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吸烟对冠心病 PCI 术后抗栓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

伍琼;胡家顺

关键词:冠心病, 吸烟, 抗栓治疗, 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摘要:目的观察吸烟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远期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入选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冠心病PCI术男性患者124例,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59例)和非吸烟组(65例),2组术前给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嚼服及氯吡格雷300 mg顿服,术后继续每日口服阿司匹林片100 mg及氯吡格雷75 mg。5 d后测定2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以及比较2组1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年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吸烟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抗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抗栓药物的血小板活化作用有关。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对来稿推荐信及更改作者的要求

    1.来稿必须附第一作者单位的推荐信,并加盖公章,只在稿件上盖章无效。2.介绍信的内容必须包括该作者的姓名及文题全称,并应说明:(1)稿件内容真实;(2)稿件内容不涉及保密;(3)无一稿两投;(4)作者署名及顺序无争议;(5)临床试验研究论文应注明患者知情同意。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在医学论文的描述中,凡涉及到实验动物者,在描述中应符合以下要求:(1)品种、品系描述清楚;(2)强调来源交待;(3)遗传背景;(4)微生物学质量;(5)明确体质量;(6)明确等级;(7)明确饲养环境和实验环境;(8)明确性别;(9)有无质量合格证;(10)有对饲养的描述(如饲料类型、营养水平、照明方式、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1)所有动物数量准确;(12)详细描述动物的健康状况;(13)对动物实验的处理方式有单独清楚的交代;(14)全部有对照,部分可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X”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的126例直肠指检阳性,血清PSA 4~100 ng/ml合并f/t PSA异常及经直肠超声前列腺声像图可见结节样改变的患者经直肠彩超引导下行Hodge氏6点前列腺传统穿刺术及“6+X”(对可疑X点进行目标穿刺)穿刺活检两种方法,并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26例患者病理证实前列腺癌81例,前列腺良性增生32例,前列腺不典型增生6例,慢性前列腺炎症6例,前列腺结核1例。采用“6+X”点法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73%,传统Hodge氏6点法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为51%。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6+X”点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安全有效,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其他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鹿文静;唐益君;刘纪蓉;韩江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吞咽功能训练和针灸及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恢复中的效应

    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大约30%~50%的患者有吞咽困难,脑干卒中的发生率约40%~70%,单侧半球卒中的发生率为35%[1]。目前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主要采用吞咽功能训练、针灸、神经肌肉电刺激等方法。本次探讨此三种方法联合使用治疗脑卒中所致的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书秀;王琪;安晓蕾;郭建昌;杨志红;骆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胆管中段癌临床分析

    胆管癌根据其发生的部位分为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而肝外胆管癌在进一步分类时是否需将胆管中段癌单独出分类,目前仍有争议,为了解胆管中段癌的特点,对我科1993年至2007年诊治的胆管中段癌、胆管下段癌和文献[1]总结的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范波;刘进忠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钙和维生素D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维生素 D 及钙与心血管疾病( CVD)的关系。上世纪,大多数学者们认为维生素D及钙是引发CVD的病因。本世纪初,人们对维生素D及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综述主要对维生素D及钙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近期临床研究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寇党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与富血小板血浆对比

    血小板浓缩物早应用于输血医学。在过去十余年里, Whitman等[1]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用血小板浓缩物促进组织再生改善愈合。血小板内富含大量关键性的细胞因子。血小板浓缩物通过脱颗粒大量释放细胞因子,能够刺激细胞增殖、基质重塑以及新生组织再血管化。富血小板血浆( PRP)与富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 L-PRF)均为自体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在输血医学中,血小板浓缩物初被用来防治血小板减少症。标准的输血用血小板悬浊液被称作富血小板血浆(PRP)[2]。不同方法制得的血小板浓缩物各不相同, Choukroun等[3](2001年)先在法国研发出固态易于塑形的L-PRF并将其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使L-PRF从众多血小板浓缩物中脱颖而出,迎来了广泛的关注和掌声。其制备方法简单便捷,灵活实用,易于在临床推广,被惯称为Choukroun ’ s技术。

    作者:安然;孙迎春;高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细致取材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对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数量的影响。方法将2001年3月至2012年12月肛肠外科收治的70例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科医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淋巴结活检,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致取材。比较2组患者术后淋巴结的检出率。结果对照组35例患者检出的淋巴结总量为225枚,观察组35例患者检出的淋巴结总量为425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患者检出淋巴结达12枚/例者比率为22.86%,观察组患者检出淋巴结达12枚/例者比率为51.43%,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病理科医师细致取材可以明显提高直肠癌根治术后淋巴结检出率,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准确分期,减少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

    作者:刘文杰;靳俊丽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临床分析

    毒鼠强是一种对人畜有剧毒性的神经毒性灭鼠药,由于毒鼠强在土地中无法降解,国内外已禁止生产和使用。中毒时可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多器官衰竭死亡,尤其是毒鼠强中毒后对中枢系统及心肌酶有显著损害,且中毒症状越重,心肌酶学异常升高中毒后临床上必须迅速做出诊断并及时处理,本文将我科近十年收治的2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贾桂花;孔祥俊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时间900 MHz 手机频率辐射对 SD 雄鼠肝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900 MHz手机频率辐射12 d、18 d对雄性SD大鼠肝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育龄期SD雄鼠30只。将雄性大鼠按体重均衡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12 d、18 d辐射组。正常组不接受辐射,辐射组分别接受900 MHz手机频率辐射连续12 d、18 d4 h/d,于辐射结束次晨处死。观察比较3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及二者比值,雄鼠肝脏HE染色。结果与正常组比较,12 d和18 d辐射组血清ALT、AST无显著性改变;肝的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12 d辐射组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肝细胞核部分萎缩或消失;18 d辐射组肝小叶结构基本完整,肝细胞肿大及部分细胞质空泡样变明显。结论900 MHz手机频率辐射雄性SD大鼠可造成大鼠肝损伤,细胞核萎缩并逐渐肿大和空泡样变,血清AST、ALT无显著性改变。

    作者:罗亚萍;李春香;马惠荣;栗晶晶;李媛媛;马雪莲;宫志强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效果观察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肩痛、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刺痛、手指挛缩、骨囊肿和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倍受关注,本文通过不同透析方式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清除作用进行比较,以寻找更好的透析方法,预防中晚期并发症。

    作者:冯忖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巧用250定律护理结肠癌术后患者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较前上升[1,2]。赞皇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癌症高发区,很多患者存在“癌症是无法治疗的”、“手术治疗后癌症会扩散”等不正确的认知,来就诊的患者中,大部分为结肠癌中晚期,如何改变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普及结肠癌相关知识,早预防,早治疗,加速疾病康复成为研究的焦点。结肠癌是普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手术创伤、肿瘤本身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常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状况均受到影响[3]。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巧用250定律[4](每一个顾客的背后,大体上都有250个亲朋好友,这些人又会有同样多的关系)中的的人际关系,利用“榜样”效应,为患者建立联谊平台,多种途径促进患者与患者、患者与亲友之间的互助、互动,满足患者及家属需求,结肠癌知识得到普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刘彦荣;张丽华;王红霞;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梅毒性葡萄膜炎误诊原田病2例

    梅毒( Syphilis )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或血源性传染的疾病,在眼部可引起多种类型的葡萄膜炎和其他异常[1],部分梅毒性葡萄膜炎可表现为后部葡萄膜炎,表现为视网膜脉络膜水肿,易与原田病混淆,我院曾收治2例此类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杨冬妮;赵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治疗中的作用

    心房颤动(房颤)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常出现的心律失常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AMI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李艳飞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缺氧诱导因子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目前全球约有2.46亿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与遗传易感、糖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等密切相关,但精确机制尚未明确。目前缺氧诱导因子( hypoxiain-duciblefactor ,HIF)-1α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2]。本文就HIF-1α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芸;马博清;宋光耀;刘颐轩;臧莎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系由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非结核分支杆菌( 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 ,NTM)引起的疾病。非结核分支杆菌原称为非典型分枝杆菌( atypical myco-bacteria),其特性有别于结核分枝杆菌,如对酸、碱比较敏感;对常用的抗结核菌药物较耐受;生长温度不如结核分枝杆菌严格;多存在于环境中;为条件致病菌。可因引起结核样病变而受到关注。非结核分支杆菌菌种报道迄今已达100多种,其中有37种已见致病例报道[1]。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多继发于慢性肺病,如支气管扩张、矽和肺结核,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随着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所致疾病报导的增多,越来越引起临床对NTM分离鉴定的重视。本文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分离的55例NTM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报告。

    作者:吴海峰;吕翠环;张辉;李玉静;刘晓燕;李曼;李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磁共振、核素扫描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核素扫描和磁共振影像资料的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其中门诊10例患者采用核素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50例住院患者采用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扫描,收集影像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总结1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SPECT表现,其中14个髋关节考虑股骨头坏死,14个髋关节显示坏死区为浓聚表现。住院的5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接受MRI检查,其中82髋关节显示长T2信号。长T2信号是股骨头内充血水肿的典型表现。总结以上结果显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为充血性疾病,而非缺血性疾病。结论股骨头坏死是初是因为股骨头充血内水肿,骨内压力增高,静脉及静脉窦壁比动脉壁薄,所以早受影响,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股骨头内压力增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终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与静脉瘀滞学说相符。这将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王立强;刘思源;黄建敏;张敏;李会杰;韩永台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常见念珠菌的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本研究将2009至2011年临床分离的念珠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1.1实验菌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9年1月及2011年12月住院患者气管插管吸痰、血液、中段尿、胸腹水、胆汁、穿刺点等部位分离的念珠菌835株。

    作者:白书媛;王培昌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儿童面神经管实际测量与128层螺旋 CT面神经管测量的比较研究

    颞骨是全身解剖结构精细,复杂的一块不规则骨,而面神经又是颞骨内所含众多复杂及重要的神经之一,面神经管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密切,而且面神经是颅神经中易瘫痪的神经[1,2]。因此,128层螺旋CT在观察和评价面神经管走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128层螺旋CT 0.6 mm薄层扫描的多平面重组(multi planar reformation,MPR)和曲面重建( 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两种技术对儿童颞骨面神经管进行测量,以期获得颞骨内面神经管走形的佳成像方法及数据,为临床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成功奠定基础。

    作者:王岚;周艳玲;李广胜;汪贺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 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在临床上,高血压脑出血( HC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对于此类疾病的患者早期确诊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以及生活质量。当前临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较为倾向于手术治疗方法,比较主要的手术方式为大骨瓣开颅术以及小骨窗开颅术,但是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所产生的影响是具有很大差异[1]。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哪种更加突出,对我院2011至2013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陈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