂玲;刘云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气管切开术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护理干预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下呼吸道梗阻、缓解乏氧状态的重要措施,但其带来的不适和痛苦作为应激源会使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引起生理、心理的一系列改变,如不能及时进行干预,有可能造成急性应激障碍,出现机体病理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文献报道大都集中在吸痰方法方面,而如何发现各种应激源,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尽量消除或减少应激源,促进患者在生理、心理上有效适应更显得重要。

    作者:赵晓丽;张延红;李佳丽;王竹君;朱玉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1]。由于慢性炎症致使呼吸系统防御能力下降,加之高龄、长期使用激素、吸烟等因素均使机体免疫力降低,更易合并有结核感染,导致已有的陈旧肺结核再活动。同时自发性气胸是COPD和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起病较急,常因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那么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气胸,本文对比了合并肺结核与不合并肺结核COPD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两者在气胸的特点上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

    作者:王任利;幺作义;喻昌利;那雪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胆管中段癌临床分析

    胆管癌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而肝外胆管癌在进一步分类时是否需将胆管中段癌单独出分类,目前仍有争议,为了解胆管中段癌的特点,对我科1993年至2007年诊治的胆管中段癌、胆管下段癌和文献[1]总结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波;刘进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观察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肩痛、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刺痛、手指挛缩、骨囊肿和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倍受关注,本文通过不同透析方式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作用进行比较,以寻找更好的透析方法,预防中晚期并发症。

    作者:冯忖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