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合并低血糖昏迷2例

杨晓慧;王肇瑞

关键词:肝癌, 低血糖昏迷
摘要:原发性肝癌可出现多种伴癌综合征,如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等,其中低血糖是常见及严重的伴癌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低血糖昏迷,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预后较差[1].我科于2009年收治2例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昏迷患者,报告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工作经验探讨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人员业务素质,根据卫生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暂行规定>,2005年河北省卫生厅印发了<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实施办法>,全省十一市均下发了<社区及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指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及农村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诊医生培训教材>、<在职卫生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光盘>等材料,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工作,由省乡村医生教育中心负责培训具体事宜.

    作者:李晓伟;张静如;魏津平;南凯;张建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俯卧位脊柱手术护理体会

    俯卧位是骨科脊柱手术中常用的体位,具有患者术中体位易固定,术野暴露充分,便于医生操作等优点,但此体位也易造成患者生理学的改变,易导致患者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和皮肤压疮等并发症[1].因此,正确摆放手术体位,术中精心护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也是手术成功的保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我院在全身麻醉下行脊柱外科俯卧位手术患者158例.其中男95例,女63例;平均年龄51岁.颈椎手术6例,胸椎手术32例,腰椎手术115例,骶尾部5例.手术时间2.5~6 h.

    作者:尹珍爱;吴伯娟;褚彦青;焦峰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营养状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了解营养状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回顾体重指数(BMI)、实际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营养相关指标,分析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程转归及预后等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 营养不良者多有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且住院天数长(P<0.05)、住院费用高(P<0.05),病程转归差、预后差.结论 营养不良作为肺外独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海劲;陈永华;李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奇正消痛贴膏是由独一味、棘豆、姜黄、花椒、水牛角(炙)、水柏枝等组成的藏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跌打瘀痛、骨质增生、风湿性及类风湿性疼痛、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和陈旧性伤痛等的治疗,一般认为其疗效较好.在治疗骨关节炎(AO)方面有人认为也有好的疗效[1],但可查阅的文献不多.本文将对奇正消痛贴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冯明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布加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总结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总结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布加综合征13例.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率男女之比1.6∶1,发病年龄29~63岁,病程0.5~30年.临床表现前3位分别是腹背壁静脉显露(76.9%)、肝肿大(61.5%)和腹水(53.8%).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Doppler血管彩色超声和下腔静脉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100%.有过误诊9例(69.22%),误诊的前2位疾病是肝硬化(80%)、结核性腹膜炎(9.05%).结论 需提高布加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代万林;杨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状腺手术与喉返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损伤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降低RLN损伤率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115例甲状腺手术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甲状腺手术115例(153侧);男23例,女92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3岁.甲状腺机能亢进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3例,双侧甲状腺瘤15例,单侧甲状腺瘤76例.原发肿瘤小0.8 cm,大6 cm.其中3例为2次手术.

    作者:刘岳松;李明宏;王建华;周松阳;郝明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安全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在我院妇科得到了广泛应用[1].我院自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手术安全护理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做腹腔镜手术565例,其中宫外孕手术215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13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0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19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

    作者:侯玲;李东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近年丙型肝炎病例在我国逐渐增多,由于其病情隐匿,很多患者发现时病情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如再不控制,则必然要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1].我们通过观察31例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总结恰当的护理措施.

    作者:谭丽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药品配送中心的建立对护理人力资源的影响

    我院于2006年成立药品配送中心,改变传统的取药程序,运用信息化管理实行药品集中统一配送,把护士从繁杂的低层次的间接护理及非护理技术性工作中解脱出来[1] ,由未注册的护理人员和高年资的老护士承担此项工作.这是我院护理管理的一项新举措,不仅节省时间,节省人力,还能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士的作用.

    作者:常玉杰;刘金英;白秀艳;李凤云;刘丽;曹信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免疫细胞与肝纤维化发病关系的研究

    肝纤维化和各种慢性肝损伤伴随发生,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人体的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均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肝脏的组织结构、功能特点对肝脏的免疫功能有重要意义,肝脏细胞中有60%~80%为肝细胞,其余的非实质细胞多种多样,包括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胆管细胞、肝星状细胞和肝内淋巴细胞.肝内淋巴细胞大量分布在肝实质和门静脉内,窦状隙中血流不规则运动和滞留等因素加强了淋巴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接触,促进了淋巴细胞的渗出,同时肝窦内皮细胞层的窗孔也有利于淋巴细胞的渗出和迁移,有利于其与细胞外基质、肝星状细胞、肝细胞的更多接触,从而有利于免疫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秀颀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熏蒸法加灌肠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正常分娩产妇产后2 h能自行排尿.产妇产后超过6~8 h不能自行排尿者为产后尿潴留[1].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4%[2,3],既增加产妇痛苦,又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对产妇产后健康恢复影响较大.本研究对尿潴留高危人群(行会阴侧切者或会阴侧切产钳、胎吸助娩者),在预防性治疗过程中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通便排尿法,以探讨其临床效果.

    作者:宋永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产妇医院感染调查研究

    近年来多次发生的产妇医院感染事件为产科的医务人员敲响警钟.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已越来越引起产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次研究对我院近三年的产妇医院感染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产妇医院感染防控的质量.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 702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作者:陈淑贤;张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结果 17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成功完成,7例因肌瘤数目过多二次手术完成.并发症均低于开腹手术.结论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严密监测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作者:张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康奈尔量表评价重症监护室护士调查分析

    随着社会科学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护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危重患者的救治,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急.每救治工作都是时间紧急,责任重大,要求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不但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要有快速准确的应激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和体力.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期处在特殊环境、高强度、高体力的工作环境中,要承受比普通病房护士有更大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压力.为了评估综合性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身心的相应因素,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培训一支延续生命支持的专业护理队伍.

    作者:肖红媛;王永力;商月娥;滕秀荣;南茹;袁美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脂质过氧化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关系研究

    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脂质过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OSAHS患者血浆丙二醛(MDA)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将检测结果与睡眠呼吸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HS组血浆MD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且MDA升高程度与反映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有相关性.结论 OSAHS患者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增强的,它与OSAH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曹晓玮;张帆;杜洪淼;王瑜玲;张湘华;许珊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手术方式的护理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生往往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有关,对它的治疗及护理一直是临床工作中较复杂棘手的难题.近年来,我们对分别采用全视网膜光凝、睫状体冷冻或小梁切除术三种方法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给予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梅;王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及对策

    继续医学教育是对已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终身性培训活动.目的是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因此,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的管理工作对继续教育及医学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流变分析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变学检查多有某些指标增高,临床上采用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银杏达莫、低分子肝素钙及西比灵治疗VBI患者108例,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云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 锁骨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2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分别进行VAS评分,记录使用镇痛药的例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显著低于切皮时(P<0.05);Ⅱ组切皮时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使用镇痛药的例数低于Ⅰ组.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区域的皮肤由颈浅丛神经支配,锁骨及其附着组织主要由臂丛神经支配,亦有部分颈丛神经参与.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顾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可行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病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比较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于术前(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一种简单、安全而又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谈正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