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颀
例1.男,4岁.家长代诉:患儿自出生后眼球呈水平震颤,曾于外院多次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3;近多次视力检查未见改善,外院未曾给予治疗.查体:视力右眼0.15,左眼0.3;眼球水平震颤,震颤幅度3 mm,频率120次/min,屈光检查:1%盐酸环喷脱脂点眼后检影检查,终验光处方:右眼+1.75 Ds→0.2,左眼+1.50 Ds→0.3,磁共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无异常,请耳鼻喉会诊无前庭功能异常,治疗:(1)屈光矫正.(2)镜片边缘给予黑色绝缘胶带贴边,保留中央窥窗,窥窗水平径2.8 cm,垂直径2.0 cm.
作者:裴付彬;张晓宇;赵岩;靳占桥;鲁博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主动脉夹层(AD)动脉瘤是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国内外相关死亡案例多有报道,但是产后AD动脉瘤破裂致死亡的个案报道却是十分罕见,我院2010年6月收治主动脉炎并发AD动脉瘤破裂死亡病例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主因宫内孕38+3周第2胎,B超发现胎儿心脏畸形要求引产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孕早期平顺,未曾做过产检,自诉孕8个月始发现血压偏高,高达18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伴下肢轻度水肿,于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查尿蛋白(-),给与降压治疗(硝苯地平10 mg,3次/d).
作者:张惠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在我院妇科得到了广泛应用[1].我院自成功实施了腹腔镜手术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手术安全护理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共做腹腔镜手术565例,其中宫外孕手术215例,卵巢囊肿剥除手术138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0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197例,多囊卵巢综合征5例.
作者:侯玲;李东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结果 17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成功完成,7例因肌瘤数目过多二次手术完成.并发症均低于开腹手术.结论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严密监测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作者:张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应用聚四氟乙烯(Teflon)补片代替聚丙烯网带进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以寻求一种性能稳定、组织容性良好、经济实用的吊带材料.方法 选择女性SUI患者30例,将Teflon补片裁剪成1.45 cm带状并植入尿道的中段或远段的下方,两端分别从耻骨上缘正中线两旁引出,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患者均无伤口感染,无吊带排斥,无尿失禁复发,无尿瘘及尿路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Teflon补片具有组织相容性好,用它替代聚丙烯网带进行TVT治疗女性SUI疗效明显,且价格相对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东生;区烈良;汤文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患儿,男,2岁.主因发热7 d,咳嗽、声音嘶哑4 d,皮疹1 d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3℃,体重12 kg,精神欠佳,躯干部可见散在充血性斑丘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球结膜无充血,唇红无干裂,两肺呼吸音粗,心音有力,肝脾未触及.四肢关节无红肿,手足无硬性水肿.血常规:白细胞(WBC) 29.3×109/L,粒细胞白分数(GR)68%,血红蛋白(HGB)116 g/L,血小板(PLT) 434×109/L,C反应蛋白(CRP)131.3 mg/L.胸片两肺纹理增粗.
作者:张中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消化不良是一种临床证候群,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无器质性病变,临床检查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型胃炎的一型,临床常见,预后较好.诱因为胃部受寒,饮食不节,精神紧张等.临床表现为不愿进食,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恶心、呕吐等[1].2004年5月至2006年1月,我们通过药物配合针灸治疗单纯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耿六顺;周士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炎性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使用非固醇类抗炎药物对该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1],提示控制炎性反应在该病预防中的重要性.作为体内重要的抗炎因子,细胞白介素-10(IL-10)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发挥以下作用:通过抑制致炎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活化,发挥其抗炎作用;通过下调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表达,抑制细胞免疫;通过刺激神经增生因子的表达或启动神经元内的抗凋亡信号,促进神经元的存活.近年来研究发现,IL-10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目前关于IL-10在A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简单概述.
作者:肖伏龙;魏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间动电合并特定电磁波(TDP)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采用间动电治疗合并TDP治疗92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效果分析.结果 本组92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率达95.65%(88/92).其中治愈率69.57%(64/72);显效率21.74%(20/92);好转4.35%(4/92);无效4.35%(4/92).结论 该方法的技术要领容易掌握,操作简便,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李小燕;卜雄建;田艳霞;刘琨;王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正常分娩产妇产后2 h能自行排尿.产妇产后超过6~8 h不能自行排尿者为产后尿潴留[1].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4%[2,3],既增加产妇痛苦,又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对产妇产后健康恢复影响较大.本研究对尿潴留高危人群(行会阴侧切者或会阴侧切产钳、胎吸助娩者),在预防性治疗过程中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通便排尿法,以探讨其临床效果.
作者:宋永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取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和生化酶技术进行血肿穿刺、抽吸、注入生化酶液化剂、引流清除血肿.结果 应用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4例,有效率87.1%,病死率12.9%(12/22).结论 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方便、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易于接受,适合具有CT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阴庆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主要手段和第一步骤,而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液基细胞学技术明显提高了宫颈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是常见的一种宫颈细胞学异常的诊断,约占筛查病例的5%.本文将我院338例ASCUS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赵春兰;张会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患者,女,54岁.常规体检胸部正位片提示:双侧骨中1/3骨质不连续,断端圆钝,并见假关节形成(图1).经询问患者:无外伤史,亦无产伤史.查体:双锁骨中段见无痛性肿块,肿大处锁骨有异常活动.后诊断:先天性双侧锁骨假关节.
作者:李庆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丙型肝炎病例在我国逐渐增多,由于其病情隐匿,很多患者发现时病情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如再不控制,则必然要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1].我们通过观察31例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总结恰当的护理措施.
作者:谭丽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后外侧小切口行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股骨头置换的16例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骨折位于左侧10例,右侧6例,Garder分型Ⅰ型骨折3例,Ⅱ型骨折4例,Ⅲ型骨折6例,Ⅳ型骨折3例.16例术后均随访,无感染、髋内翻、无髋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及脏器损伤并发症发生;优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81.3%(13/16).结论 微创后外侧小切口行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能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手术时间短,肢体功能恢复快,免去二次手术,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作者:赵春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60例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对照组五官超短波治疗仪治疗,以颞颌关节疼痛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及关节弹响症状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0次以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达到100%和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XZC-A型旋转磁理疗仪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谢红萍;刘亚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对霍乱防治知识的专业技术水平,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霍乱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于2010年5月6日进行培训,为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对霍乱知识掌握情况,培训评价效果,对本次培训的测试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秦皇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8个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霍乱防治工作的流行病和实验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共计37人.
作者:张海滨;王玉;刘兰吉;史明坤;姜潮;陶旭;郑立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对伴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奎硫平+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奎硫平+安慰剂).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心理健康纬度及社会功能纬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苏秀茹;边欣丑;刘亚丽;卢淑兰;李喜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变学检查多有某些指标增高,临床上采用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银杏达莫、低分子肝素钙及西比灵治疗VBI患者108例,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云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2010年4月,卫生部办公厅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下发了<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在中国农村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在新一轮医改实施的背景下,作为微观操作层面工具的乡村一体化,将被卫生管理者用于深化农村卫生改革这一宏观大局[1].
作者:王伟;高日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