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分析

陈金龙;陈宏;刘媛媛;李艳华

关键词: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 β-HCG, FSH, LH, E2, 子宫瘢痕妊娠, 明胶海绵, 卵巢功能
摘要:近年来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可以有效的控制子宫大出血,并且保留子宫。但是是否损害卵巢功能,是否影响以后的孕育,这个问题是广大患者和医生所关注的,也关系到这项技术开展的前景。我们通过观察手术前后血清β-HCG、FSH、LH、E2变化,来探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吡格列酮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降压作用

    吡格列酮由于能增加外周组织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以及减少肝糖输出,降低血糖,而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而吡格列酮对于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而产生降压作用的报道并不多。本研究着重探讨吡格列酮对高血压肥胖患者的降压作用及机制。

    作者:丁慧;袁迎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我院四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根据2012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因此,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四种Ⅰ类切口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以了解四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作者:马红芳;种宝贵;陈赫军;孙红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几丁糖联合甲氧氯普胺综合预防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术后腹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腹腔粘连是一个对临床手术的重要的挑战。腹部手术之后出现腹膜粘连比例约为90%[1]。术后腹膜粘连的发病可以导致在多个并发症,如肠梗阻、骨盆或腹部疼痛、不孕不育等比较常见[2]。针对腹膜粘连的治疗尚未有一个较好的方法,因此,我们针对临床上常见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应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应用几丁糖和甲氧氯普胺进行预防治疗,结果如下。

    作者:彭永光;张卫民;李宗山;赵卫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结核病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其中肺结核患者63例为观察Ⅰ组,肺外结核患者69例为观察Ⅱ组。选取同期非结核病患者65例为对照组。患者均行结核蛋白芯片(16 ku、38 ku、脂阿拉伯甘露糖LAM)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单项检测时,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LAM、38 ku、16 ku。16 ku+38 ku +LAM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和双项检测。观察Ⅰ组在16 ku、38 ku、LAM、16 ku+38 ku、16 ku+LAM、38 ku+LAM 、16 ku+38 ku+LAM检测中阳性率高,其次为观察Ⅱ组和对照组( P <0 a.05)。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在16 ku、38 ku、LAM、16 ku+38 ku、16 ku+LAM、38 ku+LAM、16 ku+38 ku+LAM检测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Ⅱ组在LAM、16 ku+LAM、38 ku+LAM 、16 ku+38 ku+LAM检测中阳性率均明显低于观察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16 ku、38 ku、LAM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作者:白若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吸烟对冠心病 PCI 术后抗栓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吸烟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远期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冠心病PCI术男性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59例)和非吸烟组(65例),2组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嚼服及氯吡格雷300 mg顿服,术后继续每日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及氯吡格雷75 mg。5 d后测定2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比较2组1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吸烟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抗栓药物的血小板活化作用有关。

    作者:伍琼;胡家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吞咽功能训练和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恢复中的效应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大约30%~50%的患者有吞咽困难,脑干卒中的发生率约40%~70%,单侧半球卒中的发生率为35%[1]。目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主要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本次探讨此三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脑卒中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书秀;王琪;安晓蕾;郭建昌;杨志红;骆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2012年献县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研究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由不同型汉坦病毒引起并经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滹沱河献县泛区自90年代中期以来发病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掌握泛区不同季节疫源地宿主动物的种类、分布及带病毒情况,明确HFRS疫源地类型,可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献县于2012年对泛区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宿主动物的构成、分布及携带汉坦病毒状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杰;岳从周;卢书恒;赵俊先;李慧聪;张顺三;杨刚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儿童面神经管实际测量与128层螺旋 CT面神经管测量的比较研究

    颞骨是全身解剖结构精细,复杂的一块不规则骨,而面神经又是颞骨内所含众多复杂及重要的神经之一,面神经管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密切,而且面神经是颅神经中易瘫痪的神经[1,2]。因此,128层螺旋CT在观察和评价面神经管走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128层螺旋CT 0.6 mm薄层扫描的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建(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两种技术对儿童颞骨面神经管进行测量,以期获得颞骨内面神经管走形的佳成像方法及数据,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功奠定基础。

    作者:王岚;周艳玲;李广胜;汪贺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磁共振、核素扫描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核素扫描和磁共振影像资料的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其中门诊10例患者采用核素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50例住院患者采用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扫描,收集影像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总结1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SPECT表现,其中14个髋关节考虑股骨头坏死,14个髋关节显示坏死区为浓聚表现。住院的5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接受MRI检查,其中82髋关节显示长T2信号。长T2信号是股骨头内充血水肿的典型表现。总结以上结果显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为充血性疾病,而非缺血性疾病。结论股骨头坏死是初是因为股骨头充血内水肿,骨内压力增高,静脉及静脉窦壁比动脉壁薄,所以早受影响,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股骨头内压力增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终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与静脉瘀滞学说相符。这将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立强;刘思源;黄建敏;张敏;李会杰;韩永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教育的双盲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致残率与复发率均较高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往往受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精神分裂症没有正确认知,尤其是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较轻视,对预后较乐观,出院后不能坚持服药,而导致病情复发。为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了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1],报告如下。

    作者:韩淑芬;边辛丑;黄金如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X”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的126例直肠指检阳性,血清PSA 4~100 ng/ml合并f/t PSA异常及经直肠超声前列腺声像图可见结节样改变的患者经直肠彩超引导下行Hodge氏6点前列腺传统穿刺术及“6+X”(对可疑X点进行目标穿刺)穿刺活检两种方法,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6例患者病理证实前列腺癌8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32例,前列腺不典型增生6例,慢性前列腺炎症6例,前列腺结核1例。采用“6+X”点法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73%,传统Hodge氏6点法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51%。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安全有效,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鹿文静;唐益君;刘纪蓉;韩江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多层螺旋 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

    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因操作简单、创伤小、诊断准确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随之而来的辐射剂量对人身体的潜在损害,也越来越为医学界所关注[1,2]。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CT检查占所有放射学检查的2%~6%,但病人由此获得的辐射剂量却占整个医疗放射剂量的27%~40%[3]。如何做到图像质量好能解决临床问题,又降低辐射剂量,我们展开了这项研究,即在其它扫描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管电流成像以达到诊断要求,尽可能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王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PA、FN、ADA、CHE 和51-NT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的普及,检测项目的方法学逐步统一成熟,这些与肝功能密切的辅助指标在实验室逐渐成为常测项目,因此我们对前白蛋白( PA)、腺甘脱氨酶( ADA)、胆碱脂酶( CHE )、纤维结合蛋白( FN )和51-核甘酸梅(51-NT )5项指标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统计分析。

    作者:程多智;谭莹;赵颖;朱名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观察。方法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腰硬麻联合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全麻的方式进行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采取腰硬麻联合麻醉时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a.05)。且观察组氧供(DO2)减少、氧摄取率(ERO2)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腰硬麻联合麻醉对于髋关节置换术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的稳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温习兵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Excel 支架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的通过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Cypher )比较,观察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Excel)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择期PCI并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35例,根据置入支架的种类,分为Excel组(试验组)和Cypher组(对照组)。术前术后常规用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1年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MACE)的发生情况,并于术后1年进行冠脉造影随访,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一般临床资料情况:2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临床表现(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病例数)、冠状动脉病变类型(A型、B型、C型)、冠脉病变支数、置入支架情况(支架的直径、长度)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创.05)。术中并发症情况: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冠脉急性闭塞、冠脉穿孔、冠脉夹层、恶性心律失常、死亡方面均发生0例,2组患者置入支架的安全性相似。术后1年内的随访:2组1年内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Excel支架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Cypher支架相似,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进一步证实。

    作者:嵇诚;张立新;高海明;马涛;王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腭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腭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R组缓慢注入瑞芬太尼0墘.004 mg/kg,面罩吸氧,静脉推注丙泊酚2~3 mg/kg,意识消失后静脉推注顺阿曲库铵0.15 mg/kg,2~3 min后行气管插管,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4~6 mg· kg -1· h-1,瑞芬太尼0.15μg· kg-1· min-1维持麻醉;S组采用全凭吸入七氟醚的麻醉方式,面罩吸入带有七氟醚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七氟醚大浓度可到8%,待患儿入睡后给予肌松药插管,麻醉维持阶段,七氟醚的浓度为1.3~1.5 MAC,所有患儿手术结束前5 min停麻醉药,完全清醒、哭声响亮后返回病房。监测血压、心率、SPO2等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诱导及恢复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期间,2组患儿血压、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R组患儿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显著少于S组( P <0.05),R组苏醒后恶心呕吐、躁动、寒颤、复睡等情况显著优于S组( P <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麻醉术中可控性强、术后苏醒快,可作为小儿唇腭裂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石书霞;沈书斌;董慧咏;张兆龙;怀乔;孟香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喉结核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结核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具有较高致病性和传染性,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1-3]。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使用,结核菌对很多药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4-6]。喉结核也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以咽痛、声嘶为病症的结核病,多继发于肺结核病[7,8]。对于喉结核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雾化吸入方案[9,10]。为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喉结核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本院选取喉结核患者69例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方案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湿性愈合方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部位,一般是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美国压疮顾问委员会( NPUAP)将压疮分为四级[1],其中Ⅲ期为全皮肤层缺损,可见皮下脂肪,没有骨、肌腱或肌肉暴露;Ⅳ期为组织全层缺损,伴骨、肌腱或肌肉外露,伤口床可能会部分覆盖腐肉或焦痂,常常会有潜行和窦道。Ⅲ~Ⅳ期又称溃疡期压疮,因其创面深、坏死组织多、多合并细菌感染,创面难以愈合,后常需采用手术清创及植皮的方法进行治疗。这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可因继发感染危及生命。因此,对于溃疡期压疮伤口的处理一直以来是压疮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湿性愈合理论逐步用于治疗压疮及其他慢性伤口,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和显著的效果。我院神经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41例住院患者带入的共49处溃疡期压疮伤口采用湿性愈合理论及方法进行换药,并与常规换药方法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小梅;华佩莲;王国辉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建中合剂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1]。本文笔者通过对本院56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观察小建中合剂在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报道如下。

    作者:王敬君;杨丽萍;张玉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PV)检测方法对经治疗后宫颈癌患者康复情况及复发可能性等的临床价值。方法2组患者均行LEEP手术切除病灶,并于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触诊、超声和液基薄层细胞学复查;研究组患者复查时加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记录2组患者残留和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残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创.05)。结论 HPV检测可提高宫颈癌上皮内瘤变术后残留与复发的检出率,从而有效指导临床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选择良好的治疗时机,提早进行宫颈癌变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胡莉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