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齐桂华;王君义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肝硬化失代偿期, 临床观察
摘要: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常用的临床操作和重要的给药方法之一.特别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由于食欲明显下降,这时患者的营养大部分全肠外营养(TPN)液的输注来维持,因而患者的四肢静脉不可避免的反复穿刺,加上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及外周血管的破坏,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所以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医院从2006年起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经过临床观察,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方便医护人员因病情需要随时做各种治疗,一举双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误诊分析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90%以上由EB病毒所致.主要临床特征:发热、咽痛、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由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特别是发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疾病症状重叠并混淆,尤其是散发病例,临床易出现误诊误治,现将笔者今年发现的3例误诊误治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耿志强;刘华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肝包虫病分型的特殊CT表现研究

    包虫病是一种人与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此病具有地区分布的特点,目前主要流行于牧区,我区与坝上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较近,与牧区的人员来往较密切,故为包虫病的多发区域,本研究我院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B超、CT诊断为肝包虫病,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5例患者,探讨肝包虫病的CT表现及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高勇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孕晚期打鼾频率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妇女打鼾频率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关系.方法 126例孕晚期女性,按打鼾频率分为无打鼾组(54例),打鼾频率不到1周1次组(31例),打鼾频率至少1周1次组(19例)和几乎每天均打鼾组(22例).分析打鼾频率与PIH的关系.结果 随打鼾频率增加,各组妊高征比例明显增加,分别为 9.3%,6.5%,21.1%,31.8%.以妊高征为因变量,以年龄、孕周、夜间睡眠时间、日间睡眠时间、体重指数及打鼾(0=无打鼾,1=打鼾不到1周1次,2=打鼾至少1周1次,3=几乎每天均打鼾)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几乎每天均打鼾孕妇发生妊高征的几率是无打鼾孕妇的 4.573倍(95%CI:1.265~16.533,P=0.020),打鼾至少1周1次孕妇发生妊高征的几率是无打鼾孕妇的 2.613倍(95%:0.621~10.9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结论 睡眠打鼾在孕晚期女性中较常见,孕晚期女性打鼾频率与妊高征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邵俊涛;许敬平;姚福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采用MIPPO技术结合LISS系统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 介绍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要点及疗效观察.方法 总结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胫骨近端骨折采用MIPPO结合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16例,观察骨折愈合及软组织恢复情况.结果 16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85 min,全部病例随访8~14个月,平均12.5个月,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对线良好,骨折达临床愈合,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皮肤情况愈合良好,无皮肤坏死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采用MIPPO结合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术后恢复及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勇;李谦;彭晓伟;苏敬阳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分析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并发症,所引起的顽固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目前公认的手术治疗方式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在其基础上改进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收集正定县人民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三医院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5例,经MRI及CT证实且保守治疗无效.予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31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34例,所注骨水泥均为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观察2组疗效差异及并发症,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刚;李建芹;李琦军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膝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手术配合

    关节镜对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有人将关节镜技术与骨折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并称为20世纪骨科领域的三大重要进展.交叉韧带在膝关节的稳定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越早期的重建不仅可以恢复关节原有的应力强度,还可以防止关节软骨、半月板的继发性损伤.因此交叉韧带损伤的修复重建一直是骨科和运动创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内外在移植替代物的选择、隧道定位对移植物的影响、移植物的机械固定和骨腱间的生物学固定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交叉韧带术具有直观、精确、创伤小、恢复快、检查和治疗同时进行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广大患者的青睐.我院自2008 年以来共开展病例44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胡秋芳;李民;杨高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型肺炎疗效观察

    喘息型肺炎是儿科病房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6个月~3岁婴幼儿发病较多,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息、咳嗽,严重时可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我院应用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喘息型肺炎患儿,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周宝云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BNP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和比索洛尔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SD大鼠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方法 SD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慢性心力衰竭(CHF)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A组),厄贝沙坦治疗组(Q1组),比索洛尔组(Q2组)和厄贝沙坦、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组(Q3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造模4周后药物灌胃6周,检测血浆BNP值浓度.结果 与S组比较,A组大鼠血浆BNP值升高100~200 pg/ml(P<0.05).经过药物治疗后,Q1、Q2、Q3组大鼠血浆BNP均有显著改变,血浆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且Q3组较之Q1、Q2组血浆BNP浓度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比索洛尔可以有效降低CHF大鼠的血浆BNP浓度.

    作者:马丽霞;彭乱顺;宫蕊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毛发移植再造胡须在唇鼻畸形矫治中的应用

    唇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65‰[1],大多数唇裂患者要经过唇裂修复手术及后期的唇鼻畸形矫治手术,可使上唇及鼻翼、鼻小柱等部位的外观得到有效改善,但男性患者的上唇瘢痕影响胡须发育,影响美观,选用自体毛发移植技术对唇裂术后继发唇鼻畸形的男性患者上唇瘢痕处行胡须再造,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淼;吴小会;高慧;李清华;陈潮;李燕;郭莉;闫军飞;康彦玲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时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和芬太尼単次静脉注射用于结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80例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组(R组)和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组(F组),分别复合丙泊酚静脉注射行静脉全麻,观察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呼吸抑制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R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F组(P<0.01),R组的丙泊酚总用量、术中低SpO2、术中体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显著低于F组(P<0.01).结论 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输注复合丙泊酚单次静脉注射的麻醉方法 用于结肠镜检查,其临床效果优于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复合丙泊酚的静脉麻醉,但需加强呼吸监护与管理.

    作者:刘忠祥;程庆春;张树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影响断指再植成活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断指再植是一项复杂而且耗时较多的精细手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断指再植的手术一直相对较多,随着技术及手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断指再植水平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一些医院的断指再植成活率高达90%[1].虽然我们断指再植手术成活率较高,但仍有较多因素影响手术的成功,砸断手指比切断的手指手术操作难度更为复杂,对断指循环系统的评估,对破坏的指骨系统的评估以及周围肌肉影响情况等均影响断指再植的手术成功[2].对我院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的相关风险,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鹏;刘玉虎;刘东;梁运海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输卵管妊娠是常见的妇科急腹症,也是妊娠前3个月内死亡重要的原因[1].由于患者输卵管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治疗后无法得到完全恢复,因此对于想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来说,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再次宫内妊娠的成功率至关重要.本文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临床疗效及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作者:王亚琴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中的应用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各级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2].封管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封管液是保持输液通畅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一般采用肝素或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封管,但肝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易出血等危险因素,所以目前对应用肝素钠液封管是否安全还在探讨.因此选择一种安全、有效的封管液成为研究的课题.现在就预充式导管冲洗器与肝素钠盐水在正压连接式留置针中封管进行对比,探讨留置针留置时间、静脉炎有无差异.

    作者:刘静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自然杀伤细胞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为观察组50例,其中轻度患儿30例,中重度20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生后第3天及生后第14天采血、化验 NK细胞、CD+3、CD+4、CD+8细胞及CD+4/CD+8比值等.结果 HIE患儿NK细胞活性降低(P>0.05),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紊乱(P<0.05),与疾病程度有相关性(P<0.05),随治疗后NK细胞活性增强(P<0.05).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使患NK细胞活性抑制,细胞免疫功抑制,与病情程度成正比.

    作者:许津莉;孙芳;罗庆华;杨丽娟;郭华贤;张雅静;魏建和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肾囊肿、肾盂旁囊肿硬化治疗现状和存在问题

    肾盂源性囊肿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本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有认为因供应肾盏的括约肌机能不全,局部肌肉发生痉挛收缩,因缺血而产生纤维化,以致发生狭窄阻塞,狭窄远端扩张形成囊肿,由于引流管纤细,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并发感染并有结石形成.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及硬化治疗,其治疗机制是囊肿内壁由上皮组织组成,无水酒精可使上皮细胞蛋白凝固变性,细胞破坏,使囊腔凝固、硬化、粘连、闭合,后吸收消失.优点是安全、方便、费用低、效果好,经济、可重复检查无痛苦.CT检查可了解肾脏与囊肿的关系以及临近脏器和进针的穿刺点.术前可排除囊内癌.

    作者:白杰;白栩搏;杨珂;潘来辉;李朝争;关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静脉留置针在肝硬化失代偿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静脉输液在临床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常用的临床操作和重要的给药方法之一.特别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由于食欲明显下降,这时患者的营养大部分全肠外营养(TPN)液的输注来维持,因而患者的四肢静脉不可避免的反复穿刺,加上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及外周血管的破坏,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所以在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医院从2006年起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穿刺,经过临床观察,既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方便医护人员因病情需要随时做各种治疗,一举双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齐桂华;王君义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经腹腔镜大子宫切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大子宫经改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良LAVH)及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LSH)的手术技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收治子宫≥12孕周102例经改良LAVH及LSH患者资料为研究组,随机抽取110例子宫<12孕周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资料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组织称重.结果 研究组10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研究组手术时间及组织称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AVH有2例患者在术后15~20 d时发生晚期少量出血,予以局部缝合压迫,再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 大子宫患者若子宫活动度好,盆腔粘连轻,采用多个穿刺孔平行上移、提前行子宫动脉预处理、旋切缩小子宫体、腹腔镜下切开阴道前穹窿作阴式手术指引点等方法,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施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杨咏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取环钳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随着妇科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的应用日益普及,子宫内膜息肉(EMP)的检出率明显增高.我们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4月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确诊为EMP的患者63例,定位后采用取环钳钳取及刮匙刮取的方法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凌开建;陈淑琴;石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规范产前教育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孕产妇系统保健事业发展很快,其目的是为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患病率,提高母儿生活质量[1].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分娩的重视程度上升,以及孕妇及家属对妊娠的生理变化,阴道分娩及剖宫产的认识不足,加上法律因素对医疗卫生的制约,导致了无指征剖宫产也就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提高.有资料显示:社会因素剖宫产可高达46.22%[2],我县地处山区,人口文化水平低,近年来剖宫产率也在逐年递增,高达36.1%,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可占11.7%,为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我院自2007年开设孕妇讲堂,规范产前教育,实施责任护士全程陪伴分娩,有效降低了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王志芹;杜雪芬;谷聚爱;范玉香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

    目的 探讨运用降压治疗方案对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53例,A组在用硝苯地平治疗,B组采用厄贝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A组的75.5%(P<0.05),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B组血压较A组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 运用降压治疗方案对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赵明星 刊期: 2012年第18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