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减压固定结合微波高温与PVP治疗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李东风;张恩录;王瑞;谢延平

关键词:微波, 经皮椎体成形术, 胸腰椎转移瘤肿瘤
摘要: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结合微波诱导高温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肿瘤的临床比较效果.方法 微波组:胸椎转移性恶性肿瘤2例,腰椎转移瘤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症状.经后路行全椎板切除,经椎弓根微波天线插入椎体内,诱导高温灭活15~30 min,灭活温度60~85℃,灭活过程中硬膜外冰盐水降温.相邻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多发性椎体转移瘤2例,腰椎体转移瘤2例.均腰背痛剧烈,无明显神经体征.行C臂机椎弓根定位,注入骨水泥.结果 8例局部疼痛症状缓解有效率为100%.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四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ASIA分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C级恢复不明显,1例D级恢复至正常.术后随访6~14个月,内固定无松脱及断裂,病变椎体无塌陷,1例腰椎PVP术后局部复发,1例胸椎微波治疗术后10个月内死于原发性胃癌.并发症:PVP术中局部均有不同程度憋胀、疼痛等.但均可耐受,术后可自行缓解.术中发生一过性下肢轻度刺激性疼痛1例,停止穿刺或注射骨水泥结束后恢复.无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或椎管,患者均未出现脊髓受压症状.2组患者均未有感染、肺栓塞、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减压内固定结合微波高温疗法与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疼痛效果肯定,微波高温疗法能够去除病灶,减少复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效果与适应症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片仔癀治疗食道癌晚期患者1例

    患者,男,84岁.因间断性出现进食时哽噎感,伴胸骨后疼痛2年;消瘦,吐黏液样痰2周入院.查体:体温(T)6.5℃,脉搏(P)72次/min,呼吸(R)22次/min,血压(BP)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情况可,前表淋巴结无肿大、压痛,腹部平软,肝未触及.自述进食时咽下困难,伴体重减轻,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8×109/L,红细胞48×1012/L,血红蛋白122 g/L,中性细胞0.57,血小板10.6×109/L,查血肝肾功能均正常.食道造影显示:食道中上段有一肿物,3.5 cm×2.5 cm.诊断:食道癌晚期.

    作者:魏荣霞;张东妹;赵二军;宁洪亮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奇正消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磨损且伴有关节周围骨反应性增生为特征的退行性炎症.目前对该病除了对症治疗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历史悠久,由于疗效确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易被患者接纳.奇正消痛贴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贴剂,我科应用奇正消痛贴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勇;郑伟;郁有来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技术在肺占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是肺外周病变的快速诊断有效的方法.通过增强CT检查平扫CT值≤30 Hu,增强后40~60 Hu,通过穿刺及时获得病理,避免延误患者及丧失治疗佳的治疗时机.在CT引导下活检枪切割针经皮肺穿技术对于肺外周病变具有快速有效的诊断优势.50例肺占位病变的患者,根据其病变大小、部位,采用了增强CT与介入性肺脏病学技术进行诊断.

    作者:黄艳;王红阳;喻昌利;李球兵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加,盆腔炎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未婚先孕、未生育患者明显增加,保留输卵管、保留生殖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随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的普遍应用,80%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到确诊,从而为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有利条件[1] .我科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36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励银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整体护理在门诊止痛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些慢性疼痛,如关节痛、腰腿痛、带状疱疹、癌痛、癌转移骨痛等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止痛治疗,为了减少患者对止痛治疗的恐惧和紧张,我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门诊止痛治疗的60例初诊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对患者进行身心全方位护理,同时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进行比较,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荣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高于B组(P<0.05),其梗死类型以腔隙性梗死、多灶性梗死为主,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脂、血糖、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高于B组(P<0.05),A组疗效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时多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临床情况,血糖控制不佳,高TC、高UA、高FIB、低高密度脂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主要因素,以腔隙性梗死、多灶性梗死为主,较非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差,影响预后.

    作者:梁秀珍;霍云霞;刘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滥用会危害健康和社会稳定.因此,国务院在2005年11月颁布并实施<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对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了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管理,提高麻醉药品的用药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作者:刘素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胫骨骨折术后联合镇痛方案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镇痛的理想方案.方法 选择行单侧胫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喷他佐辛组(P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15例.各组术前行术侧股神经置管,从术后1 h开始,由导管注入0.125%罗哌卡因20 ml.15 min后连接止疼泵,以2 mL/h输注速率输注0.125%的罗哌卡因100 ml.C组:VAS评分>4时,静脉给予0.9%氯化钠溶液2 ml,随后视患者疼痛情况,每隔6 h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 ml.D组:VAS评分>4时,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50 μg,随后视患者疼痛情况每隔6 h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25μg.P组:VAS评分>4时,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50 μg,10 min后若VAS评分仍大于4,静脉给予喷他佐辛30 mg,随后视疼痛情况每隔6 h再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F组:方法类似P组,第一次给右美托咪定50μg,观察15 min后若VAS评分仍>4,静脉给予芬太尼50μg;随后视疼痛情况每隔6 h再静脉注射芬太尼50 μg.术后每8小时记录VAS评分;术后48 h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术后各时点VAS评分,C组显著高于D组、P组和F组(P均<0.05),D组高于P组和F组(P均<0.05),而P组与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F组显著高于C组、D组和P组(P均<0.05).结论 连续股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和喷他佐辛相结合联合镇痛是胫骨骨折术后镇痛的一种理想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蒲爱民;解俊霞;宋铁鹰;谷昆峰;马朋羽;杨艳超;王虹;马晓静;姜博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切除6年肺脑转移1例

    患者,男,47岁,6年前行右股外侧肿物切除,术后病理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2009年7月出现间断性头痛,尤以双颞侧及枕部明显,入院后,CT示额叶及双肺内转移瘤.(图1)(术中见额叶白质内瘤组织分界清,血供一般,色红,质韧,分叶.

    作者:魏娉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分米波在儿童颈部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治疗中的应用

    颈部急性淋巴结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由病原菌、细菌毒索沿淋巴管进入颈部淋巴结引起的炎症性肿大[1] .西医一般以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为主,中医一般以内服清热化痰、祛瘀散结中药或辅以中药外敷[2] ,但由于儿童治疗依从性差,尤其是治疗时间较长时更为明显,导致治疗效果不太理想,容易转为慢性.本研究采用标准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采用分米波辅助照射,从而使治疗周期缩短,患儿更容易耐受,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宁;方亚群;张子扬;孙志杰;刘正蓬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轻、中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但对于口服大剂量有机磷农药导致的重度AOPP,仍有较高的病死率.长托宁作为高选择性抗胆碱药,于卫生部863计划进入临床后,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作为一种体外毒物清除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临床实践后,其在重度AOPP方面的应用疗效目前仍说法不一,故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长托宁联合HP治疗重度AOPP的疗效,探索其潜在机制及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王双建;宋丽华;王立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CT屏幕定位动态监测微创穿刺治疗老年局限型丘脑出血疗效观察

    丘脑出血较为常见,占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第二位.临床上对于局限型丘脑出血多采用内科保守的治疗方法.我院199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老年局限型丘脑出血(出血量10~15 ml)共35例.2004年7月前采用内科保守治疗16例,2004年7月至2010年6月,开始采用CT屏幕定位动态监测微创细针穿刺治疗19例,与先前保守治疗对比,手术治疗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高占强;韦哲;肖春风;李建坤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护理体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为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指患者在夜间7 h的睡眠中经鼻或经口呼吸气流发生周期性中断30 s以上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并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目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人群发病率及患者对此疾病的认识增加,我院共收治患者48例,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6 d出院,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秀芬;王会平;冯立云;田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脑卒中患者家属焦虑情绪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本文通过对100例脑卒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这一人群在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以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以帮助患者家属减轻焦虑情绪,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杨楠;杨素红;石景娟;王伟;王帅;曹翠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白介素、干扰素-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血浆白介素(IL)、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5例HS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有肾功能异常,并与60例健康儿童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4、IL-12、IFN-γ和TNF-α.结果 HSP组的IL-4和TNF-α明显升高,IL-12和IFN-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有肾损害患者的IL-4、IL-12和IFN-γ与无肾损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害患者的TNF-α水平浓度明显升高,与无肾损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4、IL-12、IFN-γ和TNF-α可能参与了HSP的发病进程,TNF-α与HSP肾损害有关.

    作者:林尤宁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从药品再注册看河北省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2010年国家药品再注册工作全面启动,这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首次对已上市的国产药品进行再注册.此次再注册工作旨在淘汰不具备生产条件、质量不能保证的品种,确保用药安全.在资料审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审查标准>进行,对不符合再注册要求的品种不予以再注册.根据企业上报的再注册资料,总结出全省药品的数目,种类,生产、销售情况等信息.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批准再注册批准文号7 775个,其中,化学药品批准文号4 833个,中药批准文号2 885个,保健食品转药品批准文号10个,生物制品批准文号47个.

    作者:段春改;周德林;张伟琳;杨丹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 评估早期心理干预及黛力新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理干预、服用黛力新,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2组患者在第2、4周均进行多模式方法诊断(MMAD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nhel指数)、智能状况(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 治疗前及2周后2组患者NIH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MADD及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MMADD及A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MMADD评分和NJHSS评分明显减少(P<0.01),ADL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综合干预,能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王尚臣;唐蕊;李聪慧;庄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分析脑钠肽(h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观察组),并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住院不合并心功能不全的COPD患者20例(对照组),测定2组的血浆BNP值,心脏彩超检测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结论 检测COPD患者血浆BNP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并且可以敏感地反映和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广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志林;温玉梅;官永艳;孙少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评价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根据WHO判断标准、CT、彩超的实际测量2组治疗后肿瘤的缩小程度进行比对,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CR+PR)8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及临床症状缓解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放射结合介入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

    作者:戴钰辉;李小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血清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在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脂联素在糖耐量受损(IGT)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56例糖耐量受损患者、55例T2DM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C-RP、脂联素、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胰岛素,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采用MINIMOD计算机软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SI)及急性胰岛素反应(AI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2DM组、IGT组血清CRP高于对照组,T2DM组、IGT组血清脂联素,对照组,T2DM组和IGT组SI及AIR显著低于对照组,三酰甘油及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脂联素、AIR和SI呈负相关,脂联素与AIR和SI呈正相关(P<0.05).结论 C-RP与脂联素在糖耐量受损和T2DM患者血清中表达发生异常改变,且与患者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通过检测其血清水平对预测疾病预后及指导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作者:秦卫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