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简论内伤发热证治

李伟

关键词:内伤发热/中医药疗法
摘要:发热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学依据其病因病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试探柴胡黄芩药对清泄肝胆的配伍作用

    本文从文献记载、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方面对柴胡、黄芩药对进行探讨,揭示该药对在肝胆等疾病治疗中的配伍作用.

    作者:王宪龄;周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加味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研究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加味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加味,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2.6%,对照组有效率占80.8%,两组之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血清TNF-α和IL-6方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有明显疗效,可以降低血清TNF-α和IL-6的表达.

    作者:孟学峰;范晔;薛连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抗衰益智胶囊对实验性老年痴呆病大鼠脑组织中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衰益智胶囊对实验性老年痴呆病大鼠脑组织中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方法: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50 mg/kg(浓度为7.5g /250 mLNaCl 0.9%),连续6周,建立大鼠拟衰老动物模型,第7周开始加鹅膏蕈氨酸(iboteni cacid,IBO)注射脑内损毁双侧Meynert核以建立老年性痴呆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选取成模大鼠以抗衰益智胶囊干预60 d后,测定脑组织中SOD、CAT及MD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皮质和海马区的SOD、CAT活性下降而MDA含量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衰益智胶囊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前两者提高而MDA含量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抗衰益智胶囊具有对抗氧自由基所致的氧化防御系统受损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的作用.

    作者:安耀荣;朱向东;王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通脉复原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40例

    2004-01-2008-01),笔者采用自拟通脉复原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4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药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63例

    阵发性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率失常,临床多用胺碘酮治疗,有效率在50%~70%,可提高窦性心率的维持率[1].2006-01-2008-06,笔者采用胺碘酮联合中药治疗阵发性房颤63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春彤;王艳华;杨学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俞、脾俞、肾俞、膈俞、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天枢、关元、中极、带脉、卵巢等穴位针剌治疗PCOS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B超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8例,好转18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86.7%.结论:针刺治疗PCOS能有效改善月经周期、经量,使卵巢大小恢复正常范围,提高受孕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艳丽;杜彩霞;高希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膝四针配合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60例

    目的:观察膝四针配合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膝四针配合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单纯采用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6.67%,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四针配合参麦注射液穴位注射是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曹金梅;刘文刚;吴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吕靖中教授运用三黄二姜一附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经验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疾病,据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该病患病率达20%左右[1].

    作者:赵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阴维脉病治之初探

    阴维脉的循行路线,《难经》仅说明起于诸阴之交,并没有明确阐述它的具体起止部位及循行的路线.迨至明代,李时珍才在《奇经八脉考》中把阴维脉的起止部位、循行路线及与各经交会的穴位,作了明确的说明.

    作者:孙松生;孙梅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医海洛因成瘾机制及戒毒治疗

    海洛因成瘾是一种疾病,临床上有它特有的症候群.其临床表现虽然繁杂多变,但其根本病机是五脏气血阴阳受损,表现为五脏多种虚损证候.中医戒毒治疗针对不同脏腑、不同病机进行辨证论治,综合必要的西医治疗手段,常可获良效.

    作者:谢仁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58例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精神、心理、内分泌和代谢变化的一组症候群.

    作者:王雅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丹参通脉胶囊治疗脑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96例

    脑中风恢复期是指中风后半个月至半年内的一段时间,此期的主要病机为阴虚血瘀.2006-01-2008-01,笔者采用丹参通脉胶囊治疗脑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96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万民;闫惠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从体虚感冒合剂试论中药剂型改革

    面向社会服务,发展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提高现有剂型和制剂水平是药剂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传统剂型的改进与提高、传统剂型改成现代剂型、直接将临床有效药物配制成现代剂型及创新剂型等几个方面[1].

    作者:王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0例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区.在我国的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高达9.09%,其中15%~25%的患者终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1].

    作者:陈亚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炎合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6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gurgitational gastzjtis,BRG)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它不仅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并且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的发生有关.2005-06-2007-12,笔者采用胃炎合剂治疗BRG患者56例,疗效显著,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裴志刚;赵书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石菖蒲提取物对小鼠运动能力及糖贮备的影响

    目的:探讨石菖蒲提取物对大强度训练小鼠运动能力和糖贮备的影响,为开发石菖蒲提取物作为运动补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完全随机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运动组、阳性对照组、石菖蒲组4组,每组10只.石菖蒲组按10 g/(kg·d)生药的剂量每天用石菖蒲提取物灌胃1次;对照组、运动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等体积人参提取物灌胃,分别于灌胃后3 h进行无负重游泳,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时间4周.于后1次进行力竭游泳,休息30 min后取材.检测血糖、肝糖原和肌糖原.结果:石菖蒲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明显长于运动组(P<0.01),血糖、肝糖原、肌糖原水平均显著高于运动组(P<0.05),且以上指标石菖蒲组与阳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菖蒲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大强度训练小鼠的运动能力,并可使大强度耐力训练小鼠体内糖贮备显著增加.

    作者:熊静宇;朱梅菊;廖兴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48例

    视神经萎缩是严重影响视力的疑难、慢性眼底病,多为感染、营养不良、眼部外伤、脑部肿瘤及他病继发而导致,治疗较棘手.1999-2008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48例,疗效尚可,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试探马钱子药性

    马钱子性寒性热的归属问题目前存在许多质疑,笔者从马钱子的文献记载、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初步认为马钱子性平.

    作者:贺丽萍;孙守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简论内伤发热证治

    发热是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学依据其病因病机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

    作者:李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胃脘痛的辨证与治疗

    胃脘痛又称胃痛,临床表现以胃脘部经常疼痛为主症,痛时连及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吞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吐血、便血等症.

    作者:王国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