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娉
本文通过对100例脑卒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这一人群在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以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以帮助患者家属减轻焦虑情绪,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杨楠;杨素红;石景娟;王伟;王帅;曹翠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应用于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的安全性及麻醉效果.方法 600例择期行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七氟醚组(S组),每组300例.麻醉诱导:K组采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0.4 mg/kg,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瑞芬太尼1 tg/ks.S组以8%七氟醚诱导入睡,再以2%浓度吸入,其他诱导药物及剂量同K组,插管后关闭七氟醚.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4 mg·kg-1·h-1,瑞芬太尼0.2μg·kg-1·min-1.预计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丙泊酚泵入,调整瑞芬太尼为0.1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插管前(T1),气管插管后(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拔管前(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记录术毕停药后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诱导前、诱导后、手术开始、术毕、拔管前HR、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诱导后HR、血压低于诱导前(P<0.05),插管时和术中HR、血压基本保持平稳.2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和七氟醚诱导,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应用于小儿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手术比较舒适,诱导迅速,维持平稳,苏醒迅速,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理想.
作者:温再和;陶利军;韩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年上升,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高血糖作为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按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分为2组,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于会青;何斌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脑钠肽(h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COPD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60例(观察组),并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为同期住院不合并心功能不全的COPD患者20例(对照组),测定2组的血浆BNP值,心脏彩超检测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结论 检测COPD患者血浆BNP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并且可以敏感地反映和评估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广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志林;温玉梅;官永艳;孙少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应用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术防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自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20例6~8岁新生牙均未见龋齿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每位小儿的左侧上下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右侧不做窝沟封闭.对该组小儿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比较两侧第一恒磨牙的龋齿情况.结果 本组小儿1年复查时牙齿封闭剂保留完整率为98.3%,2年保留完整率为92.9%,3年保留完整率为86.9%.封闭组与未封闭组牙齿患龋率从第2年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封闭组患龋率呈现显著性增长(P<0.01).结论 应用树脂型窝沟封闭剂行窝沟封闭保留率较高,且对预防龋齿发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杨峰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1] .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SAH起病急骤,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SAH患者30例,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芳;谢春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A组)、非糖尿病脑梗死组(B组)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高于B组(P<0.05),其梗死类型以腔隙性梗死、多灶性梗死为主,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脂、血糖、尿酸(UA)、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高于B组(P<0.05),A组疗效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时多有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等临床情况,血糖控制不佳,高TC、高UA、高FIB、低高密度脂蛋白是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主要因素,以腔隙性梗死、多灶性梗死为主,较非糖尿病患者疗效较差,影响预后.
作者:梁秀珍;霍云霞;刘红 刊期: 2011年第17期
PICC置管是侵入性操作,有给患者造成并发症的危险,患者担心疼痛和置管失败,易出现紧张恐惧,不能很好的配合操作.患者通常对陪护都有强烈的愿望和需要,(临床研究表明,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关怀疏导和鼓励可以巩固疗效和防止疾病复发.)因此,家属的鼓励、关心和理解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疾病的恢复.
作者:李艳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新生儿出生体重是反映胎儿生长发育的指标,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是反映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1] .为了解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就井陉县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任丽平;高英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的发生率高,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作为预防及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线治疗措施,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对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效果显著.本文对我院胃镜室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接受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的106例患者疗效做一总结.
作者:王军民;朱春艳;刘石萍;赵振平;牛爱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近年来,随着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加,盆腔炎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未婚先孕、未生育患者明显增加,保留输卵管、保留生殖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随着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测的敏感性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的普遍应用,80%异位妊娠在未破裂前得到确诊,从而为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有利条件[1] .我科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36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励银智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胫腓骨骨折为临床常见的骨折,随着交通、建筑及工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常导致胫腓骨骨折合并小腿皮肤软组织严重损伤,因胫骨位于皮下,极易发生皮肤感染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一直是骨科临床的一大难题.自2005年8月至2008年7月采用胫前肌肌瓣转移治疗胫腓骨骨折44例,经6个月~2年随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润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流产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早期妊娠终止方式有手术流产和药物流产,效果肯定.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孕10~16周的非带环妊娠、非瘢痕子宫药物流产的报道,效果较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钳刮术,但仍有部分如初孕、经孕未产妇、有1次或2次剖宫产史、带环妊娠、稽留流产等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特殊人群),钳刮手术难度大,并发症机会增多[1] .
作者:孙丽红;郝江涛;冯亚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属慢性肝病终末期并发症,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临床漏诊,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病情中晚期,并因此失去手术机会而只得选择非手术治疗[1] .介入治疗是目前非手术治疗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肝动脉灌注化疗,将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配合栓塞阻断瘤体血液供应,使瘤体缺血坏死,以达到缩小瘤体、抑制生长及复发,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之目的.
作者:刘世丽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结合微波诱导高温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转移肿瘤的临床比较效果.方法 微波组:胸椎转移性恶性肿瘤2例,腰椎转移瘤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症状.经后路行全椎板切除,经椎弓根微波天线插入椎体内,诱导高温灭活15~30 min,灭活温度60~85℃,灭活过程中硬膜外冰盐水降温.相邻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组:多发性椎体转移瘤2例,腰椎体转移瘤2例.均腰背痛剧烈,无明显神经体征.行C臂机椎弓根定位,注入骨水泥.结果 8例局部疼痛症状缓解有效率为100%.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四肢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ASIA分级:2例C级恢复至D级,1例C级恢复不明显,1例D级恢复至正常.术后随访6~14个月,内固定无松脱及断裂,病变椎体无塌陷,1例腰椎PVP术后局部复发,1例胸椎微波治疗术后10个月内死于原发性胃癌.并发症:PVP术中局部均有不同程度憋胀、疼痛等.但均可耐受,术后可自行缓解.术中发生一过性下肢轻度刺激性疼痛1例,停止穿刺或注射骨水泥结束后恢复.无骨水泥渗漏至椎旁软组织或椎管,患者均未出现脊髓受压症状.2组患者均未有感染、肺栓塞、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 后路减压内固定结合微波高温疗法与PVP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疼痛效果肯定,微波高温疗法能够去除病灶,减少复发,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效果与适应症及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密切相关.
作者:李东风;张恩录;王瑞;谢延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成为反馈每个人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成为评价慢性病预防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1] ,本研究目的是立足于年轻学生,探索运用健康管理的思路倡导社会和学校的健康教育倡导来干预学生血压高的社会危险因素,尤其对有家族史和家庭存在慢病危险因素者的学生进行了解和评价,给予预知性的教育和干涉,起到健康生活习惯从青少年做起.
作者:张芳;侯丽萍;陆永梅;李艳云;陈燕;庞子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异位胰腺是少见的胰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因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有效的诊断措施,临床诊断有困难,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为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认识,将我院近期异位胰腺3例报告如下.
作者:赵继先;康金旺;韩建勇 刊期: 2011年第17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拮抗剂成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基本药物,似乎更着重于远期的疗效[1] ,而环磷腺苷葡胺应用可以在短期内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我们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CHF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马蕊香;赵会承;刘艳虹;张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7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9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66例于术后3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提示残存肺膨胀良好,无代偿性肺气肿,随访期间无复发咯血及咳脓痰症状,亦无肺内新发病灶.手术相关并发症43例,其中术后出现胸膜腔明显渗血致休克、二次开胸止血2例,胸腔积液21例,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胸膜瘘7例,脓胸2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2%.死亡3例,其中术中经膈肌打气腹导致空气栓塞死亡1例,术后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例.全部患者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支气管扩张症,其中结核性36例,化脓性333例.结论 薄层高清晰CT检查已成为确诊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方法,并可作为手术依据.手术治疗根治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确切,在呼吸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应完全切除病肺,术中避免经膈肌打气腹.
作者:李英卓;范崇熙;李小飞;韩勇;程庆书 刊期: 2011年第17期
阿卡波糖(商品名:拜糖平)是一种可逆的、竞争性的α-糖苷酶抑制剂,是从放线菌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具有α-糖苷酶抑制作用的伪寡糖类药.它是由1分子环己六醇和1分子氨基糖,(4,6-二脱氢-4-氨基-D-葡萄糖)组成的活性中心,在中心的两侧(或一侧)有若干分子的葡萄糖,通过对人体小肠中α-糖苷酶强烈的抑制,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达到降低血糖、治疗糖尿病的目的[1] .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1年第17期