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腺样体肥大吸切术与刮除术疗效比较

刘志明;董凯峰;张继华;宋冬梅

关键词:鼻内镜, 腺样体吸切术, 腺样体刮除术, 腺样体肥大
摘要:腺样体肥大是儿童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常并发渗出性中耳炎、慢性鼻-鼻窦炎和扁桃体炎.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1].手术切除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近年来,腺样体吸切术在逐渐的推广.如何更好的发挥吸切术的优势,合理的使用鼻内镜,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防止和减少手术并发症一直是关注的重点.我科观察并总结了2001年1月至2010年5月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85例患儿,比较腺样体吸切术与腺样体刮除术的不同之处,探讨合理使用腺样体吸切术及鼻内镜的方法.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短波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观察

    肺炎是肺实质的炎症,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等所引起的肺部炎性反应,是我国住院患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1].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占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的28.0%.据统计,中国约占22.6%.目前,大部分基层医院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如止咳平喘药、抗生素等,效果欠佳.本研究采用超短波配合药物治疗婴幼儿肺炎10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革;李贺芝;王金池;马金焕;刘宝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感染国家,乙肝病毒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而乙肝的预防、诊断和疗效等方面大部分都依赖HBV五项血清学指标的测定[1,2].近年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HBV-M,确定是否感染乙肝,检查急慢性HBV复制状态及评价抗病毒疗效.但传统ELISA只能进行定性检测,未能满足对单纯阳性及阴性的判断.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为一种特异性高、灵敏度强、可定量分析检测技术,对药物疗效及病情检测有重要意义[3].本文同时采用ELISA与TRFIA对120例本院门诊、住院患者HBV血清学指标进行测定及方法学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沈超;张永生;王建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影响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年龄为30~60岁,女性略高于男性,其症状由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突发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及脑膜刺激征,脑缺血或动脉硬化可出现偏瘫、失语、深浅感觉减退及神经症状,动脉瘤破裂病死率很高,初次占15%,再次出血占40%~65%[1].

    作者:魏秀霞;王峰;赵荣丽;王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后腹腔镜肾上腺占位切除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手术,该手术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在临床上已经得到推广[1].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09年1至12月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治疗各类肾上腺疾病2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平;杨士杰;李领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等离子下鼻甲部分消融术与微波下鼻甲手术临床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引起鼻塞的常见病因.临床上药物治疗常采用鼻部减充血剂或者鼻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微波、激光等手术治疗方法.治疗虽使下鼻甲体积缩小,改善鼻腔通气,但使下鼻甲黏膜受损严重,从而不同程度改变了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远期疗效差,复发率高等.我科应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系统治疗下鼻甲肥厚患者,并与微波烧灼下鼻甲手术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刘平;张淑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女性的妊娠和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但分娩不是疾病的观念并不被社会广泛认同,人们把产妇当做患者照顾,产妇也把自己视为患者,这些都削弱了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我们于2010年3月至9月对94对母婴实行了床旁处理,与实行传统封闭式护理的96对母婴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闫惠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后鼻腔不填塞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鼻内镜下电动吸割联合电凝止血术后鼻腔不填塞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肥厚性鼻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鼻甲切除术,术后膨胀海绵填塞双侧鼻腔,治疗组100例采用在鼻内镜电视监控系统下鼻甲电动吸割联合电凝止血治疗肥厚性鼻炎治疗,术后不填塞.结果 治疗组100例中发生术后出血4例,发生率4%,对照组50例中术后抽取纱条时发生鼻出血5例,发生率10%,治疗组出血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感觉良好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鼻腔近期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较远期鼻腔鼻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电动吸割联合电凝止血术后鼻腔不填塞,可使患者获得较为轻松而舒适的术后状态和感觉,避免术后抽取填塞物时的痛苦和发生再出血的可能,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孙雅莹;程占刚;付秀民;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在连续股神经阻滞术中的应用

    为了配合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麻醉前一般先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股神经穿刺置管,术后接镇痛泵行术后镇痛.但是麻醉后不能引出神经反射,局麻时患者痛苦,且影响穿刺点定位,为了减轻患者清醒穿刺时的痛苦,本试验拟通过在连续股神经阻滞术(CFNB)前静脉注射小剂量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观察对患者的生理功能的影响和镇静镇痛的效果.

    作者:陈何伟;陈晶;汤洪;张玉强;刘志奇;孟雅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眼镜蛇毒粗毒毒素Ⅳ对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眼镜蛇毒毒素Ⅳ对吗啡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 测定小鼠自主活动,观察毒素Ⅳ对小鼠自主活动影响.昆明种小鼠慢性吗啡处理,建立吗啡诱导行为敏化模型,观察毒素Ⅳ对吗啡行为敏化影响.结果 毒素Ⅳ(0.027、0.04、0.08 mg/kg)腹腔注射后,均能减少小鼠自主活动,降低吗啡诱导的高活动性,抑制小鼠吗啡行为敏化的获得,阻断小鼠吗啡行为敏化表达,其中中、高剂量毒素Ⅳ作用较显著.结论 毒素Ⅳ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阻止吗啡成瘾行为形成,对吗啡诱导的敏化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提示毒素Ⅳ对吗啡精神依赖性可能具有干预作用.

    作者:仲维高;崔跃;孔天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测在诊断腕管综合征(CTS)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23例(178侧)CTS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并对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结果分析研究.结果 肌电图检测结果显示,旋前方肌为出现异常,而拇短展肌异常的异常率达8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图检测得到两种方法的CTS检出率均可大于90%,两者联合检出率高达100%.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CTS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金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参灵方对药源性胃黏膜损伤大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预先给予参灵方对佐剂性关节炎( 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药源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A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参灵方小、大剂量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治疗(雷尼替丁组给予30 mg·kg-1·d-1;参灵方2组分别给予参灵方3.5g·kg-1·d-1、7 g·kg-1·d-1,28 d后采用皮下注射消炎痛进一步诱导药源性胃黏膜损伤的动物模型,光学显微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大鼠胃黏膜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进行细胞计算机医学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参灵方可明显抑制消炎痛致AA大鼠损伤胃黏膜的细胞凋亡,诱导损伤的胃黏膜细胞增殖,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灵方抑制细胞凋亡,对AA大鼠药源性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赵存方;张竟;董魁星;麻继臣;张岩岩;于荣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粘液与非粘液型鲍曼不动杆菌诱导肺腺癌细胞产生COX-2的研究

    目的 研究粘液与非粘液型的鲍曼不动杆菌活菌菌悬液、培养上清液及菌体裂解液诱导人肺腺癌细胞表达COX-2的能力.方法 制备2×109 cfu/ml、2×108cfu/ml、2×107 cfu/ml的活菌悬液、菌体裂解液及培养上清液,分别与人肺腺癌细胞孵育,6、12、24 h后提取腺癌细胞的总RNA,逆转录扩增(RTPCR)COX-2的mRNA,扩增产物行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 两种鲍曼不动杆菌的活菌菌悬液、培养上清液、菌体裂解液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与人肺腺癌细胞孵育后,均只在12 h时间点表达COX-2.粘液型活菌悬液诱导肺腺癌细胞表达COX-2的能力高于相应非粘液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类型的菌体裂解液诱导细胞表达COX-2的能力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浓度活菌菌悬液均较菌体裂解液诱导肺腺癌细胞表达COX-2能力强(P<0.01).结论 菌落差异的可以影响细菌诱导肺腺癌细胞COX-2的产生.细菌经过不同的方式处理后诱导细胞产生COX-2的能力发生变化.

    作者:李宏;李伟;王星冀;张金艳;郭秀娟;李丽;魏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的抗炎作用及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他汀类降脂药舒降之的抗炎作用及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2例(缺血性脑卒中组),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他汀类降脂药治疗2周.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健康人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后,观察其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研究其非降脂作用即抗炎作用.结果 应用辛伐他汀治疗组CRP[ (4.7±2.7) mg/L]较未用辛伐他汀治疗组[(7.1±3.2) mg/L]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除有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张梅;陆峰;田英;刘翠萍;郭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白蛋白在ICU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中的应用评估

    目的 评估重症监护病房中低白蛋白血症的危重症患者,输入白蛋白能否纠正低白蛋白血症,降低第28天病死率.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45例低蛋白血症患者,记录基础血浆白蛋白浓度,计算APACHEII评分,试验组(n=21)输入20%白蛋白10 g,对照组(n=24)不输入白蛋白,于第4、7、10、14、21、28天复查肝功能,记录白蛋白浓度,第28天病死率.2组患者视病情可酌情采用肠内或肠外营养,能量供给20 ~ 30 kg/d.结果 2组病情危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白蛋白浓度略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28天白蛋白浓度较初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并未能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照组白蛋白浓度无明显变化.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每日输入白蛋白10 g能升高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但不能纠正低白蛋白血症,对于病死率无明显改善.

    作者:马海英;申丽曼;王志刚;杜全胜;赵鹤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甲状腺超声检查在成人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体检越来越普及.甲状腺疾病是成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常见的有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和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以其无创、价廉、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成为首选检查方式[1],可以发现很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疾病.本文总结近5年在本体检中心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者的检查结果,旨在探讨甲状腺病变在健康体检人群中分布情况及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作者:陈振喜;魏洪军;李莉蕊;王海刚;张鸿雁;苏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脂联素及其受体2mRNA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表达及替米沙坦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0)、模型组(FC组,n=15)和替米沙坦干预组(FT组,n=10).FC和FT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发脂肪性肝炎,其中FT组于高脂喂养12周后,给予替米沙坦(5 mg·kg-·d-1)灌胃治疗4周.取肝组织测肝指数;检测血清ALT及AST,RT-PCR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的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FC组血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1),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FT组的血清ALT显著降低(P<0.01),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水平较FC组均升高(P<0.05).结论 替米沙坦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肝脏脂联素及其受体R2mRNA的表达.

    作者:刘江奎;宁艳;沈毅慧;殷明;郭凤霞;侯慧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生长抑素和黄芪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及血管形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区域动脉灌注生长抑素和黄芪注射液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联合黄芪注射液组(A组)、单纯生长抑素组(B组)、单纯黄芪注射液组(C组)、0.9%氯化钠溶液(D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对应药物+常规化疗药物.观察各组肿瘤血管密度( MVD)、VEGF染色结果、Ki标记指数(Ki67LI)及凋亡指数(AL)等差异.结果 A、B、C、D4组MVD分别为(10±6,16±8,19±6,29±15),VEGF表达分别为(20%,46.67%,53.33%,80%),Ki67LI分别为(8±3,13±5,14±5,18±6),ALI分别为(5.6±0.6,3.1±0.4,2.9±0.6,1.2±0.3).A组与B、C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能促进细胞凋亡,并对肿瘤增殖有抑制作用,加入生长抑素联合黄芪比单独应用生长抑素或黄芪更能显著提高结肠癌的疗效,以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樊占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胃酸测定在预防和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中的应用

    应激性溃疡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中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更为突出,并有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出血病死率可高达30% ~50%[1],因此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所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步骤之一.我院于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外伤354例,均采用测定胃液pH值的办法预防和治疗应激性溃疡患者,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医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

    爱婴医院规定24 h全部母婴同室,其优点主要是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和促进新生儿心理和社会适应性的发育[1].因此对于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产妇焦虑程度,促进产妇恢复,提高母乳喂养率,报告如下.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院2005至2008年抗感染药物使用分析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在有效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是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提,了解和掌握临床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对其供应管理及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05至2008年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新红;栗志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