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NOS参与药物成瘾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

李华;王丽;秦星

关键词:一氧化碳合酶, 药物成瘾, 中枢神经系统
摘要:成瘾研究关键在于了解滥用药物如何改变大脑并引起具有成瘾特征的异常行为的复杂途径.该领域的关键挑战之一是认定在大脑中,药物诱导的相对稳定的改变以解释那些持续存在的行为异常.例如,对药物成瘾的人在戒除药物若干年后,仍可能存在高风险的复吸.这些异常行为的稳定性提示,它们可能至少部分通过基因表达的改变.慢性吗啡引起神经元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改变的基础被认为是转录因子调节一些基因表达蛋白增加,使机体稳态重建的结果.转录因子CREB经磷酸化激活调控靶基因表达上调在其中起重要作用[1] .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心理治疗联合中药治疗焦虑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焦虑症(anxiety)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1] .它是以一种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过分紧张、提心吊胆、恐惧不安或者发作性惊恐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患者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万分.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但是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多难以接受.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本文应用心理治疗联合中药治疗焦虑症疗效尚好,报告如下.

    作者:余明;庾晓;李凝;尤红;刘春梅;李幼东;王学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

    目的 总结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7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66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提示残存肺膨胀良好,无代偿性肺气肿,随访期间无复发咯血及咳脓痰症状,亦无肺内新发病灶.手术相关并发症43例,其中术后出现胸膜腔明显渗血致休克、二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21例,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胸膜瘘7例,脓胸2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死亡3例,其中术中经膈肌打气腹导致空气栓塞死亡1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例.全部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支气管扩张症,其中结核性36例,化脓性333例.结论 薄层高清晰CT检查已成为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方法,并可作为手术依据.手术治疗根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确切,在呼吸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应完全切除病肺,术中避免经膈肌打气腹.

    作者:李英卓;范崇熙;李小飞;韩勇;程庆书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肝病患者输血过程的安全管理

    过程管理是ISO 9001:2000的核心理念之一,它以过程为管理对象,系统地应用过程方法对各种过程进行识别管理,使组织的各个过程相互协调和兼容,从而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它侧重于通过过程控制来预防非预期结果的出现[1] .输血面临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如传播疾病、血型错误致溶血、免疫反应(输血反应)等,而护士是输血治疗过程中后、直接的一个环节.

    作者:李俊红;王相红;窦亚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简易负压吸引技术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脂肪液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了患者在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痛苦.简易负压吸引技术是首先拆除切口缝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上切口并清除坏死组织后,在皮下脂肪层与肌层交界处放置止脑室引流管,也可用一次性吸痰管,并在引流管不同的方位侧壁剪多个1~2 cm大的侧孔,逐层缝合,吸引端从切口下第1、2针引出皮肤用丝线固定,然后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并保持通畅,3~6 d无分泌物引出时即可拔出引流管.

    作者:石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PICC置管是侵入性操作,有给患者造成并发症的危险,患者担心疼痛和置管失败,易出现紧张恐惧,不能很好的配合操作.患者通常对陪护都有强烈的愿望和需要,(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关怀疏导和鼓励可以巩固疗效和防止疾病复发.)因此,家属的鼓励、关心和理解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艳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所有患者至少用药2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CR+PR)为38.1%,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6.2%.疾病无进展时间为8.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4个月,1年生存率为72.4%.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热、心脏毒性等.结论 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赵晓晖;贾漪涛;刘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在职人员健康行为影响

    社区的健康教育往往针对的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人和残疾人,而针对社区在职人员的健康教育很少,社区护理忽略了他们的健康.中青年的在职人员是人生繁忙、紧张、负荷莺的时期.中年期随着夫妻的结合、家庭的建立,又成为维持家庭生活、生育教养子女、照顾赡养老人的中间[1] .他们既要负担者繁重的工作,又要照顾好家庭生活,还要充实提高自己,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中年人的在职人员他们的工作压力大,他们的身心易疲惫,关心和保护在职中年人的健康,也是社区护理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许爱娟;安秀艳;周凤伟;张丽萍;李金红;卢爱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迁西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H.Pylori与胃癌发生相关[1] .H.Pylori是一种长期定值于胃黏膜的致病菌,自然感染之后机体免疫反应并不能根除H.Pylori,而是导致胃黏膜的慢性免疫性病理损害.我院在胃镜检查后对患者H.Pylori阳检进行归类分析,现将分类结果报告如下,以便今后临床工作中对H.Pylori的防治与根除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田旭;赵湘萍;田建荣;王海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分米波在儿童颈部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治疗中的应用

    颈部急性淋巴结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由病原菌、细菌毒索沿淋巴管进入颈部淋巴结引起的炎症性肿大[1] .西医一般以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为主,中医一般以内服清热化痰、祛瘀散结中药或辅以中药外敷[2] ,但由于儿童治疗依从性差,尤其是治疗时间较长时更为明显,导致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容易转为慢性.本研究采用标准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采用分米波辅助照射,从而使治疗周期缩短,患儿更容易耐受,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宁;方亚群;张子扬;孙志杰;刘正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奇正消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磨损且伴有关节周围骨反应性增生为特征的退行性炎症.目前对该病除了对症治疗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历史悠久,由于疗效确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纳.奇正消痛贴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贴剂,我科应用奇正消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勇;郑伟;郁有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涿州市成人居民饮酒行为与健康状况调查

    第32届世界卫生大会决议中将饮酒列为世界范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 ,饮酒及其相关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历史悠久,酒文化十分古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饮酒已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各种酒类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2001年有调查表明,我国居民的饮酒率为59.0%[2] .为了解涿州市18岁以上居民饮酒行为和健康状况,开展本调查.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胫骨骨折术后联合镇痛方案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镇痛的理想方案.方法 选择行单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喷他佐辛组(P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5例.各组术前行术侧股神经置管,从术后1 h开始,由导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20 ml.15 min后连接止疼泵,以2 mL/h输注速率输注0.125%的罗哌卡因100 ml.C组:VAS评分>4时,静脉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随后视患者疼痛情况,每隔6 h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D组:VAS评分>4时,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50 μg,随后视患者疼痛情况每隔6 h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P组:VAS评分>4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10 min后若VAS评分仍大于4,静脉给予喷他佐辛30 mg,随后视疼痛情况每隔6 h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F组:方法类似P组,第一次给右美托咪定50μg,观察15 min后若VAS评分仍>4,静脉给予芬太尼50μg;随后视疼痛情况每隔6 h再静脉注射芬太尼50 μg.术后每8小时记录VAS评分;术后48 h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点VAS评分,C组显著高于D组、P组和F组(P均<0.05),D组高于P组和F组(P均<0.05),而P组与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显著高于C组、D组和P组(P均<0.05).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和喷他佐辛相结合联合镇痛是胫骨骨折术后镇痛的一种理想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蒲爱民;解俊霞;宋铁鹰;谷昆峰;马朋羽;杨艳超;王虹;马晓静;姜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CD13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CD+133细胞在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大肠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为大肠癌治疗、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彭林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nNOS参与药物成瘾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

    成瘾研究关键在于了解滥用药物如何改变大脑并引起具有成瘾特征的异常行为的复杂途径.该领域的关键挑战之一是认定在大脑中,药物诱导的相对稳定的改变以解释那些持续存在的行为异常.例如,对药物成瘾的人在戒除药物若干年后,仍可能存在高风险的复吸.这些异常行为的稳定性提示,它们可能至少部分通过基因表达的改变.慢性吗啡引起神经元的可塑性和适应性改变的基础被认为是转录因子调节一些基因表达蛋白增加,使机体稳态重建的结果.转录因子CREB经磷酸化激活调控靶基因表达上调在其中起重要作用[1] .

    作者:李华;王丽;秦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危害性及其拮抗剂研究进展

    革兰阴性细菌菌体自溶或被裂解时会释放细菌内毒素(LPS),而且在革兰阴性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内毒素也会不断地从细菌外膜上脱落下来并释放到周围的介质中[1] .多种研究证实,LPS不仅是决定革兰阴性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还与人类其他许多疾病关系密切.目前,研究为明确的LPS相关疾病是革兰阴性细菌所导致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1-3] .

    作者:王红芳;李菁;王明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新诊断2型糖尿糖(T2DM)患者多为肥胖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又有短期内胰岛素分泌衰竭的特征,一旦糖毒性改善,胰岛功能随之改善.格列吡嗪缓释片对改善胰岛素基础分泌有很好的帮助,而二甲双胍既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又有减肥作用,二者合用不失为佳组合,同时又方便了患者.本研究结合患者严格的饮食控制、合理的运动治疗,探讨口服药物强化治疗对1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谭子新;吴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全程干预在心脑血管病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拔牙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大.这类患者因其机体退化、应激能力减弱、心理紧张等因素,拔牙时常会引起心率和血压变化,继而诱发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增加这类人群拔牙时的安全性,已成为口腔医务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拔牙过程,实施了术前、术中、术后全程干预,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片仔癀治疗食道癌晚期患者1例

    患者,男,84岁.因间断性出现进食时哽噎感,伴胸骨后疼痛2年;消瘦,吐黏液样痰2周入院.查体:体温(T)6.5℃,脉搏(P)72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压(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可,前表淋巴结无肿大、压痛,腹部平软,肝未触及.自述进食时咽下困难,伴体重减轻,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8×109/L,红细胞48×1012/L,血红蛋白122 g/L,中性细胞0.57,血小板10.6×109/L,查血肝肾功能均正常.食道造影显示:食道中上段有一肿物,3.5 cm×2.5 cm.诊断:食道癌晚期.

    作者:魏荣霞;张东妹;赵二军;宁洪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加,盆腔炎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未婚先孕、未生育患者明显增加,保留输卵管、保留生殖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随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的普遍应用,80%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到确诊,从而为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有利条件[1] .我科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36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励银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CT屏幕定位动态监测微创穿刺治疗老年局限型丘脑出血疗效观察

    丘脑出血较为常见,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第二位.临床上对于局限型丘脑出血多采用内科保守的治疗方法.我院199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老年局限型丘脑出血(出血量10~15 ml)共35例.2004年7月前采用内科保守治疗16例,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开始采用CT屏幕定位动态监测微创细针穿刺治疗19例,与先前保守治疗对比,手术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高占强;韦哲;肖春风;李建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