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施临终关怀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俊霞;吴伯娟;李朝霞;杜新艳;刘子霞

关键词:患者家属, 临终关怀, 生活质量
摘要: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癌症[1].肺癌临终患者指的是肺癌晚期(肿瘤已属Ⅳ期,出现较大范围转移或复发),预计存活时间为6个月以内的患者,其健康状况终恶化且不可恢复,直至死亡.有研究表明,临终关怀的效果是明显的,接受临终关怀的临终患者有更积极的情绪,具有较低的死亡焦虑与恐惧[2],但是对临终患者家属的临终关怀的研究,国内则没有过多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临终关怀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近年丙型肝炎病例在我国逐渐增多,由于其病情隐匿,很多患者发现时病情已发展至肝硬化阶段.如再不控制,则必然要发展至肝硬化失代偿期.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丙型肝炎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1].我们通过观察31例代偿期丙型肝硬化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总结恰当的护理措施.

    作者:谭丽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阿乐)短期治疗对高血压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C-反应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32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每晚顿服,12周,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进行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和颈动脉IMT的测量;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TC、TG、LDL-C、hs-CRP均有明显降低(P<0.05),HDL-C升高(P<0.05),颈动脉IMT变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在有效调脂同时可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祖凤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人工月经周期与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女性宫内节育器取出效果观察

    我门诊于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对绝经后女性取宫内节育器(IUD)困难者,给予人工月经周期,于术前2 h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化,使子宫颈口松弛,提高取环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愿要求取IUD的绝经后女性38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7岁,放置节育器年限10~38年.绝经2~28年.患者均无取环禁忌,且经X线或B超证实节育器的存在及确定节育器的位置、类型,其中金属圆环20例,宫型环10例,麻花环6例,母体乐2例.

    作者:杨淑英;刘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科手术中卵巢的隐性损伤及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环境饮食污染问题加重,中国女性罹患妇科疾患增多,许多患者需要手术治疗,无论是开腹手术还是腹腔镜微创手术,都涉及卵巢功能的损伤问题,这也是临床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未婚未育女性具有其特殊意义[1],为此我科根据国内外文献及本科室经验提出了卵巢综合性保护策略并进行了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桂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抗存活素抗体水平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存活素(Survivin)抗体水平对抗Survivin抗体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NSCLC 260例,高于对照组均值2个标准差作为确定NSCLC抗Survivin抗体阳性诊断标准:1.3946+2×0.0846=1.56 U/ml.在NSCLC中表达率51.5%(134/260)(手术69例,化疗组65例).其中69例抗Survivin抗体阳性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 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的浓度是(2.1±0.7)U/ml,将NSCLC患者以血清抗Survivin抗体平均浓度2.1 U/ml作临界值分成2组,发现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低水平组的生存期比高水平组长(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抗Survivin抗体浓度与生存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一预后因子.

    作者:邹亚峰;刘桂舫;王国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帕罗西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对伴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6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奎硫平+帕罗西汀)和对照组(奎硫平+安慰剂).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1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心理健康纬度及社会功能纬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帕罗西汀合并奎硫平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苏秀茹;边欣丑;刘亚丽;卢淑兰;李喜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的影响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应激性高血糖(SHG)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电图改变及心功能指标、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探讨SHG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 PCI后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120例AMI患者根据其血糖水平分为SHG组和血糖正常组,比较2组ST段回落(sum STR)≥50%和TIM 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级在2组中的比例,以及PCI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功能指标.结果 SHG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0~1 级较血糖正常组多见(P<0.05);PCI术后心电图分析:SHG组sum STR≥50%较正常组少(P<0.05);30 d内左心室射血分数在SH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AMI患者伴血糖升高不影响直接PCI的成功率,但与血管再灌注后微循环灌注不良独立相关.血糖升高的AMI患者更易出现微循环灌注不良并且影响AMI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及预后.

    作者:赵丽明;李宝昆;吴欣娟;李臻;籍子英;王守山;高会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手术方式的护理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生往往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有关,对它的治疗及护理一直是临床工作中较复杂棘手的难题.近年来,我们对分别采用全视网膜光凝、睫状体冷冻或小梁切除术三种方法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给予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梅;王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血清催乳素和体重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利培酮、奥氮平、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PRL)、体重的影响.方法 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利培酮组(23例)、奥氮平组(22例)、氟哌啶醇组(23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测血清催乳素、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并同时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观察治疗前后各测量指标的变化及不同药物组的差异.研究期间由医院提供相同饮食.结果 (1)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与PANSS总分、各因子分无明显相关性.(3)与治疗前比较,利培酮组、氟哌啶醇组血清PRL明显增高(P<0.01),而奥氮平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催乳素的升高为利培酮>氟哌啶醇>奥氮平.(4)治疗前后3组体重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BMI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利培酮组(P<0.01),奥氮平组(P<0.01),氟哌啶醇组(P<0.0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体重的影响作用奥氮平>利培酮>氟哌啶醇.(5)体重的增加和阴性症状评分相关.结论 利培酮有明显升高PRL的作用,而奥氮平对体重影响明显.

    作者:安翠霞;杜义敏;于鲁璐;王学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实施临终关怀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世界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癌症[1].肺癌临终患者指的是肺癌晚期(肿瘤已属Ⅳ期,出现较大范围转移或复发),预计存活时间为6个月以内的患者,其健康状况终恶化且不可恢复,直至死亡.有研究表明,临终关怀的效果是明显的,接受临终关怀的临终患者有更积极的情绪,具有较低的死亡焦虑与恐惧[2],但是对临终患者家属的临终关怀的研究,国内则没有过多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对肺癌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实施临终关怀影响其生活质量的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刘俊霞;吴伯娟;李朝霞;杜新艳;刘子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音乐放松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情绪中的应用

    音乐疗法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作为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音乐和音乐干预可以直接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情感上受益.音乐也通过对照顾者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间接地影响患者[1].引导性想象或非引导性音乐想象、深呼吸、肌肉放松训练也是音乐干预的组成部分[2],为探讨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治疗效果,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家属实行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报告如下.

    作者:杨楠;黄娣;曹翠芳;王伟;王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25I组36例,单纯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化疗组38例,单纯紫杉醇、顺铂(TP方案)化疗,联合组36例,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后2、3、6、12个月观察三种治疗方法疗效,并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3、6、12个月:联合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其余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和控制率高于其他2组(P<0.05).不良反应联合组与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观察,125I放射性粒子瘤内植入联合TP方案化疗具有优势互补作用,科学、有效、不良反应低,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郭志远;崔建岭;付吕平;付志国;杨素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诊断分析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主要手段和第一步骤,而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液基细胞学技术明显提高了宫颈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是常见的一种宫颈细胞学异常的诊断,约占筛查病例的5%.本文将我院338例ASCUS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赵春兰;张会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比较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引起新生儿早期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合并胆红素脑病,若治疗不及时,可遗留脑瘫、智力低下、听力障碍、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需早期积极治疗.对本院收治的7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将结果进行研究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孙鹏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肝癌合并低血糖昏迷2例

    原发性肝癌可出现多种伴癌综合征,如红细胞增多症、低血糖等,其中低血糖是常见及严重的伴癌综合征,严重者可出现低血糖昏迷,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预后较差[1].我科于2009年收治2例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昏迷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慧;王肇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熏蒸法加灌肠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正常分娩产妇产后2 h能自行排尿.产妇产后超过6~8 h不能自行排尿者为产后尿潴留[1].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4%[2,3],既增加产妇痛苦,又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对产妇产后健康恢复影响较大.本研究对尿潴留高危人群(行会阴侧切者或会阴侧切产钳、胎吸助娩者),在预防性治疗过程中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通便排尿法,以探讨其临床效果.

    作者:宋永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石家庄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性DNA病毒,目前已知的型别有100多种,根据其与宫颈癌发生危险性高低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1].其中,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瘤样变密切相关;低危型HPV主要包括HPV6,11,42,43,44等亚型,常引起生殖道疣等良性病变.HPV感染的亚型分布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2],为探讨石家庄地区女性HPV感染状况和亚型分布特点,我们采用HPV核酸扩增与基因芯片膜导流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对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检测和亚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晓民;贺政新;王薇;陈兴;刘永强;陈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时期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2010年4月,卫生部办公厅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下发了<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在中国农村积极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在新一轮医改实施的背景下,作为微观操作层面工具的乡村一体化,将被卫生管理者用于深化农村卫生改革这一宏观大局[1].

    作者:王伟;高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营养状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了解营养状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4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回顾体重指数(BMI)、实际体重占标准体重的百分比(IBW%)、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等营养相关指标,分析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程转归及预后等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结果 营养不良者多有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5),且住院天数长(P<0.05)、住院费用高(P<0.05),病程转归差、预后差.结论 营养不良作为肺外独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王海劲;陈永华;李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水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失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40%以上[2].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虽有多种,但均在不同条件下起作用.因此寻求一种简便、高效、易于推广的方法显得尤为迫切.近几年在产后处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产后出血死亡率的同时,降低子宫切除率以保持器官完整性.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们采用水囊压迫止血,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子宫背带式缝扎术治疗产后出血做对比.

    作者:曹艳敏;刘厚敏;史俊巧;王芝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