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万林;杨义
目的 观察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取CT引导、标志物定位法,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和生化酶技术进行血肿穿刺、抽吸、注入生化酶液化剂、引流清除血肿.结果 应用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24例,有效率87.1%,病死率12.9%(12/22).结论 YL-1型穿刺针联合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见效快、安全、方便、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或家属易于接受,适合具有CT设备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阴庆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总结布加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分析总结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布加综合征13例.结果 本组患者发病率男女之比1.6∶1,发病年龄29~63岁,病程0.5~30年.临床表现前3位分别是腹背壁静脉显露(76.9%)、肝肿大(61.5%)和腹水(53.8%).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Doppler血管彩色超声和下腔静脉造影,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和100%.有过误诊9例(69.22%),误诊的前2位疾病是肝硬化(80%)、结核性腹膜炎(9.05%).结论 需提高布加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代万林;杨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自发性低颅压 (SIH)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SIH患者MRI表现.结果 头MRI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强30例,脑下沉11例,脑沟、脑池变窄17例,脑室系统变窄14例,硬膜下积液6例,硬膜下出血1例,大脑静脉窦扩张1例,垂体增大3例.结论 MRI有助于帮助诊断自发性低颅压,硬脑膜增厚是其特征性MRI表现.
作者:张瑞英;王佳宁;耿左军;李政军;陈秀丽;肖振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癌症[1].肺癌临终患者指的是肺癌晚期(肿瘤已属Ⅳ期,出现较大范围转移或复发),预计存活时间为6个月以内的患者,其健康状况终恶化且不可恢复,直至死亡.有研究表明,临终关怀的效果是明显的,接受临终关怀的临终患者有更积极的情绪,具有较低的死亡焦虑与恐惧[2],但是对临终患者家属的临终关怀的研究,国内则没有过多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临终关怀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霞;吴伯娟;李朝霞;杜新艳;刘子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流变学检查多有某些指标增高,临床上采用传统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我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应用银杏达莫、低分子肝素钙及西比灵治疗VBI患者108例,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石云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继续医学教育是对已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终身性培训活动.目的是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因此,做好继续医学教育档案的管理工作对继续教育及医学事业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浅表软组织良性肿物发生于人体肌肉、脂肪、血管和纤维结缔组织,种类比较繁多,大多数为体表可触及肿块.X线片对软组织病例变化的结构显示不清,其他放射检查又太昂贵,只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便而又可靠地影像检查.近年来,高分辨率超声仪器及高频探头的应用使浅表肿物的超声图像更加清晰,结合彩色多谱勒超声对肿物内部及周边的血流进行实时动态观察可以大大提高浅表良性肿物的诊断.我院对60例浅表良性肿瘤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各种浅表良性肿瘤超声影像学表现,讨论鉴别要点,分析漏误诊原因.
作者:刘立鑫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原发性肝癌可出现多种伴癌综合征,如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等,其中低血糖是常见及严重的伴癌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低血糖昏迷,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预后较差[1].我科于2009年收治2例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昏迷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慧;王肇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医院住院处是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记账、结算等职能的重要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大都把住院处当做记账、结算的工具部门,缺乏科学管理,造成管理不严,影响医院的整体效益.随着现代医院的快速发展,住院处的严密性、协调性及程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加强住院处的管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效果,才能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需求.
作者:王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多次发生的产妇医院感染事件为产科的医务人员敲响警钟.有效防控医院感染已越来越引起产科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本次研究对我院近三年的产妇医院感染情况作回顾性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产妇医院感染防控的质量.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4 702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作者:陈淑贤;张玉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血流多普勒评价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左心房结构及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106 例重度子痫前期重度患者(观察组)及106 例正常妊娠者(对照组)孕晚期心脏各项数值.测量左侧房室(LAD、LVD)大小、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心输出量(CO)、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二尖瓣血流(MV)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大流速(E),A 和E 峰下降时间(DT),并计算E/A 大流速比.测量等容舒张期时间(IVRT).肺静脉血流(PV)频谱,分别测量收缩期、舒张期与心房收缩期反向波的大峰速S、D 与Ar.肱动脉收缩与舒张压.结果 观察组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流速及其与舒张晚期峰值流速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二尖瓣舒张晚期充盈峰、肺静脉心房收缩期反响血流充盈峰、相对室壁厚度、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将肺静脉血流频谱与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结合,可较全面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爱军;张晓辉;李雪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结果 17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一次成功完成,7例因肌瘤数目过多二次手术完成.并发症均低于开腹手术.结论 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术中严密监测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基本措施.
作者:张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我门诊于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对绝经后女性取宫内节育器(IUD)困难者,给予人工月经周期,于术前2 h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使子宫颈口松弛,提高取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愿要求取IUD的绝经后女性3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岁,放置节育器年限10~38年.绝经2~28年.患者均无取环禁忌,且经X线或B超证实节育器的存在及确定节育器的位置、类型,其中金属圆环20例,宫型环10例,麻花环6例,母体乐2例.
作者:杨淑英;刘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由于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尤其是免疫系统,故早产儿出生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高,增加了早产儿家长的经济负担.早期干预包括抚触和婴儿操,抚触及婴儿操是对婴儿皮肤感官进行温和的刺激,可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改善早产儿的免疫功能[1,2].本研究观察了早期抚触及后期抚触加婴儿操的方法,对早产儿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改善早产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及由此导致的再入院率,减少早产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作者:项征剑;刘建英;陶芳;吴淑华;李占文;毛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失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0%以上[2].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虽有多种,但均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因此寻求一种简便、高效、易于推广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近几年在产后处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子宫切除率以保持器官完整性.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们采用水囊压迫止血,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子宫背带式缝扎术治疗产后出血做对比.
作者:曹艳敏;刘厚敏;史俊巧;王芝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两种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效果.方法 锁骨骨折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Ⅱ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2组切皮、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分别进行VAS评分,记录使用镇痛药的例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显著低于切皮时(P<0.05);Ⅱ组切皮时评分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骨膜、复位内固定评分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使用镇痛药的例数低于Ⅰ组.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骨区域的皮肤由颈浅丛神经支配,锁骨及其附着组织主要由臂丛神经支配,亦有部分颈丛神经参与.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顾振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例1.男,4岁.家长代诉:患儿自出生后眼球呈水平震颤,曾于外院多次检查视力,右眼0.15,左眼0.3;近多次视力检查未见改善,外院未曾给予治疗.查体:视力右眼0.15,左眼0.3;眼球水平震颤,震颤幅度3 mm,频率120次/min,屈光检查:1%盐酸环喷脱脂点眼后检影检查,终验光处方:右眼+1.75 Ds→0.2,左眼+1.50 Ds→0.3,磁共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无异常,请耳鼻喉会诊无前庭功能异常,治疗:(1)屈光矫正.(2)镜片边缘给予黑色绝缘胶带贴边,保留中央窥窗,窥窗水平径2.8 cm,垂直径2.0 cm.
作者:裴付彬;张晓宇;赵岩;靳占桥;鲁博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炎性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改变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使用非固醇类抗炎药物对该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1],提示控制炎性反应在该病预防中的重要性.作为体内重要的抗炎因子,细胞白介素-10(IL-10)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发挥以下作用:通过抑制致炎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活化,发挥其抗炎作用;通过下调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的表达,抑制细胞免疫;通过刺激神经增生因子的表达或启动神经元内的抗凋亡信号,促进神经元的存活.近年来研究发现,IL-10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目前关于IL-10在AD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简单概述.
作者:肖伏龙;魏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主要手段和第一步骤,而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液基细胞学技术明显提高了宫颈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是常见的一种宫颈细胞学异常的诊断,约占筛查病例的5%.本文将我院338例ASCUS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赵春兰;张会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可行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病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比较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及肺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好于术前(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一种简单、安全而又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谈正福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