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切开术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护理干预

赵晓丽;张延红;李佳丽;王竹君;朱玉清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应激, 吸痰
摘要:气管切开术是解除下呼吸道梗阻、缓解乏氧状态的重要措施,但其带来的不适和痛苦作为应激源会使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引起生理、心理的一系列改变,如不能及时进行干预,有可能造成急性应激障碍,出现机体病理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文献报道大都集中在吸痰方法方面,而如何发现各种应激源,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尽量消除或减少应激源,促进患者在生理、心理上有效适应更显得重要。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冷式冰袋冷敷治疗5-氟尿嘧啶外渗的效果观察

    氟尿嘧啶是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在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及其他实体瘤中有良好效果,在肿瘤化疗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临床上大剂量氟尿嘧啶作静脉化疗时,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83.33%[1],虽然现在临床上多采用深静脉置管预防静脉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但因置管的费用高,我院位于城乡结合部,大多数患者因费用原因仍然选择四肢浅静脉穿刺进行化疗,如何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药物外渗导致化疗性静脉炎后如何治疗,是医护人员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院在2009年4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自冷式冰袋冷敷治疗氟尿嘧啶外渗引起的化疗性静脉炎,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敏;张玉霞;王敬君;张桂军;马靖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湿性愈合方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部位,一般是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美国压疮顾问委员会( NPUAP)将压疮分为四级[1],其中Ⅲ期为全皮肤层缺损,可见皮下脂肪,没有骨、肌腱或肌肉暴露;Ⅳ期为组织全层缺损,伴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可能会部分覆盖腐肉或焦痂,常常会有潜行和窦道。Ⅲ~Ⅳ期又称溃疡期压疮,因其创面深、坏死组织多、多合并细菌感染,创面难以愈合,后常需采用手术清创及植皮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因继发感染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溃疡期压疮伤口的处理一直以来是压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湿性愈合理论逐步用于治疗压疮及其他慢性伤口,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和显著的效果。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41例住院患者带入的共49处溃疡期压疮伤口采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方法进行换药,并与常规换药方法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梅;华佩莲;王国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营养支持在头颈部肿瘤同步放化疗中的临床意义

    放射治疗是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有效手段,研究证实,同步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或诱导化疗。然而,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包括口腔粘膜炎、味觉障碍、口腔干燥症,乏力等发生率高。这些不良反应影响患者进食,加重营养不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疗效。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住院放化疗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治疗情况,为头颈部肿瘤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洪珍;郭明丽;陈红耀;李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分期低估的因素分析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自1910年Beer等进行的第一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之后,TURBt成为诊断和首次治疗膀胱癌的手段。膀胱癌初诊病例中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superfici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TCC)[1],TURBt 是治疗STCC的主要手段。但约30%的STCC患者在术后复发时病例分期、分级将会提高,首次TURBt术后病理分期低估。因此,分析首次TURBt病理分期低估原因,及时预防减少术后复发,成为临床医师重要的课题。本调查通过对92例首次TURBt术诊断为STCC及术后二次手术的患者资料的情况汇总与观察,对首次TURBt术后病理分期低估现象的几率和可能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针对性的进行观察与预防。

    作者:郭雄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 C-反应蛋白在深静脉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对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对深静脉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135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6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观察组,89例患者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d、2d及3d抽血检测所有患者血浆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s-CRP及相关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术后1 d、2 d及3 d观察组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和hs-CRP 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术后1 d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手术后2 d及3 d观察组PT、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及hs-CRP的水平对深静脉血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徐利;尹志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听、触觉分散在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过程中的应用

    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是治疗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炎、软骨损伤、部分关节镜术后等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1-4]。但是膝关节结构复杂,有髌骨、胫骨、股骨组成骨性结构,膝关节腔内有前叉韧带、后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软骨面等主要结构,这些结构被关节囊包裹共同组成复杂的膝关节腔,关节囊内壁有滑膜组织附着。膝关节腔外下有髌下脂肪垫、上有髌上囊。如果将玻璃酸钠注射到膝关节腔外或滑膜组织内,不但不能起到治疗效果,还能引起这些组织的刺激反应产生疼痛,造成患者的痛苦。为了提高穿次成功率,降低患者在注射过程中疼痛的发生率。对在我科进行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患者进行前瞻性临床观察,并对两种注射法的结果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环;李春柳;吴晓萱;卢艳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地高辛与呋塞米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高辛联合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卡普托利+卡维地洛+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高辛。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心率、血压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与记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地高辛联用呋塞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慧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LEEP 治疗宫颈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期能为CIN的治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55例CIN患者行LEEP 治疗,观察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颈恢复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构.05),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 CIN Ⅰ分别为100、0、0,CIN Ⅱ为88.57%、8.57%、2.86%,CIN Ⅲ为88.89%、11.11%、0,CINⅠ、CIN Ⅱ、CINⅢ在治愈率、残留率、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总治愈率为90.91%;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率CIN Ⅰ患者为54.55%,CIN Ⅱ为77.14%, CINⅢ为66.67%;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在3~7 d之内出现少量血性分泌物,术后在28~37 d来月经,无术后宫颈管粘连发生;12例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术后随访2年妊娠率75.00%。结论 LEEP治疗CIN是治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保留了术后生育功能,但是存在少量与术前诊断不符、术后残留及复发情况,术后需要进行密切随访。

    作者:陈小玲;韦妙成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及预后对比研究

    腹股沟疝是常见的普外科疾病,其形成原因与腹壁组织萎缩和一系列促使腹压增高的慢性疾病有关,如前列腺增生、支气管炎、便秘、肺源性心脏病等。绝大多数腹股沟疝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但是传统得腹股沟疝的修补手术如:Bassini、Halsted以及Mcvay法手术局部有张力,患者术后疼痛显著,并且手术失败率较高[1,2]。近年来开展的无张力疝修补术,由于其手术区无张力、创伤小和患者术后可以早期活动等优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手术方式的不足[3]。本文对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的60例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了解采用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特点,为更加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提供依据。

    作者:任世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在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 HC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患者早期确诊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以及生活质量。当前临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较为倾向于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主要的手术方式为大骨瓣开颅术以及小骨窗开颅术,但是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很大差异[1]。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哪种更加突出,对我院2011至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静脉采血后冷敷止血的效果观察

    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由于肝脏功能损伤,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同时脾功能亢进增加了血小板的破坏,使得凝血功能降低,所以此类患者存在着出血倾向,特别在静脉采血后穿刺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出血。由皮下出血造成的瘀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心理,也对静脉给药的后期治疗造成了困难。因此减少此类患者静脉穿刺后淤斑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对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静脉采血常规按压后给予0℃冰袋冷敷10 min,预防穿刺后皮下出血,减少淤斑形成,减轻患者的疼痛,介绍如下。

    作者:史艳敏;曲红岩;朱雪娟;冯文静;魏洁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儿童面神经管实际测量与128层螺旋 CT面神经管测量的比较研究

    颞骨是全身解剖结构精细,复杂的一块不规则骨,而面神经又是颞骨内所含众多复杂及重要的神经之一,面神经管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密切,而且面神经是颅神经中易瘫痪的神经[1,2]。因此,128层螺旋CT在观察和评价面神经管走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128层螺旋CT 0.6 mm薄层扫描的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建(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两种技术对儿童颞骨面神经管进行测量,以期获得颞骨内面神经管走形的佳成像方法及数据,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功奠定基础。

    作者:王岚;周艳玲;李广胜;汪贺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NF-κB、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MMP-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80例宫颈癌(CSES)、7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5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NCE)NF-κB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CSES、CIN及NCE中, NF-κB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18.6%、0%,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15.7%、0;即CSES中NF-κB和MMP-9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IN和NC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NF-κB、MMP-9表达与宫颈癌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 P <0.05),与患者年龄和组织学类型无关,且二者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r =0.872, P <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NF-κB和MMP-9的过表达,其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宫颈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作者:赵玉婵;李莲;张连梅;刘晓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X”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的126例直肠指检阳性,血清PSA 4~100 ng/ml合并f/t PSA异常及经直肠超声前列腺声像图可见结节样改变的患者经直肠彩超引导下行Hodge氏6点前列腺传统穿刺术及“6+X”(对可疑X点进行目标穿刺)穿刺活检两种方法,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6例患者病理证实前列腺癌8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32例,前列腺不典型增生6例,慢性前列腺炎症6例,前列腺结核1例。采用“6+X”点法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73%,传统Hodge氏6点法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51%。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安全有效,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鹿文静;唐益君;刘纪蓉;韩江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我院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况调研与分析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1]。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相比,中成药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可直接使用,对于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非常方便,近年来,临床应用成上升趋势。为了人们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使用中成药,笔者对该院住院患者应用中成药的现况进行调研分析,提请大家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

    作者:马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PTEN、NF-κB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 PTEN)和核因子κB ( 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TEN、NF-κB 在肺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TEN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 P <0剟.05);而NF-κB蛋白在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 P <0.05)。PTEN、NF-κB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术后生存期有关( P <0.05),而与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无关( P >0.05);临床病理分期低、组织分化好的患者生存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肺癌中PTEN与NF-κB呈负相关( rs=-11.30, P <0.05)。结论PTEN基因的失活、NF-κB基因的活化可能促进了肺癌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进程,可作为临床评价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鲍振学;毛桂玲;刘云云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来医院看病时不仅关注医生对疾病的治疗,而且也越来越重视医院的护理模式。现今,以人为本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医院作为维护人类健康的主要机构必须要促进优质服务推行。因而,我国卫生部曾针对优质护理展开过相关号召与动员[1-3]。为此,我院为响应国家政府号召,特对我院儿科病房推行了优质服务护理模式,结果整理归纳如下。

    作者:谭芬华;母方;户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细菌耐药性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 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病患者的特殊场合。由于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以及多种抗菌药物的使用,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较为普遍,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成为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我院ICU承担着全市危重患者的救护,本研究为了解我院ICU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更好地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科学依据,对我院2011年ICU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药敏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提高医护人员的用药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高惠;肖桂芳;杨敏;龙继川;袁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吡格列酮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降压作用

    吡格列酮由于能增加外周组织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及减少肝糖输出,降低血糖,而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而吡格列酮对于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产生降压作用的报道并不多。本研究着重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降压作用及机制。

    作者:丁慧;袁迎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改良二孔法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腹腔微创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中[1]。常规三孔法腹腔镜需要再脐上缘、剑突下缘及右肋下缘分别行穿刺切口,以便能同时置入腹腔镜和辅助装置。虽然三孔法腹腔镜能极大减低创伤,但切口位置分散,影响患者术后对美观的要求,因此本研究通过切口隐蔽的改良型两孔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从而探索其疗效及预后情况。

    作者:刘新刚;李慎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