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与治疗

李英卓;范崇熙;李小飞;韩勇;程庆书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 诊断,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7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66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提示残存肺膨胀良好,无代偿性肺气肿,随访期间无复发咯血及咳脓痰症状,亦无肺内新发病灶.手术相关并发症43例,其中术后出现胸膜腔明显渗血致休克、二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21例,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胸膜瘘7例,脓胸2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死亡3例,其中术中经膈肌打气腹导致空气栓塞死亡1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例.全部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支气管扩张症,其中结核性36例,化脓性333例.结论 薄层高清晰CT检查已成为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方法,并可作为手术依据.手术治疗根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确切,在呼吸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应完全切除病肺,术中避免经膈肌打气腹.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减压固定结合微波高温与PVP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结合微波诱导高温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肿瘤的临床比较效果.方法 微波组:胸椎转移性恶性肿瘤2例,腰椎转移瘤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症状.经后路行全椎板切除,经椎弓根微波天线插入椎体内,诱导高温灭活15~30 min,灭活温度60~85℃,灭活过程中硬膜外冰盐水降温.相邻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多发性椎体转移瘤2例,腰椎体转移瘤2例.均腰背痛剧烈,无明显神经体征.行C臂机椎弓根定位,注入骨水泥.结果 8例局部疼痛症状缓解有效率为100%.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四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ASIA分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C级恢复不明显,1例D级恢复至正常.术后随访6~14个月,内固定无松脱及断裂,病变椎体无塌陷,1例腰椎PVP术后局部复发,1例胸椎微波治疗术后10个月内死于原发性胃癌.并发症:PVP术中局部均有不同程度憋胀、疼痛等.但均可耐受,术后可自行缓解.术中发生一过性下肢轻度刺激性疼痛1例,停止穿刺或注射骨水泥结束后恢复.无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或椎管,患者均未出现脊髓受压症状.2组患者均未有感染、肺栓塞、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减压内固定结合微波高温疗法与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疼痛效果肯定,微波高温疗法能够去除病灶,减少复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效果与适应症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

    作者:李东风;张恩录;王瑞;谢延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白蛋白对交换输血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目的 对比研究交换输血时白蛋白对胆红素清除的作用.方法 选取4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例,采用交换输血治疗,1组在输血之前给予白蛋白干预.换血前后作血清胆红素、血常规等检查.结果 在交换输血前每公斤体重输注1g白蛋白,1 h后交换输血清除胆红素的换出率显著增加.结论 白蛋白可以增强交换输血对胆红素的清除作用.

    作者:张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检测的研究进展

    随着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在临床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加强,耐药机制日益复杂,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是细菌对p一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I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一类酶,本文就ESBLs分类及来源、特性、流行病学、检测、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王美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新诊断2型糖尿糖(T2DM)患者多为肥胖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又有短期内胰岛素分泌衰竭的特征,一旦糖毒性改善,胰岛功能随之改善.格列吡嗪缓释片对改善胰岛素基础分泌有很好的帮助,而二甲双胍既增加了胰岛素敏感性,又有减肥作用,二者合用不失为佳组合,同时又方便了患者.本研究结合患者严格的饮食控制、合理的运动治疗,探讨口服药物强化治疗对1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谭子新;吴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应用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术防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术防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自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20例6~8岁新生牙均未见龋齿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每位小儿的左侧上下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右侧不做窝沟封闭.对该组小儿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侧第一恒磨牙的龋齿情况.结果 本组小儿1年复查时牙齿封闭剂保留完整率为98.3%,2年保留完整率为92.9%,3年保留完整率为86.9%.封闭组与未封闭组牙齿患龋率从第2年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封闭组患龋率呈现显著性增长(P<0.01).结论 应用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保留率较高,且对预防龋齿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手术期护理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出血的Ⅱ度痔、Ⅲ度及Ⅳ度的脱垂性痔、直肠黏膜内脱垂[1] .PPH术不切除肛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我科对85例患者实施PPH,取得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梅;贾志儒;王占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所有患者至少用药2个周期,观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CR+PR)为38.1%,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6.2%.疾病无进展时间为8.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4个月,1年生存率为72.4%.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热、心脏毒性等.结论 恩度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周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赵晓晖;贾漪涛;刘会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缓解期减肥前后的肺功能变化比较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全世界范围的一个常见病,低体重及体重减轻一直是COPD患者的常见问题,但是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的不断改善,COPD的发病率、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同时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 ,肥胖同样会对COPD的发病率、病程发展及预后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试验观测40例肥胖慢阻肺患者缓解期体重减轻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情况.

    作者: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护理疏导对有机磷中毒患者所致精神障碍的作用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毒疾病,重度中毒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常以误服或自服多见.它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进人体内后能迅速与胆碱酯酶结合并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1] .我省农村广泛使用有机磷作为农药除害,大部分人对其毒性不十分了解,因各种原因不时有中毒的现象发生.

    作者:侯建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异位胰腺3例误诊分析

    异位胰腺是少见的胰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有效的诊断措施,临床诊断有困难,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为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认识,将我院近期异位胰腺3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继先;康金旺;韩建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简易负压吸引技术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近年来,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脂肪液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增加了患者在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痛苦.简易负压吸引技术是首先拆除切口缝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上切口并清除坏死组织后,在皮下脂肪层与肌层交界处放置止脑室引流管,也可用一次性吸痰管,并在引流管不同的方位侧壁剪多个1~2 cm大的侧孔,逐层缝合,吸引端从切口下第1、2针引出皮肤用丝线固定,然后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器持续负压吸引并保持通畅,3~6 d无分泌物引出时即可拔出引流管.

    作者:石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普米克令舒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累积肺部细小支气管和肺泡特殊类型的肺炎,仅见于2岁以下患儿,1~6个月的小婴儿多发,发病患儿体温高低不一,并逐渐出现咳嗽、喘憋、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紫绀、呼吸循环衰竭.普米克令舒是一种高亲脂性皮质类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资料表明其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的疗效[1] .为探讨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笔者对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80例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田淑娟;刘呈祥;张晓杰;刘迪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及黛力新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服用黛力新,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患者在第2、4周均进行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nhel指数)、智能状况(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前及2周后2组患者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MADD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MMADD及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MMADD评分和NJHSS评分明显减少(P<0.01),ADL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尚臣;唐蕊;李聪慧;庄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配合及护理

    我科在2009至2010年共对108例老年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文将术中配合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米惠茹;张炜冉;师静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在职人员健康行为影响

    社区的健康教育往往针对的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人和残疾人,而针对社区在职人员的健康教育很少,社区护理忽略了他们的健康.中青年的在职人员是人生繁忙、紧张、负荷莺的时期.中年期随着夫妻的结合、家庭的建立,又成为维持家庭生活、生育教养子女、照顾赡养老人的中间[1] .他们既要负担者繁重的工作,又要照顾好家庭生活,还要充实提高自己,以便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中年人的在职人员他们的工作压力大,他们的身心易疲惫,关心和保护在职中年人的健康,也是社区护理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作者:许爱娟;安秀艳;周凤伟;张丽萍;李金红;卢爱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短期疗效观察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基本药物,似乎更着重于远期的疗效[1] ,而环磷腺苷葡胺应用可以在短期内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我们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CHF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蕊香;赵会承;刘艳虹;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全程干预在心脑血管病患者拔牙术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进程,拔牙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比例在不断增大.这类患者因其机体退化、应激能力减弱、心理紧张等因素,拔牙时常会引起心率和血压变化,继而诱发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危象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增加这类人群拔牙时的安全性,已成为口腔医务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拔牙过程,实施了术前、术中、术后全程干预,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滥用会危害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国务院在2005年11月颁布并实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对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管理,提高麻醉药品的用药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刘素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与预后关系的观察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的新分类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所起的作用,为临床有效的诊治恶性淋巴瘤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135例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切片,先对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进行病理形态常规观察,结合相关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分析,按WHO分类标准分类,同时对13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生存率采用医学统计学中的寿命表法.结果 1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男性75例,女性60例,男女比例为1.25:1;发病年龄<40岁34例(25.0%),40~60岁47例(35%),>60岁54例(41.0%).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L)7例(5.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28例(94.8%).在NHL中,B细胞NHL86例(67.2%);T细胞NHL42例(32.8%);其中B细胞淋巴瘤中以滤泡性(45.4%)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4.8%)较常见,T细胞淋巴瘤中以周围T细胞(59.1%)及问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0.3%)较常见.结内7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0.5±2.3)个月,结外5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8.0±2.7)个月,两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为A期者78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1.8±2.9)个月,分期为B期者5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2.9±2.3)个月,合并B症状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分期Ⅰ期27例,平均生存时间为(75.2±1.9)个月,Ⅱ期35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3.6±2.3)个月,Ⅲ期3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2.3±2.1)个月,Ⅳ期34例,平均生存时间为(32.4±1.8)个月,Ⅲ期、Ⅳ期患者的预后比Ⅰ期、Ⅱ期预后差.135例患者化疗者7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0.9±2.7)个月,未化疗者5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22.4±1.9)个月,化疗者比未化疗患者预后好.135例患者放疗者2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3.6±2.3)个月,未放疗者109例,平均生存时间为(50.6±2.4)个月,两者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135例患者B细胞类型者86例,平均生存时间为(65.0±2.1)个月,T细胞类型者42例,平均生存时间为(40.6±2.3)个月,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要好于T细胞淋巴瘤;由于病例数较少,T、B淋巴瘤各亚型之间生存率和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中结内外、放疗与否对其预后影响不大.AB症状、分期、化疗与否、病理类型对淋巴瘤的预后有影响,其中A症状、临床分期Ⅰ、Ⅱ期者、化疗者及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好.

    作者:于晓曼;李志民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阿尔茨海默病行为和精神症状特点及治疗进展

    痴呆相关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在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者中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对于患者及其他人有较大危险性,同时也给临床医师的管理带来挑战.本文拟从BPSD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新进展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陈会然;马立志;陈琛;李炜青;魏新贞;刘振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