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红;王松龄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Ⅱ号对脑梗死二级预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阿司匹林片,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中风防治灵Ⅱ号(法半夏、陈皮、炒白术、茯苓、天麻、泽兰、泽泻、干荷叶、石菖蒲、白芥子、制穿山甲、炒川芎),每日1剂.两组均以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Ⅱ号对脑梗死二级预防干预有明显效果.
作者:赵莹雪;王松龄;吴玉红;张社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喘,临床疗效确切,适宜临床推广运用.本文阐述三伏天穴位贴敷的源流和冬病夏治理论依据,以及三伏天穴位贴敷在小儿咳喘中的临床运用,探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病机制.
作者:典迎彬;典栋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体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质与疾病的发生、转归及预后有着密切关系.从眩晕病的病机出发,探讨体质与眩晕病发生的相关性,运用体质学说指导临床,在眩晕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克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艾灸、中药灌肠综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按入院及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取生姜切片覆盖于神阙穴,施以艾灸治疗,同时给予喜炎平注射液、中药灌肠;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5d后有效率占85.6%,治疗7d后有效率占100%;对照组治疗5d后有效率占62.5%,治疗7d后有效率占92.5%.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艾灸、中药灌肠综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肯定.
作者:康永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鲜中药有效成分丢失较少,若能适时采取加入应证的方剂中,必将收事半功倍之效.如鲜蒲公英、鲜桔梗、鲜芦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鲜生地黄、鲜小蓟、鲜茅根治疗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鲜马齿苋、鲜地榆、鲜白头翁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等.
作者:田顺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均采用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细辛、川芎)治疗,1d1剂,水煎,分2次温服.5d为1个疗程,治疗1~6个疗程.结果:治愈13例,好转21例,未愈2例,有效率占94.44%.结论:苍耳子散加减治疗鼻窦炎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郭宪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综述了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并从分型论治、分期论治、专方论治及外用等方面,介绍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近况,认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方向.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益肾更宁合剂的内分泌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5 ~18月龄SPF级雌性SD大鼠为围绝经期大鼠,分模型对照组,尼尔雌醇组,益肾更宁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分为5组;另取4~6月龄SD雌性大鼠为青年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蒸馏水0.01 mL/g体质量灌胃,1 d 1次.尼尔雌醇组,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剂量为0.24 μg /g,相当成人用量的8倍,每2周灌胃1次,以0.01 mL/g体质量灌胃.益肾更宁合剂高、中、低剂量组依次按生药量26.56,13.28,6.64 g/kg,每日灌胃1次,以0.01 mL/g体质量灌胃.青年组将蒸馏水2 mL,每日灌胃1次,以0.01 mL/g体质量灌胃.各组根据体质量变化,调整给药剂量,连续给药4周.观察复方益肾更宁合剂不同剂量组对各组大鼠的下丘脑β-内啡呔([β-EP)及血清雌二醇(E2)的影响.结果:益肾更宁合剂能明显升高实验大鼠E2、β-EP含量(P<0.05),且存在一定量效关系.结论:益肾更宁合剂能够改善围绝经大鼠体液内分泌功能,这可能是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王新斌;赵粉琴;谢智慧;安蓉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甘肃中医学院2009级中医医疗系学生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讨该人群中男女体质分型的差异,以及偏颇体质中两种体质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总人群中平和质占36.41%,偏颇体质占63.59%;偏颇体质中,居于前4位的是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男女生体质分型构成比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男生以平和质为主,女生以气虚质为主.偏颇体质中两种体质同时出现的次数,居于前4位的是气虚质兼阴虚质、气虚质兼阳虚质、气虚质兼气郁质、气郁质兼阴虚质.男生中居于前3位的是气虚质兼湿热质、气虚质兼气郁质、气虚质兼痰湿质;女生中居于前3位的是气虚质兼阳虚质、气虚质兼阴虚质、阳虚质兼阴虚质.结论: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偏颇体质比例较高,男女体质分型存在差异性,偏颇体质中两种体质间存在相关性.研究大学生两种体质之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大学生的体质演变提供依据,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梁永林;高彩霞;张云展;柳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近些年发病率逐渐增高,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对COPD的研究表明,COPD不仅是呼吸系统疾病,更趋向于全身系统疾病,这与中医整体观念在认识上有相似之处.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分别从五脏一体观、天人相应论、心身统一论同时结合现代医学免疫学机制来理解COPD的辨治,研究分析探讨COPD从整体治疗的必要性,为预防和治疗COPD提供新思路.
作者:张伟;姚玉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针药干预对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针灸和中药干预,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SD发生率变化、PSD患者汉密尔顿评分改变.结果:在常规治疗脑卒中药物的基础上辨证运用针灸及其中药治疗,可有效降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改善卒中后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论:针药配合治疗脑卒中能有效防治PSD.
作者:关东升;李迎霞;孟毅;常学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桑皮豆根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本院门诊就诊的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桑皮豆根汤(桑白皮、地骨皮、山豆根、苦杏仁、桔梗、紫菀、浙贝母、知母、芦根、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对照组32例口服蜜炼川贝枇杷膏,每次15 mL,每日3次.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清淡、戒烟酒.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2.50%;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68.75%.两组对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桑皮豆根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梁胜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邱保国研究员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临床医疗与研究工作50余年,理论造诣深厚,临床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及肿瘤等各种虚损杂病.由于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法,邱保国根据中医药辨证理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经验,将其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湿阻逆、冲任失调4种证型,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罗继红;崔莉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输卵通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6例给予输卵通胶囊(由土鳖虫、桃仁、泽兰、莪术、败酱草、当归、赤小豆、连翘、黄芪、路路通、蒲公英组成,每粒0.5g),每次5粒,每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对照组116例给予妇科千金片,每次6片,每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9例,显效45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91.38%;对照组痊愈17例,显效41例,有效21例,无效37例,有效率占68.1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卵通胶囊是治疗盆腔炎较为理想的药物,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宋红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归纳腰腿痛患者的症状、体征,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标准,按中医学理论辨证论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该方案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张铁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风防治灵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灯盏生脉胶囊,3粒/次,2次/d,口服或胶囊内容物稀释后鼻饲.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中风防治灵Ⅰ号方(太子参、制首乌、大黄、决明子、胆南星、水蛭、天麻、全蝎),每日1剂.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判定、血脂4项、凝血功能对比,治疗组分值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防治灵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吴玉红;王松龄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0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辨证分为3个证型,分别给予中医药治疗.结果:显效12例,有效31例,无效17例,有效率占71.7%.结论:中医药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马丙祥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从事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工作20余年,对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有深入的研究,对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独特的认识.马丙祥教授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具有丰富的经验,将其分为脾虚肝亢型、风邪犯肺型、肝肾不足型、痰湿阻窍型、痰热动风型、心脾两虚型、肝火亢盛型7型,其中四逆散加减治疗脾虚肝亢型抽动症效果显著.
作者:宋淑芬;杨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自古而今,从脾胃论治各科杂病的医家、医案不胜枚举.本文结合古代张仲景、李东垣、周慎斋和近现代祝谌予、颜德馨、李介鸣等著名医家关于脾胃的论述,及临床从脾胃论治杂病的心得体会,根据临床实际出发阐释了从脾胃论治杂病的立论依据,归纳了从脾胃论治杂病的辨证要点,总结了调理脾胃升清、降浊、柔润、燥湿、活络的基本方法,并举鼻渊、鼓胀、眩晕、虚劳等临床杂病从脾胃论治的验案.从脾胃论治杂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满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华琼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专家,从事肾病的医研工作近30年,在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华琼副主任医师认为:肾脏疾病的本质是正虚邪实,是机体在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正气与邪气不断斗争、此消彼长变化的过程,因此在治疗时要把握该病病机,抓住本质,辨证论治,注意调节机体平衡,扶正补虚,祛邪不伤正,重视后天营养食疗的作用,方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